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稀土元素,表面,分子筛,溶胶,传质,无烟煤。
氧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魏哲,周美英[1](2019)在《氧吸附硅烯的纳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硅烯拥有与石墨烯(graphene)相似的性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模拟探讨了氧吸附对硅烯(silicene)纳米结构的性能影响.研究发现,氧吸附在硅烯后,硅烯在电子结构上改变了能带带隙,呈现半导体性质,对silicene单层纳米结构的实验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在电子自旋器件的设计以及实践方面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利敏,汪海平,程永光,张宝森,羊克华[2](2018)在《YBaCo_4O_(7+δ)的制备及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比表面积粒径的YBaCo_4O_(7+δ)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均为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63mc(186)),与固态反应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粒径较小,且分布较为集中,并研究了粒径对YBaCo_4O_(7+δ)材料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从室温到1000℃,不同粒径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均经历两次氧吸附过程,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氧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的氧吸附性能,这是因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具有较小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缘故。(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8年08期)
江明明[3](2018)在《LiX沸石分子筛的改性及其氮氧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沸石分子筛的非骨架阳离子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分布于骨架结构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进行离子交换反应。沸石分子筛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对极性小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于临界直径、极性、形状、不饱和度等不同的分子具有选择吸附性。所以,沸石分子筛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气体分离行业。LiX沸石分子筛就是其中的代表,具有较好的氮氧吸附分离性能。通过稀土金属Ce~(3+)对LiX沸石分子筛进行阳离子交换改性,分析其对氮氧吸附性能的变化,有利于得到氧气吸附性能更好的沸石分子筛。通过阳离子交换法在不同条件下对LiX沸石分子筛进行Ce~(3+)改性,制备出Ce LiX沸石分子筛,并通过TG-DSC、FT-IR、XRD、SEM、XRF等表征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分子筛的组成及结构变化;通过BET、气体吸附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CeLiX沸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变化以及氮气和氧气的吸附性能;通过吸附模型拟合CeLiX分子筛对氮气和氧气的吸附,分析了CeLiX型沸石分子筛离子交换反应的动力学规律。交换次数和交换剂浓度是CeLiX沸石分子筛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交换剂浓度的提高、交换次数的增加,CeLiX红外吸收峰和XRD衍射峰的强度均会减弱,粉体表面变得粗糙,但CeLiX能够保持稳定的骨架和晶体结构。当交换剂浓度和交换次数达到一定值时,继续增大交换剂浓度、增加交换次数,Ce LiX骨架和晶体结构容易遭到损坏、粉体表面变得光滑。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e LiX沸石分子筛的结构影响较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温度的提高,CeLiX沸石分子筛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均会减弱,但是都不会影响其骨架结构。交换次数、交换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eLiX沸石分子筛比表面积、氮气吸附量和氧气吸附量均有一定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交换次数和交换剂浓度。随着交换次数和交换剂浓度的增加,CeLiX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量逐渐减小,氧气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当固液比为1:40时,制备高氧气吸附量的CeLiX沸石分子筛的最佳水平条件为:交换次数3次,交换剂浓度0.10 mol/L,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30℃。CeLiX沸石分子筛的O_2/N_2分离系数与交换剂浓度和交换次数密切相关,当交换次数为3次时,随着交换剂浓度的提高,分离系数逐渐增加,最高达到0.97,同LiX沸石分子筛相比,提高了592.9%。当交换剂浓度为0.10 mol/L时,随着交换次数的增加,分离系数逐渐增加,最高达到1.80,同Li X沸石分子筛相比,提高了718.2%。利用朗格缪尔方程和维里方程拟合不同交换次数的CeLiX沸石分子筛的氮氧吸附量,拟合结果与实验测得的氮氧吸附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动力学分析证明,Ce~(3+)改性LiX沸石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8-05-28)
