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需美的滋润

语文课堂教学需美的滋润

陕西省洛南县眉底中学726100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进一步将智育转化成美育,这样语文教学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现美,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

“满堂灌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剥夺了语文课堂的乐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感受美和欣赏美。语文课不仅要学生读懂得课文、学会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让学生领会课文的美,从而学会阅读课文、享受生活、拓展视野,让语文教学变得有滋有味。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呢?就此,我想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欣赏美的过程

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感人,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他们陶醉其中,或享受美丽的风光,或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在思考中让美在他们心中流淌。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除了传授相关的知识,就是充分地感受课文的美,尽情地享受来自文章的美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例如,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我不光是让学生读课本、背诵课文,更重要的是领着学生们去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济南冬天的阳光、济南水的澄清与温暖、济南小山的可爱等等。那雪后的山景,让阳光一照,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种秀美,可想而知。走进每一处景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描写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会作者描绘的细腻、文辞的优美。冬天的柳树那么的可爱,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水冒着热气,还有水泡,又是多么的温润啊。情景交融,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品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升华美的过程

课文美在哪里?要老师去点评,也要学生自我体会。品读课文时,能抓住细节,指出其蕴含的美,一读一品,放映了美,提炼了美,深化了美,让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过程中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冰心的《纸船》是首短短的散文诗,可读了它后,让人觉得内涵丰富,有好多东西值得品味。一片荷叶勾起了对母亲的思念,读完了还想读,思念充满了忧伤,那种思恋,绵绵无尽,让人想起了母亲好多好多的东西。如果只是简单地读读,不去品味,那《纸船》的美就难以领会、难以深化。

《金色花》一文,泰戈尔的语言生动优美,有种稚气的童真与欢悦隐含其中。那个孩子的调皮和可爱就是一种情感的美,需要我们在领读的过程中去欣赏。在课堂上,边展示镜头,把作者的心境通过画面反映出来,就有诗情画意了,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如果这样上完课文,学生一定会对《金色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通过赏析课文感受人情的美

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休息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是的。”“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于是,就回忆起他与闰土少年时在一起的往事,把那种友情表现得清甜如水。可以说,《故乡》为何感人,最突出的就是有一股思乡的情味。“啊!闰土哥,——你来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喜欢和悲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我几乎打了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和闰土两人深厚的感情通过上边的一段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均在沉默之中。《孔乙己》一课中,孔乙己的腿被人打断了,人们见了他不同情,反而嘲笑他。这种缺少同情、缺少爱,让人心寒,觉得人世间的悲凉。在上这篇课文时,对旧社会下层民众的麻木性要有所认识,对学生要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有爱心,知道爱心就是一种美。懂得关心,人情才美。

四、回味美也是提升美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回味美的过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那美的荷塘、美的月光,还有那淡淡的忧愁,都是在欣赏时感受到的。月光静静地流淌着,映照着绿色的荷塘,像远处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荷塘下是静静的流水,清澈而悠闲。品尝才知其中的滋味。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读来特别美,那一轮山月的美,蕴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月夜的美,就美在一轮半月,美在离乡远去的舟上。如果没有游子思乡山月的背景,那种诗就不会那么美。通过山月寄予情感的美,超出了自然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欣赏课文实际上就是再创造美,这种美需要品,讲解中让老师把美传授,在学生学习中把美领悟。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快乐学生的身心,激发学习的热情,使语文课在教学中提升美、再造美。

标签:;  ;  ;  

语文课堂教学需美的滋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