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论文和设计-丁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设有定位孔。该多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第一支撑柱组围成矩形支撑架,以支撑第一工件,第一支撑柱组上的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一工件上的定位孔。第二支撑柱组围成矩形支撑架,以支撑第二工件,第二支撑柱组上的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二工件上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托盘,可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减少了生产中托盘的种类,便于生产管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线输送系统,用于输送托盘本体,即可输送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装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用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工件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一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一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柱和多个第四支撑柱,且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四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二矩形支撑架,且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的面积,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工件;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二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二定位孔。

设计方案

1.一种多用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工件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

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一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一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柱和多个第四支撑柱,且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

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四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二矩形支撑架,且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的面积,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工件;

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二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二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第一防撞块;

所述多块第一防撞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撞块的端部凸出所述托盘本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多块固定板,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托盘本体之间形成容置槽;

所述多块第一防撞块分别对应的嵌入在各所述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块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一防撞块凸出于所述托盘本体的部分呈月牙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第二防撞块;

所述多块第二防撞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防撞块的侧面凸出所述托盘本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下两侧设有多个矩形卡槽;

所述第二防撞块的截面呈L型,所述多块第二防撞块分别对应的卡接在所述多个矩形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块和所述第二防撞块的材质均为尼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吊环;

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两个吊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螺纹孔内,用于吊取所述托盘本体。

9.一种装配线输送系统,用于输送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顶升装置、下压装置、感应器、控制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托盘;

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多用托盘;

所述顶升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和所述感应器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且所述顶升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和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输送装置上的多用托盘到达预设工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就位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就位信号后,控制所述顶升装置顶起所述预设工位上的多用托盘,并形成装配工位,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下压装置下压所述装配工位上的多用托盘上的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装置;

所述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阻挡装置用于限制所述预设工位的上游的托盘本体的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及总成等)的装配是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最重要工艺环节之一,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各种零部件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组装成整车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的工艺过程。

汽车产品装配时,各生产线上的缸体、缸盖、阀体和离合器壳体等工件多采用剁盘的方式运送,工件被运送到指定工位,通过机械手抓取,将工件组装到发动机上,或在指定工位上将工件固定,以对工件装配零部件。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汽车产品上的每个工件的输送采用单一对应的托盘装载,托盘采用对应的输送装置输送,造成托盘和输送装置的种类多样,生产中难以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可以装载和输送多种工件,便于生产管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工件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多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

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一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

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一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支撑柱组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柱和多个第四支撑柱,且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高度相同;

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各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部螺纹旋合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和所述多个第四支撑柱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二矩形支撑架,且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的面积,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工件;

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凸出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顶端呈锥形,各所述第二定位销用于分别对应的插入各所述第二定位孔。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多块第一防撞块;

所述多块第一防撞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撞块的端部凸出所述托盘本体的侧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托盘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多块固定板,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托盘本体之间形成容置槽;

所述多块第一防撞块分别对应的嵌入在各所述容置槽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撞块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一防撞块凸出于所述托盘本体的部分呈月牙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多块第二防撞块;

所述多块第二防撞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防撞块的侧面凸出所述托盘本体的侧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下两侧设有多个矩形卡槽;

所述第二防撞块的截面呈L型,所述多块第二防撞块分别对应的卡接在所述多个矩形卡槽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撞块和所述第二防撞块的材质均为尼龙。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两个吊环;

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两个吊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螺纹孔内,用于吊取所述托盘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线输送系统,用于输送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包括:输送装置、顶升装置、下压装置、感应器、控制器以及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托盘;

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多用托盘;

所述顶升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和所述感应器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且所述顶升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和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输送装置上的多用托盘到达预设工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就位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就位信号后,控制所述顶升装置顶起所述预设工位上的多用托盘,并形成装配工位,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下压装置下压所述装配工位上的多用托盘上的工件。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阻挡装置;

所述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阻挡装置用于限制所述预设工位的上游的托盘本体的移动。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旋合在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第一支撑柱组围成第一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第一支撑柱组上的第一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一工件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支撑柱组围成第二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二工件,第二支撑柱组上的第二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二工件上的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托盘,可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减少了生产中托盘的种类,便于生产管理。相应的,用于输送托盘本体的输送系统,可输送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用托盘的第二防撞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工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工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装配线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

