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安:老子“上善若水”观念的诠释论文

吴进安:老子“上善若水”观念的诠释论文

主持人语:

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可以解决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目前,基于翻转课堂的“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已经完成,还需建立一个“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或APP,将教学资源分类细化列出,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去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源和设计,并通过这个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学习互动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本期专栏有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吴进安教授的《老子“上善若水”观念的诠释》一文,讨论老子上善若水的观念,藉由五行观念以及本质认识进路,讨论水概念的哲学意涵,老子用水为喻,重点还是他的修养论观点,亦即守弱工夫,本文言于水喻七善,有所发挥,有学术价值。另有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天民、史宏月撰文《论<论语>诚信精神及其当代实践》谈诚信价值,而以《论语》为经典理论之依据。文中言于以仁为本、以义为则、以实为径,是对社会观察以及价值呼吁,有匡正时代的价值。还有山西大学贾秀云副教授撰文《从史论看赵秉文的儒学思想》,以赵秉文史学论述的观点讨论他的儒学性格,特别是在元朝的政治背景下,中原儒生以史论守住儒家价值立场,特别难得。本文从几个角度分析赵秉文儒学立场,深刻地揭示了儒学的精神,也呈现了赵秉文自己儒家思想的底蕴。不论是对历史人物如孔明、曹操、刘备的评价,对君王必行仁政的立场强调,对教化功能的强调,对三代理想重现可能性的看法,对礼乐的现实性诠释立场,对元好问的影响,均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有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王涵青副教授撰文《从<大学>诠释的几个基本问题论刘宗周<大学>诠释方法之基础》,文章讨论刘宗周大学诠释的理论问题,写作中充满方法论意识,并且深入解读,有理论深度。作者将刘宗周大学诠释与中庸诠释的理论关系界定清楚,重点在中庸慎独观念的本体工夫贯串在刘宗周论学主旨,因此以此意旨说大学诚意观念,而非针对大学文句逐字逐章说中庸之为大学诠释。后段针对刘宗周讨论的大学版本问题,处理刘宗周认为的大学版本与意旨问题,重点在刘宗周反思朱熹格致补传,而将格致意旨连结进入诚意意旨之中,此说,显见刘宗周关心的还是心学工夫问题,对于研究事务客观道理的格致意旨,仍未重视。

数据显示,参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护理后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Harris评分对比实验组数据指标(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Harris评分对比护理前(P<0.05)。

教材的体系结构是决定教材质量的关键,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需要纵横联系紧密、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知识传授和论证体系[5]。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培养目标、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基本要素,其教材结构体系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比较三个时期不同教材的结构体系,可以得出表3所示结果。

(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博士生导师杜保瑞)

[摘 要]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中指出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论及本质层次的“道”之意涵,另一个是现象层次的“术”在生活世界的展开。“道”与“术”本是一元,首见于《庄子·天下》,中国文化中也处处可见此二概念的引申与借用,在“道”和“术”之间,老子显然将此二概念提升至本质与现象的二元思考,而此二元思考之架构,唯有以“道”建立本体概念,作为万事万物存在之依据,而以水来表征道之应用与展现人生智慧,确有其哲学高明之处。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一、前言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其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17

《道德经》第八章的这段话,将水的性质、样态及可资借镜之处作了一个深刻的论述,以水描摹人生实境,确实是让我们体会从“观其然”而到“知其然”,而到“知其所以然”的思维历程与意涵。其中也指出“上善”之境界以及对“道”多元地位的推崇。

再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子再对“水”的性质、表现形式以及赋予其极高的评价,老子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161

俗话说:“滴水穿石”,又如“涓滴之水可以成河”之说,为什么水可以穿石,凭借的是什么?固然“柔能克刚”被广泛加以引用及解读此段经典的原义,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追问这样的解释是否道出老子所欲告诉我们的真相和以资借鉴的弦外之音?此外,当老子提出“上善若水”的观念时,他所凭借的仅是对现象界的观察心得吗?还是老子意在言外有其特定的内容?