刘广东[4](2018)在《铀表面预处理对氧吸附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铀是重要的核燃料,在核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由于金属铀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能,在大气环境中极易被氧化,如何有效储藏金属铀减缓铀的腐蚀变得尤为重要。实验上发现,表面钛化、氮化处理能有效地提高铀表面的抗腐蚀性能。因此,研究钛化、氮杂质和铀表面上氧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铀表面预处理对氧吸附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氧原子、氧气分子在镀钛铀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过程,通过计算氧原子、氧气分子在金属铀表面不同吸附位置和吸附方式的吸附能,从而得到在金属铀表面最稳定的吸附构型以及对应的吸附能。利用CI-NEB计算扩散势垒的方法,我们计算了氧在不同金属铀表面上单个氧原子的扩散。此外也讨论了铀表面预吸附氮后,氧在不同吸附位置上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以及氧原子在预吸附氮的铀表面上的扩散,以及计算氧原子向表面下的扩散势垒。另外我们也考虑氮占据铀表面八面体间隙位对氧在铀表面的吸附和扩散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铀钛层表面,钛原子和被吸附氧原子之间存在一个吸引作用,从而促进了氧原子在清洁铀表面吸附,钛化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氧原子在铀表面的扩散;预吸附氮原子可以抑制氧原子在铀表面的吸附,促进氧原子在表面下间隙位的占据,抑制氧原子在邻近hollow2位之间的扩散,预吸附氮原子可以减小表面氧原子往表面下八面体间隙位扩散的扩散势垒,氧原子占据间隙位后往表面扩散的势垒增加。氮预先占据铀表面八面体间隙增加了氧原子的吸附强度,且最稳定吸附位置是h2+,但氮原子对氧在铀表面上的氧原子扩散影响极小。(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14)
刘晓敏[5](2018)在《GaAs基合金材料氧吸附问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l_(0.5)Ga_(0.5)As材料因具有各种优异的特性成为各种器件结构的优选材料,而被广泛地应用在众多领域。然而Al_(0.5)Ga_(0.5)As材料极易被氧化,并在表面产生表面态,严重影响了器件的光电特性以及稳定性。到目前为止,对于Al_(0.5)Ga_(0.5)As材料表面态的问题,有相关的实验报导,而缺乏理论方面的计算。针对这个情况,本论文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理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在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软件中作了如下内容的研究:首先,构建Al_(0.5)Ga_(0.5)As和Al_(0.5)Ga_(0.5)As(001)β2(2×4)的结构模型,分别计算了Al_(0.5)Ga_(0.5)As和Al_(0.5)Ga_(0.5)As(001)β2(2×4)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和体材料相比,表面结构的带隙更小,吸收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和吸收边缘均向低能端移动,且吸收峰的峰值减小,反射率更低。表面结构在电学与光学性质方面和体材料的差异,表明了研究Al_(0.5)Ga_(0.5)As(001)β2(2×4)表面性质的重要性。其次,构建12种Al_(0.5)Ga_(0.5)As(001)β2(2×4)表面氧化的结构,分别计算了Al_(0.5)Ga_(0.5)As(001)β2(2×4)表面氧化结构的电学性质与光学性质。O原子直接吸附的氧化结构不产生带隙态;而取代表面原子的氧化结构产生带隙态,并且产生的带隙态是由As的悬挂键所致的。氧化结构的带隙态导致在0~1 eV之间出现了吸收峰,且平均反射率大于清洁表面,这将严重阻碍光电子的产生。Al_(0.5)Ga_(0.5)As(001)β2(2×4)氧化表面电学性质与光学性质的变化,说明了氧化结构的带隙态严重影响材料表面特性。最后,分别构建S和N钝化Al_(0.5)Ga_(0.5)As(001)β2(2×4)氧化表面的结构,计算了钝化处理的Al_(0.5)Ga_(0.5)As(001)β2(2×4)表面结构的电子态密度(DOS)。S钝化可以部分消除带隙态,但其钝化结构易再次氧化。N钝化可以使费米能级钉扎现象消失,减弱甚至完全消除表面态。钝化处理结构的DOS的变化,表明钝化处理具有消除氧化结构的带隙态的效果。通过本论文的理论计算,说明了表面氧化后产生表面态的根本原因,以及钝化处理对材料表面的表面态的影响,为消除材料表面的表面态,提高器件的光电特性及稳定性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赵利敏,程永光,王娇,刘少辉,代利超[6](2018)在《Ce元素掺杂对YBaCo_4O_(7+δ)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Ce掺杂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研究了Ce掺杂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在x=0.10,0.15,0.20掺杂比例范围内,Ce很好地进入了YBaCo_4O_(7+δ)的晶格,具有单一的YBaCo_4O_(7+δ)的晶体结构,没有出现第二相。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从室温到1000℃,所有样品都经历了两次氧吸附过程,Ce掺杂的YBaCo_4O_(7+δ)样品最大氧吸附量明显高于YBaCo_4O_(7+δ)的最大氧吸附量。