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度折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减法,稳定性,基坑,理论,系数,线性化。
强度折减论文文献综述
聂高波[1](2019)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其研究对工程领域及自然界有很重要的意义。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出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大改进,其优点是:对复杂边界条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模拟斜坡的不稳定过程。文章对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失稳判据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叁种判据各自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6期)
方宏伟,吴建勋,侯振坤[2](2019)在《基于SLFT边坡双折减系数强度失稳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滑移线场理论(SLFT),提出了一种边坡双折减系数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当由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状态下的边坡坡面(简称"极限稳定坡面")与原坡面相交于坡脚时,判断边坡处于极限状态。基于提出的失稳判据构建了双折减系数倒数空间的临界曲线,并推导了整体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边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初始点和临界曲线的3种相对位置关系(点在曲线上方,点属于曲线,点在曲线下方)对应3类边坡整体安全系数(FS>1,FS=1,FS<1),整体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边坡状态相符合,确定的临界滑裂面形状以及在边坡中的位置都与已有结论一致。提出的失稳判据适用于计算配套系数和整体安全系数,实现了失稳判据的客观标准定量化。(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刘亮,李超,郭巨,郎坤[3](2019)在《FLAC~(3D)强度折减理论在某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FLAC~(3D)显式差分获得的运动方程和本构方程,结合强度折减理论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支护方式在深基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安全性,并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排桩+预应力锚杆支护情况下地面最大沉降量为22mm,坡顶水平位移为10mm,在土钉墙支护结构下地面最大沉降量为35mm,坡顶水平位移为18mm。通过以上对比,排桩+锚杆形式具有更好的支护效果。通过计算值与工程期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FLAC~(3D)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接近,明确FLAC~(3D)可以作为基坑支护设计分析使用。(本文来源于《勘察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曹琨,胡强[4](2019)在《双强度折减法折减机制及失稳判据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度折减法分析隧道稳定性的研究较少且失稳判据不统一的现状,基于Abaqus建立浅埋隧道有限元模型,对粘聚力与内摩擦角采用不同的折减比例进行折减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探究了特征部位(拱顶、地表中线点)沉降、最大塑性应变和最大主应力是否突变及塑性区发展作为隧道失稳判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拱顶沉降、地表沉降、塑性应变及最大主应力对强度折减系数较为敏感,在隧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均可得到较好的响应,而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变形方便监测,建议应以拱顶沉降作为隧道失稳的主要判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王杰,陈思状[5](2019)在《边坡渐进破坏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中最广泛的一种,从本构关系、屈服准则、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等方面综合呈现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本质,针对其在折减范围选取与折减系数设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双折减系数动态整体强度折减法。丰富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安全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苏永华,李帅,方砚兵[6](2019)在《基于突变特征的边坡双强度折减系数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失稳是一个由渐变演化至突变破坏的过程,过程中土体的强度参数c和φ发挥作用的路径和衰减程度不同。目前,双强度折减策略DRM在边坡稳定性评估中已逐渐形成共识,但双强度参数间的真实折减关系或折减关系的求解方法难以准确定义。以坡体抵抗外部环境能力最大值原理为依据,引入非线性分析突变理论,以坡体的极限承载力为考察量,建立其与双强度折减比的突变模型函数来考察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而量化折减过程中c和φ的折减比。结合算例,通过与已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并探究了c和φ以及坡度与折减比间的演化规律及机理。研究的执行思路可为双强度折减技术的探讨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发林,王安礼,袁维[7](2019)在《基于双折减系数的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强度折减法中,黏结力和摩擦系数均采用相同的折减系数进行折减,边坡处于临界状态的折减系数即为边坡的安全系数。但是,传统的单参数折减法仅仅是寻找临界状态方法中的一种折减形式,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折减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折减系数的强度折减法分别对黏结力和摩擦系数进行折减。首先,基于极限定理的上限法,建立任意边坡处于临界状态时坡高、坡角、岩体容重、黏结力和摩擦系数应满足的临界曲线方程;其次,假设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系数在衰减破坏的过程中应沿着距离临界曲线最短的路径折减,进而建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配套折减原则;最后,通过两个算例比较了传统单参数强度折减法与本文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的单参数折减法和双参数强度折减法得到的边坡临界状态并不相同,后者得到的临界滑动面更合理。(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任晋岚,陈曦,王冬勇,吕彦楠[8](2019)在《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瞬时线性化强度折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Hoek-Brown(HB)准则广泛应用于岩体的计算和分析,然而,广义HB准则是典型的非线性强度准则,不能直接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采用来开展岩体的稳定性分析。