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成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具体涉及润滑油生产领域,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一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第三加热管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分别等距平行排列配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将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加热效率和蛇管之间的固定牢靠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源本体,所述加热源本体的侧部设有若干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整体呈U型,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设有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源本体相接,且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分别等距平行排列配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源本体,所述加热源本体的侧部设有若干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整体呈U型,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设有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源本体相接,且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

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分别等距平行排列配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端部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连接件的底部与水平面成45度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四根板条组成的框状结构,且每根板条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接触面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铜材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因粘度过大而需要加热后才能输转,因此要在这类油品的油罐中设置加热器;现有的油罐加热器,多采用蛇管式加热器,一般采用用很长的管子弯曲而成的管式加热器,常用15~50mm直径的无缝钢管焊接而成,只是为了安装和维修需要设置少量的法兰连接。蛇管在油罐下部均匀分布,可提高油品的加热效果;但现有的蛇管式加热器,其加热效率和蛇管之间的固定牢靠度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不足,现需求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可提高加热效率和蛇管之间的固定牢靠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可提高彩晶玻璃固定的牢靠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源本体,所述加热源本体的侧部设有若干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整体呈U型,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设有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源本体相接,且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围;

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

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分别等距平行排列配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端部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连接件的底部与水平面成45度角。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四根板条组成的框状结构,且每根板条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三加热管的接触面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铜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一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第三加热管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二加热管的凹凸结构外围;不仅可提高加热管的长度,进而提高加热面积和效率,且将连接件将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可提高加固连接面积,利于提高连接的牢靠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第一加热管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加热管;2、第二加热管;3、第三加热管;4、连接件;5、加热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源本体5,所述加热源本体5的侧部设有若干第一加热管1、第二加热管2和第三加热管3;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整体呈U型,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设有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源本体5相接,且所述第二加热管2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1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3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2的外围;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加热管2的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一加热管1的凹凸结构外围,所述第三加热管3凹凸结构套扣在所述第二加热管2的凹凸结构外围;该凹凸相间结构设置2个以上,不仅可提高加热管的长度,进而提高加热面积和效率,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的凹凸结构的端部为弧形,弧形可有效进一步提高加热管长度,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的分别等距平行排列配置;还包括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将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如此可提高加固连接面积,利于提高连接的牢靠度;

其中,所述连接件4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连接件4的底部与水平面成45度角,具体的配置方式可参见附图1,如此可提高固定的接触面积,连接件4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可将第一加热管1、第二加热管2和第三加热管3之间固定牢靠即可;所述连接件4由四根板条组成的框状结构,板条的端部首尾相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实现,如此便于拆解;且每根板条与所述第一加热管1、所述第二加热管2和所述第三加热管3的接触面相契合,契合是指,板条与加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相匹配,即板条的面上配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连接件4为铜材质,铜材质导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加热管1、第二加热管2和第三加热管3的直边均呈凹凸相间的曲形结构,且第二加热管2的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一加热管1的凹凸结构外围,第三加热管3凹凸结构套扣在第二加热管2的凹凸结构外围;该凹凸相间结构设置2个以上,不仅可提高加热管的长度,进而提高加热面积和效率,第一加热管1、第二加热管2和第三加热管3的凹凸结构的端部为弧形,弧形可有效进一步提高加热管长度,利于提高加热效率;连接件4将第一加热管1、第二加热管2和第三加热管3的凹凸结构的竖直部位连接,如此可提高加固连接面积,利于提高连接的牢靠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249.3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351961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65D 88/74

专利分类号:B65D88/74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青岛豪邦能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豪邦能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环秀办事处西叫村南3号

发明人:王成森;孙军科

第一发明人:王成森

当前权利人:青岛豪邦能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仲晖

代理机构:32286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润滑油调和油罐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成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