(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利敏,王娇,程永光,张宝森,李维[7](2017)在《稀土元素替代对RBaCo_4O_(7+δ)氧吸附/脱附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稀土元素(R=Yb、Er、Dy)替代的R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对其进行了XRD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元素替代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替代的RBaCo_4O_(7+δ)材料具有单一的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63mc(186))。热重结果显示:从室温到1000℃,所有样品经历两次氧吸附过程,DyBaCo_4O_(7+δ)样品最大氧吸附量明显高于YbBaCo_4O_(7+δ)的最大氧吸附量,表明大离子半径的稀土元素替代R位元素有利于RBaCo_4O_7氧吸附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7年08期)
李元星,吴世跃,张美红,魏杰[8](2017)在《温度对煤氧吸附模型的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程庄矿9号煤层无烟煤样,采用吸附常数测定装置,在温度为25,30,35,40℃的条件下研究煤氧物理吸附特征,并对吸附模型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燃临界温度以下(25~40℃)和较低压力(p≤2.5 MPa)条件下,升温对煤吸附氧气具有抑制作用,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单调递减。Langmuir模型在25~35℃区间内拟合精度较高,在40℃时拟合效果最差;Brunauer-Emmett-Teller模型在25℃时拟合效果最差,随着温度的升高拟合误差逐渐减小;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在20~40℃范围内标准差最小,用该模型解释无烟煤对氧气的吸附机理最为合理可靠。研究成果可为空气驱替煤层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祝显强[9](2016)在《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传热传质及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快速真空变压吸附(rapid vacuum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传热传质及分离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建立了 RVPSA制氧过程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吸附、吸附热、轴向扩散、气固对流换热等因素对质量和能量变化的影响,并搭建了RVPSA制氧实验装置,对吸附床内的压力、浓度和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检测,验证了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及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充压方式及降压方式等关键因素对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传热传质及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及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得到了各循环步骤内吸附床内气流速度、吸附相氧气及氮气浓度和气体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演变的规律,并获得了速度、浓度、温度和气体的吸附量在循环周期内随时间和压力变化的关系。RVPSA制氧过程各个循环步骤内速度和温度对压力变化的响应较快,浓度对压力响应较慢;吸附床内存在独立的速度、浓度和温度波,吸附阶段氮气浓度波领先于温度波。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氮气浓度波和温度波间距离逐渐缩小,但在吸附结束时仍有一定距离。与传统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制氧过程相比,RVPSA制氧过程浓度波和温度波移动速度分别提高7.3%和35.59%,且与传统PSA制氧过程中浓度波和温度波会重合的结果不同。对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影响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的研究,得到了吸附床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特性随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变化的规律。在所研究的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范围内,吸附压力和解吸压力的变化引起RVPSA制氧吸附床内靠近进气端气流速度的变化较小,但原料气充压初期气流速度远大于顺流气体流速的极限值。吸附压力及解吸压力比较大时,原料气充压和吸附阶段结束后吸附相氮气浓度较高,在轴向形成的氧气浓度波较陡峭,传质区长度较短,而靠近进气端气体温度平台的长度较短,靠近出气端温度突然降低的区域长度较长,床层轴向温度梯度较大。对充压方式和降压方式影响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传热传质及分离性能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充压和降压方式下流动、传热传质特性及其演变的规律。RVPSA制氧过程原料气充压阶段采用线性充压可有效控制充压过程气体流速,而原料气充压方式对床层浓度和温度分布影响很小。放空降压时间较长时,除下凹型指数函数降压外,其他放空降压方式下靠近吸附床进气端气流速度均小于逆流气体流速极限值;放空降压时间较短时采用下凹型双曲线降压能有效控制气体流速。