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给养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中的99篇文章进行分析,绘制出1997-2018年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及作者与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重点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学者及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给养理论;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
0引言
给养(affordance)由生态心理学家Gibson提出,指外界环境与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1979: 127)。Van Lier于1997年在TESOL季刊上发表了题为Approachestoobservationinclassroomresearch:Observationfromanecologicalperspective的文章,成为给养理论在语言研究领域的新作,肯定了给养视角下语言课堂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 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今后给养理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1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为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该软件可将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呈现在一幅美观易懂的图谱中(陈悦等,2015),并可根据图谱效果调整参数设置。本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期刊数据。为保证在语言领域给养理论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以“TS = (language AND affordance*)”为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8月,本研究经筛选后共得到1997年到2018年间99条有效文献。
2结果与讨论
2.1 文献共被引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节点为“Cited Reference”,勾选1年为时间分区,筛选TOP50为阈值,选定路径寻踪(Pathfinder)为算法。生成图1所示的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图1 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生成结果显示:聚类的Modularity Q = 0.953,Mean Silhouette = 0. 4101。一般来讲,若Modularity Q值和 Silhouette 值均高于0.4,聚类效果则认为比较理想(马晓雷、陈颖芳、侯俊霞、张宗波,2016),因此本次聚类效果相似度相对较高。综合被引频次和中介中心性指标,共筛选出8篇文献:Kress (2010);van Lier(2000);van Lier(2004);Lantolf(2006);Thoms(2014);Thorne(2009);Kramsch(2002)以及Norton(2000)。此类文献是给养研究领域奠基性的文献,是了解该理论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的指引文献,对今后给养理论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为理解各阶段给养理论发展进程,此处按时间顺序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陈述。首先Norton(2000)综述了身份与语言学习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解释了影响身份的具体因素;van Lier(2000)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给养与输入的区别,给出了给养的定义,即寻找可感知可解读的内容,再采取行动的复杂过程,并清晰地将给养与二语习得结合起来;Kramsch(2002)使用了生态给养概念来比喻个体内部之间及个体和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发生的复杂变化过程,为语言习得和语言社会化研究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van Lier(2004)指出了生态给养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二者的兼容性,进一步解释给养的定义并提供后续研究框架;Lantolf(2006)从宏观起源到微观理论分支进行了细致讲述,为给养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的兼容研究提供更多思路;Thorne(2009)将研究范围扩大到语言习得和与技术的结合,并分析了教学指导与数字语境的协同可能;Kress (2010)主要围绕多模态教学进行探讨,指出多模态写作需要融入一种新模式;Thoms(2014)从生态视角着手,强调教师重述对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并具体阐释教师与学生如何动态互动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经过党集中智慧讨论通过的,并且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自觉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样既破除了家长制作风和一言堂的弊端,也有效避免了决策的片面性,这与古代帝王的统治方式极不相同。因为自古以来劳苦大众生活在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下,他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不敢为自身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发声。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人民成为了国家真正的主人,并且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这种角色的转变日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以此来提高维权意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作为文章内容的精华,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通常体现了该研究领域的趋势(徐锦芬、聂睿,2014)。因此,本文勾选“keyword”为节点,以此阐析给养理论在语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为今后的研究内容提供新思路,结果见图2。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研究某一领域时,可使用作者共被引分析,因为该分析图谱既能显示出这一领域影响较大的研究群体,又可以熟悉在该领域中研究方向相似的研究群体(袁周敏、刘环环,2017)。因此,本文勾选“Cited Author”,得到图3:
由图3可以发现,van Lier、Gibson、Vygostsky和Lantolf的位置较明显,说明这四位学者在给养理论与语言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各位学者的中心性较相似,从被引频次角度统计显示:van Lier、Gibson、Swain、Vygostsky、Lantolf、 Ellis、Kramsch、Dörnyei、Norton、Warschauer等学者的研究影响力较大。通过分析图谱,给养理论与语言研究主要以给养理论提出者Gibson和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研究先驱Vygotsky为基础,以van Lier倡导的兼容研究为依托,对各语言研究层面(如动机、身份等具体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2.3 作者共被引分析
直观地看,占据图2面积较大、自上而下的主题有:affordance、classroom、learner、foreign language、student、technology、language和education,这基本体现了给养理论的主要环境(课堂)和研究对象(学习者和学生)。同时,作为当前时代潮流的技术(technology)也成为给养理论研究的热点。另外,图谱右上角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表明了与给养理论的兼容性研究关系,语言研究具体的identity、motivation、feedback等词显示出该类研究较热。
图3 作者共被引共现图谱
