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镰刀菌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镰刀,基因,稻瘟病,病菌,水稻,突变体,座子。
镰刀菌酸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琪,程萍,宫庆友,喻国辉,温书恒[1](2019)在《锰消除镰刀菌酸对枯草芽胞杆菌R31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芽胞杆菌类生防因子和镰刀菌病害的互作方式,对镰刀菌酸抑制枯草芽胞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消除开展了研究。首先利用24孔细胞培养板建立了镰刀菌酸抑制枯草芽胞杆菌R31生物被膜形成的生物测定体系,并筛选出抑制R31生物被膜形成所需的最低镰刀菌酸浓度。测定了在该镰刀菌酸浓度处理下的R31生长曲线,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镰刀菌酸处理和对照在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下的菌体形态。然后测定了不同浓度MnSO4添加消除镰刀菌酸抑制R31生物被膜形成的效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各处理镰刀菌酸的残留量。结果显示,以24孔细胞培养板为培养容器,以BGM1为培养基的生物测定系统中,显着抑制R31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低镰刀菌酸用量为9μg/mL;该浓度的镰刀菌酸抑制了静置培养的R31菌体形成网状结构和漂浮在液面,并抑制了振荡培养的R31早期菌体增殖。但共培养体系中添加MnSO4可以恢复R31的生物被膜形成,其中200μg/mL的硫酸锰不仅能消除毒素抑制,还可显着促进R31的生物被膜形成。镰刀菌酸可能通过影响R31基质产生细胞的分化而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硫酸锰可以作为钝化剂缓解镰刀菌酸对R31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毓娥,张晓爱,吴廷全,邓洁,李海达[2](2018)在《黄瓜应答镰刀菌酸毒素胁迫的转录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镰刀菌酸(Fusaric acid)是尖孢镰刀菌分泌的一种非寄主特异性的重要致病毒素,黄瓜等作物对其的抗性与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枯萎病抗性)高度正相关。开展黄瓜应答不同浓度镰刀菌酸胁迫的转录组研究,旨在初步解析抗性不同的黄瓜材料应答胁迫时转录组变化及转录调节机制。选取抗、感枯萎病的黄瓜材料CsFA-R1和CsFA-S1,种子经催芽后利用珍珠岩加营养液于温室内培养2周后,在营养液内分别加入低浓度(T1)和高浓度(T2)镰刀菌酸进行处理(对照为营养液)。在处理后0、6、12 h,分别取每种黄瓜材料的根、叶两种组织(3个生物学重复)共计60份样品,提取高质量RNA后进行转录组文库构建(参考NEBNext~?Ultra~(TM) Ⅱ RNA Library Prep Kit for Illumina说明书),经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测序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研究中共产生13.79亿个高质量reads,平均91.92%的reads匹配到黄瓜参考基因组,共对应20 797个表达基因和754个新检测到的基因。使用F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之后,分组比较筛选差异基因(FDR <0.05且|log_2FC|> 1),发现低浓度镰刀菌酸胁迫下,3个时间点的抗、感材料在叶中和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相近(分别为1 294、1 066、1 328和1 285、918、995),但叶中显着上调的基因明显多于显着下调的基因(分别为743、611、739和551、455、589),而在根中则明显少于显着下调的基因(分别为504、385、437和781、533、558);在高浓度镰刀菌酸胁迫下,抗、感材料在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明显多于根中(分别为1 294、3 402、2 395和1 285、2 316、1 186),但叶和根中都是表达上调的基因多于下调的基因;当镰刀菌酸浓度升高时,抗、感黄瓜材料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数增多,并且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显着少于根中,但都是上调表达的基因显着多于下调表达的基因。进一步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和WGCNA调控网络分析及表达谱验证(qRT-PCR)发现,黄瓜应答不同浓度的镰刀菌酸胁迫时其转录调节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涉及到很多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典型的代谢酶类、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中代表性的受体激酶、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成分、钙调蛋白、转运蛋白、内质网与26S蛋白酶体系统成分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7)
甘林,阮宏椿,代玉立,杜宜新,石妞妞[3](2018)在《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发新型农用杀菌剂的活性物质,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分别为326.36mg/L和8.27mg/L,对孢子萌发的EC_(50)值分别为40.17mg/L和222.93mg/L。此外,盆栽试验发现,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400mg/L镰刀菌酸,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6.72%;而在水稻破口前7d喷施400mg/L镰刀菌酸,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308%。(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甘林,阮宏椿,代玉立,杜宜新,石妞妞[4](2018)在《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发新型农用杀菌剂的活性物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326.36、8.27mg·L~(-1),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40.17、222.93 mg·L~(-1)。此外,盆栽试验发现,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400mg·L~(-1)镰刀菌酸,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6.72%;而在水稻破口前7d喷施400mg·L~(-1)镰刀菌酸,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3.08%。