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弹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道,算法,多相,柱状,导弹,稳定性,哑弹。
水弹道论文文献综述
肖海燕,罗松,朱珠,于勇[1](2019)在《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弹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空化现象和弹体运动规律.计算采用VOF多相流模型捕捉空泡界面,采用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模拟空化现象,弹体运动通过6自由度方程与重迭网格技术进行求解.计算分析了弹体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弹道特性、空泡的演化规律及射弹的流体动力特性,初步探索了高速射弹的小角度入水时产生的弹跳现象.研究表明:此高速运动的旋转射弹在小角度入水时,弹体轨迹和姿态容易发生很大的变化,空泡形态不对称,弹体大面积沾湿导致弹体受到很大的流体动力和力矩,弹体运动失稳产生弹跳翻转现象.分析表明,弹体小角度入水容易沾湿,沾湿对流体动力及其运动姿态有着极大的影响,弹体的不对称沾湿是超空泡射弹失稳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诚,袁绪龙,邢晓琳,党建军[2](2018)在《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开展了入水角为20°时的试验研究。超空泡航行体由空气炮加速获得入水初速度,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泡流型,同时由内测系统记录航行体的运动参数和尾部压力变化。对预置舵角为0°和20°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预置舵角下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预置舵角对弹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置舵角为0°时航行体以超空泡状态沿直线运动;预置舵角为20°时出现显着的尾拍现象,轴向力和法向力增大,弹道特征体现为偏向水面弯曲,航行体最终以双空泡状态航行,弹道偏转趋势提升;增大预置舵角有助于增强航行体的弹道偏转能力。(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覃东升[3](2018)在《潜艇水平发射飞行器故障弹水弹道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潜艇水平发射飞行器,发射后飞行器故障无法点火,对潜艇安全威胁很大的问题,通过水弹道仿真研究发射艇速对艇弹安全性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潜艇水平发射飞行器的水下力学环境,重点研究了海流粘性力及艇艏扰流干扰力计算方法,建立了飞行器水弹道数学模型。通过试验弹道数据与弹道仿真数据直接比对方法,对水弹道仿真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进行仿真试验设计,仿真分析飞行器不点火故障情况发射艇速对碰艇的影响。研究方法也可用于水下航行器水弹道预报及仿真研究。(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元吉[4](2017)在《潜射导弹发射出水过程姿态控制及出水弹道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射导弹是世界各核大国叁位一体核打击方式中最关键的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潜艇可在水下进行高速机动航行,保证了潜射导弹发射地点的随机性,同时由于海水能较强的阻挡电磁波的传递,使雷达无法有效的对潜艇进行探测,因而潜射导弹具有强大的威慑性、发射系统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和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然而潜射导弹在水下发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海流、海浪和海风等干扰条件,使其水下发射过程中动力学模型较为复杂,难以精确描述,同时还存在强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对其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较大的要求。此外,潜射导弹发射后为避免砸艇危险,优化了出水弹道。本文以潜射导弹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潜射导弹水下发射动力学建模、水下航行姿态控制和出水弹道优化等问题。首先,针对潜射导弹水下运动过程动力学建模问题,详细分析了潜射导弹水下及出水过程中受到的位置力、阻尼力、发动机推力、浮力和重力等,此外分析了海浪、海流及海风等干扰的影响,建立了干扰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一种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的不同浪级海浪力的解析表达式,为了方便,引入了出水长度来表示潜射导弹出水程度。最终给出了潜射导弹水下运动动力学数学模型。其次,在潜射导弹水下运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开展了动力学模型小扰动线性化,得到了叁通道独立的传递函数模型,进而设计了PID控制系统及控制参数。同时针对潜射导弹水下垂直发射过程中干扰较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收敛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理论证明。最终,在6级海浪、海流、海洋密度和海平面风载荷等干扰条件下进行了六自由度仿真分析。最后,研究了潜射导弹出水飞行早期避免推力异常导致掉落危害潜艇安全的一级弹道设计方法,给出了出水弹道飞行程序设计方案,并研究了发射弹道的最佳弹道倾角的优化设计模型。针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分析故障关机时间、出水初始状态参数及弹道设计参数对关机弹道倾角以及对应的预示落点射程的敏感度,并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最远预示落点射程进行优化分析,此外还对最佳弹道倾角进行了设计,确定了最优发射弹道飞行程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李佳川,魏英杰,王聪,邓环宇[5](2017)在《不同扰动角速度高速射弹入水弹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高速射弹入水运动情况,基于入水弹道学和超空泡流体动力理论,建立了弹体纵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弹体模型以不同扰动角速度入水的过程进行了弹道仿真,得到了弹体入水轨迹、速度、俯仰角和俯仰角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扰动角速度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尾拍次数的增加,弹体尾部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尾拍所持续的时间也逐渐增长,尾拍后的俯仰角速度随尾拍次数的增加先变大,然后增幅逐渐减小,或者俯仰角速度随尾拍次数的增加变大后略微减小,扰动角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弹体发生尾拍的次数就越多,尾拍发生的就越早,弹体在空泡腔内运行的时间就越短.(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占莹,程少华,于海涛,王冠军,裴金亮[6](2016)在《大水深垂直发射航行器水弹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航行器在水下运动姿态及轨迹不偏离理论弹道,对大水深自浮式垂直发射航行器弹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合水下发射航行器运动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针对浮力项在航行器自浮式垂直发射过程中对弹道稳定性所起的作用,研究航行器浮心位置对水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静不稳定的航行器,浮心位置设计必须在质心前,并满足浮力矩可以抵抗定常流体力矩干扰才能满足航行器的稳定性要求。该研究为航行器流体结构布局设计和水弹道稳定性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6年06期)