具体地看,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从被引频次和中介中心性两个角度探讨。分析被引频次可展现研究群体共同的研究话题,频次越高说明该话题关注度越高(杨艳霞、任静生,2016)。中介中心性体现节点的重要性,节点越大表明影响力越大(袁周敏、刘环环,2017)。因此,结合频次及中心性排序在图谱中受关注度较高的主题有:affordance、classroom、identity和education。除此之外,中心性较高的acquisition、design、pedagogy和languaging,也体现了给养理论的中心主题研究。综上,这些主题体现了国外给养理论在语言研究领域的主流与热点,可为今后研究提供引导性的帮助。
小说是一种思想交流的媒介,作者通过构建故事情节、采用相应写作手法,将想要表达的伦理诉求和价值观念传递给读者大众,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阅读伦理”(伍茂国,2008)。《所罗门之歌》呈现的伦理价值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学术界多从种族、阶级、性别和黑人文化等角度切入,跳出这些传统研究范畴,将从小说道德安全和主流伦理建构等方面进行探讨。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作者及期刊共被引图谱中寻找重要文献、最新话题、领军专家,为了解国外给养理论发展动态、为国内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但本研究仅对国外给养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这些动态能否真正反映现实研究状态仍需进一步考证。此外,本研究仅依托Web of Science资源库,搜索来源有限。因此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更好地展现给养理论研究面貌。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我们喊得很多,但做到实处的却很少。但在这里,总能见到这样的痕迹。偌大的校园,我没有看到一处随手乱丢的垃圾;学校明天举行“耶诞节”,教室里虽然堆满了师生制作的“道具”,但地面还是出奇地干净……
参考文献:
[1]Gibson. J. J.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M]. Hillsdale, NJ: Erlbaum,1979.
[2]Kramsch, C.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M]. London: Continuum,2002.
[3]Kress, G. Multimodality: exploring contemporary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M]. New York: Routledge,2010.
[4]Lantolf, P. & L. Thorne.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Norton B.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J]. TESOL Quarterly, 2000,35(3):504-505.
[6]Thoms J J. An Ecological View of Whole‐Class Discussions in a Second Language Literature Classroom: Teacher Reformulations as Affordances for Learning[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14,98(3):724-741.
[7]Thorne, S. L. Black R W, Sykes J M. Second Language Use, Socialization, and Learning in Internet Interest Communities and Online Gaming[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9,93(s1):802-821.
[8]van Lier, L. Approaches to observation in classroom research:Observation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TESOL Quarterly,1997,31(4): 783-787.
[9]van Lier, L. From input to affordance: Social-interactive learning for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A]//In J. P. Lantolf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245-259.
[10]van Lier, L. The Ecology and Semiotics of Language Learning: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M]. Boston: Kluwer Academic,2004.
[1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 (2):242-253.
[12]马晓雷,陈颖芳,侯俊霞,张宗波.基于CiteSpace的二语习得研究可视化分析(1970~2014)[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39(1):121-129.
[13]徐锦芬,聂睿.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二语写作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2004-2014)[J].外语电化教学, 2015(4): 3-9.
[14]杨艳霞,任静生. 我国外语批判性思维研究可视化分析与反思[J]. 外语界, 2016(3):50-56.
[15]袁周敏,刘环环. 国际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49(3): 456-463.
AVisualizedAnalysisofForeignAffordanceTheoryResearch
HE Yan-hua, QIN Li-li, OUYANG Xi-bei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iteSpace, scientometricly analyzes the data of 99 research papers from 1997 to 2018, which data were based on the Affordance theory on the language research and retriev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Web of Science. The major fields, representative researchers, high-impact references and authoritative published journals were visualized through the networks of co-cited references, co-keywords, co-cited authors and co-cited journals.
Keywords:Afforance Theory; CiteSpace; Knowledge Mapping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9)01-0152-03
收稿日期:2018-11-05
基金项目:2016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国外语学习环境‘生态给养’转化有效性研究”(16BYY09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的界面研究与应用”(W2015097);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生态给养视域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知识内化研究”(YJSCX2017-121)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何艳华(1996—),女,吉林四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9.01.052
责任编辑:富春凯
标签:给养论文; 理论论文; 图谱论文; 语言论文; 频次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生理心理学论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国外语学习环境‘生态给养’转化有效性研究”(16BYY093)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的界面研究与应用”(W2015097) 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生态给养视域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知识内化研究”(YJSCX2017-121)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大连外国语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