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_杨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合物,金属,铝合金,覆层,晶粒,汽车发动机,脆性。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锐[1](2019)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近净形铸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β凝固合金而言,添加B并形成颗粒状或短棒状硼化物可以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实现上述目标。但若硼化物呈弯曲长条状,则限制晶粒长大的作用有限,且构件服役过程中条带状硼化物有可能成为裂纹源。杨锐团队针对两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背景的TiAl合金中弯曲长条状硼化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将报告研究结果并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精密铸造技术进行简要回顾。(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9-10-28)

郑博,赵丽,董仕节,胡心彬[2](2019)在《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Mg_(17)Al_(12)和Mg_(23)Al_(30)相的形成热、结合能、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弹性性质和熔点。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Mg_(17)Al_(12)相的结合能和形成热较小,说明Mg_(23)Al_(30)相较容易生成且稳定;电子结构计算表明,Mg_(23)Al_(30)相结构稳定的原因是键合作用较强;弹性常数计算结果表明,Mg_(23)Al_(30)为塑性相,Mg_(17)Al_(12)为脆性相;热力学性质计算表明,室温以上温度范围内,Mg_(23)Al_(30)的Gibbs自由能最小,热结构相对稳定。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得到Mg_(23)Al_(30)、Mg_(17)Al_(12)均为低熔点合金。(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4期)

张璐瑶,武小娟,孙焕焕,郑成博,王聪[3](2019)在《镀镍层对铜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MT焊对已镀镍T2和Al1060进行焊接,对接头的形貌及物相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镀镍层厚度对铜铝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层厚度随着镀镍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镀镍层的存在使焊接接头处有含镍相的存在,表明镍层有效地阻断了铜铝之间的相互扩散;随着镀镍层厚度的增加,焊接接头处铜铝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减小;焊接接头最大抗拉强度为70.77MPa。(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胜华,王菲菲,向军淮,张洪华[4](2018)在《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对提高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韧性和耐高温氧化性的改性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些改性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性能,但仍需要加大力度开发先进的制备工艺和改性方法以满足现代工业技术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07期)

孙杰[5](2018)在《汽车发动机部件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分析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对于汽车的要求也有明显提升。现代汽车发展正朝着高速、安全、低耗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发动机的技术革新工作也至关重要。将高性能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中,可以让其优秀的性能来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周期,减少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4期)

程祥霞,曲寿江,冯艾寒,沈军[6](2016)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晶团与片层尺寸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晶团与片层尺寸效应研究进展,包括片层形成机制、晶团与片层尺寸控制方法,以及晶团尺寸、片层间距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尺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片层组织形成机制主要基于位错形核、剪切机制和原子偏析。单个γ相板条形成后,在母相中通过Shockley不全位错滑移及原子扩散生成不同取向的变体;晶团尺寸及片层间距,通过添加合金元素、相变/再结晶、热机械加工、粉末冶金等方式得到细化;晶团尺寸与硬度、强度符合经典的Hall-Petch关系,随晶团尺寸增加,屈服强度及硬度减小;晶团尺寸对断裂韧性影响复杂。片层间距与硬度、强度及断裂韧性也符合经典的Hall-Petch关系。高温蠕变最小应变速率及辐射后空洞密度随片层尺寸增大线性增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6年04期)

马英石,贾清,周丽[7](2016)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铣削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γ-TiAl金属间化合物是新型航空材料,由于室温延展性低,在切削过程中很难形成塑性变形,试验加工表面出现材料拉出、片层结构直接破坏的现象,加工表面质量差。本文通过对γ-Ti Al进行加工试验,研究切削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表面横截面的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片层方向与加工表面垂直的区域发生片层结构扭曲,产生塑性变形,随着切削深度的降低或进给速度的增加,加工表面塑性变形减小,加工表面质量变好。(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江涛,陈燕,黄鹏,杨鸽,卢永洁[8](2015)在《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铌铝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由于具有优秀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领域中。陶瓷材料具有很多优秀性能。所以可以将铌铝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损性能等优秀性能。本文首先介绍铌铝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研究发展现状。并详细讲述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以及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本文来源于《现代技术陶瓷》期刊2015年06期)

唐腊梅[9](2015)在《汽车发动机部件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低能耗、轻量化、安全与高速等特征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把轻质与高性能的Ti AL合金应用在汽车的发动机之中,可以将合金优异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使汽车达到节能与减排、提高使用寿命与减重的目的。本文就太铝合金的性能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太铝合金对于汽车发动机的作用,进而设计出性能较高的汽车,使得汽车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5年21期)

