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阜康断裂变形模式与全新世滑动速率

东天山阜康断裂变形模式与全新世滑动速率

一、Deformation Pattern and Holocene Slip Rate Along the Fukang Fault in Eastern Tiansha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波[1](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郑文俊,张培震,袁道阳,吴传勇,李志刚,葛伟鹏,王伟涛,王洋[2](2019)在《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历程,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和显着进展,大量的针对性、专业性、目标性极强的调查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奠定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成果。文章通过回顾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综合大量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作用。综合认为,中国大陆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受不同方向板块运动的影响,致使现今活动构造的运动性质差异明显。从总体上看,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几何图像主要体现为由受控于区域性大断裂的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活动构造共同构成。文章分区对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对地震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中国大陆动力学总体特征,以及活动构造对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对重点区域动力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总结。结合目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对活动构造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展望。

陈志华[3](2019)在《新疆东北部纸房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文中研究说明纸房断裂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北接阿尔泰构造带富蕴断裂和北塔山断裂,东临戈壁阿尔泰构造带的梧桐泉断裂,南抵东天山构造带,全长约80km,是阿尔泰、戈壁阿尔泰和东天山三大构造交汇区的一条北西向断裂,属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对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陆内造山带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对陆内造山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Google Earth影像解译和无人机航摄DEM、30m分辨率AsterDEM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确定了断裂的几何展布,并进行分段。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剖面绘制、高精度无人机航摄、差分GPS进行野外陡坎及位错测量、探槽开挖、采取OSL和14C样品测年等方面的工作,对纸房断裂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了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在纸房断裂北段纸房一带走向330345°,断面倾向NE,倾角60—78度,哲兰德、阿黑莫娜君克、纸房段山体有明显向NE向的掀斜特征;在阿黑莫娜君克倾向发生倒转,其以南的南段断面倾向SW,其断层走向基本沿塔克扎勒山山前展布,在逆冲盘产生了不对称的断裂扩展褶皱,山体具明显的掀斜特征。断裂南北两段断裂活动性质发生变化,不仅在地貌上呈四象限分布,而且构造性质也发生变化,断裂做枢纽运动,可将纸房断裂分为2段,即纸房—蒙洛克(F1-1)和陈大汉-哲兰德段(F1-2)。从断裂的几何展布和第四纪活动性地质地貌证据分析,断裂断错了全新世地层,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右旋走滑为主,陡坎发育,有一定逆冲成分,线性明显。(2)在纸房断裂的北段开挖了一个探槽,为探槽1,通过断裂事件反演分析,根据断层、充填楔与地层切盖关系,揭示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其中,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发生1730-5170aBP,单次垂直位移约为0.5m,地震离逝时间应大于1730aBP,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发生大震的可能。纸房断裂南北延伸方向均发生过强震,纸房断裂未有发生大震的历史记录,明显为地震空区,且其位于一、二级块体的边界,该断裂破碎带长约50km,故认为纸房断裂未来有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可能。(3)在其纸房以北约1km发现断层右旋错动冲沟,幅度约为14m;从纸房至阿黑莫娜君克用GPS测量的右旋滑动位错最大约14m左右,且纸房北位错冲沟离探槽2位置较近,14m能够代表纸房附近陡坎右旋位错最大位移;在纸房段陡坎上开挖探槽2,采集样品OSL年龄样品4个,最大年龄8.07±0.90ka,以此年龄近似代表陡坎抬升后冲沟的形成年代,计算得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值约为1.711.75mm/a,GPS研究结果认为阿尔泰地区右旋走滑速率约为4mm/a,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符合该区域动力学和地震活动背景;探槽2处陡坎高度约1.6m,坎高度丛集分布显示有3个峰值,分别为0.95m、1.85m和3.1m,1.6m比较接近1.85m,考虑到地震发生后陡坎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陡坎高度有所降低,采用1.85作为计算高度比较合理,样品年龄为4.79±0.59-8.07±0.90ka,探槽样品年龄变化不大,为全新世第四纪沉积物,样品年龄基本代表陡坎形成时间,可计算得断裂的平均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21-0.39mm/a,表明纸房断裂除显着的右旋走滑外,还具有一定垂向分量。(4)纸房断裂沿线发育两个小型绿洲,研究了其形成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通过无人机航测、开挖探槽和样品测试,对绿洲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对绿洲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断裂的最新活动在绿洲前缘形成不透水致密坝体,其主要是由钙质胶结的黏土矿物及其他碎屑物组成,由于断裂持续活动,坝体不断形成,不会遭受侵蚀破坏,地表水得以在坝体内富集;风沙带来的细砂层为草本植被生长提供适合的条件,而草地又利于固定细沙层,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形成小规模绿洲。此外,绿洲上游汇水面积小,不能形成季节性洪水冲毁坝体也是绿洲保持重要因素。