11、第一工件;1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工件;121、第二定位孔;2、托盘本体;2ˊ、托盘本体;201、输送装置;2011、驱动电机;202、顶升装置;203、下压装置;204、感应器;205、阻挡装置;21、第一螺纹孔;22、固定板;23、矩形卡槽;24、第二螺纹孔;3、第一支撑柱组;31、第一支撑柱;311、第一定位销;32、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组;41、第三支撑柱;411、第二定位销;42、第四支撑柱;5、第一防撞块;6、第二防撞块;7、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用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用托盘的第二防撞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工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工件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用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工件11和第二工件12。第一工件1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工件12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21。本实施例的多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2、第一支撑柱组3和第二支撑柱组4。

托盘本体2为矩形板。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1,多个第一螺纹孔21在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上呈矩形阵列布置。

第一支撑柱组3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柱31和多个第二支撑柱32。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2的高度相同,即多个第一支撑柱31和多个第二支撑柱32的顶部高度相同。

第一支撑柱31的底端设有外螺纹,各第一支撑柱31的底端通过外螺纹旋合在托盘本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内。第二支撑柱32的底端也设有外螺纹,各第二支撑柱32的底端通过外螺纹旋合在托盘本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内,多个第一支撑柱31和多个第二支撑柱32在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一矩形支撑架。托盘本体2承载第一工件11时,第一矩形支撑架与第一工件11的底面抵持,即多个第一支撑柱31和多个第二支撑柱32的顶面与第一工件11的底面抵持,以支撑第一工件11。

第一支撑柱31的顶部均设有第一定位销311,第一定位销311的位置与第一工件11上的第一定位孔111对应。第一定位销311凸出第一支撑柱31的顶面,且第一定位销311的顶端呈锥形。托盘本体2承载第一工件11时,各第一支撑柱31上的第一定位销311分别插入到第一工件11底面上的第一定位孔111内,使第一工件11在托盘本体2上定位,也防止第一工件11在托盘本体2上移动。

第二支撑柱组4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柱41和多个第四支撑柱42。第三支撑柱41和第四支撑柱42的高度相同,即多个第三支撑柱41和多个第四支撑柱42的顶部高度相同。

第三支撑柱41的底端设有外螺纹,各第三支撑柱41的底端通过外螺纹旋合在托盘本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内。第四支撑柱42的底端也设有外螺纹,各第四支撑柱42的底端通过外螺纹旋合在托盘本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内,多个第三支撑柱41和多个第四支撑柱42在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上围绕成第二矩形支撑架,且第二矩形支撑架的面积大于第一矩形支撑架的面积。托盘本体2承载第二工件12时,第二矩形支撑架与第二工件12的底面抵持,即多个第三支撑柱41和多个第四支撑柱42的顶面与第二工件12的底面抵持,以支撑第二工件12。

第三支撑柱41的顶部均设有第二定位销411,第二定位销411的位置与第二工件12上的第二定位孔121对应。第二定位销411凸出第三支撑柱41的顶面,且第二定位销411的顶端呈锥形。托盘本体2承载第二工件12时,各第三支撑柱41上的第二定位销411分别插入到第二工件12底面上的第二定位孔121内,使第二工件12在托盘本体2上定位,也防止第二工件12在托盘本体2上移动。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盘本体、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第一支撑柱组和第二支撑柱组旋合在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上。第一支撑柱组围成第一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第一支撑柱组上的第一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一工件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支撑柱组围成第二矩形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二工件,第二支撑柱组上的第二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二工件上的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托盘,可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减少了生产中托盘的种类,便于生产管理。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多用托盘,还包括:多个第一防撞块5。

多个第一防撞块5均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托盘本体2的左右两侧,即托盘本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防撞块5的端部凸出托盘本体2的左右侧面。托盘本体2的长度方向,为托盘本体2在输送装置上输送时的移动方向。设置第一防撞块5,托盘本体2在输送装置上发生相互碰撞时,碰撞在第一防撞块5上,防止托盘本体2在输送装置上因相互碰撞而使托盘本体2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托盘本体2的左右两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多块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下侧面与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容置槽221。

多块第一防撞块5分别对应的嵌入在多个固定板22与托盘本体2之间的容置槽221内。容置槽221的深度小于第一防撞块5的长度,使得第一防撞块5的端面凸出托盘本体2的左右侧面。