水何以是上善?水是组成生活世界的元素,在中国古代的经书《尚书·洪范》即有如下的记载,且看《洪范》之说法:

1.4 培养基的配制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100 g(去皮),葡萄糖粉10 g,琼脂条8.5g,去离子水加至500mL。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2]66

首先,“居善地”,要人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居善地的原则,是说水是善下而不居于高处,为人立身处事也应如此,要时刻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受到磨炼,而且可以造就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司马迁即说过:“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7]3296他们处于恶劣卑下的环境,却也能依循老子“反者道之动”之理,从而成就不朽之业。处众人所不愿处的恶劣处境,更多的是一种品格与豪气,那就是坚持。此“善地”即是吾心之起心动念,就实际物象来说是可见之地,但就心理素质而言即是能于“处下”的智慧,只有“蹲得低方能跳得高”。

二、从本质认识(Essential knowledge)层次看“道”的观念展开

从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与第七十八章这两段话及其他篇章对于“道”的阐述,可以理解老子试图为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提供一种观念,也就是“道”与“术”的二元世界,他对“道”有了一种本质的直观理解,在《道德经》第一章即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5~6

第一章可以说是老子倾洪荒之力,点出了道体的存在形态是“常道”,而人生活世界的种种变化,这是“可道”,恒常而无分别的即是道体的奥妙,而经由恒常而有分别的迹象,即是道体的表现,不管有分别或是无分别,皆是来自于恒常的道体,有分别或是无分别的众生相,己身所从出的是道体(根源),也就是万物的根源,是永恒之道。

接下来是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到底是如何存在?组成的方式又是什么?有规律可言吗?老子即描述为如下的样态,在《道德经》第二章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7~9

2)注重提水设备的产业化、系列化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通过产业化运作,可以加快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牧民需要,根据牧区各地井深、出水量不同,提水设备要进行系列化研究。同时,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新型储能设备的研发工作。

贯通天、地、人的圣人对此现象世界的构成法则与变化了然于心,以“无为”来处事,用“无言”以行教化,万物就这样不离开生命之源的“道”而存在着,形成生活世界多彩多姿的样态与存在形式,丰富了生活世界,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现了“道”的创生性与主体性,“道”功成而不居,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就“放下”,放下才会自在,才有自由。

老子对于“道”的认知与描述就认识论而言,此种认识是一种“本质认识”(Essential Knowledge),根据德国学者布鲁格(Freiburgi Brugger)所编著之《西洋哲学辞典》对于“本质认识”之定义如下:

老子的“道”以西方哲学的观念系统来说也就是一个“事物”(Thing),并且是含摄这三个层面,“道”也就是本体的显示,也是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本体”(Noumenon),依老子的话来说也就是“常道”,而相对于本体之外的另一世界是现象(Phenomenon),现象即是“可道”,它是相对于本体之外,是我们所知觉与感觉的对象,“可道”即是“现象”的表征,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说的“有、无;难、易;长、短;上、下;音、声;前、后”等六组存在的样态,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先由对立并存而后统一,以可道、可见、可观、可言的形态来表达“道”的结构,并且存在着对立统一之后,又溯源至“道”的本质与本体终极存在。因此,才会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96由此可知,道是各种事物存在的最终根源,而这个“道”也进一步提供事物之所以成为是什么(现象世界)存在的最后根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91而展开了老子深邃的哲学系统。

如果将本质的内容从具体对象中抽象出来,我们就得到一本质概念(Essential Concept)。我们如果要先洞识本质关系,则本质概念系必要的先决条件。

人对本质的直接认识是极有限度的;由抽象而获得本质概念的理论,并不如许多人所设想的,以为人能够很容易地直接把握住所有事务的特殊本质(例如人、马等),并且从这些本质中可以演绎出一切其他性质。开始时我们本质地领悟到的只是某些(而不是全部)由感觉所呈现的特征,最低限度可以领悟到所呈现者是存在物。因此,与其漫无限制地说“本质直观”,倒不如称之为“本质特性的直接领悟”。事物的实体本质只能透过直接领悟到的本质特性而间接地获得认识。话虽如此,事实上我们的本质认识仍然受到极度的限制。试观自然科学中的种属之分(动物、植物、无生物),大部分只是以经验到普遍概念去认识的;这些概念并不提供事物的本质认识,而只是根据外表作典型分类而已[3]141。

