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洲鲈鱼养殖技术(一)(论文文献综述)
梁家僖,薛源,史杨白,金锐铭,王莹莹,陆仲逸,丁淑燕,黄鹤忠[1](2020)在《翘嘴鳜·斑鳜·杂交鳜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脏、脑)的3种同工酶(LDH 1.1.1.27、MDH1.1.1.37、EST3.1.1.1)酶谱特征的研究。3种同工酶均存在较稳定的物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杂交鳜F1代同工酶酶谱的组织表达与双亲(斑鳜、翘嘴鳜)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和特异性,除了斑鳜和翘嘴鳜肾脏中的MDH同工酶谱以外,3个不同鳜种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较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肝脏、肾脏中的LDH和EST同工酶谱以及肌肉中的EST同工酶谱均存在显着且稳定种属特异性差异表达,可作为鉴别3种鳜鱼种质特性的重要遗传生化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为鳜鱼的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张弘杰,过梓栩,赵大勇,何斐[2](2020)在《基于稻田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水养殖相比于传统养殖,有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等优点,但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养殖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盐污染物浓度过高,必须定期换水才能维持鱼类的正常生长。稻田湿地能够高效地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将稻田湿地引入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南京市六合区构建了一个以稻田湿地为处理单元的循环水养殖鱼塘。为了探究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规律,对该鱼塘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稻田湿地为处理单元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在不更换养殖用水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物浓度,并且不会加重稻田湿地沉积物中的氮素及有机碳浓度。但是,该系统仍无法完全消除养殖对水体的影响,且对稻田湿地沉积物中的总磷浓度控制效果不佳。
袁锡立[3](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重庆市万州区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渔业产量从1997年的8000多吨提高到2018年的23000多吨。由于只注重发展速度,基本上都是池塘高密度养殖的大众品种,水产品品质较差,缺乏价值较高的有机水产品,渔业二三产业不发达。目前,渔业产业分散、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较突出,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地区渔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当前发展生态渔业尤为重要,也是万州区打造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链的重点之一,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为了促进万州区生态渔业更快更好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万州区渔业发展现状、发展生态渔业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适合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的六种技术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技术特征、试验示范情况、效益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讨论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工程生态发展模式、稻渔综合发展模式、池塘低碳微流水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大水面增殖渔业模式及休闲渔业模式对比传统渔业生产模式在投入产出比上有明显提高,能够大幅提升万州区渔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适合在万州区推广,对促进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卢咏梅,艾健,杨军,董舰峰[4](2019)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试验》文中指出利用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4条养殖槽开展不同密度加州鲈养殖试验,池塘面积25×667 m2,养殖槽规格均为长22 m、宽5 m、深2.5 m,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50 g/尾的加州鲈苗种20 000尾、30 000尾、40 000尾、50 000尾,同时在养殖槽外池塘搭配放养规格为0.5 kg/尾的鳙鱼、白鲢鱼种共1200kg。采用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方式,经过7个多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条养殖槽商品鲈鱼产量分别为9 093 kg、12 699 kg、15 792 kg、17 289 kg;鳙鱼、白鲢共产出1 880 kg;4条养殖槽利润分别为74 548元、117 304元、138 722元、120 644元;利润率分别为46%、54%、51%、36%。
高敏敏[5](2019)在《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氧化油脂损伤修复和抗病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评估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鱼类的营养作用与功能性作用,本文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在池塘网箱开展养殖实验、并用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感染异育银鲫进行攻毒实验,研究酵母水解物、酵母细胞壁、酵母提取物和酵母核苷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以及酵母水解物对氧化油脂诱导异育银鲫损伤的修复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实验一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了探究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以及抗病力的影响,本实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8.60±0.20)g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5组实验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S),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4%、0.6%糖蜜酵母水解物和0.6%啤酒酵母水解物,分别配制成MY1、MY2、MY3和BY实验日粮,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0d。