(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江彪,罗少波[5](2016)在《节瓜抗感镰刀菌酸突变体LINE逆转座子RT序列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LINE逆转座子逆转录酶(RT)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节瓜g DNA,获得580 bp左右目的片段;PCR产物克隆测序后经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获得41条来自感枯萎病材料及其抗性突变体的RT序列。感、抗材料的序列长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48~590 bp与573~590 bp,存在明显缺失突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3.6%~98.9%与46.1%~99.3%;核苷酸序列聚类分析分为5个家族,家族I包含29个序列,为节瓜LINE逆转座子主要家族成员。对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感、抗材料分别包含25个与4个保守氨基酸,抗性突变体半保守氨基酸数目略少,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3.5%~100%与10.3%~100%;与抗性突变体相比,感病材料终止密码子突变发生率较高(23条,100%),移码突变生率略低(11条,47.82%);仅发现1条抗性突变体序列具转录活性。两种材料均存在较高缺失突变、终止密码子突变与移码突变发生率,表现高度异质性。将节瓜RT序列与已知物种相应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节瓜LINE逆转座子RT序列较保守,与拟南芥、葡萄、李等亲缘关系较近。(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8期)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罗少波[6](2016)在《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内切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节瓜与枯萎病菌互作构建抑制消减文库获得的内切几丁质酶基因EST序列,以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LT3"为试材,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q Chi I。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139 bp,编码区在38~982 bp之间,编码31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3.94 ku,等电点为8.43,具有chitinase_gluco_hydro_19及lysozome_like superfamily功能域,推测该蛋白可能兼具几丁质酶与溶菌酶活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与无规则卷曲分别占24.20%、18.15%、7.96%和49.68%,该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1~23氨基酸预测为信号肽。其叁级结构高度保守,为class I碱性几丁质酶,属于几丁质酶第19家族,为分泌细胞外蛋白。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q Chi I与黄瓜、甜瓜、葫芦、苦瓜等植物几丁质酶基因亲缘关系紧密,与黄瓜碱性内切几丁质酶(XP004134833)相似性最高为85%。进一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00并转化农杆菌EHA105,通过蘸花法转化拟南芥,为后续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毛一舟,张金平,江彪,吴廷全,彭庆务[7](2015)在《节瓜WRKY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答镰刀菌酸胁迫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枯萎病是节瓜主要病害之一。创制抗病资源,发掘抗性相关基因并进行抗性机理研究,对于节瓜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在节瓜抗枯萎病品系中发现部分抗性相关序列属于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克隆出该WRKY基因,命名为CqWRKY2。拟克隆节瓜WRKY基因并了解其表达与节瓜枯萎病抗性的关系,旨在发掘枯萎病抗性相关基因,揭示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并为节瓜抗枯萎病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冬瓜转录组文库设计WRKY引物,以eDNA为模板克隆出目的片段后,转化大肠杆菌,利用蓝白斑筛选菌落和PCR挑选阳性克隆,测序,获得节瓜WRKY基因。以抗枯萎病自交系A39FA和感病自交系H5为材料,在两片真叶时分别用枯萎病毒素镰刀菌酸(FA)处理6、12和24 h,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胁迫时间节瓜WRKY基因的表达情况以节瓜eDNA为模板克隆出9个节瓜WRKY基因,分别命名为CqWRKY23、CqWRKY53、CqWRKY50、CqWRKY54、CqWRKY34、CqWRKY31、CqWRKY45、CqWRKY21和CqWRKY3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qWRKY23、CqWRKY37属WRKY一类转录因子,CqWRKY53、CqWRKY54、CqWRKY45和CqWRKY21属WRKY二类转录因子,CqWRKY50、CqWRKY34和CqWRKY3 1属WRKY叁类转录因子。利用Real-time PCR检测FA胁迫6、12和24 h后CqWRKY2和本次克隆的9个节瓜WRKY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0个WRKY基因在FA处理后表达量都有显着提高,其中CqWRKY2、CqWRKY23、CqWRKY53、CqWRKY31和CqWRKY37的表达量在抗感材料间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CqWRKY31在抗病材料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在FA胁迫6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CqWRKY37在FA胁迫12 h时抗病材料表达量显着高于感病材料,认为其可能为枯萎病抗性正调节子。