由上段的说明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本质认识”的真正涵义,它是一种认识的过程,意在发现对象是什么?而事物“是什么”(Whatness)。因此“本质”(Essence)即是指事物“是如此这般”的概念,而对“本质”这个专有名词也必当加以探究,同样在《西洋哲学辞典》中它是这样定义,可以作为我们反思老子“道”的本质概念之参考:

本质的意义是指异于外在表象的事物内在之本质基础。在这种意义下,本质就是事物实在而真正的存有,它产生、支持事物的外在表象,并使之成为可理解。这两种相对抗的属性,形成两个不同范围。外在的表象是个别、变化和非必然的,而本质则是必然、不变且超越个别的……分别的、内在的本质基础乃分属于每一有限的存有,而这种基础分享超验而绝对的存有,且因此而能以模拟方式反映出此绝对存有的属性。我们的认识可以领会抽象的普遍概念而领会到有限存有之内在本质基础,并且可以理解对神存在之证明因之领会终极的、超验基础。这种内在本质的基础,可以用形上及物性观点去探讨:形上本质(Metaphysical Essence)是指事物最内在的中心;没有这种本质,事物就会停止存在。物性本质(Physical Essence)则除了上述本质之外,还包括那些必然随形上本质而来的本质特性;没有这种物性的本质,则个别的本质就不能以物性的形式实现。譬如,以人而言,抽象的动物性与理性是人的形上本质,肉体与灵魂是人的物性本质,肉体、灵魂加上个体性成因则构成某一个人的物性本质。[3]140

以分析见长的西洋哲学,要求在观念系统的定义与解释必须严谨,可以很清晰地表述出某个观念是什么?具有何种性质?反观中国哲学我们对于概念的解析不是分析的,而是体证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读老子的“道”与“术”之观念,也必须要透过这个认识的过程,才能加以把握“事物是什么”的清晰概念。而“事物”(Thing)又是何种概念?事物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我们感觉经验所遇时空中的具体个别对象;第二个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事物是存在于与人相对峙的另一存在世界;而第三个则是超感觉事物,或者我们称它为“超越的世界”,或是存在之“本体”。

本质认识与纯粹经验的认识不同,后者只是把握可感觉的表象,例如一件事物外形如何。而本质认识则揭示事物的本质(亦即这对象是什么)。对具体存有物本质的直接领悟(不单指人对自身行为反省所得之领悟),可称为本质直观(Essential Intuition)。

1.3 中药拉丁名与基源植物的拉丁学名在对中药整体认知中的作用 使用中药基源植物正确的拉丁学名,是在药典中准确检索到与之对应的中药材及其制剂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使用上述4种检索方式,便于学生认识中药材中文名、拉丁名和基源植物的拉丁学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加上药典正文的描述,便于进一步从性状、鉴别等方面对基源植物、药用部位建立起整体认识。中药基源植物的拉丁学名和中药材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准确掌握与使用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红塔区研和街道贾井村委会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土壤为褐壤土,肥力中上等且均匀,前作为玉米,排灌方便。

其次,构建事中控制机制。在财务内控管理中,对于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管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也是进行事中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专项经费的监管时不但要通过会计原始凭证来确认其使用的合规性,还要进一步确认其真实性,可以通过跟踪审计办法来实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1]1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91

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13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1]113

由上述的引文而得,老子对于“道”的体会,是透过“有”与“无”两个观念予以说明,他以“无”作为“天地之始”的表示与生命的起源,以“有”作为“万物之母”的呈现方式,因此,“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之始,它也是天地万物的生成之母。王邦雄先生据此而言:

茄子幼苗定植前一周为缓苗期,这个时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禁止通风,密闭温室大棚。白天温室大棚温度控制在35℃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22℃。

故一者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二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可见“无”与“有”不仅同出于道,而且就是道之两面向双重性的正面表示。[4]14

三、反者道之动的底蕴

当老子看到水的样态及其表现方式,是充满着惊奇与赞叹,水不仅表现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1]113,但是却又看到“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1]17,如此极大的反差,老子终于理解“道的本质”即是“柔弱”。

