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论文和设计-吕二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它包括炉体、水箱以及回程吸热管,水箱设置于炉体上方,炉体内设置有炉腔,回程吸热管设置于炉腔上方且分布于水箱轮廓范围内,回程吸热管包括底壳部、连接管部以及回程管部,回程管部的顶面上设置有出气管。本实施通过在水箱内设置回程吸热管,使炉内的火焰不仅可在底壳部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垂直加热,而且可通过回程管部的壳壁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大大增加了水箱的受热面积,充分利用了炉腔内煤块燃烧时发出的热量,避免了直通式炉腔内的热能瞬间扩散、吸收不充分的弊端,提高了煤炉整体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使炉腔内的煤以及煤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煤以及煤烟的燃烧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水箱以及回程吸热管,所述水箱设置于炉体上方,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腔,所述回程吸热管设置于炉腔上方且分布于水箱轮廓范围内,所述回程吸热管包括底部开口且与炉腔相连通的底壳部、设置于底壳部一端且下端与底壳部相连通的连接管部以及对位设置于底壳部上方且一端与连接管部的上端相连通的回程管部,所述回程管部的远离连接管部的一端的顶面上设置有下端与回程管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贯穿水箱后向上延伸分布。

设计方案

1.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水箱以及回程吸热管,所述水箱设置于炉体上方,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腔,所述回程吸热管设置于炉腔上方且分布于水箱轮廓范围内,所述回程吸热管包括底部开口且与炉腔相连通的底壳部、设置于底壳部一端且下端与底壳部相连通的连接管部以及对位设置于底壳部上方且一端与连接管部的上端相连通的回程管部,所述回程管部的远离连接管部的一端的顶面上设置有下端与回程管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贯穿水箱后向上延伸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炉腔设置为“一”字型结构,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炉腔相连通的炉口,所述底壳部对位架设于炉腔的上方,所述连接管部分布于底壳部的远离炉口的一端,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回程管部的靠近炉口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管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槽孔以将回程管部分隔成多个回程单元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部的侧壁的上端部向外侧延伸成型有一与回程管部相连通的清灰口,所述清灰口通过一阀门进行紧固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架和设置于炉架侧壁上的保温层,所述炉架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管体依次相连通而形成的长方框架体,所述炉架的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或后侧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炉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均被包覆于保温层内分布,所述炉架底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水管,所述炉架顶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的内部与水箱相连通的第二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三水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设置于炉架底部的后端壁面上,所述第二水管设置于炉架前端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三水管设置于水箱后端部的顶面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口由炉架的前侧框架向前延伸成型,炉口处铰接有一炉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炉架的下方设置为集灰室,所述集灰室内且位于格栅板的轮廓下方插接有灰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煤炉还包括一设置于水箱和炉体外表面上的外架体和设置于外架体上的外壳体,所述外架体呈长方框体结构,所述外壳体包覆于外架体的外表面分布,所述出气管贯穿外壳体后向外侧延伸分布,所述外壳体和外架体之间夹设有保湿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大部分村镇使用的土暖气大多采用原煤进行直接燃烧,燃烧原煤所使用的锅炉的排烟系统通常采用直桶排烟,这样的结构设计容易造成煤烟燃烧不充分,使得大量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浪费了煤炭资源,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燃烧原煤的过程中,平均每三小时左右必须加煤一次,造成人力的浪费;现有的采暖锅炉对水加热的效率不高,提供的热水温度极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采暖煤炉提出改进方案,研制出了一种高效地常压热水采暖煤炉,以解决北方地区村镇土锅炉取暖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同时也为了节约煤炭资源,减省劳力和使取暖锅炉保持舒适恒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它包括炉体、水箱以及回程吸热管,所述水箱设置于炉体上方,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腔,所述回程吸热管设置于炉腔上方且分布于水箱轮廓范围内,所述回程吸热管包括底部开口且与炉腔相连通的底壳部、设置于底壳部一端且下端与底壳部相连通的连接管部以及对位设置于底壳部上方且一端与连接管部的上端相连通的回程管部,所述回程管部的远离连接管部的一端的顶面上设置有下端与回程管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贯穿水箱后向上延伸分布。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炉腔设置为“一”字型结构,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炉腔相连通的炉口,所述底壳部对位架设于炉腔的上方,所述连接管部分布于底壳部的远离炉口的一端,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回程管部的靠近炉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回程管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槽孔以将回程管部分隔成多个回程单元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部的侧壁的上端部向外侧延伸成型有一与回程管部相连通的清灰口,所述清灰口通过一阀门进行紧固密封。