而CqWRKY2、CqWRKY23和CqWRKY53在感病材料中具有更高表达量,其中CqWRKY2和CqWRKY53均在12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CqWRKY23在6 h时表达量最高,暗示这3个基因可能是枯萎病抗性的负调节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6)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罗少波,彭庆务[8](2015)在《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NBS类RGAs序列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挖掘和利用节瓜抗病种质资源,根据已克隆植物NBS-LRR(nucleotide binding site and leucine rich repeat)类抗病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从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LT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250 bp目的条带,通过重组克隆及测序获得22条NBS抗病同源序列(命名为JNB1~JNB22)。利用DNAStar软件及NCBI Blastx同源搜索发现,这些抗病同源序列长度为249~250 nt,推导氨基酸序列具有P-loop、Kinase-2a典型NBS类R基因保守结构域,其中21条具连续ORF(open reading frame);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8.8%~99.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8.1%~100.0%;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分为6个组。Blast结果显示,节瓜RGAs(resistance gene analogs)核苷酸序列与其他植物R基因最高相似性为72%~99%,对应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具有36%~100%相似性,多数序列与冬瓜R基因相似性最高;同源进化分析表明,所有节瓜RGAs序列均为non TIR-NBS-LRR类,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一致。节瓜NBS类抗病同源序列的分离鉴定为进一步克隆功能性抗病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高晓敏,马立国,郝静,潘静,李杰[9](2014)在《西芹根物质四次酮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镰刀菌酸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西芹根物质中化感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生理生化的作用,本研究对西芹根物质丙酮浸提液进行4次柱层析,每次层析后均进行化感效果测定,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每次层析最佳流分;然后将最佳流分和黄瓜枯萎病菌在液体培养基条件下进行共培养,144 h后测定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以及镰刀菌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西芹鲜根及根际土丙酮浸提液4次层析物每次层析获得的最佳流分均能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随层析次数的增加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且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较对照差异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层析物化感抑制效果与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呈显着负相关,与镰刀菌酸含量无显着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张金平[10](2014)在《受镰刀菌酸诱导的节瓜CqWRKY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瓜是我国特产蔬菜之一,也是华南地区主要蔬菜作物。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给节瓜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而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利用化学防治或轮作等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病害的影响,选育抗枯萎病品种是解决节瓜枯萎病危害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节瓜这类遗传背景狭窄,变异类型少,抗枯萎病资源缺乏的特色蔬菜,加强其枯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发掘抗性相关基因对于推动抗病育种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WRKY转录因子是一个超基因家族,在植物抗逆境过程中起重要的开关作用。前期课题组构建了尖孢镰刀菌诱导下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获得了高质量EST序列,其中部分EST序列与WRKY转录因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为阐明WRKY在节瓜抗枯萎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获得了一个WRKY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为了精确分析目标基因的表达情况,我们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筛选了节瓜不同实验条件下合适的内参基因。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RACE技术对一个推定的WRKY EST序列进行克隆,获得了节瓜第一个WRKY基因全长,命名为CqWRKY1。该基因全长2088bp,开放阅读框1746bp,编码581个氨基酸。CqWRKY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两个典型的WRKY保守结构域,锌指型结构为C2H2(C-X4-C-X22-23-H-X1-H),属于第I类WRKY转录因子。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qWRKY1蛋白的叁级结构主要含有4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及3个无规则卷曲结构,在β折叠的末端还有一个Zn2+结合口袋;CqWRKY1转录因子定位在细胞核中,并且含有两个核定位信号PTKKKVE、PEAKRWR,具有转录和转录调控等功能;同源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节瓜CqWRKY1蛋白与黄瓜WRKYP2进化关系最近,且两者同源性达92%。3.