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瞬时线性化研究,根据已有的应力状态将HB强度包线上一点的抗剪强度转化为该点切线对应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并提出了两种瞬时线性化强度折减方案:(1)基于弹塑性分析获得的应力场,对每个应力点专属的瞬时Mohr-Coulomb(MC)强度参数进行折减,相应的方法记为Point-IL-SSRFEM;(2)由于传统有限元法要求单元的抗剪强度参数保持不变,在每个单元上各个应力点获得瞬时MC强度参数后,对这些参数进行单元均一化处理并进行折减,相应的方法记为Element-IL-SSRFEM。基于岩质边坡算例,对比和评述了叁参数等比折减技术和瞬时线性化强度折减技术。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Element-IL-SSRFEM相比,Point-IL-SSRFEM对网格划分的要求较低,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相对较高;与叁参数等比折减相比,Point-IL-SSRFEM的计算精度高、计算性能稳定。因此,推荐使用Point-IL-SSRFEM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2期)
刘佳鹏[9](2019)在《基于诱导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度折减法是边坡稳定分析的一种典型方法,全局强度折减法具有折减范围大,折减效率不太高等需要改进之处,基于诱导的强度折减法可提高折减效率,提出了诱导折减的实施途径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利用FLAC3D软件,研究了Druck-Prager和Mohr-Coulomb两种强度准则在全局强度折减和局部强度折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局部强度折减相较于整体强度折减具有减少计算迭代次数且计算结果相对保守等特点,两种强度准则强度折减得出的安全系数值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简化的分层饱和方法,基于强度折减法进行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的数值模拟,随着降雨入渗,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边坡整体逐渐达到饱和,边坡失稳的启动到发生的时间缩短。分析比较了强度折减法常用叁种失稳判据,算例研究表明,较为适合的分析途径为:首先采用计算不收敛判据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大致范围,而后结合二分法和塑性区贯通判据得出边坡安全系数。通过降雨诱导边坡失稳的的室内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研究了边坡滑块位移与倾斜角的关系,得出滑块位移与倾斜角呈线性关系。结合深圳外环高速路堑边坡,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全局强度折减法及局部诱导强度折减法研究了边坡处于饱和及天然工况的安全系数值,叁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安全系数值基本一致。局部诱导强度折减存在计算次数较少等优点,鉴于含软弱夹层及破碎带的边坡滑动面较为规律,适合采用局部诱导强度折减法。(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6)
程雪松,李昕昊,潘军,郑刚[10](2019)在《考虑围护结构强度折减的基坑坑底隆起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坑坑底隆起稳定验算是基坑设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坑底隆起失稳破坏伴随着土体和围护结构失效.然而目前基坑稳定常用的分析方法,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已有研究和实践中却仅折减土体强度,未对围护结构强度进行折减,这与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理念不统一,且与实际基坑的破坏模式有一定差异.因此本文提出同时折减土体抗剪强度和围护结构抗弯强度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进而通过建立大量的数值模型,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围护结构抗弯强度折减的计算结果,并与圆弧滑动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不折减围护结构抗弯强度将高估基坑的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水平,验证了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时同时折减土体强度和围护结构抗弯强度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S1期)
强度折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滑移线场理论(SLFT),提出了一种边坡双折减系数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当由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状态下的边坡坡面(简称"极限稳定坡面")与原坡面相交于坡脚时,判断边坡处于极限状态。基于提出的失稳判据构建了双折减系数倒数空间的临界曲线,并推导了整体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边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初始点和临界曲线的3种相对位置关系(点在曲线上方,点属于曲线,点在曲线下方)对应3类边坡整体安全系数(FS>1,FS=1,FS<1),整体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边坡状态相符合,确定的临界滑裂面形状以及在边坡中的位置都与已有结论一致。提出的失稳判据适用于计算配套系数和整体安全系数,实现了失稳判据的客观标准定量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度折减论文参考文献
[1].聂高波.边坡稳定性分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综述[J].河南建材.2019
[2].方宏伟,吴建勋,侯振坤.基于SLFT边坡双折减系数强度失稳判据[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3].刘亮,李超,郭巨,郎坤.FLAC~(3D)强度折减理论在某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9
[4].曹琨,胡强.双强度折减法折减机制及失稳判据选择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5].王杰,陈思状.边坡渐进破坏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概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9
[6].苏永华,李帅,方砚兵.基于突变特征的边坡双强度折减系数量化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9
[7].黄发林,王安礼,袁维.基于双折减系数的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8].任晋岚,陈曦,王冬勇,吕彦楠.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瞬时线性化强度折减技术[J].岩土力学.2019
[9].刘佳鹏.基于诱导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10].程雪松,李昕昊,潘军,郑刚.考虑围护结构强度折减的基坑坑底隆起稳定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