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打磨甩块,两个所述打磨甩块之间形成放置管接头的空间,两个所述打磨甩块与安装盘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打磨甩块随安装盘转动受到离心力贴合在管接头外壁上,所述打磨甩块呈V形结构,中间顶点位置转动连接在安装盘上,所述打磨甩块包括向安装盘轴心转动的打磨板以及远离安装盘轴心的配重块,所述打磨板内侧连接有磨头。本实用新型由机械代替人工,提高管头的打磨精度和效率,方便管道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安装盘(3),所述安装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打磨甩块(4),两个所述打磨甩块(4)之间形成放置管接头(100)的空间,两个所述打磨甩块(4)与安装盘(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打磨甩块(4)随安装盘(3)转动受到离心力贴合在管接头(100)外壁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安装盘(3),所述安装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打磨甩块(4),两个所述打磨甩块(4)之间形成放置管接头(100)的空间,两个所述打磨甩块(4)与安装盘(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打磨甩块(4)随安装盘(3)转动受到离心力贴合在管接头(100)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甩块(4)呈V形结构,中间顶点位置转动连接在安装盘(3)上,所述打磨甩块(4)包括向安装盘(3)轴心转动的打磨板(41)以及远离安装盘(3)轴心的配重块(42),所述打磨板(41)内侧连接有磨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板(41)内侧两端设置有两个相对倾斜的夹板(43),所述磨头(5)从打磨板(41)侧边插入到两个夹板(43)之间,并与打磨板(4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板(4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打磨板(41)远离磨头(5)的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栓(44),所述锁紧螺栓(44)穿过螺纹通孔并抵接在磨头(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轴连接板(21),所述电机轴连接板(21)中间设置有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的轴套(22),所述安装盘(3)与电机轴连接板(21)同轴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3)与电机轴连接板(21)上设置有相对的连接孔,连接孔之间通过两端带有螺纹的连接杆(6)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2)下部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下侧面两端连接有竖边朝下且平行的底座角钢(12),所述底座角钢(12)的竖边上开设有相对的孔,孔内穿设有支撑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两端向两侧伸出,并连接有横边朝下的底座支撑角钢(14),所述底座支撑角钢(14)竖边上也设置有孔,所述支撑杆(13)的两端连接在底座支撑角钢(14)的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管支座(7),所述管支座(7)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弧形管槽(7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
背景技术
胀接指根据金属具有塑性变形这一特点,用胀管器将管子胀牢固定在管板上的连接方法,多用于管束与锅筒的连接。胀接是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收缩,管板与管子间就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紧密地贴在一起,达到密封紧固连接的目的。
锅炉、初冷器等设备中管道与锅筒或管板连接通长采用胀接,管道断头不平整,需要进行打磨,传统方法是使用安装工人手动打磨,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由机械代替人工,提高管头的打磨精度和效率,方便管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打磨甩块,两个所述打磨甩块之间形成放置管接头的空间,两个所述打磨甩块与安装盘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打磨甩块随安装盘转动受到离心力贴合在管接头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磨管工装安装在电机轴上,管道端部伸入到打磨甩块中间,管道不动,开动驱动电机,通过打磨甩块的离心力,将打磨部分紧贴管道端部,形成压紧力,通过磨管工装的旋转实现管道端部的打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甩块呈V形结构,中间顶点位置转动连接在安装盘上,所述打磨甩块包括向安装盘轴心转动的打磨板以及远离安装盘轴心的配重块,所述打磨板内侧连接有磨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重块与打磨板的离心力差,将磨头能够更紧密的贴合在管道端部,对管道端部施加更大的压力,打磨效果更显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板内侧两端设置有两个相对倾斜的夹板,所述磨头从打磨板侧边插入到两个夹板之间,并与打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头插到两个夹板之间,能够将磨头进行有效的固定,更好的贴合在管道端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打磨板远离磨头的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螺纹通孔并抵接在磨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栓能够将磨头进行牢固的固定,避免磨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同时也能够方便磨头的拆卸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轴连接板,所述电机轴连接板中间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轴套,所述安装盘与电机轴连接板同轴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盘通过电机轴连接板与电机轴可拆卸连接,减小安装盘受到的扭力,同时方便安装盘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盘与电机轴连接板上设置有相对的连接孔,连接孔之间通过两端带有螺纹的连接杆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安装盘和电机轴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更方便,结构简单,方便调节二者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下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侧面两端连接有竖边朝下且平行的底座角钢,所述底座角钢的竖边上开设有相对的孔,孔内穿设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座更稳定,增加支撑杆后,承载力大大加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两端向两侧伸出,并连接有横边朝下的底座支撑角钢,所述底座支撑角钢竖边上也设置有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底座支撑角钢的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支撑角钢进一步增强了底座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管支座,所述管支座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弧形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支座能够将管道架起,方便与打磨工装配合对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胀接管道管头的打磨,由机器代替人工,实现半自动打磨,管道外侧受力均匀,能够将管道管头打磨的更圆润均匀。