进一步的,第一防撞块5呈圆柱形,为圆形薄片。第一防撞块5嵌入在固定板22与托盘本体2之间的容置槽221内,多个第一防撞块5的端部凸出托盘本体2侧面部分的形状呈月牙形。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多用托盘,还包括:多块第二防撞块6。

多个第二防撞块6均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托盘本体2的上下两侧,即托盘本体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防撞块6的外侧面均凸出托盘本体2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面。设置第二防撞块6,托盘本体2在输送装置上移动与输送装置发生碰撞时,碰撞在第二防撞块6上,防止托盘本体2在输送装置上与输送装置碰撞而使托盘本体2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托盘本体2的上下两侧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矩形卡槽23。

第二防撞块6的截面呈L型,L型的多块第二防撞块6分别对应的卡接在托盘本体2上下两侧的多个矩形卡槽23内,且第二防撞块6的外侧面凸出托盘本体2的上下侧面。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撞块5和第二防撞块6的材质均为尼龙。借助尼龙的弹性,在发生碰撞时,托盘本体2受到的冲击更小,可更好的保护托盘本体2。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多用托盘,还包括:两个吊环7。

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24,两个吊环7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托盘本体2的两个第二螺纹孔24内,方便托盘本体2的吊取、搬运。

优选地,托盘本体2的上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4,且多个第二螺纹孔24与托盘本体2上的多个第一螺纹孔21的规格相同,使得第一支撑柱31、第二支撑柱32、第三支撑柱41、第四支撑柱42和吊环7均可连接在第一螺纹孔21和第二螺纹孔24内。多用托盘2使用时根据需要,可调整第一支撑柱31、第二支撑柱32、第三支撑柱41、第四支撑柱42和吊环7在托盘本体2上的位置,提高托盘本体2的适用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装配线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装配线输送系统,用于输送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本实施例的装配线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201、顶升装置202、下压装置203、感应器204、控制器和上述的实施例一中的多用托盘2ˊ。

多用托盘2ˊ承载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输送装置201上设有传送辊轮,传动辊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且传送带与驱动电机201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011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带动传送辊轮转动。多用托盘2ˊ搁置在输送装置201的传动辊轮上,传动辊轮的转动带动多用托盘2ˊ移动,即带动工件移动。

顶升装置202、下压装置203和感应器204均设置在输送装置201上的支撑架上。顶升装置202位于输送装置101上传动辊轮的下方,下压装置203位于输送装置101上传动辊轮的上方,顶升装置202、下压装置203和感应器204分别与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

多用托盘2ˊ在输送装置201上移动,感应器204在感应到输送装置201上的多用托盘2ˊ到达预设工位时,向控制器发送多用托盘2ˊ到达预设工位的就位信号。

控制器在接收到感应器发送的多用托盘2ˊ到达预设工位的就位信号后,控制顶升装置202的顶升机构顶起输送装置201上的预收工位上的多用托盘,即顶起预设工位上的工件,形成装配工位。且控制器控制下压装置203的下压机构下压装配工位上的工件,将装配工位上的工件压紧固定,以对工件进行装配。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装配线输送系统,还包括:阻挡装置205。

阻挡装置205设置在输送装置201的支撑架上,位于输送装置201上的传送辊轮的下方。阻挡装置205限制输送装置201上的位于预设工位的上游的托盘本体2ˊ的移动。阻挡装置205的阻挡机构上升时,将预设工位的上游的托盘本体2ˊ阻挡,使得装配工位上的工件保持稳定;阻挡装置205的阻挡机构下降时,被阻挡的托盘本体2ˊ继续移动,以移动到预设工位进行装配。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托盘本体,即输送托盘本体上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输送装置上设有顶升装置、下压装置和感应器,托盘本体到达预设工位时,顶升装置将托盘本体顶起,并通过下压装置将工件压紧固定,以对工件进行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328.8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66737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B65D 19/26

专利分类号:B65D19/26;B65D19/44

范畴分类:34C;

申请人: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17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胜塔路79号

发明人:丁凯

第一发明人:丁凯

当前权利人: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琮;傅云

代理机构:31285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多用托盘及装配线输送系统论文和设计-丁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