结果显示:1.与S组相比,MY1、MY2均不会对异育银鲫的存活率(S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脂肪沉积率(FRR)和蛋白沉积率(PRR)产生显着影响(P>0.05),MY3 和 BY组[SGR提高了13.73%和 14.71%(P<0.05),FCR 降低了14.37%和15.57%(P<0.05),对 SR、FRR 和 PRR 没有显答影响(P>0.05)。2.与S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清的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实验组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糖(GLU)含量均有 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P>0.05)。3.与S组相比,MY1、MY2、MY3和BY组的AST和ALT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与S组相比,各实验组ST没有显着差异(P>0.05);MY1和MY2的FI和FH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MY3和BY的FI显着降低(P<0.05),FH显着升高(P<0.05)。5.与S组相比,MY1、MY2、MY3、BY组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含量和溶菌酶(Lzm)活力均显着提高(P<0.05)。随着酵母添加量的增加,Ig和Lzm呈现上升的趋势,Ig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Lzm活力MY3组显着高于MY1和MY2组(P<0.05)。注射CyH V-2病毒鱼体内脏组织液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累计死亡率均有所降低,相对保护率均有所提升,随着糖蜜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异育银鲫的累积死亡率逐步下降,相对免疫保护力也逐步提升,MY3组的累计死亡率最低为5%,相对保护率最高为88.9%。上述结果表明,糖蜜酵母水解物的添加量在0-0.6%时,随着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抗病力会逐步提升,0.6%酵母水解物添加量时各项性能最佳。0.6%啤酒酵母水解物和0.6%糖蜜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结构、免疫及抗病力的作用没有显着性差异,两种类型的酵母水解物在0.6%的梯度下可以相互替代使用。实验二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氧化油脂损伤修复作用为了探究酵母水解物对氧化油脂诱导的异育银鲫损伤的修复作用,本实验选取选举平均初始体重为(68.60±0.20)g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5组实验鱼分别投喂基础日粮(S),氧化豆油组日粮(O)以及在氧化豆油日粮中添加0.2%、0.4%、0.6%糖蜜酵母水解物配制成的OMY1、OMY2和OMY3实验日粮,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0d。结果显示:1.与S组相比,O组的PRR、FRR均显着降低(P<0.05),SGR降低了 16.67%(P<0.05),FCR 提高了 26.35%(P<0.05)。与 O 组相比,OMY1、OMY2、OMY3 组的 SGR提高了 6.50%、12.55%和 19.51%(P<0.05),FCR 降低了 9.95%、19.90%和 22.75%(P<0.05)。2.与S组相比,O组ALT和AST活力均显着上升(P<0.05),而OMY1、OMY2、OMY3均能使AST和ALT活性较O组显着降低(P<0.05),且与S组无显着差异(P>0.05)。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O组肝细胞排列错乱,中央静脉区边缘细胞脱落,出现细胞质空泡现象,肝细胞变小且细胞间界限模糊。OMY1、OMY2、OMY3和S组相比肝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细胞界限明显,排列整齐。3.各实验组间FI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S组相比,O组ST显着升高(P<0.05),FH显着降低(P<0.05)。与O组相比,OMY1、OMY2 和 OMY3 均能显着降低 ST(P<0.05),OMY1、OMY2 和 OMY3 与 O 组相比均能显着提高FH(P<0.05)。4.与S组相比,O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OMY1、OMY2和OMY3与O组相比均能显着降低MDA(P<0.05),且与S组无显着差异(P>0.05)。与S组相比,O组GR、GPx和GST活力显着升高(P<0.05),而OMY1、OMY2和OMY3与O组相比均能显着降低这三种酶的活性(P<0.05)。与S组相比,O组GSH含量显着下降(P<0.05),而OMY1、OMY2和OMY3与O组相比均能显着提高GSH含量(P<0.05)。与S组相比,O组的GCLC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GR、GPx、GST-ω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5)。与O组相比,OMY1、OMY2、OMY3组的GCLC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GR、GPx、GS T-ω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均与S组无显着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日粮氧化油脂条件下,异育银鲫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中,导致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损伤,造成异育银鲫肝胰脏和肠道损伤严重,从而导致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显着降低;而在此基础上添加0.2%、0.4%、0.6%的糖蜜酵母水解物均会修复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修复氧化油脂引起的肝脏和肠道损伤,从而起到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作用。实验三酵母细胞壁、酵母核苷酸、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了探究酵母核苷酸、酵母提取物和酵母细胞壁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以及抗病力的影响,本实验选取选举平均初始体重为(7.64±0.04)g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5组,毎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5组实验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C)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6%酵母核苷酸YT500(YN5)、0.6%酵母核苷酸YT1000(YN10)、0.4%酵母提取物(YE)、0.2%酵母细胞壁(YC)的实验日粮,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d。