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辅助治疗30例脑瘫患儿外感发热即时退热的研究

小儿推拿辅助治疗30例脑瘫患儿外感发热即时退热的研究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目的:观察有无小儿推拿手法辅助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外感发热的即时退热效果。方法:将30例患儿不做小儿推拿退热手法测量半个小时前的腋下温度,测量不做任何治疗半个小时后的腋下体温,测量做了半个小时小儿推拿后再测患儿腋下温度,三组腋下体温进行对比,评价做小儿推拿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做小儿推拿患儿腋下体温明显低于做小儿推拿前的腋下体温(P<0.05),无做小儿推拿患儿腋下体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手法对脑性瘫痪外感发热的患儿的辅助治疗有即时退热效果。

【关键词】小儿推拿,外感发热,脑性瘫痪患儿,即时退热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类型之一,脑瘫患儿免疫力低下,大脑发育不完全,发热后易导致惊厥,脑瘫患儿本来大脑发育不良,长时间温度过高可造成脑部更严重的损伤,留下终身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及时的退热对脑瘫患儿更为重要。临床常规的退热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用药类型包括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及激素等。物理降温可能对患儿造成伤害,而药物则具有多种用药不良反应等。小儿推拿降温的使用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具体的疗效具有一定争议。现在本人来探讨一下小儿推拿手法辅助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外感发热的即时退热效果如何。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要点【1】拟定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①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②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③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1.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戴万亨主编的《诊断学基础》中发热的分级标准【2】拟定小儿发热的诊断标准。①低热:体温37.5~38℃;②中等度热:体温38.1~39℃;③高热:体温39.1~41℃;④超高热:体温41℃以上。本研究选取低热和中等度热患儿为研究对象。

1.1.3脑瘫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3】拟定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①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②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④肌张力异常;⑤有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⑥有头颅影像学佐证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6周岁以下;③病程≤3d,确诊后只接受过口服美林、额头贴退热贴的治疗;④受试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①重度营养不良,或伴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者;②合并其他疾病,可能影响本研究观测指标。

1.4一般资料30例病例均为2017-2018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住院的外感发热脑性瘫痪患儿。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0.60±3.50)岁。

2.取穴操作及分析

2.1取穴及操作:①打马过天河,前臂上,腕掌横纹到肘横纹的连线,线状穴位,用食、中二指由总筋起沿天河水密密弹打至洪池穴,边弹边轻轻吹凉气,直至皮肤微微潮红;②清肺经,无名指指根到指尖线状穴位,用食、中二指或拇指指面自指根推向指尖,100-300次;③推三关,腕背桡侧横纹到肘横纹外侧的连线,线状穴位,用食、中二指或拇指指面自腕背桡侧横纹推至肘横纹外侧,100-300次;④开天门,印堂穴到前发际线的连线,两手拇指交替从印堂穴推至前发际线,100次左右,至皮肤微微潮红;⑤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左右对称排列,此为坎宫,两拇指自眉心同时向眉梢分推,100次左右;⑥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两拇指揉太阳穴,100次左右;⑦揉耳后高骨,耳后,耳郭中下部突出骨性标志为乳突,即古人称“高骨”,其下约1寸许凹陷中,为耳后高骨穴。以两拇指或中指端置于该穴,每3揉1掐,称掐揉耳后高骨。以上手法操作的介质均使用温水。

小儿推拿主要针对外感发热的推拿处方特定穴,最核心的是:清天河水、推三关、清肺经、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退六腑;风寒者加揉二扇门(100-300次)、拿风池(1-3分钟)、推天柱骨(100-300次);风热者多清天河水(300-500次)、揉大椎、揉外关;夹痰者揉膻中(50-100次)、揉肺腧(50-100次)、运内八卦、揉丰隆(3-5分钟)【4】。

2.2穴位分析

天门(开天门):开天门在古代作为所有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病症的第一式,每人必用,每病必用。有调节阴阳,开启经络、激活诸穴的作用。

坎宫(推坎宫):此手法在古代同样每人必用,每病必用,为治疗的第二式。有调节脏腑阴阳的作用,坎宫实为水宫,肾主水,有通过调节肾中阴阳而达到调节脏腑阴阳的目的。

太阳(揉太阳):以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该穴揉动称为揉太阳。作为必用手法第三式,善调左右之阴阳。

耳后高骨(掐揉耳后高骨):此穴有较强的镇静、预防惊风的作用。

肺经(清肺经):肺为清虚之脏,肺经宜清肃。

打马过天河:此法为清热法代表之一,用于各种热证。《小儿推拿学》:“退热,活络,通利关节。”《按摩经》:“生凉退热用之。”《厘正按摩要术》:“打马过天河法,法主凉,能去热病。”打马过天河手法即时退热效果最佳【5】,故被选用。

3.结果

在同一天内,测量半个小时前腋下体温,期间没有任何治疗半个小时后再测量腋下体温,测完,立刻开始推拿手法操作半个小时,操作完毕立刻测量腋下体温,连续测三次腋下体温进行比较,发现无任何手法操作的腋下体温没有降低,而进行推拿操作后的腋下体温大部分有所下降。对30例脑瘫患儿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Q±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与分析

小儿推拿应用手法直接刺激皮肤上的特定穴位,通过经络血脉神经反射弧的反应进而影响脏腑中枢神经并激活自身的调节能力,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脏腑调平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6】。吴基厚【7】认为,三关和六腑分布在手太阴及手少阴经脉上,并认为“三关主气,六腑主血”,因此推拿“三关”可促使患儿肺气得以自行调理,显著提升患儿机体的御邪功能,实证可通过汗出解表;虚证则可通过益气温补的方式达到效果;退“六腑”可促进患儿血液循环,使其血液循环早日恢复到正常状态,起到退热祛邪为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推拿治疗0.5h后30例脑瘫患儿腋下体温大部分低于首次测量的腋下体温和推拿操作前的腋下体温,可见小儿推拿可使外感发热的脑瘫患儿有即时退温的效果。小儿推拿手法在脑瘫患儿外感发热时使用,即时退热效果也明显。

5.结论

对于30例外感发热脑瘫患儿进行小儿推拿操作后的即时退热效果而言,大部分脑瘫患儿腋下体温确实有所下降,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发热的脑瘫患儿确实疗效明显,小儿推拿临床上可应用于脑瘫患儿外感发热作为即时退热的辅助治疗。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3.

【2】戴万亨.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

【3】励建安.李晓捷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

【4】王云霞.小儿推拿退热疗法进展研究[J].甘肃省中医院儿科,母婴世界,2018,1224

【5】徐士象.不同手法推拿天河水穴对外感患儿的即时退热效果比较,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018:210029

【6】方淡思.不同时相干预清天河水手法对内毒素性发热幼兔降温效果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19—26.

【7】吴基厚.三关位置的不同及指五經与經脈不符的討論[J].江苏中医,1964(12):5-7.

标签:;  ;  ;  

小儿推拿辅助治疗30例脑瘫患儿外感发热即时退热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