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钩宽黾蝽论文_唐江霞,肖铁光,戈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尖钩宽黾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耐饥,生殖力,跳虫,温度,成虫,种群。

尖钩宽黾蝽论文文献综述

唐江霞,肖铁光,戈峰[1](2005)在《水稻品种对尖钩宽黾蝽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 horvathi Lundlad) 属半翅目Hemiptera,宽黾蝽科Veliidae,是稻飞虱成虫、若虫期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目前,对该虫的研究,主要是与其耐饥性和生殖力以及不同猎物对其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影响的一些研究。而对于以不同水稻品种上猎物为食的尖钩宽黾蝽,是否会因猎物质量的不同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迄今未见报道。(本文来源于《叁明农业科技》期刊2005年03期)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2](2005)在《转Bt基因水稻对两种弹尾虫及尖钩宽黾蝽捕食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Bt基因水稻KMD1、KMD2和对照水稻XS11稻田主要有两种弹尾虫 :灰橄榄长角跳虫Entomobryagriseoolivata (Packard)和钩圆跳虫BourletiellachristianseniBanks。两种Bt稻田中灰橄榄长角跳虫种群密度均显着高于对照XS11稻田 ;在以KMD1和KMD2腐烂茎叶为食的灰橄榄长角跳虫成虫中检测到微量Cry1Ab杀虫蛋白。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不管是单头捕食还是多头协同捕食 ,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horvathiLundblad成虫对用 3种供试水稻残体饲养的灰橄榄长角跳虫的捕食量和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 ,其日捕食量、瞬时攻击率 (a)和处理时间 (Th)均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唐江霞[3](2004)在《水稻—白背飞虱—尖钩宽黾蝽的相互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稻区的重大害虫,为了探明白背飞虱灾变的行为生态机制及自然调控机理,本文就水稻-白背飞虱-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 horvathi Lundblad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以不同水稻品种为食的白背飞虱在生长发育、存活以及繁殖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白背飞虱的若虫期和产卵前期在株两优02上较长,在其它3个品种上较短;成虫寿命在嘉育164上较长;嘉育164上的白背飞虱若虫存活率为77%,比其它3种上的较高。白背飞虱的卵粒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异,湘早籼31上的卵粒较大,为0.0422mm~3;株两优02上的较小,仅为0.0354mm~3。 2.各品种上的白背飞虱的数学形态特征,除后翅面积无显着差异外,其它均有一定的差异。以高感性品种湘早籼31为食的白背飞虱的触角间距离、头到前唇基的距离以及头到喙的距离较其它叁个水稻品种上的长;而中感性品种威优402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的距长度和前翅面积较其余的大;中抗性水稻品种株两优02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的数学形态特征指标一般都较其余的短,这说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数学形态特征的影响与其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3.利用Motic摄像系统对白背飞虱的图像进行测量,对4个水稻品种上的白背飞虱的1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7个数学形态指标的前叁个主分量中,前2个主分量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1.36%,起关键作用的是后足胫节长度、后足距的长度、头到喙的距离以及整个前足长度。这些更进一步说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影响,因此,在防治白背飞虱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抗性品种的种植,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4.以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白背飞虱若虫或成虫为食的尖钩宽黾蝽在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尖钩宽黾蝽的卵期和若虫期在株两优02上较长,在其它3个品种上较短;尖钩宽黾蝽的卵期和1-3龄期的存活率以威优402上的最低,而株两优02上的尖钩宽黾蝽在4、5龄期的存活率较其它叁种低。而且,以株两优02上的白背飞虱若虫或成虫为食的尖钩宽黾蝽仅24.8%左右的卵能发育为成虫。抗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钩宽龟蜷也有抑制作用,这说明水稻品种间接地通过白背飞虱来影响尖钩宽龟蜷的种群动态。 因此,培育抗性品种与利用天敌作为控制害虫的两大重要措施,发挥两者对害虫的协同控制作用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在对害虫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亦可能对天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培育抗性品种时必须同时考虑品种对天敌的影响。应该培育既对害虫具抗性又对天敌有利或无不良影响的抗性品种。那些既能对白背飞虱产生抑制作用,又能同时增强尖钩宽龟蜷的作用的品种,对于减轻白背飞虱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都有好处。(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9)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4](2000)在《越冬代尖钩宽黾蝽耐饥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越冬代尖钩宽黾蝽成虫的耐饥力大小 .结果表明 ,在 14~ 3 2℃范围内 ,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雌、雄成虫的耐饥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各温度间差异显着 .14℃时 ,尖钩宽黾蝽成虫的耐饥时间最长 ,达 3 2 10d(无翅型 )和 2 9 5 8d(有翅型 ) ,3 2℃时 ,则分别为 9 46d和 7 82d ;无翅型成虫耐饥力高于有翅型 ,同一翅型雌成虫的耐饥力又高于雄成虫 ,而且温度越低 ,二者间的差异越大 .不同密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的耐饥力差异显着 ,1雌 1雄 /瓶的耐饥力显着高于 5雌 5雄 /瓶和 10雌 10雄 /瓶 ,而后二者间的差异则不明显 .另外 ,尖钩宽黾蝽 1龄若虫的耐饥力在各温度间的差异也显着 ,14℃和 2 0℃的耐饥力显着高于 2 6℃和 3 2℃ .(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5](1999)在《温度和密度对尖钩宽黾蝽越冬代成虫耐饥力和生殖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耐饥性试验表明,在14℃-32℃恒温下,尖钩宽黾蝽越冬代成虫的耐饥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短。 14℃时耐饥时间最长,可达 29.58- 32.10 d;32℃时最短,为 7.84-9.46d。无翅型成虫的耐饥时间长于有翅型成虫。在14℃-32℃下,不同密度间的耐饥力依次是:单虫<5对<10对。生殖力试验表明,无翅型成虫的产卵量、卵历期及卵孵化率在各温度间均有显着差异,但有翅型成虫在产卵量方面差异不明显。 14℃时的卵历期为20.67 d,显着长于20℃,26℃和32℃时的卵历期,但产卵量则低于后3个温度。14℃,20℃,26℃下的卵孵化率相似达73.8%-87.5%,均显着高于32℃。在单对,5对和 10对/瓶密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的产卵量差异明显,5对密度的产卵量最多,最少的是单对密度,但卵孵化率差异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6](1999)在《尖钩宽黾蝽的越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horvathiLund-blad,属半翅目,宽黾蝽科[1],是我省稻田水面常见的捕食稻飞虱、叶蝉的优势天敌之一。为了正确评价和利用此天敌,必须查明此虫能否在我省越冬,以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前人对尖钩宽黾蝽的生物学和生态(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1999年01期)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张志武[7](1998)在《尖钩宽黾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6℃恒温和12/12光照下,用白背飞虱低龄若虫喂养,组建了尖钩宽黾蝽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计算出有关种群生命表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净繁殖率R=3.7197,世代平均历期T=20.1374d,内禀增长率rm=0.0652,周限增长速率λ=1.0674,种群增长1倍时间DT=10.6262d,瞬时出生率b=0.1157,瞬时死亡率d=0.0505。稳定年龄组配,成虫前期占91.9102%,成虫期占8.0898%。(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5期)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8](1998)在《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成虫的生殖力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比较研究了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成虫的生殖力。试验结果表明,尖钩宽黾蝽无翅型成虫和有翅型成虫如果取食褐飞虱低龄若虫时,在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卵历期、卵孵化率及雌、雄成虫寿命等均无显着性差异;如果取食白背飞虱低龄若虫时,无翅型成虫的产卵量显着高于有翅型,但在其他几个方面则无显着性差异。最后比较了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的生殖指标。(本文来源于《昆虫天敌》期刊1998年02期)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9](1998)在《不同猎物对尖钩宽黾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尖钩宽黾蝽取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低龄若虫时,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历期分别为2586天和2267天,取食白背飞虱的尖钩宽黾蝽若虫存活率(3500%)、产卵速率明显高于取食褐飞虱的若虫存活率(847%)和产卵速率。但雌、雄成虫寿命则较短。这二种猎物下的卵历期、若虫全历期、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雌虫比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陈建明,黄次伟,冯炳灿,程家安[10](1997)在《3种杀菌剂对草间小黑蛛和尖钩宽黾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3种杀菌剂对草间小黑蛛和尖钩宽黾蝽的影响陈建明黄次伟冯炳灿程家安(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杭州310021)(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每年因病虫危害,粮食损失巨大。目前仍用大量杀菌剂、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危害[1、2]。大量使用杀菌剂对稻田...(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1997年02期)