结果显示:1.与C组相比,YN5、YN10、YE、YC不会对异育银鲫的SGR、FCR、FRR和PRR产生显着影响(P>0.05)。2.与C组相比,YN5、YN10、YE 和 YC对血清中的TBA、TC、TG、HDL、LDL、TP和GLU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YN5、YN10、YE和YC不会对异育银鲫的血糖和血脂代谢产生显着性影响。3.与C组相比,YN5、YN10、YE和YC对血清中的AST和ALT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表明添加YN5、YN10、YE、YC不会损害异育银鲫肝脏的通透性,能维护其肝脏的健康。4.与C组相比,YN5、YN10、YE、YC均不会对ST、FI和FH产生显着影响(P>0.05),能维护其肠道的健康。5.与C组相比,YE组的Lzm活力和Ig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YN5、YN10、YC的Lzm活力和Ig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其中YN10的Lzm活力和Ig含量均显着高于YN5和YC(P<0.05)。注射CyHV-2病毒鱼体内脏组织液后,与C组相比,YE组累计死亡率和相对保护率没有变化,其余实验组累计死亡率均降低,相对保护率均有所提升,其中YN10组的累计死亡率最低为8.9%,相对保护率最高为69.2%。上述结果表明0.6%酵母核苷酸YT500和YT1000、0.4%酵母酵母提取物、0.2%酵母细胞壁均不会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和健康产生损害,0.6%酵母核苷酸YT500和YT1000、0.2%酵母细胞壁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性能从而提高异育银鲫抵抗CyHV-2的能力,其中0.6%酵母核苷酸YT1000的抗病力最好。
张榆[6](2019)在《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的生长及净化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型农业生产在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下备受关注,鱼菜共生系统也随之蓬勃发展。本次试验在晋中市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鱼菜共生系统中进行,采用鱼池种养方式,研究了鱼菜共生体系中番茄对鱼池的净化效果和池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分析了鱼菜共生体系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在各定植的800株番茄(面积为107.25m2、密度为8株/m2)和鱼池密度分别为26条/m3(A处理)、13条/m3(B处理)的不同体系中(鱼池体积为38.5 m3、鱼体平均体重25g/条),在2018年811月份整个试验期间,鱼池氨氮含量保持在0.130.53 mg/L;亚硝酸盐含量保持在0.020.078mg/L;硝态氮含量保持在63.7385.37 mg/L;EC值在401592μS/cm范围波动;pH值在6.917.68范围波动,数值均保持在加州鲈鱼生长的安全范围内,表明番茄在此共生体系中起到了净化效应。采用营养液(园试配方)栽培番茄(CK),比较了池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发现系统中番茄生长较之稍差,各生长阶段延迟710d,生长势各指标、矿质吸收量和果实生长状况受到影响。在此鱼菜共生系统中,A、B组鱼菜产量比例分别为1:1.72和1:2.21;A、B两鱼池中鲈鱼产量比例为2:1;A、B栽培槽内番茄产量比例为1.56:1。得出A组种养比例更合适。通过试验可得:加州鲈鱼的投喂量与鱼菜产量成正比,栽培槽的总体矿质离子小于鱼池,综合番茄生长势与CK中番茄生长势相比可进一步验证,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的矿质离子处于亏缺状态。最终结合效益进行分析可得,本研究有助于鱼菜共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杜光辉[7](2019)在《高寒地区大口黑鲈养殖技术要点》文中指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也称加洲鲈,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鲈亚目(Porcoidei)、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北美州,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20世纪80年代,大口黑鲈从美国引入我国养殖,经过30余年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养殖鱼类。目前,大口黑鲈主要在我国南方省份养殖,其中广东省年养殖产量占全
马秀慧,姜海波,罗学评,张安青,罗荣能,董维凤,程振涛,文明,姜志强[8](2018)在《中草药对罗非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求和补充对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有效的中草药种类,本试验以从罗非鱼体内分离得到并通过生化鉴定初步确定的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7种中草药进行初筛,测定各中草药的抑菌圈直径,对中度敏感且尚无关于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情况报道的几种中草药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有14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但抑菌活性差别较大。其中五味子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苦楝树皮、山楂、大黄、公丁香、鸡血藤、丹参、决明子、藿香、牡丹皮和生地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仙鹤草、没药和玄参等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低度敏感。鸡血藤、苦谏树皮和丹参的MIC值最低,均为31.25 mg/mL;山楂为250 mg/mL;而决明子的MIC值最高,为500 mg/mL。说明五味子、鸡血藤、苦谏树皮和丹参这4种中草药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刘蓉[9](2017)在《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容忽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湘阴县多年来连续稳居湖南省水产第一县的位置,水产品总量全省县级第一。尤其是以鹤龙湖为代表的万亩湖区,水质优良、水草、饲料丰富,是天然水产养殖场所。在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通过网上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走访,本文找出目前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不完善、管理混乱等问题。为了促进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业更好的发展,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不重视、信息化水平不高,养殖户文化素质水平低、人才引进困难,缺乏专业的技术推广培训、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健全。并对此提出了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投入,多渠道融资、创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方式,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及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强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产量,增加水产养殖效益。