老子主张柔弱,并非仅是追求柔弱的本身,或仅是解释柔弱的文字表层的意,而是有其深邃的底蕴。一般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仅能见其表面现象之物,而无法透视其中深藏的内涵本质。而欲明白老子弱道哲学的底蕴,首先必须了解其观察事物的方法,此即其思想方法——“反”的哲学。先有“反者道之动”,而后始有“弱者道之用”的产生,有其体用一如且连续性的内在关联。

老子由“弱者道之用”而体认出处世的态度应以“柔”“弱”“下”为主。弱道哲学应用于人生方面,乃欲我们自处虚弱;而此虚弱并非懦弱,其亦在于不可恃刚陵物,强悍暴戾,乃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此即老子所谓的“柔弱胜刚强”[1]77。“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1]159之理。故老子云:“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152是逞强不仅不能有所得,且反将肇祸。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1]98,“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155故唯有柔弱始能长保。

在“上善若水”的价值取向之下,老子进一步提示了七条应对生活世界挑战的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1]18这七条准则是从水的七种特性里观察、借鉴及引申出来的,这七个准则全部是针对人而言。

三是减税方式从增加抵扣等间接减税转向直接降低名义税率,尤其是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从25%降至22%、20%)。

四、弱者道之用的运用

老子哲学的主旨,乃欲为此宇宙的自然现象推演出一套运行变化的规律,包括变与不变,可道与常道,使人生得以循此法则以应世。故弱道哲学必有其运用于人生的层面,以决定生活世界的一切从违与趋避,方不致悬空陷溺,此亦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56,及推演出人法道之理。

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其所谓“反”所蕴含之概念,我们认为有三:(一)相反相成;(二)对立转化;(三)返回原初。

其次,“处下”乃老子弱道哲学的另一运用,是由弱的观点而见到应世的智慧,其含有谦虚容物之意。其理是“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1]91;唯贱与下始得避祸求福之道。否则,若众人皆欲居高位,皆欲取贵,则势必纷争迭起,苦无宁日。故老子以为“处下”能消弭争端,而能培养容人的心量。遂以“川谷之于江海”[1]71为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145等语,来说明“处下”之益。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三,“不争”具有谦退无欲的内涵,欲人含藏内敛,不露锋芒,其意在于不延展一己的占有与意欲。盖人类社会的争端乃无时不起,所谓“争者为私”,而“不争”的观念及其可以引为价值追求之理,“不争”并非一消极态度或消沉的表现。盖“不争”的另一面即是“公”。故老子并非欲人一事不作,而是要人去为,且所为须能利万物,而非仅为一己之私。依老子之意,“为”乃是顺任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所得的成果,却不必占为己有。老子所言的“功成而弗居”[1]9“功成不名有”[1]74“功遂身退”[1]19等皆是“不争”思想的引申,其主要目的在于消弭人的占有欲求。故老子遂以“夫唯不争,故无尤”[1]1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49等语,来说明不争的效益及其中的智慧。

五、“上善若水”的启示

上善若水之意是言: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17老子以水喻有德行的人,因为水有三项特性:一是滋养万物,利益众生;二是柔顺无形,不与人争;三是就下而流,低卑自处。[5]5老子是采取选择性的审美观点,此选择性是积极地导入,以水性柔顺、就下、利万物来比喻有美德的人。观物虽有二元特性,但看优点而忽略其缺点,“利益众生”“守柔处下”“不与人争”是老子认为圣人之德的特征。有最高美德的人,首先,要能像自然生养万物、功成不居一般,能泽及百姓、利泽众生。如《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所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1]73-75亦即是大道泛行,弥纶全宇,万物皆受其德泽而生,大道也能不辞生养万物之劳,且退居而不主宰支配万物之地。说道常无欲,是指道精微细小的特征;说万物皆生乎自然、又回归自然,却不以自然为主宰,则是道宏阔伟大之处。圣人效法自然之道,德化流行,大公无私,总能成就崇高伟大的事业与境界。

老子的形上思考,基本上是通过“无”“有”与“玄”三个观念来诠释,表现在如下的章节内容:

其次,“守柔处下”也是老子认为实践者应有的品德。正如《庄子·天下篇》评价老子为:“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6]870-926老子处世本以守柔处下为原则,用以矫治人心争强好胜之弊。守柔者弱,老子认为能以柔弱谦让之道处世的人,反而能保身全性。前引《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1]159是说人在初生之时,体质柔弱,死亡之时却体质僵硬,所以说柔弱使人保命平安,坚强使人危殆死亡。老子因此贵“弱柔”恶“坚强”,甚至认为柔能克刚,而水正是最佳的例证。水是天下至柔之物,若一泻千里,则无坚不摧。如《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161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98皆在说明这个道理。守柔者弱,弱者居下,居下不争。守柔、处下、不争都是老子坚持的处世原则。人皆恶居下流,水却就下,可以比拟修道之人与世无争的美德。《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168是说理想君王有施于民,却与民无争,而江海最适宜比拟圣人的这项德性。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145-146江海所以能下百川正因居于低下的地位,所以理想君王治国时时以下位自居。若真想领导人民,则必须将自身利益置于百姓利益之后。这是老子一贯的相反相成的原理。我们看“不争”与“莫与之争”表面上看二者是相反,实则基于超越对待的原理,却为同体。

老子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是《洪范》所称的“润下之用”,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世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地。水的德行是最接近于道的。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像水,最上等的德行莫过水的德行。水的长处与特性即在于利世间万物,并且维持着平和、安静与谦下。其次,老子接着又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水善利万物,只讲付出不讲回报;二是水与众不同,处众人之所恶(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以前者而言,是以水的最大效益性作为我们面对抉择判断时的重要依据;再依后者的观察,是以水的内容及可资借鉴处作为人们学习谦卑、辞让、慈爱、不敢为天下先、处下的典范。

道就像水一样,在水的作用层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22。因此万物的生、为、长是道的“功成”,而此“功成”是“有”,再进一层看“不有、不恃、不宰”即是“弗居”,而此“弗居”即是“无”。因此,道通过“有”与“无”表现了道的本质。

总之,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具有两大特点:(1)文化独特性。文化负载词只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中,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等价性的困难。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译者很难或几乎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等同的文化负载词。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具有民族特色的词语被创造出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都找不到。只有不断深入地挖掘这些中国文化负载词,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

六、“七善”在生活中的实践

我们观察事物往往仅见其表面,且据之以为判断、取舍;以为表面之所见即其性质之所在。殊不知宇宙乃变动不居者,事物的表面现象,仅是暂时的显现,其真正的性质并非如此。老子认为一切现象及人为的价值显现皆是相反与对立,且是相反相成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7此说明宇宙的事物乃相待而成者。又“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23“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1]60此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对立转化的。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127此说明正反两面非固定不移一成不变,而是常相转化的互有损益增缺。正、反不仅对立转化,且是要从事“反”的运动,而在“反”的过程中,一切正面的皆会遭受毁灭。由此可知,强与弱仅是相对,且由于对立转化之故,强、弱终必互易其位,且于“反”的过程中,强与刚常是被毁灭而消失,而柔与弱则常存。此乃因刚与强是突出显露者,一切外力或内部之力来到时,皆首当其冲。而柔、弱等物皆因居于潜隐、屈缩的地位,当外力来时,已有刚、强之物先为之抵挡,且其本身适应力及韧性皆强,故自然长存。如:台风来袭,大树往往先遭摧折而倒,而小草辄随风摇动而若无其事。由此可知,老子的主张柔弱,乃是有见于“柔弱胜刚强”[1]77。“柔弱者,生之徒。”[1]159换言之,柔弱乃其手段,而最终刚强才是其目的。故老子曰:“守柔乃强。”[1]115由此可知,老子之观察事物,能见及事物之深层与反面;因而,能见常人所不能见之理,道出和常人相异之言论,所谓“正言若反”即是。