汪思妤[4](2019)在《东天山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天山山脉是晚古生代形成的古老造山带,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整个天山再次开始隆升,处于挤压、逆冲、抬升阶段。作为典型的大陆内部挤压造山带,其变形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前缘的逆断裂-褶皱带以及山间大型走滑断裂上。天山夹持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对于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人们习惯将乌鲁木齐(大致88°E)以东的天山部分称为东天山,其西称为西天山。现今的GPS观测结果及地质调查都显示,天山地区整体性向北东推移,且东天山的运动速率明显低于西天山,表明现今东天山与西天山的变形机制并不一致。天山山体内部盆山相间的构造格局是天山地区独有的地貌,新生代沉积盆地内发育许多年轻断层,尤其在山前向盆地的过渡带。这类断层通常规模较小,但活动性却强于晚新生代以来重新活动的老断层。本文的研究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东段,总体特征为一NWW–SEE向的长条形带状沉积盆地,是在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和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而来的双层基底山间盆地,北邻觉罗塔格山,南依克孜勒塔格山。库米什断裂位于盆地南缘,是天山内部一条以逆冲运动为主的断裂,在调节天山内部构造变形过程及盆地形成与演化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然而目前该断裂活动性研究程度较低,断裂几何展布、位错分布特征、滑动速率、古地震事件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那么,如何合理的评估该断裂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库米什断裂与其周缘断裂应变分配的协调性如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对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的数据主要为Worldview-2全色波段0.5 m分辨率的立体像对,并利用该立体像对提取出高精度DEM,基于该DEM讨论与分析了该方法能否满足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需要;然后利用该数据对库米什断裂沿线的多期洪积扇进行划分,分别测量了不同级别洪积扇上保留的垂直位错,结合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方法对扇体年龄进行限定,综合分析了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在查阅前人研究资料、野外实地考察、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得出如下5点认识:(1)利用0.5 m分辨率的Worldview-2立体像对提取DEM,不添加控制点时DEM的垂向精度为1.81 m;在添加控制点后生成的DEM上量取跨断层陡坎剖面的剖面,将其与野外后差分GPS(ppGPS)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二者之间的高程偏差为0.29 m,对陡坎高度的测量精度为0.25 m。(2)库米什盆地南缘发育多期中上更新统、全新世洪积扇,利用10Be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及光释光测年得到各期洪积扇的年龄:fan 5约为50 ka,fan 4约为3045 ka,fan 3约为10 ka,fan 2的年龄在5 ka左右。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后发现,60 ka以来气候处于冰期与间冰期的快速转换阶段,气候的冷暖交替造成河流快速下切,活跃的气候变化奠定了现今盆地南缘洪积扇的发育。(3)通过详细的室内影像分析和野外的地质地貌填图,对洪积扇的期次进行划分,并量取195处断层陡坎高度后发现,不同高度断层陡坎的高度分布与洪积扇的位置及期次有很大的相关性,较老期次的扇面上往往记录了多次地震事件的累积位移量,但是相同期次扇面上陡坎高度差异性也较大,说明地貌面上形成的陡坎可能是同次地震不同分支断裂所造成;地表表现出的垂向位错分布特征与古地震事件无法对应,表明该处地貌面形成频率可能低于地震发生频率,即地貌面形成所需要时间长于地震周期,因此地貌面上所累积位错大多是多次地震的累积位错。(4)库米什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逆断裂。对库米什盆地南缘东西两侧的构造变形定量研究后发现,断裂断错了山前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洪积扇面,断裂与山体近平行,多为NWW向展布,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是一条以逆冲运动为主的低角度南倾断层。以榆树沟为界将断裂分为东西两段,在榆树沟附近断裂活动性不强,没有明显的位错现象。结合东西两段多级地貌面出测量的断层陡坎高度和相应的地貌面年龄,得出库米什断裂西段的垂向滑动速率为0.15±0.01 mm/a,东段的垂向滑动速率为0.13-0+0..0204 mm/a。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探槽剖面揭露出距今5.64 ka以来,该地区一共发生过3次地震,累积断距大于2.33 m,为该地区的历史地震事件增补了资料。(5)天山地区地壳缩短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特征,本文认为是天山西部帕米尔高原对天山的推挤作用造成西天山的变形强于东天山;对山间盆地南北两侧的多条活动断裂的研究发现,这些断裂以小幅度的逆冲运动吸收着N-S向的挤压缩短,因此,天山内部发育的众多山间盆地内是天山内部地壳变形的主要吸收区,造成挤压应力由南向北传递时发生衰减。库米什断裂北部的包尔图断裂左旋走滑速率约为0.56 mm/a,与包尔图断裂斜交的博罗科努-阿齐克库都克(博阿)断裂在在吐鲁番盆地西缘的右旋走滑速率为11.4 mm/a,库米什盆地西南侧开都河断裂右旋走滑速率约为1.2 mm/a,因此,本文认为库米什盆地是一个压扭性质的盆地,库米什断裂和包尔图断裂的运动是在两条大型右旋走滑断裂的背景下发育而来的,是为了调节天山整体向右侧挤出的不平衡性而产生的构造变形,断裂以0.130.2 mm/a的水平缩短速率调节着天山内部缩短变形。

徐良鑫[5](2019)在《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前地貌的演化过程既反映了构造活动的变形特征,同时也是周缘气候波动记录的重要载体。如何识别并厘定气候与构造作用在地貌面演化过程中各自的贡献,是定量研究山前构造地貌中构造分量的关键。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腹地,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挤压而再次复活隆升。天山自西向东可分为西南天山、西天山和东天山,气候上均受北半球西风带控制。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南麓和东天山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均发育多期次的冲积扇面。这些层状地貌面的演化历史是我们定量分析天山自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变形特征的宝贵资料。本论文以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南缘和东天山的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多处典型构造地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精细地质填图、高精度无人机地形地貌测绘、宇宙成因核素10Be定年、古地震学和沉积年代学等研究,并详细收集了周缘古气候和构造记录资料。在对比构造地貌成因及其变形特征、构造地貌面10Be暴露年龄与古气候记录的基础上,综合古地震探槽取得的精细构造形变特征、古地震事件年代序列,我们厘定了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不同段落的大地震复发行为和变形速率,获得了东天山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断裂和巴里坤盆地中央逆断裂相关褶皱的活动习性和长期变形速率。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首先,基于10Be地表暴露定年得到两处研究区内24个冲积扇的废弃年龄分别集中分布于10ka,30ka,50ka,90ka和150ka的5个时段,最老的为巴里坤奎苏台褶皱背斜顶面的年龄((163.91±15.41)ka)。这些冲积扇组成的层状地貌面均发育在构造抬升显着的冲沟出口和新生褶皱背斜附近。第二,20ka至160ka的冲积扇年龄序列具有20ka等周期丛集的特点,与研究区周缘荒漠、湖泊及河流阶地等气候记录中的相对湿润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大致与1923ka的岁差驱动的北半球气候旋回间隔匹配。说明老冲积扇体的废弃主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20ka以来,冲积扇的新老更替对构造抬升活动的响应更为直接,断错冲积扇10Be暴露年龄更接近构造抬升事件的时间。第三,基于30m分辨率ASTER GDEM地形数据GIS处理得到的研究区山前冲积扇面HI指数的分布特征显示,巴里坤盆地东部山前冲积扇HI指数高值与构造抬升速率高值的分布较为一致,均位于逆断裂与新生褶皱发育的奎苏—野米子台一带;柯坪塔格山前地貌面HI指数的高低值分布与山前断裂活动强弱有着很好的对应。此外,HI高值区多分布在冲积扇前缘地带,可能与山前不断向南伸展的逆断裂褶皱新构造活动有关。第四,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西段的西克尔处记录了复发周期为3kyr的至少2次古地震事件,5 ka以来断裂的缩短速率约1.11.7mm/a;东段三岔口处6 ka以来记录到3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复发周期为2kyr,断裂缩短速率为1.11.8mm/a;东天山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以经度93.026°E为界,西段以左旋走滑为主,走滑速率为4.044.72±0.5mm/a;东段野米子台–奎苏一带的构造缩短速率为34mm/a。同样,在德外里获得哈密盆地北缘断裂的缩短速率为0.760.96mm/a。第五,在定量分析断错冲积扇构造作用与气候作用响应的基础上,发现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活动依然延续逆断裂相关褶皱的变形特征,皮羌断裂东西两段6ka以来滑动速率趋于一致;确定了晚更新世以来,巴里坤山中段构造活动累积的缩短速率为4.55mm/a,明显高于周缘走滑断裂系统3.14.7mm/a的水平滑动速率。说明晚更新世以来巴里坤山周缘的构造应变以挤压缩短为主,其中的左旋走滑断裂主要发挥分解和转换构造挤压应变的作用。最后,鉴于两处研究区内缺少高精度DEM数据,使提取的流域盆地并不能很好地反映10m量级的构造作用。同时,两处研究区20ka以来的古地震事件均缺乏更加细致的年代序列控制,因而难以跟周缘气候波动事件进行有效的区分。因此,若能进一步补充挖掘研究区内的古地震事件和构造地貌变形特征的相关参数信息,将为气候构造耦合信息更加复杂的20ka以来构造地貌面演化模式的讨论提供更加丰富和可靠的证据支持。