以4个常用看家基因(GAPDH、Actin、UBQ、CYP)和2个新内参基因(CACS、F-box)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节瓜不同组织(根、茎、叶)及不同处理下的表达稳定性。经RefFinder在线软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节瓜经镰刀菌酸胁迫后Actin和F-box表达都很稳定;水杨酸诱导后,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是CACS和UBQ;茉莉酸甲酯诱导下最合适的内参基因也是CACS;而在节瓜不同组织中F-box蛋白基因表达稳定性最高;另外,传统常用看家基因GAPDH和CYP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总体表达水平都比较差,不适合作为相应条件下合适的内参基因。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qWRKY1在不同处理下及不同组织(根、茎、叶)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qWRKY1在镰刀菌酸毒素胁迫下被强烈诱导表达,在12h达到表达最高峰,为对照的80.26倍。此外,CqWRKY1表达受信号分子SA、MeJA诱导。因此判定CqWRKY1转录因子参与枯萎病防御反应的调控,并且其调控作用可能依赖于SA和JA介导的信号途径。(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6-01)
镰刀菌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镰刀菌酸(Fusaric acid)是尖孢镰刀菌分泌的一种非寄主特异性的重要致病毒素,黄瓜等作物对其的抗性与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枯萎病抗性)高度正相关。开展黄瓜应答不同浓度镰刀菌酸胁迫的转录组研究,旨在初步解析抗性不同的黄瓜材料应答胁迫时转录组变化及转录调节机制。选取抗、感枯萎病的黄瓜材料CsFA-R1和CsFA-S1,种子经催芽后利用珍珠岩加营养液于温室内培养2周后,在营养液内分别加入低浓度(T1)和高浓度(T2)镰刀菌酸进行处理(对照为营养液)。在处理后0、6、12 h,分别取每种黄瓜材料的根、叶两种组织(3个生物学重复)共计60份样品,提取高质量RNA后进行转录组文库构建(参考NEBNext~?Ultra~(TM) Ⅱ RNA Library Prep Kit for Illumina说明书),经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测序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研究中共产生13.79亿个高质量reads,平均91.92%的reads匹配到黄瓜参考基因组,共对应20 797个表达基因和754个新检测到的基因。使用F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之后,分组比较筛选差异基因(FDR <0.05且|log_2FC|> 1),发现低浓度镰刀菌酸胁迫下,3个时间点的抗、感材料在叶中和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相近(分别为1 294、1 066、1 328和1 285、918、995),但叶中显着上调的基因明显多于显着下调的基因(分别为743、611、739和551、455、589),而在根中则明显少于显着下调的基因(分别为504、385、437和781、533、558);在高浓度镰刀菌酸胁迫下,抗、感材料在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明显多于根中(分别为1 294、3 402、2 395和1 285、2 316、1 186),但叶和根中都是表达上调的基因多于下调的基因;当镰刀菌酸浓度升高时,抗、感黄瓜材料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数增多,并且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总数显着少于根中,但都是上调表达的基因显着多于下调表达的基因。进一步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和WGCNA调控网络分析及表达谱验证(qRT-PCR)发现,黄瓜应答不同浓度的镰刀菌酸胁迫时其转录调节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涉及到很多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典型的代谢酶类、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中代表性的受体激酶、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成分、钙调蛋白、转运蛋白、内质网与26S蛋白酶体系统成分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镰刀菌酸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琪,程萍,宫庆友,喻国辉,温书恒.锰消除镰刀菌酸对枯草芽胞杆菌R31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2].林毓娥,张晓爱,吴廷全,邓洁,李海达.黄瓜应答镰刀菌酸毒素胁迫的转录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甘林,阮宏椿,代玉立,杜宜新,石妞妞.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4].甘林,阮宏椿,代玉立,杜宜新,石妞妞.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J].福建农业学报.2018
[5].赵芹,谢大森,何晓明,江彪,罗少波.节瓜抗感镰刀菌酸突变体LINE逆转座子RT序列特征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
[6].赵芹,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罗少波.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内切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热带作物学报.2016
[7].毛一舟,张金平,江彪,吴廷全,彭庆务.节瓜WRKY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答镰刀菌酸胁迫的初步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8].赵芹,谢大森,何晓明,罗少波,彭庆务.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NBS类RGAs序列的分离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
[9].高晓敏,马立国,郝静,潘静,李杰.西芹根物质四次酮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镰刀菌酸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
[10].张金平.受镰刀菌酸诱导的节瓜CqWRKY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暨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