罗俊标,骆明飞,汤清亮,区又君,李加儿[10](2016)在《四指马鲅池塘养殖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四指马鲅,也称为马友,俗名章跳、午鱼、牛笋、祭鱼,是着名水产养殖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沿海水域,松散浅泥底。天然四指马鲅的数量较少,只是流刺网、底拖网等中的兼捕对象,产量不高。近年来台湾地区在内港用箱网开始养殖四指马鲅,并出口大陆,但苗种的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的技术路线。而人工育苗在大陆得到开展,特别是在珠海取得全人工育苗的批量生产,现有少量相关的研究报告。四指马鲅池塘养殖技术未见报导,2015年5月我们进行了
二、加洲鲈鱼养殖技术(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洲鲈鱼养殖技术(一)(论文提纲范文)
(1)翘嘴鳜·斑鳜·杂交鳜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样品制备 |
1.3 电泳 |
1.4 染色方法 |
1.5 酶谱带型表示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表达谱 |
2.1.1 乳酸脱氢酶(LDH 1.1.1.27)。 |
2.1.2 苹果酸脱氢酶(MDH 1.1.1.37)。 |
2.1.3 酯酶(EST 3.1.1.1)。 |
2.2 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与亲本翘嘴鳜、斑鳜的3种组织同工酶谱比较 |
2.2.1 3种鳜鱼的LDH酶谱比较。 |
2.2.2 3种鳜鱼的MDH酶谱比较。 |
2.2.3 3种鳜鱼的EST酶谱比较。 |
3 讨论 |
3.1 影响同工酶试验结果的几个因素 |
3.2 斑鳜、翘嘴鳜同工酶图谱 |
3.3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同工酶图谱 |
3.4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与亲本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比较 |
4 小结 |
(2)基于稻田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养殖系统概况 |
1.2 样品采集及实验处理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体环境因子 |
2.2 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碳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3)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万州区渔业发展现状探究 |
2.1 水域滩涂资源 |
2.1.1 三峡水库万州库区水域资源 |
2.1.2 溪河滩涂资源 |
2.1.3 工程水域资源 |
2.2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
2.2.1 鱼类资源 |
2.2.2 其它水生生物 |
2.3 水域环境状况 |
2.4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
2.4.1 水文气候条件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力 |
2.4.2 水生生物资源 |
2.4.3 鱼产力估计 |
2.5 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5.1 现有养殖水域 |
2.5.2 养殖方式与产量 |
2.5.3 养殖品种与产量 |
2.5.4 渔业经济 |
第3章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的SWOT分析 |
3.1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优势 |
3.1.1 经济总量大 |
3.1.2 市场发展潜力 |
3.1.3 渔业发展潜力大 |
3.2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劣势 |
3.2.1 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够 |
3.2.2 规模化养殖场少,生态渔业技术试验示范不足 |
3.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3.2.4 市场体系不健全 |
3.3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机遇 |
3.4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挑战 |
第4章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的主要模式分析 |
4.1 池塘工程生态发展模式 |
4.1.1 概论 |
4.1.2 试验示范情况 |
4.1.3 技术特征 |
4.1.4 效益分析 |
4.1.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4.2 池塘低碳微流水模式 |
4.2.1 概论 |
4.2.2 试验示范情况 |
4.2.3 技术特征 |
4.2.4 效益分析 |
4.2.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4.3 稻渔综合发展模式 |
4.3.1 概论 |
4.3.2 试验示范情况 |
4.3.3 技术特征 |
4.3.4 效益分析 |
4.3.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4.4 大水面增殖渔业模式 |
4.4.1 概论 |
4.4.2 试验示范情况 |
4.4.3 技术特征 |
4.4.4 效益分析 |
4.4.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4.5 鱼菜共生模式 |
4.5.1 概论 |
4.5.2 试验示范情况 |
4.5.3 技术特征 |
4.5.4 效益分析 |
4.5.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4.6 休闲渔业模式 |
4.6.1 概论 |
4.6.2 试验示范情况 |
4.6.3 技术特征 |
4.6.4 效益分析 |
4.6.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
第5章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评价 |
5.1 生态渔业评价指标 |
5.2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指标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2.1 万州区主要溪河滩涂分布 |
附表2.2 万州区中型水库情况统计表 |
附表2.3 万州区小型水库情况统计表 |
附录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4)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池塘改造 |
1.1.2 渔机配套 |
1.1.3 构造图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饲料投喂 |
1.3.2 水质管理 |
1.3.3 池塘增氧 |
1.3.4 水槽吸污 |
1.3.5 污水净化 |
1.3.6 巡塘 |
1.3.7 病害预防 |
