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达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蛋白质,差异,基因,标记,亲和性,生物防治。
表达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陈蒙,袁赫海,张宇,刘海峰[1](2019)在《山葡萄PA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葡萄苯丙胺酸解氨酶(PAL)是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在果皮着色中能够调控花色苷合成途径。构建PAL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PAL,并对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山葡萄DNA扩增PAL并连接到p MD18-T,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后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后经不同浓度的IPTG、不同诱导温度、不同诱导时间处理,通过DPS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并将重组蛋白纯化。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不同处理下的蛋白表达差异显着(P<0.05),诱导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分别为IPTG浓度、温度和时间。IPTG诱导浓度对其影响最显着(P=0.015<0.05),且IPTG浓度为0.6mmol·L-1,诱导温度为22℃,诱导时间为5h时,诱导重组蛋白PAL的效果最佳。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探究PAL蛋白的表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袁媛,陈志,罗卫星,蔡惠芬[2](2019)在《RERG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制备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有效满足RERG基因(Ras-related and estrogen-regulated growth inhibitor)上蛋白的相关测定,填补RERG多克隆抗体的研究空白。方法:试验使用已经在实验室中克隆的RERG基因序列用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ERG;随后进行RERG蛋白的原核表达;完成RERG蛋白的纯化以及大白兔RERG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结果:通过Western-blot鉴定发现RERG的目的条带单一;使用ELISA检测纯化后的抗体效价,说明其效价达到合格抗体标准。结论:试验制作的RERG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有效满足RERG蛋白的相关测定,填补了RERG的多克隆抗体的研究空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亮,许文婷,赵倩,吴涛,迪力夏提·金汗[3](2019)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蛋白谱,寻找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患者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原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例,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腋窝淋巴结未转移5例。术中留取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提取组织样本中的蛋白,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位点,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倍数>2.0或<0.5且具有重复性时认为是差异表达蛋白位点(以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做对照,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采用二维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筛选出来的差异蛋白位点进行质谱鉴定。另取16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66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9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12例乳腺癌组织中,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组织共检出差异表达蛋白87个,其中差异表达最显着的6个蛋白分别是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埃兹蛋白(Ezrin)、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Maspin蛋白、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KAI-1)。16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Ezrin、 KAI-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转移乳腺癌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转移乳腺癌组织(P均<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患者癌组织中Stathmi、KAI-1、E-cadher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这些蛋白可能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可能作为评价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9期)
耿挺[4](2019)在《新模型可精准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科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邵振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新计算模型MAP,用于统计分析基于同位素标记产生的定量蛋白质组数据,并鉴定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相关论文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探索》在线发表(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9-08-21)
龚宇,丁峰,杨艳,顾勇[5](2019)在《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收集两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患者:PCI术使用造影剂后发生AKI的患者(CI-AKI组,n=10); PCI术使用造影剂后未发生AKI的患者(非CI-AKI组,n=10)使用造影剂前(0h)以及使用造影剂后24h和48h的血清标本。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进行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结果:CI-AKI组患者血清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在PCI术后发生了明显变化,Apolipoprotein E蛋白在0h-24 h以及0h-48 h均出现3倍以上的持续上调表达,非CI-AKI患者组未发现差异表达。结论:CI-AKI患者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在PCI术后发生明显变化,Apolipoprotein E蛋白在CI-AKI病理过程中出现3倍以上的持续上调表达,可能成为对CI-AKI具有具有诊断价值的候选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祁忠达,韦艳,龙水庭,代佑罡,仇广乐[6](2019)在《基于TMT质谱分析技术筛选水稻根尖响应汞胁迫差异表达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米是人群汞暴露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为了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水稻(Oryza sativa L.)