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论海绵城市在北方城市应用技术论文

滕飞:论海绵城市在北方城市应用技术论文

[摘 要]海绵城市主要以城市绿地系统为载体,使绿地成为城市的“海绵”,利用绿地和雨水收集系统回收雨水,处理废水补充其他水资源。海绵城市理论以绿地系统为重要载体。同时,海绵城市系统的规划结果对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它们可以在规划过程中相互指导,但在结构布局上仍然存在差异。与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相比,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的低影响发展在建设目标、建设载体和技术措施上存在差异。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存在着具体化、土地分割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土地对雨水的吸收速度迅速下降,城市建设发生了快速变化。原有雨水收集系统已超负荷运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现阶段城市的排水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北方城市;应用

1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1.1 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以前的观念中,城市基建的雨水都应及时排走,如此便可以降低雨水对地面构筑物的影响。因此,城市多采用硬质铺装,使雨水难以渗透,而以地表径流及城市排水系统方式进行排水,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等现象。因此,城市发展建设方案应避免对地表形态的过度改造,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时应采取多元化排渗方案。例如,利用雨水渗排井、城市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进行蓄水和排水,以存蓄、缓排及源头减控为原则做好城市规划设计[1]。

1、标题完整,作者明确,多位作者分属不同单位时作者与单位应一一标注,单位要求具体到科室,地市齐全,邮编正确。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构建方法

1.2.1 建设用地开发应尽量遵循原有生态体系

首先,应根据用地和相邻区域的情况,明确建设目标及控制性指标。其次,依据场地及相邻区域的水文条件,规划水循环的有机性控制。最后,规划核心生态保护区域的原生状态。

1.2.2 加强管控地表排水

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中国北部城市建设规划中,首先要关注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为今后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2.3 合理分析管控径流量

通过雨水下渗和控制地表径流,减慢雨水的渗排速度,并在雨水吸收存蓄中,以公式结合模型进行统计,最终获得雨水径流设计方案及径流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一使用功能的房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高房建工程与工程管理质量十分重要。有目的性、有重点的提高质量管控,才能保证工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到位,才能让房建施工单位共同进步,促进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不断进步。

首先,由于生态环境信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是拓展规划设计队伍思维的重要依据,相关规划队伍需要系统地研究城市所处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二是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相关团队需要对开发场地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影响发展效果和发展质量的不利因素,规划设计团队需要进行科学的预防、控制和优化,确保海绵城市理论的顺利应用。第三,规划设计组还应调查开发区周围的水文条件,研究水循环特征及其规律,为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有利条件。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分析也应引起重视。

2 北方地区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

2.1 注重生态环境体系研究

通过利用下垫面功能及设计道路铺装,使雨水可以尽量渗透。在建设初期,把雨水渗排系统融入到社区整体规划设计中,增强雨水渗透及存蓄功能,让社区绿化、美化与蓄排水功能相结合。

其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相关部门应该真正做到“管好国资、放活企业、不管经营”。

钱海燕正想着怎么圆场时,周启明又突然回来了。他跟大家道歉,说刚才自己情绪不好。钱海燕原本很生气,但看到他跟大家道歉的样子,又心疼得不行。

2.2 屋顶雨水创新性收集设计

如若将一部分蓄水环节调整至楼顶,利用其已有的重力势能,则可节约很大一部分的能源,更加突出低碳环保的理念。经过简单计算年平均降水量550mm,每100m2累计可收集55m³的水量。这些水可以用来冲洗厕所,以及用于灌溉地表植物。在屋顶经过改造,安置具有一定储水功能的装置,不仅能够收集到较为清洁的雨水,而且还方便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改造之后的蓄水池移动到了楼层的上方,这些被储存好的、位于高处的雨水,在对雨水进行利用时,可在一定程度内维持水压,不用借助外界的能源。屋顶储水系统,既能收集到清洁的雨水,又能较为便捷的进行利用。如今楼板的承重最少为2.0KN/m2。水的密度为1KN/m³,也就是说每平方米能够接受的水位高度为2000毫米。而日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全世界范围无记录)。如今的防水也能够达到该储水池的防渗要求,所以该概念有一定的可行性[2]。

2.3 道路改造创新

因为路缘石不仅具有分界作用,而且具有耐磨作用。因此,保留路缘石作为绿化带的分隔线,用透水混凝土代替路缘石的原有部分。一方面,它可以把不透水的路缘石变成一个完全开放的路缘石,使街道的一侧都能通过道路上的积水。硬化路面的使用不会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道路雨水可以直接通过绿化带的透水水。混凝土直接进入绿化带,提高路面排水效率,降低地下排水设施的压力,达到集雨的目的,从而在下雨时有效吸水、储水、渗水。另一方面,部分雨水资源通过透水混凝土进入室内临时排水系统,部分雨水可临时储存,引用了绿色屋顶常用的毛细管。在非雨雪天气下,植物可以通过毛细管吸力从临时储水区吸收雨水,从而达到植物对临时雨水资源的吸收和再利用以及植物对临时储水资源的动态吸收和利用的效果。

2.4 建立切实有效的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

(1)优化缺水城市景观水系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尽量再生利用污水,集中储存雨水,引入绿化用水,结合交通道路海绵改造、河流、湿地等连通工程建设,扩大现有湖泊水域,提高雨水收集能力。提高城市水系的整体流动性,提高水系的循环净化能力,防止水质恶化。(2)完善城市排水、排险体系。排涝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重点。对城市现存内涝风险问题进行排查梳理。通过“源头减排+管网提标+末端调蓄”,结合当地独特的地形、道路坡度和路网绿化条件,在降雨较大时,提高原有道路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通过建设“蓄排水结合,通畅衔接”的城市排水除险工程体系。对关键的涝渍点和涝渍点进行了改造。

3 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我们必须从系统的顶部注意设计。只有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长期规划整个环境。向系统顶层设计的过渡有助于控制水质和防止潜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系统设计、分散方案和数字化运行维护。海绵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学科、多部门,在全面建设智慧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设计研究,丰富建设思路和方法,促进新材料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舒平,张福祥.海绵城市背景下北方老城区透水铺装应用研究 [J].现代装饰 :理论 ,2016(10):202.

[2]魏薇.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7(30):221.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标签:;  ;  ;  ;  ;  ;  ;  ;  ;  ;  

滕飞:论海绵城市在北方城市应用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