1.3.8 捕捞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密度放养加州鲈产量及成活率 |
2.2 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
2.2.1 养殖成本 |
2.2.2 产值 |
2.2.3 效益 |
2.3 养殖槽内水质变化情况 |
2.4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5)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氧化油脂损伤修复和抗病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异育银鲫 |
2 酵母源饲料添加剂 |
2.1 酵母细胞壁、酵母核苷酸和酵母提取物 |
2.2 酵母水解物 |
3 油脂氧化及其危害 |
3.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对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4 鲤疱疹Ⅱ型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异育银鲫 |
1.2 实验日粮 |
1.3 养殖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5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病毒菌液的制备和感染试验 |
1.6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2.4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免疫及抗CyHV-2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3.4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免疫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
4 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氧化油脂损伤修复作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日粮 |
1.2 实验鱼和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对异育银鲫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2.3 对异育银鲫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对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3.3 对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 小结 |
附图 |
第四章 酵母细胞壁、酵母核苷酸、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抗病力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异育银鲫 |
1.2 实验材料 |
1.3 养殖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5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病毒菌液的制备和感染试验 |
1.6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对异育银鲫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2.4 对异育银鲫免疫及抗CyHV-2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酵母核苷酸、酵母细胞壁和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酵母核苷酸、酵母细胞壁和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酵母核苷酸、酵母细胞壁和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肝脏和肠道的影响 |
3.4 酵母核苷酸、酵母细胞壁和酵母提取物对异育银鲫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
4 小结 |
附图 |
第五章 全文分析 |
1.六种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比较 |
2.六种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3.六种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
4.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抗氧化的影响 |
第六章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的生长及净化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鱼菜共生系统概念及优点 |
1.2 鱼菜共生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技术难点 |
1.3.1 水产养殖加州鲈鱼概述 |
1.3.1.1 加州鲈鱼简介 |
1.3.1.2 水产养殖加州鲈鱼条件 |
1.3.2 番茄的无土栽培概述 |
1.3.2.1 无土栽培简介 |
1.3.2.2 无土栽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3 番茄的无土栽培概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温室位置 |
2.2.2 系统运行方式 |
2.2.3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取样 |
2.3.2 测定项目 |
2.3.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茄在共生体系中的净化效应分析 |
3.1.1 氮素消长规律 |
3.1.1.1 鱼池中氨氮含量的分析 |
3.1.1.2 鱼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分析 |
3.1.1.3 鱼池中硝态氮含量分析 |
3.1.1.4 氮素消长规律分析 |
3.1.2 EC值变化趋势 |
3.1.3 pH值变化趋势 |
3.1.4 讨论 |
3.2 池水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3.2.1 池水对番茄生长势的影响 |
3.2.1.1 各生长阶段对应日期范围 |
3.2.1.2 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叶片数的分析 |
3.2.1.3 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
3.2.1.4 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生物量的分析 |
3.2.2 池水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
3.2.3 池水对番茄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3.2.3.1 大、中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3.2 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4 讨论 |
3.3 鱼菜共生的效应分析 |
3.3.1 鱼菜共生系统的产量分析 |
3.3.2 饲喂量与番茄、鱼的产量关系 |
3.3.3 矿质平衡分析 |
3.3.4 讨论 |
3.4 鱼菜共生系统的效益概况 |
3.4.1 效益概况 |
