猴头菌论文_寇晓涵,张强,李洋洋,闫宝松,阎秀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猴头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猴头,多糖,溃疡性,结肠炎,提取物,麦角,培养基。

猴头菌论文文献综述

寇晓涵,张强,李洋洋,闫宝松,阎秀峰[1](2019)在《UPLC测定不同方式干燥的猴头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采摘于黑龙江省海林市的猴头菌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自然干燥、加热干燥、真空加热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等方式将其制备成样品,然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紫外检测法来测定不同干燥方式的样品中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乙腈,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82 nm,进样体积4μL,以猴头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指标,分别对提取溶剂、水浴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了最佳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水浴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0(g∶mL),其回归方程Y=9609.4X+4955.6,R2=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0%,RSD为0.66%。猴头菌经70℃真空干燥方式处理的麦角甾醇含量最高,而采用1.34 KW微波干燥处理的麦角甾醇含量最低,表明了不同的干燥方式会对猴头菌中的麦角甾醇含量有所影响,因而应当根据不同的药用和医疗途径去选择合适的干燥加工方式。(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6期)

周艳,林中瑞,张聪,赵丹丹[2](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菌硫酸化多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获得猴头菌多糖的最佳硫酸化修饰条件,提高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硫酸基团的取代度。[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氯磺酸-吡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猴头菌硫酸化多糖取代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猴头菌多糖的最佳硫酸化修饰条件为:氯磺酸-吡啶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59℃、反应时间为2. 6 h,取代度为0. 457,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猴头菌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条件参数准确,该模型可以用于猴头菌多糖硫酸化修饰条件的优化。(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永刚,王丹丹,张艳秋,王明星[3](2019)在《猴头菌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猴头菌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猴头菌多糖低、高剂量组(0.5、1.0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乙酸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次日,猴头菌多糖各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的水,连续给药10d。取大鼠结肠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肉眼观察大鼠结肠病变情况并进行溃疡评分,以评价疗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检测大鼠肠道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等6种SCFAs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组织炎性病变明显;结肠黏膜溃疡评分均显着升高(P<0.01);结肠内容物中除丙酸外的5种SCFAs含量以及SCFAs总量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猴头菌多糖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肠黏膜溃疡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结肠内容物中除丙酸外的5种SCFAs含量以及SCFAs总量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结论:猴头菌多糖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黏膜病变情况;其对大鼠肠道中SCFAs(尤其是乙酸、丁酸)含量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0期)

陈秋凤,赖思蓓,祁真[4](2019)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胃溃疡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对于Hp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保护因子(NO、6-keto-PGF1α、EGF)变化、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血清NO、6-keto-PGF1α及EGF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NO、6-keto-PGF1α及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形态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力、社会生活、睡眠情感及躯体活动评分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6%,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可显着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血清NO、6-keto-PGF1α、EGF水平,促进胃黏膜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李望,耿燕,任怡琳,史劲松,许正宏[5](2019)在《猴头菌粉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猴头菌粉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SS模型组、猴头菌粉低剂量组和猴头菌粉高剂量组,采用质量分数2%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低剂量组(250 mg/kg/d)和高剂量组(500 mg/kg/d)小鼠同时给予猴头菌粉和质量分数2%DSS,7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猴头菌粉在一定剂量(250 mg/kg/d和500 mg/kg/d)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结肠炎效果,其摄入能显着增加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并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抑制由DSS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增加了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的比例。研究结果提示猴头菌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比例,改善小鼠结肠炎。(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陆丹,苏英英,郑玲[6](2019)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1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3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时间、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8期)

赵小芳,徐博,任杰,何述金,李娟[7](2019)在《猴头菌-青蒿生物转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 Pers.-青蒿Artemisia annua L.生物转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猴头菌-青蒿生物转化物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3-酮(1)、(22E, 24R)-啤酒甾醇(2)、3α-羟基脱氧青蒿素(3)、异莨菪亭(4)、nodakenetin(5)、(+)-lomatin(6)、(+)-tert-O-methylbyakangelicin(7)、5, 7, 4′-叁羟基-3′, 5′-二甲氧基黄酮(8)、蒿黄素(9)、quercetagetin-3, 7, 3′, 4′-tetramethyl ether(10)。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猴头菌丝体和青蒿药材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8期)

