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论文和设计-汪潜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氧气瓶组、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还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向外置用气设备充氧时,第二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阀门、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向氧气瓶组中充氧时,第三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瓶组、第一阀门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还包括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的出气口,向外置用气设备(8)充氧时,第二阀门(5)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8),所述第三阀门(6)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阀门(2)、减压阀(3)之间的管路上,向氧气瓶组(1)中充氧时,第三阀门(6)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9),所述第四阀门(7)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7)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之间的管路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还包括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的出气口,向外置用气设备(8)充氧时,第二阀门(5)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8),所述第三阀门(6)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阀门(2)、减压阀(3)之间的管路上,向氧气瓶组(1)中充氧时,第三阀门(6)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9),所述第四阀门(7)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7)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之间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压缩机(4)为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车(10),小车(10)底部设置有滚轮(101),所述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安装在小车(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10)底部还铰接设置有转向轮(102),转向轮(102)位于小车(10)的端部,且铰接轴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103),把手(103)铰接在转向轮(102)上,且铰接轴平行于转向轮(102)的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3)上靠近转向轮(10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04),当把手(103)绕把手(103)的铰接轴向小车(10)的方向摆动时,摆动一定角度后,限位块(104)能够顶在转向轮(102)上并限制把手(103)的进一步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10)上设置有机罩(105),所述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设置在机罩(10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105)上开设有散热孔(1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连接至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PLC。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充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不论是民航还是军机,都需要对驾乘人员进行氧气供给,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液态氧及液态泵进行灌充高压氧气,而充氧车是一种将地面储存的氧气转移到飞机上供机上人员使用的特种车辆,是利用氧气增压压缩机作为主机,同时将供应补氧系统、灌充系统、储气瓶组及电气控制等设备集成于一体,并可方便移动的氧气灌充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氧气瓶组、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还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向外置用气设备充氧时,第二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阀门、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向氧气瓶组中充氧时,第三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瓶组、第一阀门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压缩机为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小车,小车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氧气瓶组、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安装在小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小车底部还铰接设置有转向轮,转向轮位于小车的端部,且铰接轴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把手铰接在转向轮上,且铰接轴平行于转向轮的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靠近转向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当把手绕把手的铰接轴向小车的方向摆动时,摆动一定角度后,限位块能够顶在转向轮上并限制把手的进一步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小车上设置有机罩,所述氧气瓶组、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设置在机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机罩上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连接至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先向氧气瓶组中充氧,具体为:第三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然后开启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开启氧气压缩机,此时在氧气压缩机的作用下,来自氧气气源的氧气依次经过第三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四阀门,最后进入氧气瓶组,进而实现氧气瓶组的充气,充气完成后,关闭氧气压缩机,并将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关闭,将第三阀门的第二端与氧气气源断开,随后将系统移至用气设备处,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对用气设备进行充氧,首先将将第二阀门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然后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开启氧气压缩机,此时在氧气压缩机的作用下,来自氧气气源的氧气依次经过第一阀门、减压阀、氧气压缩机、第二阀门,最后进入用气设备,进而实现对用气设备的充氧操作,充氧完成后,关闭氧气压缩机,并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进而完成对用气设备的充氧工作,该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2.采用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对氧气进行压缩,由于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压、高温的氧气,而氧气是助燃物,高压、高温的氧气遇到润滑油等可燃物时,极易发生燃爆,从安全角度来说,采用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对氧气进行压缩避免了因润滑油的污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3.小车的设置可以很方便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进而方便机场环境中灵活地对飞机进行充氧操作;

4.转向轮便于小车的转向;

5.把手的设置便于控制转向轮的方向,进而更加方便的移动小车;

6.限位块的设置能够保证当把手绕把手的铰接轴向小车的方向摆动时,摆动一定角度后,限位块能够顶在转向轮上并限制把手的进一步摆动,进而方便推动小车;

7.机罩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到各个零部件,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

8.散热孔能够将系统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排出,使系统脱离高温的危险环境;

9.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操作更加简单、高效;

10.采用PLC对系统进行控制,原理较为简单,且使用方便、控制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的示意图(除去机罩);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用气设备-8、氧气气源-9、小车-10、滚轮-101、转向轮-102、把手-103、限位块-104、机罩-105、散热孔-10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3所示,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还包括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小车10、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氧气压缩机4为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采用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对氧气进行压缩,由于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压、高温的氧气,而氧气是助燃物,高压、高温的氧气遇到润滑油等可燃物时,极易发生燃爆,从安全角度来说,采用全无油润滑氧气压缩机对氧气进行压缩避免了因润滑油的污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高,所述第二阀门5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的出气口,向外置用气设备8充氧时,第二阀门5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8,所述第三阀门6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阀门2、减压阀3之间的管路上,向氧气瓶组1中充氧时,第三阀门6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9,所述第四阀门7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之间的管路上,第四阀门7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连接至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操作更加简单、高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控制,原理较为简单,且使用方便、控制可靠。

如图2、3所示,所述小车10底部设置有滚轮101,所述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安装在小车10上,小车10的设置可以很方便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进而方便机场环境中灵活地对飞机进行充氧操作,小车10底部还铰接设置有转向轮102,转向轮102位于小车10的端部,且铰接轴竖直设置,转向轮102便于小车10的转向,还包括把手103,把手103铰接在转向轮102上,且铰接轴平行于转向轮102的转轴,把手103的设置便于控制转向轮102的方向,进而更加方便的移动小车10,所述把手103上靠近转向轮10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04,当把手103绕把手103的铰接轴向小车10的方向摆动时,摆动一定角度后,限位块104能够顶在转向轮102上并限制把手103的进一步摆动,限位块104的设置能够方便推动小车10,所述小车10上设置有机罩105,所述氧气瓶组1、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均设置在机罩105内,机罩105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到各个零部件,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所述机罩105上开设有散热孔106,散热孔106能够将系统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排出,使系统脱离高温的危险环境。

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先向氧气瓶组1中充氧,具体为:第三阀门6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外置氧气气源9,然后开启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关闭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5,开启氧气压缩机4,此时在氧气压缩机4的作用下,来自氧气气源9的氧气依次经过第三阀门6、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四阀门7,最后进入氧气瓶组1,进而实现氧气瓶组1的充气,充气完成后,关闭氧气压缩机4,并将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关闭,将第三阀门6的第二端与氧气气源9断开,随后将系统移至用气设备8处,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对用气设备8进行充氧,首先将将第二阀门5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至用气设备8,然后打开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5,开启氧气压缩机4,此时在氧气压缩机4的作用下,来自氧气气源9的氧气依次经过第一阀门2、减压阀3、氧气压缩机4、第二阀门5,最后进入用气设备8,进而实现对用气设备8的充氧操作,充氧完成后,关闭氧气压缩机4,并关闭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5,进而完成对用气设备8的充氧工作,该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937.7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340861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17C 5/06

专利分类号:F17C5/06;F17C7/00;F17C13/00;F17C13/04;B64F5/00;B62B3/02;B62B5/00;B62B5/06

范畴分类:23F;22C;

申请人:安庆市佰联无油压缩机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庆市佰联无油压缩机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3.9平方公里工业园兴业路

发明人:汪潜

第一发明人:汪潜

当前权利人:安庆市佰联无油压缩机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向青

代理机构:34124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机场用氧气充罐系统论文和设计-汪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