适应重金属汞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拔节期金优431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比分析对照组和50、150、300 mg·kg~(-1)氯化汞胁迫组,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TMT(Tandem Mass Tag)技术,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鉴定水稻根尖部位响应汞胁迫差异表达蛋白,对所获得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筛选出汞胁迫响应显着的潜在靶标蛋白。同时,选择20个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平行反应监测试验进行了蛋白验证。结果表明,在变化倍数≥1.3、P<0.05条件下,共鉴定5253种定量蛋白,包含364种差异蛋白,其中258种表达上调,106种表达下调。基因本体分子功能提示,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参与催化活性、绑定转运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显着性富集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05。成功鉴定并验证到的差异蛋白分别涉及抗氧化还原蛋白、金属螯合肽合成蛋白、金属硫蛋白相关蛋白等。差异表达蛋白中,与抗氧化、重金属胁迫防御响应和信号通路等相关的蛋白总体上调,而与代谢和能量产生与转运相关蛋白表达量总体下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吕换男[7](2019)在《‘金坠梨’和‘鸭梨’差异表达蛋白PbTM9SF3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果树,而‘金坠梨’是由自交不亲和的‘鸭梨’芽变而来,是自交亲和性品种。前人研究表明,非S因子的突变导致了‘金坠梨’的自交亲和。但导致‘金坠梨’自交亲和性突变的非S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均尚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中以‘鸭梨’和‘金坠梨’为试材,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金坠梨’中筛选出了与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基因PbTM9SF3。首先,对PbTM9SF3基因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并采用q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其次,对PbTM9SF3基因进行了亚细胞定位;最后,通过酵母互作实验验证PbTM9SF3基因的功能,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利用iTRAQ技术对‘鸭梨’和‘金坠梨’花粉蛋白进行测序,筛选出48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表达149个,下调表达340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一些代谢途径。从差异表达蛋白中筛选出PbTM9SF3基因,设计引物并在‘金坠梨’中克隆PbTM9SF3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782 bp。PbTM9SF3基因别称EMP70,属于一种跨膜超家族蛋白(TM9SF)。经蛋白结构域分析,PbTM9SF3基因含有1个大的非胞质区、9个跨膜区,推测其可能作为一种通道和运输小分子的运输器;由氨基酸序列比对可知,PbTM9SF3基因的序列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基因MdTM9SF3被聚类为一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2.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发现,PbTM9SF3基因在‘金坠梨’花粉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叶片和花柱;在花粉中,‘金坠梨’的表达量远高于‘鸭梨’,表明PbTM9SF3基因与‘金坠梨’自交亲和性的改变有关。3.采用基因枪轰击的方法,将受控于CAMV 35s启动子的携带有GFP报告基因和PbTM9SF3基因的PEZS-NL载体瞬时转化进洋葱内表皮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存在于细胞质膜上,表明该蛋白是一个膜蛋白。4.为了验证PbTM9SF3基因在自交亲和反应中的功能,从‘金坠梨’中克隆PbTM9SF3基因、PbS_(21)-RNase基因和PbS_(34)-RNase基因,采用酵母互作的方法研究PbTM9SF3蛋白与PbS_(21)-RNase蛋白、PbS_(34)-RNase蛋白是否发生互作。试验结果显示,与AD-PbTM9SF3、BD-PbTM9SF3两个质粒共转化的酵母菌不能正常生长,提示PbTM9SF3与两个S-RNase在酵母互作中不互作。(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9-06-01)
王峥[8](2019)在《猫乳腺肿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猫乳腺肿瘤(Feline mammary carcinoma,FMC)是猫科动物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激素紊乱,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生物标示物和诊断方法。该病发现越晚、瘤体越大,治疗难度越大,生存几率越小,因此早期诊断生物标示物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试验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筛选和鉴定猫乳腺肿瘤差异表达蛋白,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代谢途径,以期找出可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示物。应用PRM蛋白质靶向验证技术,对乳腺肿瘤血清中差异蛋白进行定量验证。试验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猫乳腺恶性肿瘤组(WEC)、良性肿瘤组(WLC)、健康组(WN)进行差异蛋白解析,每组样本6例试验猫,叁组样本组内混合后进行蛋白含量测定、酶切、质谱分析,应用Maxquant软件、uniprot Felinae fasta数据库筛选、鉴定差异蛋白,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应用PRM蛋白质靶向验证技术对叁组样本(组内混合处理)进行蛋白测定、Trypsin酶解、质谱分析与鉴定,结合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试验获得了猫乳腺肿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labbel-free图谱,运用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267个。与健康组相比,恶性肿瘤组中有82个差异蛋白(55个下调,27个上调);与健康组相比,良性肿瘤组中有66个差异蛋白(37个下调,29个上调);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中有81个差异蛋白(37个上调,44个下调);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显着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信号转导;分子功能显着富集在受体结合;细胞位置显着富集在细胞外区域、细胞膜、质膜;KEGG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为补体和凝血级联、胆固醇代谢;PPI分析显示,有16种差异蛋白同时在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健康组相互作用网络中出现。结合GO分析、KEGG分析和PPI分析,APOA2、APOC3、APOB为共同参与蛋白,提示这些差异蛋白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关联。PRM蛋白质靶向验证结果显示参与定量的6种蛋白结果与蛋白组学结果趋势非常一致。