苏鹏[6](2019)在《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文中提出构造地貌学主要通过分析变形的地貌标志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其中河流阶地和夷平面分别是研究活动构造和新构造的最常用的标志。然而,关于河流阶地和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妨碍了我们有效地利用河流阶地和夷平面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北天山的前陆盆地中发育着多排向北扩张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发源于天山的常年性河流横切这些活动构造带,形成了一系列河流阶地。独山子背斜位于最北部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奎屯河横切独山子背斜形成了一系列保留完好的河流阶地。奎屯河阶地忠实地记录了其形成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为探索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以独山子背斜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千年-万年尺度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独山子背斜区,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利用高精度的LiDAR DEM和航拍影像数据,对奎屯河发育的各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貌填图,建立了奎屯河阶地纵剖面,获得了奎屯河的演化历史。奎屯河流域发育1级更新世冲洪积扇面fp和16级河流阶地T1-T16(自高阶地往下依次标记)。在奎屯河上游发育的区域性河流阶地上还发育一系列次级阶地。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认识了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通过变形的河流阶地序列限定了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变形量,通过解释跨独山子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限定了独山子背斜的深部结构,结合奎屯河阶地的年龄,获得了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独山子背斜是在准噶尔盆地的浅部滑脱层(4.7±0.4km)上发育的断层传播褶皱,目前控制独山子背斜生长的断层已经突破地表。在T2阶地(7.5-10ka)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可以简化为断错变形和褶皱变形,断错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4.4±0.1m,褶皱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12.6±1.1m,总的缩短量为17.0±1.1m,对应的总缩短速率为2.0±0.2mm/a。独山子背斜在4.8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3±0.1mm/a。结合前人对天山内部和天山南北麓活动构造的研究成果,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的缩短速率占天山总缩短速率(>11mm/a)的<18%。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缩短速率是4.8Ma以来缩短速率的6倍。自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发生过3次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累计倾向滑动量为7.4-7.7m,平均倾向滑动速率为0.9±0.1mm/a,平均复发周期为2.8±0.3ka。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演化历史和独山子背斜的古地震历史,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受控于气候作用,而非构造作用。奎屯河上游的区域性河流阶是由一系列次级阶地逐级叠加而成,阶梯状次级阶地向下游逐渐变年轻,说明区域性阶地是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形成的,奎屯河阶地的这种演化方式指示其形成过程受控于气候变化。同时,在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上发育了10级河流阶地,而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仅发生过3次古地震,而且T2阶地和T14阶地之间仅发生过1次古地震,河流阶地的级数远多于古地震的次数,说明独山子背斜区的构造事件(古地震)并未控制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推测奎屯河的区域性河流阶地对应的是较长时间尺度(千年)的气候波动,而次级阶地对应较短时间尺度(百年)的气候波动。此外,考虑到独山子背斜上的河流阶地仅发育在曲流河段的凸岸,本文认为独山子背斜上的阶地成因除受控于气候波动外,还与曲流河道的环流作用相关。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由一系列正断层控制的构造隆起和断陷盆地构成。在山西地堑系的高原区残留了多级夷平面,同时新生代以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发生过多次构造事件,该区是探索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的天然试验场。因此,本文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山西高原上夷平面的演化历史与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百万年尺度的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山西地堑系及其周缘地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基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利用Google Earth在线影像数据和ALOS World 3D-30m和ALOS World 3D-5m分辨率的DEM数据,重新厘定了山西高原区的夷平面序列,获得了夷平面的演化历史。在山西高原发育两期夷平面,北台面(山顶面)和唐县面。然后,基于Whipple et al.(2017)提出的夷平面形成机制的判别方法,验证了北台面在形成之初为区域广泛发育的准平原,后期被构造抬升。其次,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限定了霍山和中条山的剥露历史。霍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40Ma开始的一次快速剥露事件,中条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50Ma和8Ma开始的两次快速剥露事件。同时,通过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法,限定了山西地堑系中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为5.8±0.6Ma。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与山西地堑系最新一次快速剥露的时间(8Ma)一致,指示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为8Ma。通过对比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的夷平面演化历史和构造活动历史,本文认为山西高原发育的夷平面受控于该区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山西高原发育的北台面和唐县面被废弃的时间分别为50Ma和8Ma。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处于构造稳定期,对应着北台期准平原的形成阶段。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华北地区在50Ma开始拉张断陷,并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使得北台期准平原被破坏,形成北台期夷平面。该次事件后华北地区又经历了30Ma的构造稳定期,形成了唐县期山麓剥蚀面。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中晚期发生了一次广泛的构造事件,造成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发生左旋走滑运动,使得华北地区内部的次级断块发生如同多米诺骨排式的旋转变形,导致了山西地堑系在8Ma形成。

