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郑红霞
在倡导创新的当下,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三个环节,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己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怎样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多研究学生和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创新和改进课堂教学理念方式。思想解放和创新,是新课堂模式改革的第一步,那么老师要做到哪些,才算是真正跨出了这一步。
一、具有亲和力,学生敢于参与
课堂的改革往往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往深的。课堂教学中有了亲和力,师生间不再陌生,彼此尊重,彼此信任。这样,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将会有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提升课堂效益。
1.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效组织和管理小组活动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学生讨论之前,老师要恰当地选择交流的题目,明确交流的内容;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切不可落入俗套。
2.把学生先请进数学,习惯数学的思考,爱上数学的学习,然后再把他放出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引向纵深。把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学生活动要多样化。可以男女生竞赛、节目表演、讨论辨析、挑战等等,只要你有想法,都可以带进课堂效益。参与人数要普及。活动要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要建立一种机制,以参与的普及度来衡量效果的优劣,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整体水平。
如果学生一开始不能讲的好,没关系,慢慢来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不要苛求一位学生一下子讲得准确到位、全面深刻。我们的第一步只要学生敢说就行。学生的意见可以先在小范围的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到全班交流,一个问题可让多个学生来发表意见,相互补充、相互借鉴。
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娴熟的教学“技艺”打造的“一言堂”,已不再适合当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安静”的课堂必将被“乱而有序”的课堂所取代。如何避免一盘散沙的课堂,达到“乱而有序”?笔者认为,老师的提问必须有三“度”:精度,梯度和适度。
所谓精度就是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避免陷学生于被动的“满堂问”,问题要紧扣教材重难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问少而精。语言精确干练,问题的表述决不能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失误或困惑。
所谓梯度就是提出的问题应做到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引向我们的目的地。在提问的过程中,先问一些较容易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在乐趣中人的情商容易被调动更能寻求到自己的动力,然后渐渐加大难度。这就好比我们做的数学试卷,第一题总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然后他才有了往下的兴趣,否则如果第一题就把人家卡在那儿,估计以后的题目就要大打折扣了。记住,兴趣永远是支持所有人前进的动力。
所谓适度就是提问难度要适当,提问时机要适当,提问密度要适当。即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统筹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一般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为检验标准,应该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能使学生的思维强度出现临界状态。因此,提问必须问在当问之处,问当问之人,时时掌握班级的学生的情况,该到谁时就去问他,难易适度,有的放矢,不贪大求全。
提问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之时,即自我成就感、求知欲形成之后,才能具有较高思维形式。
此时的提问最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学生的整个活动线就全全的拴在你的手里了。
三、以学生为重心,精确学案
以上的问题解决后,课堂的驾驭就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老师还是会犯一些小小的错误,比如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另类的,超乎常规的一些提问你怎么办,置之不理显不行,回答,又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那就只能从我们自身出发,加强我们的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
课前的备课,整理学案,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实践证明,编写学案有助于教师重视分析学情,在备教法、备学法上下功夫有助于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自学自测、互学互助题目以及导学导练。
学生的学习目标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教师掌握了学情,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而定,当然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整体上要有一个贯穿前后的主线,在各个环节又要做好细节的不同等对待。有主有次,情况才会明朗,学生的眼睛才会亮起来。
自学自测题目是指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并独立完成自我检测的课堂练习;互学互助题目是学生在自学教材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教材而设置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导学问题是教师编写学案的重点内容,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归纳的若干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考点或训练学生思维的重点问题,导学问题必须符合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让学生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信息的知识框架中。
总之,一切的行为是依据于学生的反应,课堂的动向,你的行为不是一贯的由你定,而是在不断地认识到课堂的走向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拨正他的航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行。由表及里,统筹概括,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明要相得益彰,旋转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