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浙江金华3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行心肺复苏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分别为89.19%、83.78%,均高于对照组57.76%、51.35%,P<0.05。结论针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效果理想,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自主护理能力,提升患者存活率,推荐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序贯性气道开放;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呼吸衰竭、循环骤停属急诊科常见症状,若控制不及时或临床处理不当,会造成机体组织缺氧缺血,严重影响患者多器官功能,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上述情况及时开展心肺复苏治疗,以此挽救患者生命安全[1]。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气道开放方式意义重大,常规气管插管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插管失败延误治疗的危险性,基于此临床日渐重视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创新研究,其中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优势明显,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2]。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行心肺复苏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7~58岁,平均(42.73±3.77)岁,其中急性脑梗死13例,车祸15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8~58岁,平均(43.08±3.64)岁,其中急性脑梗死14例,车祸14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治疗,治疗前对患者口腔进行系统检查,清理口腔分泌物或者残留呕吐物,避免出现堵塞气道情况,患者行气管插管,对于操作困难患者要求麻醉师协助完成。插管后给予患者阿托品(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1159),静脉推注,2mg/次,3次/d,同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61022193),2mg/次,2次/d。医生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标准姿势和幅度操作,合理控制按压频率,具体以80-100次/min为宜,同时配合360J电极除颤处理;
观察组行序贯性气道开放,前期处理同对照组,抬高患者头部,保证适当仰颈和托下颌,使用普通面罩进行通气处理,并配合胸外按压,姿势和频率同对照组,待患者各项指标相对平稳后行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
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心肺复苏成功率、患者抢救存活率比较,其中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患者瞳孔缩小恢复,光反应恢复正常,面色、唇色红润,氧饱和度超过90%,且维持时间超过2h,有效血压超过90/60mmHg,心电监测结果显示正常,自主呼吸频率正常,且患者恢复正常心跳[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早,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诊抢救过程中,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呼吸循环骤停等情况,对全身器官组织造成严重伤害,若控制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诱发有效循环中止,患者心泵功能丧失,导致全身组织细胞缺氧缺血,进而出现代谢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5]。针对上述情况,必须立即给予患者心肺复苏,通过科学合理的复苏方式挽救患者生命,而复苏过程中需创建人工气道,以此保证复苏效果,气道创建方式直接影响复苏结果,操作时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安全且高效的气道开放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分别为89.19%、83.78%,均高于对照组57.76%、51.35%,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过程中,多采取气管插管方式进行气道开放,以此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并实施气道内吸引,对其中的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出现窒息情况,从而缓解患者呼吸衰竭、循环骤停等情况,但是患者生理因素和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气管插管操作难度较大,一旦插管过程中出现失误情况,必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从而造成脑组织短暂缺氧,而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较差,通常缺氧4-5min后脑神经会发生不可逆性病理变化,因此气管插管方式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极高。而序贯性气道开放操作较为简单,其主要包括“普通面罩-喉罩/气管插管-器官插管”步骤,操作过程中不管患者头部处于何种状态,均能完成气管插入操作,基于此医生可在短时间完成心肺复苏操作,缩短抢救时间,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但是本次研究中样本数量较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研究结论难免片面或不准确,在今后临床实践工作中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针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效果理想,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自主护理能力,提升患者存活率,推荐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童.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301-1302.
[2]陈英,何智林,胡晓凡,等.序贯性气道开放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5):1160-1162.
[3]吴莹,濮娜,张彩萍,等.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4):2859-2861.
[4]黄天宝,杨志燕,李武祥,等.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气道开放方法在院内心肺复苏中应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4):236-237.
[5]李玉华.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z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