邱建华[7](2017)在《准噶尔南缘新生代逆冲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位于天山造山带的北缘,为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直接俯冲碰撞的远程效应。研究区内油气资源丰富,地震活动频繁,对准南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运动学历史的研究不仅仅可以为油气勘探、地震灾害预防服务,也可以加深对陆内造山作用的理解。本文采用石油勘探2D和3 D地震剖面,结合野外地质调查、钻测井等数据,并综合利用多种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法(如轴面分析法、生长地层、面积-深度-应变法、断层位移-距离图等)确定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构造缩短量、构造变形时间和期次以及缩短速率。获得以下认识:(1)喀拉扎-阿克屯构造带的山前第一排背斜带由叠加构造楔所形成,构造楔消耗全部前冲断层在断坪上的滑移量。突破型反冲断层形成地表出露的喀拉扎背斜和阿克屯背斜,为断层传播褶皱。面积-深度-应变法的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内的呼图壁背斜和北呼图壁背斜为侏罗系八道湾组滑脱层控制的滑脱褶皱,褶皱的形成主要受平行层纯剪切作用控制。呼图壁背斜的形成是三期构造缩短作用的结果,这三期构造变形的时间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和早更新世-现今。北呼图壁背斜的形成受两期构造缩短作用的控制,其变形时间分别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和晚渐新世-晚中新世,自早上新世开始,北呼图壁背斜停止活动。(2)齐古构造带的山前第一排背斜带发育构造楔和断层转折褶皱,其中最重要的断层为霍-玛-吐断层,形成第一排背斜带北翼,断坪顺着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泥岩滑脱层向盆地方向传递滑移量,形成第二排背斜带的浅层构造。还有一部分位移量沿着深部的侏罗系八道湾组滑脱层向盆地内传递,形成第二排背斜带的深部构造和第三排背斜带,这些构造均为滑脱褶皱。(3)霍-玛-吐断层的前缘断层由吐谷鲁断层、玛纳斯断层和霍尔果斯断层三条分支断层组成,这三条断层的重叠部分的连接方式为软连接。在吐谷鲁背斜的东倾伏端,随着吐谷鲁断层的滑移量从东向西逐渐增大,褶皱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机制由翼部旋转控制的滑脱褶皱转变为翼部旋转加膝折带迁移控制的纯剪切断层传播褶皱,转变为膝折带迁移控制的典型断层传播褶皱,并最终转变为断层转折褶皱。吐谷鲁背斜构造特征的这种随着滑移量的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是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种时空演化模式。(4)通过对比霍-玛-吐断层在断坪上的滑移量与前缘断层的滑移量,结合生长地层和地表观察,霍-玛-吐断层的运动学机制由东边的典型的构造楔(将断坪上的滑移量全部通过安集海河内的反冲断层反冲回后陆方向),转变为构造楔+断层转折褶皱模式(先形成构造楔,将一部分滑移量反冲回后陆方向,再转变为断层转折褶皱,将滑移量传递至前缘,形成第二排背斜带浅层构造),并最终转变为纯断层转折褶皱(将所有断坪上的滑移量传递至盆地方向,形成第二排背斜带浅层背斜)。(5)根据生长地层和前人的古地磁年龄,准噶尔南缘褶皱冲断带的新生代变形时间为早渐新世(~26.5 Ma),并且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期间发生两次构造加速事件。第二排背斜带深部构造的活动时间为上新世(~5.5 Ma)至今,第三排背斜带的呼图壁背斜的活动时间为早更新世(-2.5 8 Ma)至今,安集海背斜的活动时间为上新世(-5.5 Ma)至今。霍-玛-吐断层的活动时间为早更新世-现今。因此,总体上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表现为前展式变形特征,而霍-玛-吐断层则属于后展式突破断层。(6)在喀拉扎-阿克屯构造带,总的缩短量约为~23 km,新生代平均缩短速率为~0.87 mm/yr;盆地内的呼图壁背斜新生代缩短量为~486 m,平均缩短速率为~0.19mm/yr,表明在该构造带内新生代变形主要集中在山前第一排背斜带,只有很小一部分滑移量传递至盆地内。在齐古构造带,褶皱冲断带的总缩短量约为~22-25 km,新生代平均缩短速率为0.83-0.94 mm/yr,吐谷鲁背斜核部的缩短量为~2.16 km,霍尔果斯背斜核部缩短量为~3.22 km,安集海背斜核部缩短量为~1.53 km,因此它们的新生代平均缩短速率分别为0.39 mm/yr、0.59 mm/yr和0.28 mm/yr。霍-玛-吐断层的总滑移量为~8-9 km,变形时间为~2.58 Ma,因此其平均滑移速率为~3.1-3.5 mm/yr。现今东天山的缩短速率约为~4-5mm/yr,霍-玛-吐断裂的平均滑移速率约为现今缩短速率的60-75%,表明霍-玛-吐断裂是调节东天山地区第四纪构造缩短量的主要构造。(7)根据呼图壁背斜的面积-深度-应变分析结果和地表、地震影像数据,结合前人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物源分析、古水流分析等数据,北天山和准噶尔盆地南缘自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三期构造缩短作用,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和早渐新世至今。

吴国栋,吴传勇,沈军,戴训也,陈建波[8](2016)在《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文中研究表明博格达推覆构造,由南向北发育34排活动断裂,活动性逐渐向北迁移,最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前缘的阜康断裂及北三台断裂上。阜康断裂上盘在二工河一带为单斜岩层,具有断弯褶皱的特征,通过测量阶地拔河高度、阶地基座岩层的产状以及阶地年代数据,应用断弯褶皱变形的关系式得到了断层沿断层面滑动速率为0.8 mm/a;北三台断裂发育在断层扩展褶皱北三台背斜北翼,利用阶地剩余面积及褶皱滑脱面埋深,计算得到北三台背斜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缩短速率在0.50.9mm/a之间。综合得到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为1.31.7 mm/a,考虑到埋藏地貌面的变形量,估计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以来南北向总的地壳缩短速率在1.52.0 mm/a之间。