真空降压时间的缩短有利于减小RVPSA制氧系统的床层因子,而随着真空降压时间的缩短,气流速度逐渐增大,但除下凹型指数函数降压外,气流速度均小于逆流气体流速极限值。而降压方式只在降压时间≤1s时对吸附床内浓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较大,且真空降压方式对制氧能耗的影响较小。吸附床完成解吸后采用中间气出气端充压和两步充压均可使靠近出气端床层氮气浓度波被压缩退回,靠近出气端床层气体氧浓度得到快速提高,有利于获得高浓度的产品氧气,而采用中间气两步充压可获得更好的分离性能。用于中间气出气端充压和两步充压的中间气的压力和氧浓度是影响床层浓度和温度分布的关键参数。在深入研究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间气出气端充压和两步充压提高RVPSA制氧过程产氧浓度和氧气回收率的方法,有中间气出气端充压的循环产氧浓度比无中间气出气端充压的提高15.85%,有中间气两步充压的循环氧气回收率比有中间气出气端充压循环提高约5%;并分析总结工艺参数对分离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获得了 RVPSA制氧系统氧气回收率和床层因子随循环周期和吸附压力及解吸压力变化的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RVPSA制氧过程内在机理、掌握其分离规律提供依据,为进一步优化快速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6-11-03)
吕俊鑫,赵洪宇,梁新星,李玉环,宋强[10](2016)在《弱还原性烟煤氧吸附及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弱还原性烟煤在自然环境中的低温氧化规律,预防高温深井煤炭自燃,采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对哈密煤样(HM)和灵武煤样(LW)进行不同载气流量的氧吸附试验,并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拟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与载气中氧体积分数为25%相比,氧体积分数为15%时,LW和HM煤样氧吸附量明显增大,当温度达到160℃,2种煤样固定床出口氧体积分数分别为7.71%和6.41%。对于HM煤样,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至100℃,煤样中氧吸附量逐渐增大,但此时载气中氧体积分数对煤样中氧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与原煤相比,脱灰煤样以及干燥温度较高的煤样比表面积较大,由于HM煤样比表面积大于LW煤样,吸附氧的活性位大于LW煤样,进而导致HM煤样在固定床出口处氧体积分数小于LW煤样。此外,当载气流量降低时,煤样中氧吸附量较大。HM和HM-D脱灰煤样在载气流量为40 m L/min时活化能最小,此时自燃倾向性最大;当载气流量为80 m L/min时,LW和LW-D脱灰煤样活化能最小,且LW-D煤样活化能大于LW煤样。(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氧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比表面积粒径的YBaCo_4O_(7+δ)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均为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63mc(186)),与固态反应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粒径较小,且分布较为集中,并研究了粒径对YBaCo_4O_(7+δ)材料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从室温到1000℃,不同粒径的Y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均经历两次氧吸附过程,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氧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的氧吸附性能,这是因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_4O_(7+δ)材料具有较小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缘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魏哲,周美英.氧吸附硅烯的纳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赵利敏,汪海平,程永光,张宝森,羊克华.YBaCo_4O_(7+δ)的制备及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18
[3].江明明.LiX沸石分子筛的改性及其氮氧吸附性能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
[4].刘广东.铀表面预处理对氧吸附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刘晓敏.GaAs基合金材料氧吸附问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6].赵利敏,程永光,王娇,刘少辉,代利超.Ce元素掺杂对YBaCo_4O_(7+δ)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7].赵利敏,王娇,程永光,张宝森,李维.稀土元素替代对RBaCo_4O_(7+δ)氧吸附/脱附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陶瓷.2017
[8].李元星,吴世跃,张美红,魏杰.温度对煤氧吸附模型的适应性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7
[9].祝显强.RVPSA制氧吸附床内流动、传热传质及分离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
[10].吕俊鑫,赵洪宇,梁新星,李玉环,宋强.弱还原性烟煤氧吸附及其动力学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