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损失率,弹性模量,骨料,尾矿。
混凝土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彬彬[1](2019)在《商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中异常情况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了大量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情况,对检测结果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各种异常情况对检测结论的影响。对商品混凝土试样的检测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达到完善商品混凝土试样检测方法,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2期)
阮小龙,林朝飞[2](2019)在《掺高炉除尘灰与尾矿砂复合混凝土的制备及抗压强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炉除尘灰和尾矿砂分别是工业及选矿排弃物,现利用价值和利用率均不高,依然采取大量填埋的处理方式,随着大量囤积,对环境存在极大危害与安全隐患。利用高炉除尘灰和尾矿砂分别替代混凝土中水泥和天然砂成分,通过试验发现一定范围内替代率的复合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随着替代率增加,复合混凝土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在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也越加严重。(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2期)
庄晶晶,陈长冰[3](2019)在《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废浆对C80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制C80混凝土使用质量稳定、颗粒级配较好、强度富裕系数大的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的碎石;细骨料为细度模数2.6左右的中粗砂;矿物掺合料选用一级粉煤灰与S95精细硅粉、矿渣粉复掺;外加剂选用聚羧酸减水剂与BTC功能型外加剂复掺;水胶比0.26左右;研究不同比例搅拌站废浆作为拌和用水对A、B组矿物掺合料C80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胶体与聚合物》期刊2019年04期)
贾蓬,杜功成,任云阳,吴振东[4](2019)在《振动拌和对混凝土强度及其抗冻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混凝土振动拌和过程中的振动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振动功率、振动时间、拌和次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实验室条件下混凝土振动拌和的最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以该最优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试验,分析了振动拌和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功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着,而振动时间对其影响较小;振动拌和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其28 d抗压强度较相同配比的静力搅拌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24. 31%;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经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明显低于采用静力搅拌的混凝土的相应指标,振动拌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林雯[5](2019)在《混凝土芯样制件对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建筑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时,应先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分析,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中,钻芯法因直观、可靠、准确度高而被广泛运用。然而在加工制作中,许多因素都会对芯样的抗压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试验数据来探究不同加工方式的芯样与符合规范要求的芯样之间的强度偏差程度,为得出正确的数据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6期)
白彦辉[6](2019)在《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普通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强度之间的现有关系,将孔隙率选为测试材料强度的一个独立变量,根据样品配方制得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基于此,根据格里菲斯理论提出一个新数学模型,并进行一系列试验来验证,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有效空隙率计算值与总空隙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47;得到基于新模型的多选线性回归方程,R~2高达0.99,且优于简单的指数方程,证实抗压强度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建筑施工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梁谦,贾生海,程建萍,张永胜,马成晓[7](2019)在《不同掺量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采用等量取代普通骨料的方法,研究不同掺量连续级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主要采取对照组与不同处理组拌合物和易性、不同龄期试件抗压强度等的对比试验得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级配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并呈线性变化。通过试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得出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其流动性的大小受到混凝土再生骨料及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拌合物的搅拌时间有直接关系,试验分析得出为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时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同时,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早期及后期抗压强度粉煤灰的掺量百分比应随连续级配混凝土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利用试验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利用量,保障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建筑废渣的利用率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又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工程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娄许煜,王起才,代金鹏,郭海贞,谢智刚[8](2019)在《-3℃养护环境下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孔结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负温(-3℃)养护环境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抗压强度和小孔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将结果与标准养护(20℃)条件下试件测试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负温养护环境与标准养护相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结构都变差;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来越差,但孔径分布却得到了优化,细小孔径出现的比例增多,强度和孔径分布之间呈负相关,这与标准养护下的规律不一致。因此,养护温度是影响抗压强度与孔结构规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谭聪,李宗利,韩进生,韩金家,杜向琴[9](2019)在《不同强度等级和尺寸混凝土自由吸水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在试验中如何有效控制湿度是这类试验的关键技术。通过不同强度等级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自由吸水过程中含水率随浸泡时间变化的研究,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混凝土自由吸水过程分为快速吸水阶段、降速吸水阶段、基本饱和阶段,吸水过程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规律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较符合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吸水速率越慢,达到饱和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总吸水量越少,吸水系数越小。C20、C30、C40混凝土试件最大含水率分别比C50增加54.9%、48.7%、11.5%,C50混凝土的吸水系数仅为C20的52%。试件尺寸大小对其吸水特性有影响,对于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边长越大,比表面积越小,前期含水率变化越慢,达到饱和状态所用时间越长,但最大含水率高,试验得到的吸水系数越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兰聪,徐国栋,王军,陈景,王淑[10](2019)在《中英硬化混凝土强度性能测试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中国国标、地方标准等与英国标准以及欧洲标准在硬化混凝土表层强度和动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的差异性,主要从标准的适应范围,硬化混凝土性能检测设备,试验步骤和方法以及最后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对比,最终达到灵活应用中英标准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混凝土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炉除尘灰和尾矿砂分别是工业及选矿排弃物,现利用价值和利用率均不高,依然采取大量填埋的处理方式,随着大量囤积,对环境存在极大危害与安全隐患。利用高炉除尘灰和尾矿砂分别替代混凝土中水泥和天然砂成分,通过试验发现一定范围内替代率的复合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随着替代率增加,复合混凝土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在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也越加严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彬彬.商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中异常情况浅析[J].山西建筑.2019
[2].阮小龙,林朝飞.掺高炉除尘灰与尾矿砂复合混凝土的制备及抗压强度试验[J].山西建筑.2019
[3].庄晶晶,陈长冰.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废浆对C80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19
[4].贾蓬,杜功成,任云阳,吴振东.振动拌和对混凝土强度及其抗冻性能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林雯.混凝土芯样制件对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9
[6].白彦辉.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C].2019年全国建筑施工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7].梁谦,贾生海,程建萍,张永胜,马成晓.不同掺量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
[8].娄许煜,王起才,代金鹏,郭海贞,谢智刚.-3℃养护环境下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孔结构影响[J].混凝土.2019
[9].谭聪,李宗利,韩进生,韩金家,杜向琴.不同强度等级和尺寸混凝土自由吸水规律研究[J].混凝土.2019
[10].兰聪,徐国栋,王军,陈景,王淑.中英硬化混凝土强度性能测试方法对比[J].混凝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