吴传勇[9](2016)在《西南天山北东东走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天山是远离板块边界的陆内造山带,特点是构造变形复杂强烈,强震多发。天山南北向的变形速率为20mm/a,约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速率的一半左右,这一变形量是如何被天山吸收的,天山的构造变形又是如何进行的,其构造样式如何?这些关键性的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论。天山地区主要发育三组构造带,最显着的是位于南北两侧山前与山体近乎平行的逆断层-褶皱带,同时,在山体内部还发育一系列NW向的右旋走滑断裂和NEE向的左旋走滑断裂,这些断裂共同控制了天山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目前,对于天山山前的逆断裂系统晚第四纪变形特征和滑动速率等方面研究非常丰富,对天山内部NW向的右旋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也有一些定量数据,而对NEE向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目前尚处空白状态。本文以迈丹断裂为切入点,通过对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学特征、滑动速率和古地震活动特征等资料的详细研究,获得西南天山地区NEE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参数,同时,通过收集和补充调查天山其他主要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特征,完善天山活动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结合已有研究资料、地震活动特征和GPS数据,研究天山内部不同方向、不同运动性质的断裂的活动特征,分析天山这些断裂在天山的构造变形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天山地区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本文得到的主要认识如下:迈丹断裂东段控制的阿合奇谷地内发育有多级晚第四纪地貌面,利用光释光、10Be暴露年龄以及14C等方法对玉山古溪两岸的阶地年龄进行了限定,并与气候变化序列进行了比对,得到阶地面的废弃形成发生在间冰期或者冰期—间冰期的转换阶段。玉山古溪T6阶地(20ka)之前河流平均下切速率与迈丹断裂的活动速率基本一致,表明晚更新世晚期之前河流的下切与阶地的形成主要受迈丹断裂活动影响,是构造隆升导致的河流快速下切。20ka之后河流的下切速率开始增大,至全新世中晚期,河流下切速率甚至达到12mm/a,远远大于断裂的活动速率,表明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河流的下切与阶地面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因素驱动。全新世以来河流下切速率的快速增大,很可能是由于全新世期间气候快速波动造成的。迈丹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逆冲兼左旋走滑为主,通过精细测量被断错的晚第四纪地貌面和年代学测定,得到断裂的逆冲滑动速率为1.24±0.20mm/a,左旋走滑速率为1.74±0.61 mm/a。迈丹断裂晚第四纪期间发生过多期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古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33704265a,断裂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1.76 ka之后。迈丹断裂是柯坪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多次断错地表的强震事件,古地震研究表明,推覆体前缘的柯坪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也发生过多期古地震事件,而且两条构造上古地震事件的发生年代很接近,尽管我们并不能确定迈丹断裂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是否与柯坪塔格断裂上的是否为同一次事件,但这一现象反映该地区地震破裂存在两种可能:(1)迈丹断裂与柯坪塔格断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是同一次事件,这表明迈丹断裂与柯坪塔格断裂具有级联破裂的特征;(2)迈丹断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与柯坪塔格断裂上的不是同一期事件,分别单独破裂,虽然两条断裂上的古地震事件不是同期破裂,但均发生在1.7ka之后,时间间隔不长,表明柯坪推覆构造根部的迈丹断裂和前缘的柯坪塔格断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的影响或关联,柯坪地区的强震活动具有丛集发生的特征。迈丹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发现,表明西南天山柯坪推覆构造与天山其他地区的推覆构造变形变形模式不同,推覆体最前缘的柯坪断裂活动强烈,而根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也有很强的活动,断裂的新活动并没有完全迁移到推覆体前缘的新生构造带上,这可能是一种无序或反序的构造变形模式。西南天山地区的左旋走滑运动主要发生在推覆体根部的迈丹断裂上,推覆体前缘的逆断裂—背斜以逆冲运动为主,没有明显的走滑运动。GPS资料表明,普昌断裂以西的地区,应变没有完全闭锁集中在根部的迈丹断裂上,一部分应变通过滑脱面传递到前缘的逆断裂-背斜带上;在柯坪推覆构造的东部地区,从根部的迈丹断裂至前缘的柯坪塔格断裂可能是一个孕震体系,震间的形变主要在推覆体根部的构造上闭锁,前缘构造基本没有明显变形,这可能是柯坪推覆构造东西两侧中小地震活动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西南天山还发育两条NEE走向的断裂,通过变形地貌测量与年代学测定得到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左旋逆冲运动为主,断裂逆冲速率2.1mm/a,左旋走滑速率为2.5mm/a;克敏断裂也是一条左旋走滑断裂,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5mm/a。西南天山三条NEE向的断裂带吸收了6 mm/a的左旋走滑运动,与塔里木斜向俯冲造成的左旋走滑运动量基本一致,这表明塔里木斜向俯冲造成的左旋走滑运动在西南天山地区基本被分解吸收。西南天山地区吸收了塔里木向天山俯冲汇聚绝大部分的压缩速率和左旋剪切运动,挤压缩短在山体内部和山前的新生褶皱带上均有分配,左旋剪切则主要发生在天山内部高角度的边界断裂上,整个西南天山构成了一个大型的花状构造。在天山南北两侧,构造变形以逆断层为代表的地壳缩短和增厚为特征,而天山内部则为一个大型的剪切带,同时还具有明显的逆冲运动。天山地区主要存在两组走滑断裂,一是NEE向的左旋走滑构造,另一组是NW-NWW向的右旋走滑断裂,这两组断裂主要发育在天山内部,但这些断裂共同调节了山体内部的走滑剪切运动,山体内部高角度的走滑逆冲断裂与山前低倾角的逆冲断裂系共同组成了天山构造变形图像。天山地区的压缩变形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两侧的山前地区,而天山内部的活动断裂则具有明显的走滑分量,在剖面上,整个天山形成了一个大型的花状构造。尽管天山整体的构造变形为西强东弱,不同地区变形强度和幅度差异较大,但是天山南北和东西两侧的构造变形样式还是基本对称的。受塔里木块体向北的挤压作用,西南天山地区总体走向为NEE向,南天山东段整体则呈NWW走向,与塔里木与南天山的分界断裂在形态上构成一个“三角形”向北楔入。整个西南天山内部是一个大型的左旋剪切带,南天山东段整体为右旋走滑性质,塔里木和南天山之间的边界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天山北部受到刚性的准噶尔地块的阻挡作用下,北天山西段构造线整体NW—NWW向,而东经90°以东的北天山地区构造线整体为NEE走向,与近东西走向的准噶尔与北天山的分界断裂在形态上构成一个倒“三角形”向南楔入。北天山西段右旋走滑性质的博—阿断裂和喀什河断裂所围限的楔形块体整体向西运动,北天山东段NEE向的左旋走滑断裂构成了倒“三角楔”的东边界,准噶尔与北天山的分界逆冲断裂带是“三角楔”的底界。在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下,天山的构造变形整体以压缩变形为主,山体内部发育的一系列走滑构造带表明天山在东西方向上还存在一定的侧向挤出,这些走滑断裂调节了天山不同地区压缩量的差异。地质数据和GPS资料均证实,天山地区逆冲运动量要明显大于走滑分量,山体内部走滑断裂所控制的块体虽然存在向东西两侧的侧向挤出,但与南北向最大达18mm/a的压缩速率相比,变形速率不高,侧向挤出幅度有限。

