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艺学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新解

基于文艺学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新解

刘金依(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故都的秋》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对“悲凉之美”的独特情思,本文从文艺学角度试对文本进行解读。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66-01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一九三四年八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文章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郁达夫对“悲凉之美”的独特情思,本文从文艺学角度试对文本进行解读。

文章题目为“故都的秋”,而提到“故”字,我们常联想到“故乡”,“故”字饱含了眷恋之感,从题目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的怀念之情。作者不是北平人,却把北平称做“故都”。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南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开篇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可以想见,南国之秋自然也是极美的。可是作者却选择了北国之秋。北国之秋可写之物也很多,有皇家宫殿、园林,远近郊区也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但作者并没有对这些景物进行细致描摹,而是把目光投射在普通的、破败的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苍渺的天空里,驯鸽的飞声里。

在言语形式上,作者既有典雅的表述,又有口语化的表述,尤其是语气词的运用,给人一种平易之感。例如第一段“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这里,如果没有“啊”字,读起来就会显得生硬,这里加上“啊”,读起来从容舒缓,就像是作者在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表达作者谈话时悠闲的韵味。文章第三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这里的“吧”字能使人联想到作者写作时轻松闲适的心境,将自己看作普通的归乡之人。文章第六段“还有秋雨哩”,这里的“哩”不仅写出了作者写作时的轻松自如,同时也带有一丝俏皮幽默的意味,暗示出作者内心的闲趣。

作者用闲适写意的笔法借悲秋之景流露出当时复杂的心境,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作者所到之处北平是当时的大城市,但是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没有商业的繁华和政治的喧闹,而是选择“租一椽破屋”,破屋给人一种沧桑之感,暗示了清寂的心境。而清晨他泡了“一碗浓茶”,1932年10月郁达夫由于肺病复发全家搬往杭州,后至西湖医院疗养,而《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作为一名长期治疗的患者,饮浓茶无疑会加重病情,但他却坚持饮“浓茶”,“浓茶”是苦涩的,这种苦涩却夹杂着回味之甘,他一个人坐在秋院里,将自己从人群中剥离出来,有一种刻意的孤离感,抬头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碧绿”来形容天色似乎不合实际,而追溯到古典诗词中,常用“碧”字来相容天色的苍渺和高远,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和刘禹锡《秋词》中的“便引诗情到碧霄”等。而后他又“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里明显是他的想象,从静观到静对再到静思冥想,处处营造着一种远近虚实的层次感和气氲流动的朦胧美。“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蓝色与白色都是冷色调,象征着淡泊与深沉,而“淡红色”暗示作者在刻意回避鲜艳的颜色,整体渲染着别样的黯淡色调。郁达夫不是北平人,却将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归乡之人,在幽静清闲的院子里饮茶静思,暗示他淡雅、从容的文士情怀。

写到“北国的槐树”,同时调动了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说明作者是一位感官及其敏锐的艺术家,“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体现了作者对环境细腻丰富的观察力,流露出内心闲适的心境同时夹杂着一丝凄寂。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一般文人提到秋蝉,都是聒噪的、热闹的,而郁达夫却特别描写了北平那衰弱的快要死亡的秋蝉的鸣声,这样的蝉声是衰弱而凋残的,带有生命的没落感。而后文又在极力渲染秋蝉的日常性,作者把自己看作都市闲人一般,触发了这些细腻而又独特的感受。

谈到“果树”,又一次提到“叶落”和“西北风”,按照中国传统情思,落叶会使人涌起一种行将就木的伤感,枣树显出的是“淡绿微黄”,在这里也是清淡的色调,郁达夫似乎是在欣赏秋的残败,享受秋的悲凉,这是他所呈现的别样美学特质。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提到北国槐树的“落蕊”,作者敏锐地感受到自然界美好事物的逝去与生命的消亡相似,对落蕊的描绘带有繁华易逝之感。当提到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作者运用了三个动补短语,使句子有了整散变化的错落感,同时也是对韶光流逝的惋叹。

纵观作者的一生,郁达夫的生活时常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郁达夫父亲早亡,母亲一人扶孤成人,备尝艰辛。悲苦的家境、穷愁失意的生活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他饱含忧郁的眼睛看到的大多是黯淡的色彩,加之1913年至1922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他深受日本“物哀”思潮的影响,对残败、衰落的事物格外关注,这是他对“悲凉之美”的独特情思。在1932年到1934年间,作者多处游览名山古迹,生活清闲惬意。1934年8月,郁达夫携家人来到北平会晤故交旧友,应友人邀请创作《故都的秋》。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在他的浅斟低吟、忧郁咏叹的笔调下,作者在感悟悲秋之美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淡雅的情怀与闲适的志趣。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散文[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标签:;  ;  ;  

基于文艺学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新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