优选地,所述炉体包括炉架和设置于炉架侧壁上的保温层,所述炉架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管体依次相连通而形成的长方框架体,所述炉架的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或后侧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炉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均被包覆于保温层内分布,所述炉架底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水管,所述炉架顶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的内部与水箱相连通的第二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三水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管设置于炉架底部的后端壁面上,所述第二水管设置于炉架前端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三水管设置于水箱后端部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炉口由炉架的前侧框架向前延伸成型,炉口处铰接有一炉门。

优选地,所述炉架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炉架的下方设置为集灰室,所述集灰室内且位于格栅板的轮廓下方插接有灰槽。

优选地,所述集灰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采暖煤炉还包括一设置于水箱和炉体外表面上的外架体和设置于外架体上的外壳体,所述外架体呈长方框体结构,所述外壳体包覆于外架体的外表面分布,所述出气管贯穿外壳体后向外侧延伸分布,所述外壳体和外架体之间夹设有保湿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型煤在炉腔内燃烧,燃烧过程在常压下进行,无需通过加压或者鼓风来提高燃烧效率;与传统的直通式的采暖锅炉相比,本实施通过在水箱内设置回程吸热管,使炉内的火焰不仅可在底壳部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垂直加热,而且火焰在通过连接管部进入回程管部并通过回程管部进入出气管的过程中,可通过回程管部的壳壁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大大增加了水箱的受热面积,充分利用了炉腔内煤块燃烧时发出的热量,避免了直通式炉腔内的热能瞬间扩散、吸收不充分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煤炉整体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使炉腔内的煤以及煤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煤以及煤烟的燃烧率,有效地改善了直通式锅炉因煤烟燃烧不充分,使得大量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弊端。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回程吸热管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水箱的受热面积和对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煤烟的燃烧率,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煤炭资源,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体和回程吸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程吸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它包括炉体1、水箱2以及回程吸热管3,水箱2设置于炉体1上方,炉体1 内设置有炉腔a,回程吸热管3设置于炉腔a上方且分布于水箱2轮廓范围内,回程吸热管3包括底部开口且与炉腔a相连通的底壳部31、设置于底壳部31 一端且下端与底壳部31相连通的连接管部32以及对位设置于底壳部31上方且一端与连接管部32的上端相连通的回程管部33,回程管部33的远离连接管部32的一端的顶面上设置有下端与回程管部33相连通的出气管34,出气管34的上端贯穿水箱2后向上延伸分布。本实施例的采暖煤炉可采用型煤在炉腔a内燃烧,燃烧过程在常压下进行,无需通过加压或者鼓风来提高燃烧效率;与传统的直通式的采暖锅炉相比,本实施通过在水箱2内设置回程吸热管3,使炉内的火焰不仅可在底壳部31对水箱2内的水进行垂直加热,而且火焰在通过连接管部32进入回程管部33并通过回程管部33进入出气管34 的过程中,可通过回程管部33的壳壁对水箱2内的水进行加热,大大增加了水箱2的受热面积,充分利用了炉腔a内煤块燃烧时发出的热量,避免了直通式炉腔a内的热能瞬间扩散、吸收不充分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煤炉整体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使炉腔a内的煤以及煤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煤以及煤烟的燃烧率,有效地改善了直通式锅炉因煤烟燃烧不充分,使得大量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弊端。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回程吸热管3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水箱2的受热面积和对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煤烟的燃烧率,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煤炭资源,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为提高回程管部33的回程加热效果,本实施例的炉体1的炉腔a设置为“一”字型结构,炉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炉腔a相连通的炉口101,底壳部 31对位架设于炉腔a的上方,连接管部32分布于底壳部31的远离炉口101 的一端,出气管34设置于回程管部33的靠近炉口101的一端。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可便于空气从炉口101进入炉腔a,为炉腔a内的煤烟助燃,火焰向炉腔a内侧运动,通过连接管部32,再通过回程管部33回到靠近炉口101的一端,并从出气管34出排出,从而有利于将炉腔a内的温度集中于炉腔a的内端,以增加对水的加热效率,并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可通过延长“一”字型结构炉腔a的长度,来延长底壳部31及回程管部33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回程管部33对水的加热效果。