吴富峣[10](2016)在《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变形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中亚地区是研究陆内变形的极好的地质实验室,对理解陆内变形机制影响深远。天山原本是晚古生代形成的古老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的远程效应造成其复活,重新开始隆升。天山作为典型的大陆内部挤压造山带,其变形主要集中于山前逆冲断层和大型走滑断层上,缩短变形是晚第四纪以来构造变形的主要吸收方式。自西向东,GPS速度场和活动构造研究都证实天山缩短缩率逐渐变小,由喀什一带的西南天山的20mm/a渐变为东天山一带的微乎其微,暗示现今东天山和西天山、西南天山变形机制的不一致性。一直以来,西天山和西南天山活动构造研究都是研究热点,但对于东天山的研究,尤其是活动构造和新构造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研究程度很低。东天山山链地理上自西向东包含博格达山、巴里坤山和哈尔尼克山,北接阿尔泰构造带,东接戈壁阿尔泰构造带,是阿尔泰、戈壁阿尔泰和天山的构造交汇区。更具体的说,它也是阿尔泰WNW和NNW方向的右旋构造和戈壁-阿尔泰NEE方向的左旋构造体系的交汇转换区域。东天山一带的晚第四纪变形特征,也就是晚第四纪以来变形模式,目前的认识并不清楚。东天山以西的天山主要以块体的缩短变形来吸收印欧板块的汇聚量,东天山以北的阿尔泰和以东的戈壁阿尔泰区域的构造变形机制却是以走滑和块体旋转为主,那么位于这个转换部位的东天山东段的构造变形机制是什么?东天山东段是否与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一样,晚第四纪以来发育有明显的走滑变形?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性质如何,这些断裂带与东天山历史上1842年和1914两次71/2级历史地震的关系如何,其大地震活动周期又是多少,这些地震活跃度所反映的构造动力机制又是什么?再者,如果存在走滑变形,那么它与挤压缩短变形的关系又如何,两者在是如何进行耦合来调节巴里坤盆地和东天山东段山链的演化?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为东天山东段区域内的断裂系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资料,更有助于理解东天山东段现今变形机制和东天山构造域与阿尔泰、戈壁-阿尔泰构造之间变形转换的机制。本论文在分析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确定了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的平面几何展布特征;调查了1842年和1914两次71/2级历史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展布;在几条断裂的重要段落上进行了探槽开挖,同震位移测定和地貌测量等工作,分析了断裂的破裂行为;利用14c和光释光测年,恢复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破裂历史,同时结合10be暴露地貌面测年技术,对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进行了计算。最后通过活动构造滑动速率和gps速度场综合分析了东天山东段走滑变形和挤压缩短变形的耦合机制,给出了区域内初步的变形模式。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主要认识如下所述:1)博格达山前东缘的碱泉子-托莱泉断裂走向近ew,与区域主压应力呈锐角,发育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沿断裂发育多个拉分盆地。地貌测量显示断层有4m左右的最小位移。断裂带最东段通过托莱泉拉分盆地与巴里坤山相连接,盆地南侧长边界长约7km,南北宽约4.5km,长宽比约1.55,远低于3的成熟拉分盆地比值,显示盆地仍在不断发育中。盆地内qp2冲积扇被位错1.21.5km,认为断裂带的累积位移粗略估计断裂qp2以来滑动速率为1.52.3mm/a。2)碱泉子-托莱泉断裂进入巴里坤山之后沿巴里坤山南北麓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断裂西段走向近ew,左旋走滑特征明显,雄库尔附近发育长约15km的地表破裂带,确定其为1842年71/2历史地震破裂带。在雄库尔开挖的探槽研究揭露了最新的四次古地震事件,距今时间最长的一次事件(事件4)则发生在4663bc3839bc,表明断裂4663bc以来至少经历了4次活动,4663bc3839bc以来事件的平均复发间隔为14201626年,断裂活动遵循准周期规律。沿雄库尔地表破裂带的冲沟左旋位错调查和统计表明断裂活动遵循特征滑动模型,断裂每次活动会在地表造成4m的位错,实测的16米累积位错很可能代表了冲沟自形成以来被累积位错了4次。据此得到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西段全新世的平均左旋走滑速率2.42.8mm/年,该值与托莱泉拉分盆地中的初步估计值1.52.3mm/年十分接近。由于断裂走向与区域主压地应力角度的变化,断裂在雄库尔以西洛包泉一带的活动特征开始发生转变,逆冲运动分量的出现使得断裂具有花状结构,北侧前缘分支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在地表形成约8m的陡坎,南侧靠近山麓的主断裂仍然以左旋运动为主。3)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东段走向nw,与区域主压应力垂直,其近地表运动以低角度逆冲为主。在红山段开挖的探槽揭露出断裂的最新三次事件,结合14c测年数据,研究发现断层自9710±40bp以来至少有一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的平均最小复发周期为3355±40年。作者通过古地震事件分析和断层平衡剖面恢复得到了断层的平均垂直位错量为1.6±0.1m,而平均缩短量为1.7±0.4m,两者之比接近1,与探槽中的主断层倾角的正切值十分接近。据现有数据得到断层的最小隆升速率为0.150.17mm/a,最小缩短速率为0.130.22mm/a。4)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东沿进入哈尔尼克山,称之为哈尔尼克山中央断裂。与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东段相比,此段断裂与区域主压地应力的交角变小,左旋走滑运动分量明显,在党参沟-白杨沟一带的地貌分析认为该段断裂的累积左旋位移量约1km。在伊吾盆地南缘断裂上发育长约10km的地表破裂带,位错了最新的河漫滩堆积,确定其为1914年71/2历史地震破裂带。5)碱泉子-托莱泉断裂分叉后的南支为哈密盆地北缘断裂,展布在巴里坤山南麓,近nw方向延伸约200km,主要表现为逆冲运动。断裂在德外里-四道沟一带的活动痕迹最为明显,在德外里的t2地貌面上开挖的探槽显示断裂展现出一种典型的低角度逆断层的特征,近地表的断层倾角约30°。结合osl测年数据,得到断裂上大地震平均活动周期为5.6±1.39.5±1.1ka。综合探槽地层分析和探槽a、b中的古土壤层沉积年龄数据,研究得到断裂的20ka以来的长期最小垂直活动速率为0.080.13mm/a。依据t2地貌的暴露年龄和t2地貌面上的断层陡坎高度(5.38.2m),研究得到50ka以来断层的长期垂直活动速率为0.100.18mm/a,取探槽中活动断层的平均倾角30°,得到断层50k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170.31mm/a。6)从具体的角度来说,东天山东段各条断裂的活动特征与断裂走向和区域主压应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当交角为锐角时展示走滑运动,当两者互相垂直时,以逆冲运动为主。同时发育的走滑变形和挤压缩短变形显示东天山东段具有转换挤压的性质,两者耦合在转换挤压造山过程之中。走滑速率(2.42.8mm/a)远大于挤压缩短变形速率,暗示东天山东段现今变形过程中走滑构造至少具有和挤压缩短构造同样的构造地位,山脉根部的挤压缩短变形不是东天山东段唯一的变形机制,走滑构造的侧向调整也是重要机制之一。东天山东段通过戈壁天山断裂系(gtsfs)与外蒙古戈壁-阿尔泰构造域相连,走滑构造的侧向调整可能通过此断裂系向东传递变形。东天山东段的走滑变形速率与戈壁-阿尔泰内部的走滑速率相比,有1mm/a的亏损,这些变形可能在沿GTSFS传递的过程中被隆升和缩短变形所吸收分解。