《洪范》是箕子对周朝的统治者武王之言,其原意是一种提醒和告诫为政之道,并以古圣王禹由天所赐洪范九畴,它是九种治理国政的要领,九畴是人类生活的九大范围,每一范围皆有其理,因其持之有故而能成理,而为人所共同遵守,故为畴为法。而“五行”也就是代表维持生命延续的五种物质条件与特性,是生活中必备的材料,水被赋予“水曰润下”,这是从水的流动与形态加上触觉而导入,意指水向下而能润泽万物;而“润下作咸”代表着水因处卑贱之位置,所以才能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甘来之感。这是一种朴素的自然观,此种认知维持生命的五种物质元素,这显然与农业的生活形态有关。而老子对这五行,又为何独钟情于水?并且誉之为“上善”,其理安在?并且以水“润下”来描述水的性质,又是基于何种认知途径?老子显然是观察人维系生命所需的五个条件,并且认为这五项也是民生所需之物,但老子恐不满足于对纯粹现象世界的认知,而是要直接探求五行的本质,而发现“水”才是五行之中不可或缺的最基本条件及存在可能,透过观察水之三态(液态、固态与气态)的变化,而又有其可提供群伦思考借鉴的妙言,因此才有“上善若水”的价值评断。

其次,“心善渊”,水汇聚为渊。渊是老子用来形容“道”的概念之一,称“渊兮似万物之宗”[1]11,道渊深而不可知,可称是博大精深,而为存在的根源;为人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透彻明净,能够抛弃众多物欲的约束,不贪图,不强求,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这是一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与态度,古今之成大事者,均有赖于这种大度能容的胸怀。

“心善渊”,是提醒我们心胸度量要能宽宏。老子一再强调“江海为百谷王”,就是说,心胸要像江海一样的博大容物。地位越高,心胸就要越大。心胸度量宽阔才能接纳别人的意见,包容异己,这是成功的要素。相反地,心胸狭窄,自大而自以为是,就会产生巨大的排斥性,使贤者远离,一事无成。进一步言,先放空自己,抛弃自己的成见,水清澈如镜,一是反照自己是否洁净,二是直视水面如空无一物,坦然面对。多听取不同的意见,以示有容乃大。

第三,“与善仁”,学习水仁慈柔和的美德。水润泽万物之维生而不求回报,因此成就了自已的伟大。“与善仁”,即以“慈爱”的方法来待人接物,要真心地关心别人,且不冀求任何的回报。所以老子讲吾有三宝,其中之一便是“慈”。所以“仁”的观念,在老子来说即是“慈”的表现方式。仁的内涵透过慈而表现出来。

第四,“言善信”,学习水诚信无伪的准则。水自高而下、顺势自然流淌,信而有征,如期而至,这就是信。人的交往讲求诚信为先,讲信用的人必须是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诚信无伪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格之体现。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一节中多处谈到“信”的问题。“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为人诚信不足,就不会有人信任他。“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107老子认为诚实的人,要信任他们,不诚实的人,也要信任他们,这样就得到了人们的信任。要取信于人就不能轻易许诺不能兑现的事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166老子要人们警惕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本质是必须注意的,漂亮的话语并不真实,质朴才是美。这可说是一针见血地戳破人性的假面具,警示深远。

第五,“政善治”。水性平正,为政必以公平待之。水是善于约束和调整自己样态,当它以不同的形态分布于四方的时候,它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充分利用而毫不吝惜,一旦被安置于各种容器之中又能持平而不倾斜。所以为政必须以类似水于各种情境,如圆、方、扁、长、大、小各种形状的容器,水置于其中皆能平衡自持。引申来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恶而恶之,勿以己欲而恣意作为。

1.以动写静。也就是事物原本是个静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它变成了一个动的、活的事物;或者直接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

第六,“事善能”,勉人要学习水方圆有致的修为,而成为生存的技能。水具有柔弱的形体,能方能圆,无所不及。老子巧借水的本性告诫我们一个处世之理,凡事要竭尽股肱之力以求其全,但更要讲求做事的技巧与方法。若只有“方”而没有“圆”,必然会四处碰壁,一事无成;如果只有“圆”而没有“方”,圆滑无德,亦无原则可言,反成乡愿。“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融通的成功之道。

第七,“动善时”,时就是时机、机会、机遇,待机而动而不违时。学习水及时而动的艺术。为人处世应当学习水的艺术,顺其自然,不失时机。条件不成熟时不勉强去做,条件成熟了顺其自然去做,正确把握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努力寻找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交汇点,所以才要提醒世人伺机而动、待机而出。