齐亚飞[7](2016)在《弹体高速入水弹道稳定及空泡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弹、空投鱼雷及火箭助飞鱼雷等武器在攻击水下目标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入水过程。弹体在入水过程中位于一个包裹住弹体的空泡内,只有头部与水接触,水下流体动力的微小扰动就会对弹体的弹道及姿态造成影响并引起弹体运动失稳。弹体入水初期带空泡航行阶段的末参数将作为全沾湿航行阶段的初始参数,为保证弹体完全入水后仍然具有满意的弹道特性,对弹体入水初期带空泡航行阶段的弹道稳定性及空泡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基于动量定理及动量矩定理建立了弹体入水初期带空泡航行阶段的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在确定作用在弹体上的流体动力后可以用来预测弹体入水后的弹道,并对作用在弹体上的外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利用高速相机记录了四种典型头型的柱状弹体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入水过程,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处理获得了弹体的速度衰减、弹体质心的横向偏移、弹体姿态角的变化以及入水空泡的发展过程随弹体头型、弹体入水初速和弹体入水角的变化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弹体在带空泡航行阶段瞬时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入水瞬间在水下产生的初始冲击脉冲的衰减规律。最后对入水空泡的闭合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和势流理论建立了入水空泡的扩展模型,研究了极端的情况下空泡的扩展、空泡壁的运动及空泡的深闭合等特性。虽然采取了极端的条件,但研究方法具有通用性且也能表示空泡的一般特性。本文得到的结果可以加深对弹体高速入水过程中弹体的运动过程及空泡扩展规律的理解,为研究弹体高速入水后带空泡航行阶段的弹道特性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云[8](2016)在《潜射导弹水弹道参数辨识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射导弹作为一种隐蔽性强,灵活机动,并且攻击能力突出的水下发射武器装备,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强国争相研制和改进的主要武器之一。而潜射导弹在水下的运动状态直接影响着出水姿态,从而影响导弹在空中飞行时弹道的可控性和打击目标的精度。因此对水弹道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建立了潜射导弹水弹道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优化设计原理结合实航弹道数据,建立起一种水弹道参数辨识方法。运用此方法成功辨识出了潜射导弹的主要水动力参数,并运用实航数据对辨识出的水动力参数进行了校验。其次,本文通过建立艇体扰流、随机波浪和分层海流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在水平发射和垂直发射状态下发射条件和海洋环境对水下弹道参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导弹水平发射来讲,导弹垂直发射对海浪和海流等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在有艇速条件下发射导弹时,导弹会受到较大的横向载荷。最后,本文建立了发射平台水下运动的简化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艇速条件下导弹发射过程以及多弹连射对平台运动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冲击会引起潜艇产生升沉运动、纵摇横摇以及航行速度的损失等;多弹齐射时,采用艇艏艇艉交替位置发射可减少发射过程对平台运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1-01)
徐志程,赵静,惠俊鹏,俞启东[9](2015)在《圆柱体水平出筒过程水弹道动态仿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体出筒过程对于其水下运动稳定特性有显着影响。为准确获得出筒后圆柱体的运动参数,本文采用动网格技术结合6DOF求解器,开展了圆柱体出筒过程水弹道动态仿真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发射筒封闭状态下圆柱体轴向力和筒内水加速产生附加惯性力的关系,验证了耦合水弹道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5-10-31)
单玉浩,施建礼,彭文辉[10](2015)在《潜射战术导弹水弹道测量中的算法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潜射战术导弹射击训练中,对于导弹弹道的监控只有出水之后的空中弹道,而水中段尚无有效的监测手段。而在训练打靶过程中,水中段是最薄弱环节,导弹最易出现故障且故障原因难以确定,水弹道测量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论文将MEMS惯性传感器应用于潜射战术导弹水弹道测量中,以捷联惯导姿态更新中最恶劣的工作环境——锥运动作为仿真环境,分析四阶龙格库塔法和毕卡算法的优劣,并以梯形公式计算毕卡算法中的角增量,仿真得出的结论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5年09期)
水弹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开展了入水角为20°时的试验研究。超空泡航行体由空气炮加速获得入水初速度,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入水空泡流型,同时由内测系统记录航行体的运动参数和尾部压力变化。对预置舵角为0°和20°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预置舵角下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预置舵角对弹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置舵角为0°时航行体以超空泡状态沿直线运动;预置舵角为20°时出现显着的尾拍现象,轴向力和法向力增大,弹道特征体现为偏向水面弯曲,航行体最终以双空泡状态航行,弹道偏转趋势提升;增大预置舵角有助于增强航行体的弹道偏转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弹道论文参考文献
[1].肖海燕,罗松,朱珠,于勇.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弹道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2].陈诚,袁绪龙,邢晓琳,党建军.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18
[3].覃东升.潜艇水平发射飞行器故障弹水弹道建模与仿真[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4].王元吉.潜射导弹发射出水过程姿态控制及出水弹道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5].李佳川,魏英杰,王聪,邓环宇.不同扰动角速度高速射弹入水弹道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
[6].王占莹,程少华,于海涛,王冠军,裴金亮.大水深垂直发射航行器水弹道稳定性分析[J].兵工自动化.2016
[7].齐亚飞.弹体高速入水弹道稳定及空泡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王云.潜射导弹水弹道参数辨识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
[9].徐志程,赵静,惠俊鹏,俞启东.圆柱体水平出筒过程水弹道动态仿真方法研究[C].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5
[10].单玉浩,施建礼,彭文辉.潜射战术导弹水弹道测量中的算法应用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