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轴盘技术领域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壁固定有轴盘,所述支撑杆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轴盘内侧壁上方设有夹线机构;通过限位槽、第一弹簧和凸块的设置,使轴盘放置在支撑柱上时,可通过限位槽与凸块的相互嵌合,使凸块卡入限位槽内部阻碍轴盘的移动,在轴盘的收取时,可对第一弹簧进行通电,第一弹簧通电后收缩,带动凸块向内收缩,便于轴盘的取出,通过拉杆、第二弹簧和上夹板的设置,使工人进行轴盘收取时,可将收线头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使上夹板在第二弹簧的压力下与下夹板紧密贴合夹住收线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固定有轴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板(1)一侧设有固定机构(3),所述轴盘(4)内侧壁上方设有夹线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柱(31)、限位槽(32)和伸缩槽(33),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柱(31),所述轴盘(4)内侧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32),所述支撑柱(31)外侧壁对应所述限位槽(32)位置处开设有伸缩槽(33),所述夹线机构(5)包括弹性箱(51)、下夹板(52)和拉杆(53),所述轴盘(4)内侧壁上方固定有弹性箱(51),所述轴盘(4)内侧壁靠近所述弹性箱(51)下方固定有下夹板(52),所述弹性箱(5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拉杆(53)。
设计方案
1.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固定有轴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板(1)一侧设有固定机构(3),所述轴盘(4)内侧壁上方设有夹线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柱(31)、限位槽(32)和伸缩槽(33),所述支撑杆(2)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柱(31),所述轴盘(4)内侧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32),所述支撑柱(31)外侧壁对应所述限位槽(32)位置处开设有伸缩槽(33),所述夹线机构(5)包括弹性箱(51)、下夹板(52)和拉杆(53),所述轴盘(4)内侧壁上方固定有弹性箱(51),所述轴盘(4)内侧壁靠近所述弹性箱(51)下方固定有下夹板(52),所述弹性箱(5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拉杆(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33)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弹簧(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4)顶端固定有第一挡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5)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块(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3)外侧壁下方一体成型有第二挡板(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3)外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挡板(54)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3)底端固定有上夹板(5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剑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轴盘在进行纺织线的缠绕过程中,因未设有相应的设备限定轴盘的位置,使缠绕过程中轴盘的位置易发生偏移,使纺织线不能在轴盘上均匀缠绕,且轴盘移动脱落后易导致轴盘上缠绕纺织线的脏污;
2、轴盘在缠绕纺织线后,未设有相应的设备对纺织线的收头进行固定,使缠有纺织线的轴盘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纺织线散乱打结的情况,不方便用户对纺织线的取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具有便于固定和防脱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壁固定有轴盘,所述支撑杆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轴盘内侧壁上方设有夹线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柱、限位槽和伸缩槽,所述支撑杆外侧壁一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轴盘内侧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外侧壁对应所述限位槽位置处开设有伸缩槽,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弹性箱、下夹板和拉杆,所述轴盘内侧壁上方固定有弹性箱,所述轴盘内侧壁靠近所述弹性箱下方固定有下夹板,所述弹性箱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拉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槽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弹簧顶端固定有第一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挡板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拉杆外侧壁下方一体成型有第二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拉杆外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挡板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拉杆底端固定有上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第一弹簧和凸块的设置,使轴盘放置在支撑柱上时,可通过限位槽与凸块的相互嵌合,使凸块卡入限位槽内部阻碍轴盘的移动,在进行轴盘的收取时,可对第一弹簧进行通电,第一弹簧通电后收缩,带动凸块向内收缩,便于轴盘的取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第二弹簧和上夹板的设置,使工人在进行缠绕后的轴盘收取时,可将收线头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使上夹板在第二弹簧的压力下与下夹板紧密贴合夹住收线头,防止纺织线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纺织线散乱打结的情况,不方便用户对纺织线的取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夹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支撑杆;3、固定机构;31、支撑柱;32、限位槽;33、伸缩槽;34、第一弹簧;35、第一挡板;36、凸块;4、轴盘;5、夹线机构;51、弹性箱;52、下夹板;53、拉杆;54、第二挡板;55、第二弹簧;56、上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剑杆上轴轴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外侧壁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杆2,支撑杆2外侧壁通过圈套固定有轴盘4,支撑杆2外侧壁靠近支撑板1一侧设有固定机构3,轴盘4内侧壁上方设有夹线机构5,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柱31、限位槽32和伸缩槽33,支撑杆2外侧壁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柱31,轴盘4内侧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32,支撑柱31外侧壁对应限位槽32位置处开设有伸缩槽33,夹线机构5包括弹性箱51、下夹板52和拉杆53,轴盘4内侧壁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弹性箱51,轴盘4内侧壁靠近弹性箱51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下夹板52,弹性箱51上表面通过孔洞滑动连接有拉杆53。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杆53和下夹板52的设置,使工人在进行缠绕后的轴盘4收取时,可将收线头放置在下夹板52上表面,使拉杆53下端在下压后与下夹板52紧密贴合夹住收线头,防止纺织线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纺织线散乱打结的情况,不方便用户对纺织线的取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伸缩槽33来说,伸缩槽33内部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弹簧34;采用该方案便于凸块36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上下的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弹簧34来说,第一弹簧34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挡板35;采用该方案防止凸块36在第一弹簧34回弹时整体弹出伸缩槽3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挡板35来说,第一挡板35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块36;采用该方案便于凸块36与限位槽32的相互嵌合,实现轴盘4的位置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拉杆53来说,拉杆53外侧壁下方一体成型有第二挡板54;采用该方案防止拉杆53在进行拉动的过程中从弹性箱51内部弹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拉杆53来说,拉杆53外侧壁靠近第二挡板54上方通过圈套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55;采用该方案便于在第二挡板54的支撑下实现下夹板52与上夹板56的结合。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拉杆53来说,拉杆53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夹板56;采用该方案便于与下夹板52结合对轴盘4上缠绕绳线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32、第一弹簧34和凸块36的设置,使轴盘4放置在支撑柱31上时,可通过限位槽32与凸块36的相互嵌合,使凸块36卡入限位槽32内部阻碍轴盘4的移动,在进行轴盘4的收取时,可对第一弹簧34进行通电,第一弹簧34通电时相当于一个通电螺线管,每匝弹簧相当于环形电流,每匝弹簧中电流方向相同,因同向电流之间相互吸引,使每匝弹簧都与相邻弹簧相互吸引,第一弹簧34整体会收缩,带动凸块36向内收缩,便于轴盘4的取出,通过拉杆53、第二弹簧55和上夹板56的设置,使工人在进行缠绕后的轴盘4收取时,可将收线头放置在上夹板56与下夹板52之间,使上夹板56在第二弹簧55的压力下与下夹板52紧密贴合夹住收线头,防止纺织线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纺织线散乱打结的情况,不方便用户对纺织线的取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261.9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97337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D03D 47/18
专利分类号:D03D47/18
范畴分类:24C;
申请人: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城东工业园区
发明人:谢斌
第一发明人:谢斌
当前权利人: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毅
代理机构:113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支撑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