尖钩宽黾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转Bt基因水稻KMD1、KMD2和对照水稻XS11稻田主要有两种弹尾虫 :灰橄榄长角跳虫Entomobryagriseoolivata (Packard)和钩圆跳虫BourletiellachristianseniBanks。两种Bt稻田中灰橄榄长角跳虫种群密度均显着高于对照XS11稻田 ;在以KMD1和KMD2腐烂茎叶为食的灰橄榄长角跳虫成虫中检测到微量Cry1Ab杀虫蛋白。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不管是单头捕食还是多头协同捕食 ,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horvathiLundblad成虫对用 3种供试水稻残体饲养的灰橄榄长角跳虫的捕食量和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 ,其日捕食量、瞬时攻击率 (a)和处理时间 (Th)均无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尖钩宽黾蝽论文参考文献

[1].唐江霞,肖铁光,戈峰.水稻品种对尖钩宽黾蝽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J].叁明农业科技.2005

[2].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转Bt基因水稻对两种弹尾虫及尖钩宽黾蝽捕食作用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5

[3].唐江霞.水稻—白背飞虱—尖钩宽黾蝽的相互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

[4].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越冬代尖钩宽黾蝽耐饥力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

[5].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温度和密度对尖钩宽黾蝽越冬代成虫耐饥力和生殖力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9

[6].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尖钩宽黾蝽的越冬研究[J].昆虫知识.1999

[7].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张志武.尖钩宽黾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

[8].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成虫的生殖力比较研究[J].昆虫天敌.1998

[9].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不同猎物对尖钩宽黾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8

[10].陈建明,黄次伟,冯炳灿,程家安.3种杀菌剂对草间小黑蛛和尖钩宽黾蝽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7

论文知识图

不同温度和密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不同温度和密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单头(左)和3头(右)尖钩宽黾蝽对以...不同温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每天存...不同温度下尖钩宽黾蝽成虫每天存...一9白背飞虱的前翅而积及长度

标签:;  ;  ;  ;  ;  ;  ;  

尖钩宽黾蝽论文_唐江霞,肖铁光,戈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