王静[10](2015)在《激光熔覆制备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e-Al金属间化合物(Fe3Al和FeAl)具有优良的耐氧化、耐腐蚀性能,利用激光熔覆在钢基体表面制备Fe-A1金属间化合物熔覆层可以提高钢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本文在Q235钢基表面利用激光熔覆金属粉末原位合成了Fe-Al熔覆层,同时利用等离子喷涂+激光重熔制备了Fe-Al熔覆层。通过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显微硬度、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造渣剂、微量合金元素(Cr、Ni、Si)以激光重熔喷涂层对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预置粉末中铁铝含量以及造渣剂的比例对Fe-Al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添加适量的造渣剂不仅促进熔覆层组织更致密、提高熔覆层成形质量,还可以显着细化熔覆层晶粒。添加造渣剂时熔覆层由明暗度不同的细小的等轴晶粒组成;不加造渣剂时,熔覆层由粗大的柱状晶粒组成。熔覆层物相均是B2结构的FeAl相和D03结构的Fe3Al,但是,添加造渣剂的熔覆层中出现了D03结构的Fe3Al的超点阵衍射峰,即造渣剂可以促进D03结构的Fe3Al的形成。TEM结果表明,两相的位相关系为Fe3Al(220)//FeAl(101)。当熔覆粉末中铝含量相同时,添加造渣剂可以显着提高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与低碳钢相比,Fe-Al熔覆层有着优良的耐氧化和耐蚀性能,并且,添加造渣剂的熔覆层比不加造渣剂的熔覆层的耐氧化和耐蚀性能更好。在进行多层熔覆过程中,多层Fe-Al熔覆层组织无分层现象,由粗大的柱状晶组成。Fe-Al熔覆层内部有少量裂纹,主要物相为B2结构的FeAl相和D03结构的Fe3Al。熔覆粉末中添加少量Cr和Ni元素可以显着提高多层Fe-Al熔覆层的塑韧性,减少熔覆层中的裂纹,而Si元素会导致熔覆层生成脆性相Fe3Al0.7Si0.3,造成熔覆层裂纹增多。Fe-Al-Cr和Fe-Al-Ni熔覆层组织致密,无裂纹,主要物相都是FeAl相Fe3Al相;Fe-Al-Si熔覆层内部有大量裂纹,物相为FeAl相、Fe3Al相和Fe3Al0.7Si0.3相。与低碳钢相比,熔覆层有着较高的显微硬度。Fe-Al-Si熔覆层的显微硬度最高,其次是Fe-Al-Ni、Fe-Al, Fe-Al-Cr熔覆层的显微硬度最低。与低碳钢相比,熔覆层有着良好的耐蚀性。Fe-Al-Cr熔覆层的耐蚀性最好,其次是Fe-Al-Ni;由于Fe-Al-Si熔覆层中裂纹太多,其耐蚀性最差。利用等离子喷涂+激光重熔工艺可以制备出表面平整且与基体良好冶金结合的Fe-Al熔覆层。两种工艺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熔覆层的表面平整度,还可以促进熔覆层中B2结构的FeAl向D03结构的Fe3Al的转变。当喷涂粉末中Fe:Al=1:1时,熔覆层内部组织致密,无裂纹熔覆层显微硬度约为360HV,此时,熔覆层的耐蚀性最好。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熔覆层组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熔覆层主要由FeAl和Fe3Al组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30)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Mg_(17)Al_(12)和Mg_(23)Al_(30)相的形成热、结合能、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弹性性质和熔点。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Mg_(17)Al_(12)相的结合能和形成热较小,说明Mg_(23)Al_(30)相较容易生成且稳定;电子结构计算表明,Mg_(23)Al_(30)相结构稳定的原因是键合作用较强;弹性常数计算结果表明,Mg_(23)Al_(30)为塑性相,Mg_(17)Al_(12)为脆性相;热力学性质计算表明,室温以上温度范围内,Mg_(23)Al_(30)的Gibbs自由能最小,热结构相对稳定。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得到Mg_(23)Al_(30)、Mg_(17)Al_(12)均为低熔点合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近净形铸造[C].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9

[2].郑博,赵丽,董仕节,胡心彬.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导报.2019

[3].张璐瑶,武小娟,孙焕焕,郑成博,王聪.镀镍层对铜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9

[4].胡胜华,王菲菲,向军淮,张洪华.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8

[5].孙杰.汽车发动机部件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分析与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

[6].程祥霞,曲寿江,冯艾寒,沈军.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晶团与片层尺寸效应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2016

[7].马英石,贾清,周丽.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铣削加工试验研究[J].工具技术.2016

[8].江涛,陈燕,黄鹏,杨鸽,卢永洁.铌铝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J].现代技术陶瓷.2015

[9].唐腊梅.汽车发动机部件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

[10].王静.激光熔覆制备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添加到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后...烧结后的CNT6铁铝金属间化合物...(a)Fe-28Al及(b)Fe-28Al-5Cr在载荷为...铁一铝二元相图2号试样界面处组织Al-Si和Al-Si-Fe合金中硅或金属间化合...

标签:;  ;  ;  ;  ;  ;  ;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论文_杨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