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珠:基于说理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李锦珠:基于说理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视学生说理能力培养,这就能够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推理进行更好的演绎,便于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本文从为学生提供说理的工具、空间、自由、机会、时机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展开探究,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能力;工具;空间;自由;机会;时机

一、 引言

说理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开展理性交流,就看法进行表达,就主张加以解释,进而更好地进行数学推理与证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严密与严谨、以理说题证题等说理方面的能力素养正处在最佳培育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认知特征出发,以合情推理为重点,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归纳和类比等学习,通过举例验证来说明猜想结果正确,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方法的掌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

二、 侧重适时提供说理工具,为说理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语言作为有力的说理工具,能够为学生严密严谨的说理证题提供支撑,比如“以及”“或者”“所有”“因为”等富有内涵的说理词语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掌握,强化学生对于逻辑语言的熟悉程度,促使学生尝试用逻辑语言来进行说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理有据地说出思考过程,正确解答数学问题,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侧重地运用语言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你可以选择方法一或者方法二来解答问题。”或者“如果你们快点完成课堂作业,咱们就有时间进行课堂游戏。”等,通过规范语言的运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说理。对于“0+57=57”此类的算式,学生感觉十分简单,教师则要让学生对其中的规则进行说明。有的学生表示:“任何有0的加法计算式,答案都是另一个加数。”有的学生认为,“10+10=20”就是一个反例子,其中有0,但是答案不是另一个加数。引导前一名学生重新说,“我的想法是,假如有一个0在里面,不能是10,只是单个的0,比如0+5=5,那么答案就是另一个加数。”教学中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说明,长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说理能力会循序渐进得到提升。

三、 侧重说理空间的拓展,为说理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尝试和估算,在归纳与分类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出猜想。课堂上,教师不可就事论事,局限于规律与猜想的获得,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说理的空间,引导学生探寻数学问题,评价其中蕴含的规律与猜想,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规律与猜想是否具有适用性?等等,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适时侧重给学生提供说理的空间,能够有效丰富学生说理的信息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对24×16进行计算,让学生对算法进行探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一名成绩较好的A学生提出算法:先将16除以2等于8,24乘8等于192,之后192乘2,即可得到最终结果,就是384。在A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之后,教师可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很多学生都表示听不明白。大部分学生认为,明明是乘法运算,为什么会出现除法呢?教师也流露出困惑的样子,让A学生再表达得清楚一点。这位学生犹豫了一下,说道,“16里面有两个8,先从16中拿出一个8,去乘24,得出结果后再去乘2,就能够得到最终结果。”此时教师再次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懂。教师在黑板上将A学生的计算方法写出来,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理解。此时教师给学生做出指导:“A学生的想法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向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在全体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新的解法进行讨论,然后随机提问学生对这一解法进行说理。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以信任,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然而,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给予学生说理的机会,认为小学生无法将结论之间的联系讲清,这就极易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更加不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说理的机会,通过良好的说理能力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开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例如,在开展“一个小数乘十、百、千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推想:“在掌握一个小数乘10的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试着推想一下,一个小数乘100、乘1000,小数点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推想出,乘100小数点会向右移动两位,乘1000,小数点会向右移动三位。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说理:“这是我们的猜想,有待验证,同学们打算怎样进行验证?”一名学生表示,可以想出一个小数,之后算出乘100、乘1000,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5.04乘100或1000为例,让学生先对结果进行猜想,之后通过计算器来进行验证,分别乘100、1000。也可鼓励同桌之间互相配合,先想出一个小数,对其乘100、1000的结果进行猜想并写出来,之后通过计算器来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在猜想之后,如何确定猜想正确的呢?数字验证是可行的方式,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乘1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1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要鼓励学生自由说理,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不断增强。

对站点周边用地性质进行查找,根据基本路网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对其中被道路包围的小区进行产生率和吸引率的预测.交通生成预测,其主要目标就是求取各个小区的交通需求总量,进而求得各个小区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本次预测使用的是原单位法,分别计算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然后根据其与人口、面积等属性的乘积预测得到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的值:

四、 侧重自由说理的引导,为说理能力强化提供保证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做出判断的理由总让人觉得奇怪,这并不表示推理过程不正确,为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说理能力,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开展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抓住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机,通过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互动,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理由,让理由说服所有人。

摘 要: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能够促使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分析、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系统,进行数学知识的吸收理解。教师利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侧重给予说理机会,为说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条件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就题解题”,而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空间拓展,并深入进行说理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说理,明确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将学生讨论的话题自特殊问题向普遍特征转移,拓展学生说理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化,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此外,换新的奶粉宝宝可能也会不适应而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旧奶粉换成新奶粉要慢慢换,兑奶的时候逐渐减1勺旧奶粉加1勺新的,整个更换过程至少应有3天,要注意观察有没有不适应。

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孕中期每天增加15克,孕晚期每天增加30克。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猜想、最后做出验证,能够明确其中的规律,即与b互质。此时教师把握好时机,向学生提问,如果不互质,这个规律成立吗?学生进行举例,对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结果为通过常见通分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为虽然通过不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不同,但在约分之后所获得的结果是相等的。之后,部分教师总是急于自己总结,不相信学生能够理清:“在a与b不互质的情况下,这一规律也成立。”为更加深入引导学生理清计算规律,教师应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避免出现认知混淆,让学生尝试着就“不互质时结论也成立”进行阐述,教师在一旁适时引导提示。通过密切配合引导,学生理清了两种计算方法的过程,强化了对比记忆,正所谓“理越辩越明”。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理的机会,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增强。

六、 侧重抓住说理交流互动的时机,为说理能力的夯实提供保障

学生归纳推理之后能够获得数学猜想,但数学猜想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要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为确保学生能够对推理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正确运用,要保证验证与论证的科学性,引导学生采用实例验证以及演绎论证方法。学生在自由运用实例说明验证的过程中认识到:“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仅仅通过举例子是不够的,还要在举例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的说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数学推理,通过说理训练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不断增强。

例如,在这样一道题目中,“如下图所示,两个图形都是由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先猜一猜,然后将它们的周长求出来。”

在开展这一题目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一名学生说:“第二个图形的周长较长,重叠的小正方形少。”若教师在听到学生的观点以后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说理的时间,而仅仅是“哦”的一声,随后让学生对周长进行计算,则忽视了说理,无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下课后,应当及时弥补,让这名学生说出理由,问他是如何想到的。此时学生说:“第一个图形中右上方的两个小正方形,一个挪到上面,一个挪到下面,就能够得到第二个图形了,重叠的小正方形少了,周长就会长了。”结合学生的说理回答,教师给予表情或者语言支持肯定,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此时说道,“你的理由对于第二个图形来说是成立的,能不能再找一个图形来证明你的理由成立呢?”学生在思考后表示,“如果把第二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挪到最上面,重叠的小正方形又变少,周长又变长了。”此时学生感知到说理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推理与证明能力,要引导学生掌握说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通过说理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强化学生对于证明过程的体验。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说理工具、说理空间、说理自由、说理时间、说理机会这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说理,无形中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水平,促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安军.让数学因说理而精彩[J].名师在线,2018(10).

[2]林奇峰.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说理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3]陈爱琼.立足小学说理课堂 促成数学深度学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5).

作者简介:

李锦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下高坑小学。

标签:;  ;  ;  ;  ;  ;  

李锦珠:基于说理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