二、Deformation Pattern and Holocene Slip Rate Along the Fukang Fault in Eastern Tiansha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formation Pattern and Holocene Slip Rate Along the Fukang Fault in Eastern Tiansha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2.2 阿尔金断裂系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3.1 光释光测年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1 前人工作
        4.1.1 三危山断裂
        4.1.2 南截山断裂系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4.3 讨论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5.1.1 F1段
        5.1.2 F2段
        5.1.3 F3和F4段
    5.2 大地电磁探测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5.2.2 2D反演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5.3 讨论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5.3.2 先存构造活化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6.2.2 钻孔调查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6.3 讨论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7.1 遥感影像分析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活动构造研究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2.1 阿尔金—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2.2 天山—帕米尔地区
    2.3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4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
    2.5 鄂尔多斯周缘地区
    2.6 华北—东北地区
    2.7 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
3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对区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控制作用
    3.1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现今活动特征
    3.2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特征
    3.3 基于活动构造等的活动地块假说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3.4 中国大陆典型区域构造活动对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控制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3)新疆东北部纸房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活动构造分区位置
    2.3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2.4 研究区周边主要活动断裂简介
    2.5 区域第四纪地层
    2.6 区域地球物理场
        2.6.1 布格重力异常
        2.6.2 航磁异常
        2.6.3 地壳结构
    2.7 区域地貌特征
    2.8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2.9 小结
第三章 纸房断裂几何结构及活动性
    3.1 遥感影像测量及差分GPS测量
    3.2 纸房断裂分段
    3.3 纸房—蒙洛克段
        3.3.1 阿伊爱库木
        3.3.2 纸房北
        3.3.3 纸房
        3.3.4 阿黑莫娜君克
    3.4 陈大汉—哲兰德段
        3.4.1 哲兰德
        3.4.2 陈大汉
        3.4.3 干湖
    3.5 小结
第四章 纸房断裂滑动速率分析
    4.1 陡坎垂直变形分析
    4.2 陡坎右旋水平位移变形分析
    4.3 纸房断裂滑动速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纸房断裂古地震研究
    5.1 古地震探槽剖面及年龄
    5.2 纸房断裂探槽1古地震事件识别
    5.3 探槽南壁断层水平缩短量计算及现象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纸房断裂与绿洲关系分析、讨论
    6.1 断裂活动的探槽剖面证据
    6.2 断裂活动与绿洲形成关系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变形机制探讨及地震危险性评价
    7.1 变形机制探讨
    7.2 地震危险性评价
第八章 取得的主要成果
    8.1 基本结论
    8.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表
检测报告

(4)东天山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变形特征
    2.2 研究区主要地层
第三章 基于Worldview-2立体像对提取DEM及精度分析
    3.1 Worldview-2立体像对提取DEM原理与步骤
        3.1.1 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原理
        3.1.2 数据处理过程
    3.2 DEM数据精度评价
    3.3 DEM在测量陡坎高度方面的精度
第四章 库米什断裂沿线地貌面分期、定年
    4.1 光释光定年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4.3 主要地貌面分期及沉积特征
    4.4 断裂几何展布及沿线断错地貌特征
第五章 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变形速率
    5.1 西段多级地貌面滑动速率(Site1)
    5.2 东段多级地貌面滑动速率(Site2,3,4)
    5.3 沿走向断裂位错分布特征
第六章 库米什断裂古地震研究
    6.1 古地震研究方法
    6.2 库米什断裂古地震研究
第七章 讨论
    7.1 库米什断裂在东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
    7.2 地貌面成因探讨
    7.3 影响陡坎高度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5)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五、论文主要的内容及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及气候背景
    一、研究区分布及构造背景
    二、研究区地貌特征
    三、研究区气候
    四、小结
第三章 典型断错地貌面分布及变形
    一、柯坪塔格南麓山前冲积扇期次及分布特征
    二、柯坪塔格南麓山前活动构造特征
    三、巴里坤山前冲积扇期次及分布特征
    四、巴里坤山南北缘活动构造特征
    五、小结
第四章 地貌面暴露年龄与地貌特征参数
    一、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原理
    二、典型断错冲积扇面10Be暴露年龄
    三、典型断错地貌面的侵蚀速率与抬升速率
    四、山前冲积扇地形参数HI及其指示意义
    五、构造地貌面~(10)Be年龄及其指示意义
    六、小结
第五章 构造活动特征的定量研究
    一、柯坪塔格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
    二、巴里坤山南北缘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
    三、区域构造运动学模式及对比
    四、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个人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6)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1.2 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河流阶地成因机制
        1.2.2 夷平面成因机制
    1.3 研究区地貌面研究现状
        1.3.1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2.1 独山子背斜区域地质背景
    2.2 数据与方法
        2.2.1 LiDAR DEM和地震反射剖面
        2.2.2 建立奎屯河阶地纵剖面
        2.2.3 限定独山子背斜的活动性
    2.3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
        2.3.1 阶地地貌
        2.3.2 阶地纵剖面
        2.3.3 阶地年龄
        2.3.4 小结
    2.4 独山子背斜全新世活动历史
        2.4.1 断错变形
        2.4.2 褶皱变形
        2.4.3 古地震
        2.4.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3.1 山西地堑系区域地质背景
        3.1.1 华北克拉通的演化历史
        3.1.2 华北地区的深部结构
        3.1.3 山西地堑系的活动构造
    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及成因
        3.2.1 数据与方法
        3.2.2 低起伏高海拔地貌面的形成模式
        3.2.3 山西高原的夷平面
        3.2.4 北台面的成因机制
        3.2.5 小结
    3.3 热年代学限定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
        3.3.1样品采集与实验
        3.3.2 热年代结果
        3.3.3 热历史模拟
        3.3.4 新生代构造历史
        3.3.5 小结
    3.4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限定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
        3.4.1 样品采集
        3.4.2 实验分析
        3.4.3 年代计算及结果
        3.4.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1.1 奎屯河上游区域性河流阶地成因
        4.1.2 奎屯河上游次级河流阶地成因
        4.1.3 奎屯河中游局部河流阶地成因
    4.2 山西高原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3 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4 多尺度构造变形速率
        4.4.1 独山子背斜多尺度缩短速率
        4.4.2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多尺度断错速率
    4.5 华北地区新生代动力学过程
        4.5.1 华北地区新生代早期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
        4.5.2 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准噶尔南缘新生代逆冲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2 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方法
    2.1 轴面分析技术(Axial surface analysis)
    2.2 生长地层分析(Growth-strata analysis)
    2.3 面积-深度-应变法(Area-depth-strain Method: ADS)
    2.4 断层位移-距离图(Displacement-distance graphs)
    2.5 轴面分布图(Axial surface mapping)
3 研究区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准噶尔盆地南缘盆山关系及褶皱冲断构造特征
        3.2.1 准南盆山接触关系
        3.2.2 准南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
    3.3 准噶尔盆地南缘基底及地层概况
        3.3.1 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
        3.3.2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概况
4 喀拉扎-阿克屯构造带新生代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4.1 地表构造及地层概况
    4.2 地震剖面构造分析
    4.3 构造变形运动学机制
    4.4 变形时间及缩短速率
    4.5 小结
5 齐古构造带新生代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5.1 地表地质及地层概况
    5.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5.3 齐古构造带构造运动学模型
    5.4 变形时间及缩短速率
    5.5 小结
6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论文提纲范文)