2、打磨部分充分利用打磨甩块的离心力,根据电机的不同转速,能够对管道端部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打磨时间可以控制,打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磨光设备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成本低,减少能源消耗,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磨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磨光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打磨甩块与安装盘的连接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打磨甩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0、管接头;11、支撑板;12、底座角钢;13、支撑杆;14、底座支撑角钢;2、驱动电机;21、电机轴连接板;22、轴套;3、安装盘;4、打磨甩块;41、打磨板;42、配重块;43、夹板;44、锁紧螺栓;5、磨头;6、连接杆;7、管支座;71、弧形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管头磨光设备,包括底座1、驱动电机2、安装盘3、打磨甩块4、连接杆6和管支座7等结构。
其中,底座1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包括支撑板11、底座角钢12、支撑杆13和底座支撑角钢14四部分结构;驱动电机2采用低速电机,转速为每分钟50转至300转,本实施例中采用300转的电机,驱动电机2安装在支撑板11上;支撑板11是一个矩形板,沿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方向延伸,支撑板11下侧面两端焊接有两个平行的底座角钢12,底座角钢12的横边焊接在支撑板11上,竖边向下设置,并且两个底座角钢12的竖边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孔,两个底座角钢12相对的孔内穿设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孔壁贴合;支撑杆13的两端从底座角钢12处向两侧伸出,并连接到底座支撑角钢14上,底座支撑角钢14与底座角钢12结构相同并平行,横边朝下设置,底座支撑角钢14的竖边上也设置有与支撑杆13同轴的孔,支撑杆13的两端连接在底座支撑角钢14的孔中。
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圆形的电机轴连接板21,电机轴连接板中间设置有轴套22,轴套22通过键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电机轴连接板21上连接有等直径并相对设置的安装盘3,安装盘3与电机轴连接板21同轴并可拆卸连接。安装盘3与电机轴连接板21上设置有多组相对的连接孔,连接孔呈周向分布,安装盘3与电机轴连接板21的连接孔之间通过两端带有螺纹的连接杆6连接,并通过螺母将连接杆6固定。
安装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打磨甩块4,两个打磨甩块4之间形成放置管接头100的空间,为了方便打磨甩块4转动,两个打磨甩块4与安装盘3之间形成间隙,管接头100伸入到两个打磨甩块4之间,并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打磨甩块4随安装盘3的转动,受到离心力二贴合在管接头100的外壁上,对管接头100外壁进行打磨,安装盘3远离驱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管支座7来支撑并固定管接头100,使管接头100能够稳定,方便打磨甩块4进行打磨。
参照图3和4,打磨甩块4呈V形结构,中间顶点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盘3上,其转动平面与安装盘3平行,打磨甩块4包括打磨板41以及配重块42,打磨板41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磨头5,打磨板41和配重块42为一体成型结构,配重块42的重量大于打磨板41和磨头5的总重量,打磨板4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安装盘3的轴心方向靠近转动,配重块42向远离安装盘3轴心的方向转动,磨头5贴合在管接头100的外壁上。其中,配重块42受到的离心力为F2,磨头5受到的离心力为F1,则磨头5对管接头100施加的压紧力F=F2-F1。
参照图4,打磨板41的内侧两端设置有两个相对倾斜的夹板43,夹板43的端部靠近,形成一个两侧贯通的梯形槽,磨头5为一个梯形块,磨头5从打磨板41的一侧侧边插入到两个夹板43之间,并与打磨板41固定连接。打磨板41上开设有贯穿内外侧的螺纹通孔,打磨板41远离磨头5的侧面穿设有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44,锁紧螺栓44穿过螺纹通孔并抵接在磨头5上,将磨头5压紧固定。
参照图5,管支座7为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架,其上端开设有半圆形的弧形管槽71,管接头100可卡放在弧形管槽71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设备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将底座1进行调整,使设备平稳;调整安装盘3的位置,避免打磨甩块4与底座1形成干扰;将需要打磨的管道的管接头100放置并固定在管支座7上,管接头100插入到两个打磨甩块4之间;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安装盘3转动,配重块42受到的离心力大,向安装盘3的外侧旋转,打磨板41受到的离心力大小,向管接头100靠近并将磨头5与管接头100外壁贴合挤压,磨头5不断挤压摩擦管接头100,将管接头100外侧打磨光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273.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380413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B24B 5/04
专利分类号:B24B5/04;B24B5/35;B24B41/02;B24B41/06;B24B47/12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路296号
发明人:龙远海;罗小平;李晓彬;赵力战;赵耀宗;张煜;崔云杰;李少英;张淼;李静芳
第一发明人:龙远海
当前权利人: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