时,何时而动?我们又要如何判断、时机如何拿捏?“动善时”就是行动要抓住时机,怎样抓住时机?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还有精辟的论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140-142其意乃在“安不忘危,持之不忘无”,事情还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时,容易对付,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就把它做好,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时就把它治理好。这即是要能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先兆,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时下所称“预防胜于治疗”即是此意。

《道德经》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142这就是说,任何工作都必须足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不要想一蹴而就,不要急功近利,才会取得成功,这叫做慎之于始。老子在第六十四章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142-143在目标快要接近成功的时候,人是最容易松懈,因此必须始终谨慎,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道理一样,否则就会功败垂成。

七、结语

老子的“上善若水”的观念,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灵感与启发,可以化掉当代人生命的苦痛与负担,这不是一个科技、技术的问题,而是提升至一个更高层次、属于心灵层次、从生命精神的开发,而联结到心灵境界,以化解当代人生的困境。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的智慧即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道德经》第十四章)亦不为过。

老子“上善若水”的观念,给予我们两个反省,一是“本质意义”的反省,另一则是“发生意义”的反省。本质意义的反省即是建立本体与现象的两层次世界,从中发现本质的内容与本体的存在。此一部分,我们在前文试从西方哲学的观念导入,以补中国哲学之不足,因此老子提出“常道”让我们思索本体与现象两个世界的关联性,如果我们把道作一种规定,那即是“可道”是用人心去执着它,限定它,那就不是人生的大道。而自然即是“不仁”与“无心”,人是有,不仁即是无,有不仁与无心才能开出上德与常道,无心无为即是自然之道的显现。

其次,老子的“上善若水”再从“发生意义”上进行反省,一旦人有心有为,人就会被定位而被限制,就开始陷滞而僵化,不再是生命的自然,也非真实的自我。发生是“有”,老子不予否认,因此勉人学习水的七件善事之能,从中对事物、德行、规范作深入反思,如此道德才不可被扭曲,回到它自然的样态,这样才可化有入无,一切从“无”(不占有)入,才能“有”(被创造),面对“有”又抱持着自然(视有若无)的态度,则负担可卸下,执着亦可抛弃,这种境界才是庄子所说的“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让一切生命成为可能与自在。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M].纪昀,校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2]吴玙.新译尚书读本[M].台北:三民书局,1990.

[3]布鲁格.西洋哲学辞典[M].项退结,编译.台北:先知出版社,1976.

[4]王邦雄.道家思想经典文论[M].台北:立绪文化公司,2013.

[5]《教育大辞书》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书[M].台北:台湾“教育部”,1991.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7]司马迁.史记[M].台北:宏业书局,1987.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ozi's Concept of“The Perfect Goodness Is Like That of Water”

WU Jin'an
(Graduate School of Applied Chinese Studies,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wan 64002,China)

[Abstract] The eighth chapter of Laozi's Tao Te Ching said,“The perfect goodness is like that of water. The goodness of water is that it benefits all the creatures but does not contend with them. It dwells in the shallow places which all men disdain. Therefore, it is the nearest to the Tao of nature.”Among them,two key factors are pointed out,one is to discuss the essence of the“Tao”meaning,the other is the phenomenon level of“Shu”in the life of the world.“Tao”and“Shu”is a unity, first seen in Zhuangzi and the extension and borrowing of these two concept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Chinese culture. Between“Tao”and“Shu”, Laozi obviously elevated these two concepts to the dual thinking of essence and phenomenon,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ual thinking can only be based on“Tao”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as the basis of the existence of all things,and use the water to character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o and show the intelligence of life,there is indeed its philosophical wisdom.

[Key words] Laozi; Tao Te Ching; the perfect goodness is like that of water; the movement of Tao is circular;the function of Tao is weak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91(2019)02-0023-08

doi:10.3969/j.issn.2096-2991.2019.02.004

[收稿日期]2019-01-16

[作者简介]吴进安(1957—),男,台湾云林人,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专题,儒墨哲学比较,道家哲学。

[责任编辑 孙守朋]

标签:;  ;  ;  ;  ;  ;  ;  ;  ;  ;  ;  ;  

吴进安:老子“上善若水”观念的诠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