试验明确了猫乳腺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应用labbel-free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鉴定了差异蛋白113种。结果表明APOA2、APOC3、APOB、F5、F10、C1Q这6种蛋白,补体和凝血级联、胆固醇代谢2个信号通路与猫乳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筛查猫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生物标示物和深入揭示猫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殷新光,薛文英,徐英,吴一鸣,袁芳[9](2019)在《RSPO2过表达人肝星状细胞株LX-2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2(RSPO2)在人肝星状细胞株LX-2中过表达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RSPO2过表达载体并转染进人肝星状细胞,利用RT-PCR验证RSPO2的过表达状态,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过表达RSPO2肝星状细胞的生长及迁移能力。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RSPO2过表达人肝星状细胞和正常人肝星状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RT-PCR验证,在人肝星状细胞株LX-2中成功过表达了RSPO2蛋白;通过LC-MS/MS技术对比RSPO2过表达肝星状细胞和正常肝星状细胞,获得候选差异表达蛋白共计233个,其中115个蛋白在RSPO2过表达细胞中表达下调,118个表达上调,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很多与细胞转录、复制、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RSPO2过表达LX-2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共计233个,其中115个蛋白在RSPO2过表达细胞中表达下调,118个表达上调,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大多参与到RNA的转录与翻译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陈俊[10](2019)在《逆境胁迫对突光假单胞菌SN15-2耐热性的影响及氧化胁迫适应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植物病害生防细菌和植物根际促生菌,它们分布广泛并且能够适应多种生态环境。但是,荧光假单胞菌在制剂生产加工过程中不耐高温,极易失活,产业化难度大且其制剂的货架期短。这限制了荧光假单胞菌的制剂生产和有效应用。因此,研究提高荧光假单胞菌耐热性的方法及其机理探索对于荧光假单胞菌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产业化意义。用短时的逆环境胁迫来提高生物防治细菌的生防能力和抗逆性的方法已有报道,但未见针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研究。由我们实验室分离、筛选的荧光假单胞菌SN15-2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防能力,其代谢产物对青枯劳尔氏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为了提高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抗逆性,我们在荧光假单胞菌SN15-2生长到稳定期时用酸胁迫,氧化胁迫和盐胁迫对其进行短时间的刺激,观察测定不同处理方式对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影响。结果发现,用300 mM NaCl,25 mM H2O2分别胁迫45 min和30 min后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耐热性,而酸胁迫不能提高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耐热性。其中25 mM H2O2处理30 min的效果最好。然后,我们通过检测与荧光假单胞菌SN15-2生防能力相关的指标探究了氧化胁迫对荧光假单胞菌SN15-2生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胁迫适应后,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噬铁素的产生能力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能力均未受到影响。在以上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技术测定了荧光假单胞菌SN15-2经氧化胁迫适应后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分析表明,H202处理对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a)增加过氧化氢酶和SOD等抗氧化酶的表达,以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b)影响细胞周期,鞭毛组装和细菌趋化性,刺激群体感应系统;c)增加甜菜碱,海藻糖等保护剂的产生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和高温损伤。本研究探究了能提高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SN15-2耐热性的处理方法,首次发现氧化胁迫能够提高荧光假单胞菌的耐热性且不影响其生防功能;并初步揭示了氧化胁迫适应增强荧光假单胞菌SN15-2耐热性的分子机理。为荧光假单胞菌SN15-2的培养、制剂加工生产以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0)
表达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制备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有效满足RERG基因(Ras-related and estrogen-regulated growth inhibitor)上蛋白的相关测定,填补RERG多克隆抗体的研究空白。方法:试验使用已经在实验室中克隆的RERG基因序列用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ERG;随后进行RERG蛋白的原核表达;完成RERG蛋白的纯化以及大白兔RERG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结果:通过Western-blot鉴定发现RERG的目的条带单一;使用ELISA检测纯化后的抗体效价,说明其效价达到合格抗体标准。结论:试验制作的RERG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有效满足RERG蛋白的相关测定,填补了RERG的多克隆抗体的研究空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达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陈蒙,袁赫海,张宇,刘海峰.山葡萄PA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纯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袁媛,陈志,罗卫星,蔡惠芬.RERG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3].杨亮,许文婷,赵倩,吴涛,迪力夏提·金汗.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验证[J].山东医药.2019
[4].耿挺.新模型可精准鉴定差异表达蛋白[N].上海科技报.2019
[5].龚宇,丁峰,杨艳,顾勇.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J].河北医学.2019
[6].祁忠达,韦艳,龙水庭,代佑罡,仇广乐.基于TMT质谱分析技术筛选水稻根尖响应汞胁迫差异表达蛋白[J].生态学杂志.2019
[7].吕换男.‘金坠梨’和‘鸭梨’差异表达蛋白PbTM9SF3的功能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8].王峥.猫乳腺肿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鉴定[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9].殷新光,薛文英,徐英,吴一鸣,袁芳.RSPO2过表达人肝星状细胞株LX-2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J].山东医药.2019
[10].陈俊.逆境胁迫对突光假单胞菌SN15-2耐热性的影响及氧化胁迫适应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