1 博格达地区构造特征
2 博格达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
    2.1 阜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2.2北三台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3 认识及讨论

(9)西南天山北东东走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天山活动构造、构造变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的研究目标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迈丹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一节 迈丹断裂几何学特征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迈丹断裂东段的几何结构
    第二节 阿合奇谷地第四纪地貌面特征
        2.2.1 阿合奇谷地地貌面划分
        2.2.2 地貌面年龄测定
        2.2.3 阿合奇谷地主要地貌与气候和构造的关系
    第三节 迈丹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运动学特征
        2.3.1 断裂断错地貌特征
        2.3.2 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第四节 迈丹断裂古地震特征研究
        2.4.1 迈丹断裂古地震破裂特点
        2.4.2 迈丹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古地震活动特征
        2.4.3 迈丹断裂古地震复发周期
    第五节 迈丹断裂反映的柯坪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2.5.1 迈丹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反映的山前推覆体构造变形特征
        2.5.2 柯坪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5.3 GPS资料反映的柯坪地区形变分配特征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西南天山内部NEE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一节 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
        3.1.1 断裂基本特征
        3.1.2 断裂带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3.1.3 断裂晚第四纪破裂与变形特征
        3.1.4 断裂带的变形机制
    第二节 克敏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
        3.2.1 断裂基本特征
        3.2.2 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第三节 NEE向断裂运动特征反映的西南天山构造变形特征
        3.3.1 西南天山地区活动构造图像及运动学特征
        3.3.2 GPS资料反映的西南天山地区断裂活动特征
        3.3.3 NEE向断裂反映的西南天山构造变形特征
第四章 天山构造变形样式与机制
    第一节 天山地区深部构造特征
    第二节 天山活动构造图像与运动学特征
        4.2.1 天山山前的逆冲构造系统
        4.2.2 NW-NWW向右旋走滑断裂
        4.2.3 NEE向左旋走滑断裂
        4.2.4 天山内部的正断层
        4.2.5 小结
    第三节 天山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4.3.1 天山中小地震分布特点
        4.3.2 天山强震地表破裂特征
        4.3.3 天山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GPS反映的天山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4.4.1 资料来源
        4.4.2 天山主要活动构造的变形速率
        4.4.3 天山地区GPS运动特征
        4.4.4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滑动速率与西南天山动力学特征
    第五节 天山构造变形样式与机制
        4.5.1 天山构造变形样式
        4.5.2 天山构造变形机制
第五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5.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TION TO THE AUTHOR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读期间负责与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0)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变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3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构造背景和研究方法
    2.1 大地构造和活动构造背景
    2.2 沉积地层
    2.3 活动构造定量研究方法
        2.3.1 年代学约束的原理和方法
        2.3.1.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原理
        2.3.1.2 岩石暴露年龄的计算原理
        2.3.1.3 ~(10)Be测年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试
        2.3.1.4 ~(14)C年代学及其在古地震学中的应用
        2.3.1.5 光释光(OSL)测年
        2.3.2 地貌测量方法简介
        2.3.2.1 UAV测量
        2.3.2.2 差分GPS测量
第三章 碱泉子-托莱泉断裂带的走滑活动特征
    3.1 断裂带概况和展布
    3.2 塔孜布拉克地表破裂带
    3.3 托莱泉拉分盆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巴里坤盆地及其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4.1 巴里坤山地形地貌概况
    4.2 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的几何展布
    4.3 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西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4.3.1 雄库尔地表破裂带
        4.3.2 雄库尔段古地震研究
        4.3.3 同震位移特征的确定
        4.3.4 雄库尔段滑动速率的确定
        4.3.5 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洛包泉段构造样式
        4.3.6 萨尔乔克段的断层活动特征
    4.4 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东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4.4.1 马家庄-李家庄段的地貌特征和断层活动特征
        4.4.2 红山-奎苏段的断层展布和地貌
        4.4.3 红山段古地震研究
        4.4.4 红山段断层的缩短速率和隆升速率的确定
        4.4.5 奎苏褶皱
    4.5 哈尔尼克山中央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4.6 伊吾盆地南缘断裂与盐池破裂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变形特征和运动速率
    5.1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活动性
    5.2 德外里段古地震研究
    5.3 德外里段地貌面暴露年龄的确定
    5.4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隆升和缩短速率
        5.4.1 探槽限定的断裂滑动速率
        5.4.2 暴露地貌面限定的断裂滑动速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形机制的探讨
    6.1 历史地震震中和现今地震活跃度
        6.1.1 历史文献记录
        6.1.2 地表破裂带与历史地震关系讨论
        6.1.3 地震活跃度、地震空区及其反映的构造变形
    6.2 断裂滑动速率的讨论
    6.3 走滑变形与挤压变形的耦合
    6.4 走滑变形出现的动力学意义
    6.5 东天山东段现今构造模型的初步分析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认识
    7.2 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Deformation Pattern and Holocene Slip Rate Along the Fukang Fault in Eastern Tiansha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J]. 郑文俊,张培震,袁道阳,吴传勇,李志刚,葛伟鹏,王伟涛,王洋.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3]新疆东北部纸房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D]. 陈志华.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9(08)
  • [4]东天山库米什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D]. 汪思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5]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D]. 徐良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6]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D]. 苏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7]准噶尔南缘新生代逆冲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D]. 邱建华. 浙江大学, 2017(02)
  • [8]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J]. 吴国栋,吴传勇,沈军,戴训也,陈建波. 内陆地震, 2016(02)
  • [9]西南天山北东东走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D]. 吴传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10]东天山东段几条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变形机制[D]. 吴富峣.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标签:;  ;  ;  ;  ;  

东天山阜康断裂变形模式与全新世滑动速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