信文娟,肖毓,董调亚,姚瑶,赵淑淑[8](2019)在《猴头菌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猴头菌进行深层发酵培养,以叁个生物活性指标——生物量、多糖、腺苷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适菌丝体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g/L):葡萄糖30、山药粉4、花生粉10、玉米浆干粉6、MgSO_4·7H_2O 0.5、KH_2PO_41、VB10.01。将组合进行叁次重复验证,结果表明,菌丝体生物量为1.73g/100mL,多糖和腺苷含量分别为5.52%、0.247%。同时通过多组数据比较,将多糖和腺苷作为活性指标有一定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刘畅,温昕泓,叶丹,陈海东,刘清玮[9](2019)在《黄芪猴头菌汤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其中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药膳方"黄芪猴头菌汤"为基础,进行制作方法考察。本实验以感官评价、皂苷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炒制法、煮制法制备黄芪猴头菌汤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肉与黄芪的煎煮时间、猴头菇煎煮时间、煎煮功率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黄芪和鸡肉先经过炒制后煎煮60min,猴头菇后下煎煮30min,文火煎煮功率为800w时,达到口感和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最佳值。(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赵秀婷[10](2019)在《小刺猴头菌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猴头菌又名猴头菇,猴头菌营养价值很高,药食兼备,具有养肝护胃的功效,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治疗效果,猴头菌分为小刺猴头菌、珊瑚状猴头菌、假猴头菌、高山猴头菌几个亚种,其中小刺猴头菌由于其发酵提取物中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含量丰富,还有少量的生物碱、甾醇、脂类等成分,不仅可以食用更适合药用,研究发现小刺猴头中的主成分多糖具有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目前已有相关产品上市,以其为原料上市的产品中存在中药颗粒剂普遍存在的溶解性不好、溶解速度慢、辅料中含单糖,糖尿病人不能服用等问题。本研究制备小刺猴头菌无糖型、速溶型颗粒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以改善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刺猴头菌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根据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多糖含量的测定相关要求,本研究选取选取硫酸苯酚法和二硝基水杨酸法对小刺猴头菌提取物中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检测,其差值即为小刺猴头菌提取物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小刺猴头菌提取物经硫酸苯酚显色后在49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溶液的吸收度与葡糖糖含量在0.02-0.1mg/m 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3.9857C+0.0844(R2=0.997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1.4%,小刺猴头菇提取物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61.07%。二硝基水杨酸法显色后在5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溶液的吸收度与葡糖糖含量在0.01-1mg/m 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9201C+0.0128(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4%,小刺猴头菌提取物中还原糖的平均含量为45.43%,多糖的平均含量高达153.19mg/g。实验结果证明硫酸苯酚法和DNS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刺猴头菌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2.小刺猴头菌无糖型、速溶型颗粒剂的初步研发由于颗粒剂常用蔗糖进行颗粒剂矫味,糖尿病人不能使用并且有用量大,另外中药提取物颗粒剂由于成分复杂,存在溶解速率不是特别理想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章对小刺猴头菇颗粒剂辅料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首先采用新型矫味剂甜菊素代替蔗糖,选取颗粒剂常用辅料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甘露醇、CMC-Na、双歧糖、木糖醇、甜菊素等采用湿法制粒先进行单一辅料筛选,再进行复合辅料筛选。本实验共制出九种单一或复合辅料制出的颗粒,然后通过考察不同辅料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和溶化性的影响,并利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最终,得到最佳的处方是小刺猴头菌提取物:甘露醇:甜菊素=1:3.5:0.06时制得的颗粒剂最符合要求。制备的小刺猴头菌颗粒剂加入热水搅拌在2min内能够完全溶解,味道好,糖尿病患者也能使用。3.小刺猴头菌无糖型、速溶型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研究本章对制备的小刺猴头菌颗粒剂建立初步的质量标准并且考察其稳定性。经检验,小刺猴头菌颗粒均匀,呈棕褐色,能够在两分钟内快速溶于水,并且无肉眼可见杂质,味微甜。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小刺猴头菌颗粒剂的水分含量、灰分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小刺猴头菌颗粒经过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实验和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小刺猴头菌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为小刺猴头菌颗粒进一步生产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猴头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获得猴头菌多糖的最佳硫酸化修饰条件,提高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硫酸基团的取代度。[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氯磺酸-吡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猴头菌硫酸化多糖取代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猴头菌多糖的最佳硫酸化修饰条件为:氯磺酸-吡啶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59℃、反应时间为2. 6 h,取代度为0. 457,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猴头菌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条件参数准确,该模型可以用于猴头菌多糖硫酸化修饰条件的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猴头菌论文参考文献

[1].寇晓涵,张强,李洋洋,闫宝松,阎秀峰.UPLC测定不同方式干燥的猴头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J].食用菌.2019

[2].周艳,林中瑞,张聪,赵丹丹.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菌硫酸化多糖[J].生物技术.2019

[3].杨永刚,王丹丹,张艳秋,王明星.猴头菌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9

[4].陈秋凤,赖思蓓,祁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9

[5].李望,耿燕,任怡琳,史劲松,许正宏.猴头菌粉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

[6].陆丹,苏英英,郑玲.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7].赵小芳,徐博,任杰,何述金,李娟.猴头菌-青蒿生物转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19

[8].信文娟,肖毓,董调亚,姚瑶,赵淑淑.猴头菌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

[9].刘畅,温昕泓,叶丹,陈海东,刘清玮.黄芪猴头菌汤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其中功能性成分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9

[10].赵秀婷.小刺猴头菌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一5玉米粉马铃薯米糠空白复合营养因子复...一6不同无机盐对发酵液抑制率的影响猴头菌菌株CB1菌落的宏观形态和显...猴头菌生长期间纤维素酶、半纤维...猴头-猴头菌不同配方猴头菌子实体形态特征Fi...

标签:;  ;  ;  ;  ;  ;  ;  

猴头菌论文_寇晓涵,张强,李洋洋,闫宝松,阎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