为提高回程管部33对水的加热效果,本实施例的回程管部3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槽孔b以将回程管部33分隔成多个回程单元管。由此,利用分隔槽孔b的设置,使一个回程管部33分隔成多个回程单元管,利用多个回程单元管以增加回程管部33与水箱2内水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回程管部33 对水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暖煤炉整体的换热效率。

为便于清理回程管部33内的积灰,本实施例的连接管部32的侧壁的上端部向外侧延伸成型有一与回程管部33相连通的清灰口35,清灰口35通过一阀门351进行紧固密封。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回程管部33内会积累少量的煤灰,当积灰变多时,容易影响煤炉的供暖效果,而回程管部33内部,由于其构造的原因,不容易清理,故在连接管部32的侧壁上开设一与回程管部 33对位分布且相连通的清灰口35,在使用时,通过阀门351进行紧固密封,在需要清理时,打开阀门351进行清灰。

为进一步提高采暖煤炉对水的加热效果,本实施例的炉体1包括炉架11 和设置于炉架11侧壁上的保温层12,炉架11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管体依次相连通而形成的长方框架体,炉架11的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或后侧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两端分别与炉架11的内部相连通,换热管13均被包覆于保温层12内分布,(即换热管13可只设置于炉架11的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或后侧框架上,也可同时设置在炉架11的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和后侧框架上,换热管13可沿横向或者纵向分布),炉架11底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11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水管14,炉架11顶部设置有用于使炉架11的内部与水箱2相连通的第二水管15,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三水管21。由此,可利用中空的炉架11和换热管13的设置,使炉架11和换热管13内充满水,在炉腔a内的火焰对水箱2直接加热的同时,利用炉腔a内的高温对周围的炉架11和换热管13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增加对炉体1内能量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采暖煤炉对水的加热效果;并且水箱2与炉架11内部通过第二水管15相连通,利用第一水管14和第三水管21分别与外部相连,使水箱2和炉架11内形成供水循环,以便于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供暖,可大大提高整个采暖煤炉的供暖面积上限,其供暖面积可大可小,可为100-10000平米的室内提供热源。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水管14设置于炉架11底部的后端壁面上,第二水管15设置于炉架11前端部的顶面上,第三水管21设置于水箱2后端部的顶面上。由此,可最大化地延长水箱2和炉架11内形成供水循环的行程,从而提高采暖煤炉与水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暖煤炉对水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炉口101由炉架11的前侧框架向前延伸成型,炉口101处铰接有一炉门102。

为便于炉腔a内煤的充分燃烧,及对燃烧后的煤灰进行回收,本实施例的炉架11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板16,炉架11的下方设置为集灰室c,集灰室c 内且位于格栅板16的轮廓下方插接有灰槽17。由此,当型煤燃烧可从格栅板 16处落入灰槽17内,从而便于燃烧后的煤灰进行回收和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集灰室c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d。灰槽17 的高度低于集灰室c的高度,以在集灰室c与灰槽17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间隙,以在灰槽17插入集灰室c内时,气体仍然能从通气孔d进入集灰室c内,并通过格栅板16进入炉腔a,为型煤的燃烧提供助力。

为提高采暖煤炉的保温效果,及提高采暖煤炉的整体美观性,本实施例的采暖煤炉还包括一设置于水箱2和炉体1外表面上的外架体4和设置于外架体4上的外壳体5,外架体4呈长方框体结构,外壳体5包覆于外架体4的外表面分布,第一水管14、第三水管21、出气管34和炉口101分别贯穿外壳体5后向外侧延伸分布,外壳体5和外架体4之间夹设有保湿层(图中未示出),作为优选,保湿层可采用岩棉等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利用岩棉达到隔热和保湿的作用。由此,可利用外壳体5的设置使整个采暖煤炉的外观整洁、美观,同时利用外架体4的设置使外壳体5与水箱2和炉体1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层,使得水箱2和炉体1内的热量不会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导致热量流失,从而提高了采暖煤炉的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782.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484834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4H 1/18

专利分类号:F24H1/18;F24H9/00;F24H9/06;F24H9/18;F24H9/02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吕二荣

第一申请人:吕二荣

申请人地址: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特拉沟门村下麻黄梁社128号

发明人:吕二荣

第一发明人:吕二荣

当前权利人:吕二荣

代理人:周丹

代理机构:4439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常压热水采暖煤炉论文和设计-吕二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