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基变形论文_于东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筏基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基,板式,特征,状态,应力,受力,基础。

筏基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于东健[1](2015)在《柱下梁板式筏基反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梁板式筏基是我国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基础形式。相比于平板式筏基,因为梁和板之间存在刚度的突变,梁板式筏基在变形、地基反力分布和破坏特征方面都表现得更加复杂。本次试验分为互相独立的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均匀柱荷载作用下,柱下梁板式筏基在梁高不变、板厚变化的情况下的变形、反力分布和破坏特征;第二部分研究非均匀柱荷载作用下,框架柱下梁板式筏基的变形、反力分布和破坏特征,并与均匀柱荷载作用下的情况相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刚性或半刚性梁(高跨比大于等于1/6)、柔性区格板(厚跨比小于1/6)的梁板式筏基,在荷载作用下,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板格区域反向挠曲特点。肋梁的破坏与否决定区格板的破坏形态。当梁的抗弯能力较强,梁对区格板四边约束作用明显,区格板先于梁发生破坏时,裂缝首先出现在板格上表面,呈现对角线破坏形态,随着区格板刚度的增加,区格板变形由反向挠曲逐渐转化为正向挠曲,当区格板的厚跨比不小于1/6时,梁板式筏基的力学特征接近于平板式筏基,板的刚度对调整地基反力和变形起主导作用,梁的作用已不明显;当梁的抗弯能力较弱并先于区格板发生破坏时,梁中部顶面首先开裂,裂缝向下延伸至板边,由板边沿平行于梁的方向向板中心呈渐进式破坏,裂缝贯通后呈十字交叉破坏形态。梁高跨比为1/6、区格板厚跨比为1/12的梁板式筏基,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对于承受均匀柱下荷载的中间板格,地基反力非直线分布,梁下平均反力与柱下平均反力相差不大,约为总平均反力的1.1~1.15倍,板下平均反力小于总平均反力,板格中点处的地基反力约为总平均反力的55%;对于承受非均匀柱下荷载的角部区域板格,角柱下地基反力与总平均反力的比值约为1.2,其余部位地基反力均小于总平均反力,区格板中心下的反力最小,约为角柱位置反力的40%,因此,对于角部板块区域除需保证梁的刚度,不至于发生抗弯破坏外,区格板刚度宜适当加强,通过板的整体刚度调整差异过大的地基反力分布。梁板式筏基的设计在满足柱受压强度的前提下,应根据基础梁交叉处的柱下节点冲切及板格冲切、剪切的最不利情况下确定板厚,根据肋梁的抗剪和抗弯确定梁高,同时尚应进行区格板以及肋梁下与板底交界面的抗弯抗裂验算;建议梁板式筏基梁的挠度控制指标不宜超过0.5‰,区格板的挠度控制指标不宜超过1‰。(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15-06-01)

于东健,宫剑飞,江书超,施晓栋[2](2015)在《均匀及非均匀荷载作用下柱下梁板式筏基反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试验对高跨比1/6的梁、板厚跨比1/12的两组梁板式筏基模型进行加荷试验。试验表明,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区域反向挠曲特征。荷载通过柱传递至梁,再由梁传递到板,当柱下荷载均匀时,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地基反力非直线分布,梁下平均反力与柱下平均反力相差不大,约为总平均反力的1.1~1.15倍,板下平均反力小于总平均反力,板格中点处的地基反力约为总平均反力的55%,结构破坏时裂缝出现在板格上表面,裂缝贯通后呈对角线破坏形态;对于角部区域板块,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与平均反力的比值约为1.2,其余部位地基反力均小于平均反力,区格板中心下的反力最小,约为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的40%。结构破坏时梁中部顶面首先开裂,裂缝向下延伸至板边,由板边沿平行于梁的方向向板中心呈渐进式破坏,裂缝贯通后呈十字交叉破坏形态。(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赵平,完海鹰[3](2009)在《某高层建筑筏基下地基沉降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筏基下存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时,地基变形将受到什么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记录的比较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当,沉降较均匀,且Egorov法计算沉降量更接近实测结果。(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宋后为[4](1996)在《大体积钢筋砼筏基在各应力状态下产生变形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体积钢筋砼筏基在各应力状态下产生变形的处理□宋后为(沈阳市建筑设计院沈阳110031)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及原老(TJ10—74)规范均有相同规定,即伸缩变形缝最大间距的极限值为:在室内或土中为55延长米。在规范的附注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师》期刊1996年04期)

筏基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次试验对高跨比1/6的梁、板厚跨比1/12的两组梁板式筏基模型进行加荷试验。试验表明,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区域反向挠曲特征。荷载通过柱传递至梁,再由梁传递到板,当柱下荷载均匀时,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地基反力非直线分布,梁下平均反力与柱下平均反力相差不大,约为总平均反力的1.1~1.15倍,板下平均反力小于总平均反力,板格中点处的地基反力约为总平均反力的55%,结构破坏时裂缝出现在板格上表面,裂缝贯通后呈对角线破坏形态;对于角部区域板块,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与平均反力的比值约为1.2,其余部位地基反力均小于平均反力,区格板中心下的反力最小,约为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的40%。结构破坏时梁中部顶面首先开裂,裂缝向下延伸至板边,由板边沿平行于梁的方向向板中心呈渐进式破坏,裂缝贯通后呈十字交叉破坏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筏基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于东健.柱下梁板式筏基反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5

[2].于东健,宫剑飞,江书超,施晓栋.均匀及非均匀荷载作用下柱下梁板式筏基反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5

[3].赵平,完海鹰.某高层建筑筏基下地基沉降变形研究[J].建筑科学.2009

[4].宋后为.大体积钢筋砼筏基在各应力状态下产生变形的处理[J].中国工程师.1996

论文知识图

=60咖/mZ,Pl分别为240咖/mZ、25...璐析?上海中心大厦一3桩筏基础计算模型(有强风化夹层)璐板计笠韵f分示食闻筏板JCCAD沉降计算结果示例

标签:;  ;  ;  ;  ;  ;  ;  

筏基变形论文_于东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