3.4.2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7)高寒地区大口黑鲈养殖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口黑鲈养殖优势 |
1. 销售价格高, 养殖效益好 |
2. 饲料易解决 |
二、养殖技术要点 |
1. 养殖模式及放养密度 |
2. 苗种驯化 |
3. 饲养 |
4. 分级分池 |
5. 水质调控 |
6. 病害防治 |
(8)中草药对罗非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药液的制备 |
1.4 菌悬液的制备 |
1.5 抑菌中草药的初筛试验 |
1.6 单味中草药MIC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7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情况 |
2.2 5种中草药的MIC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9)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技术推广 |
2.1.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 |
2.2.2 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理论 |
2.2.3 农业推广沟通理论 |
2.2.4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第三章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 |
3.1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发展基本情况 |
3.2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体与内容 |
3.2.1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体 |
3.2.2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内容 |
3.3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模式 |
3.3.1 形成“县-乡镇”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
3.3.2 实行“基地中试+技术引导+示范带动”的推广模式 |
3.3.3 发挥基地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 |
3.3.4 实行“一元化”推广模式,增强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 |
第四章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4.1.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
4.1.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手段落后 |
4.1.3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不完善 |
4.1.4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管理混乱 |
4.2 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不重视 |
4.2.2 信息化水平不高,养殖户文化素质水平低 |
4.2.3 人才引进困难,缺乏专业的技术推广培训 |
4.2.4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对于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
5.1 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投入 |
5.1.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建立监督机制 |
5.1.2 多渠道进行融资 |
5.1.3 提高推广经费的利用效率 |
5.2 创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方式 |
5.2.1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宣传方式 |
5.2.2 做好示范项目的推广 |
5.2.3 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
5.3 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及养殖户的科技素质 |
5.3.1 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 |
5.3.2 提高水产养殖户科技素质 |
5.4 强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5.4.1 坚持政府的领导作用 |
5.4.2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
5.4.3 实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养殖户对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了解情况调查 |
附录2: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洲鲈鱼养殖技术(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翘嘴鳜·斑鳜·杂交鳜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特征研究[J]. 梁家僖,薛源,史杨白,金锐铭,王莹莹,陆仲逸,丁淑燕,黄鹤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1)
- [2]基于稻田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J]. 张弘杰,过梓栩,赵大勇,何斐.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S1)
- [3]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D]. 袁锡立.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4]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试验[J]. 卢咏梅,艾健,杨军,董舰峰. 水产养殖, 2019(07)
- [5]酵母源饲料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氧化油脂损伤修复和抗病力的影响[D]. 高敏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6]鱼菜共生系统中番茄的生长及净化效应分析[D]. 张榆.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高寒地区大口黑鲈养殖技术要点[J]. 杜光辉. 黑龙江水产, 2019(02)
- [8]中草药对罗非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J]. 马秀慧,姜海波,罗学评,张安青,罗荣能,董维凤,程振涛,文明,姜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6)
- [9]湘阴县鹤龙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研究[D]. 刘蓉.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10]四指马鲅池塘养殖试验[J]. 罗俊标,骆明飞,汤清亮,区又君,李加儿. 海洋与渔业,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