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江苏无锡214101)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B超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胆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B超检测胆系结石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检测对胆系结石检测方面,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即为90.24%,对胆管结石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即为80.64%,在多部位结石的检测中,准确率较低,仅为37.5%,三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对胆系结石中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便捷、准确、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B超;胆系结石;胆石症;诊断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72-01
胆石症是现阶段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并具有区域性差异,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在早期多有胆结石尝尽症状。在胆结石的诊断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漏诊和误诊率,提高检测有效性和准确性具有关键意义,即随之B超技术的发展,该方式已经成为首要检测方式。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胆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胆石症的检查准确性进行临床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胆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2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5.4)岁。其中,属于胆管结石的有31例,胆囊结石的有41例,多部位结石8例。在临床症状上多表现为压痛、黄疸、突发性腹痛、呕吐等,且排除精神障碍和严重心、肝、肾疾病等情况,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B超进行检查,检测仪器为美国GELOGIQE9。在检测过程中需指导患者采用左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并与检查前8小时做好空腹检测准备。与此同时,需关注患者饮水情况是否充足,从而降低误诊率。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对B超检测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独臂分析,并了解B超检查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不同部位病情诊断的结果。与此同时,将探究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原因,包括对不同位置胆结石超声图形的分辨。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以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B超检测对胆系结石检测方面,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即为90.24%,对胆管结石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即为80.64%,在多部位结石的检测中,准确率较低,仅为37.5%,三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声像图的对比分析。即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腔中存在无回声暗区,并由稳定的强回声光团。而该光团会随着患者身体位移形态的变动而发生转移。也有部分患者存在团块状的实体回声,后方有声影。此外,泥沙样的结石表现则为不成形的光团,无声影,其囊壁显现清晰。而胆管结石患者的胆管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1],且具有毛糙不均的特点,管壁有回声,腔内有强回声光团。而多发位结石的患者其结石多为小型结石,且多处有团块状回声。
3.讨论
胆结石又被称之为胆石症或胆系结石,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则是胆结石病症的多发国,且发病率与区域、性别、生活环境有一定联系。而胆结石也可分为混合结石和胆固醇结石两种。从发病部位上也可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多发部位结石三种情况。在临床诊断中,胆结石患者通常需要进行CT检测,该方式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但是对于低密度的结石检测准确性大大降低,而高额的检查费用也会加剧患者的经济负担。
B超检测则能够对结石的数目和大小进行清晰的显示,准确率较高,具有无创、快速的优势,成为胆结石检测的首选方案。从本次实验的结果上看,B超检测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胆管检测率相对较低,而多部位结石则检出率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胆囊中胆汁有液性暗区,可以凸显结石位置,有利于做出影像学判断。此外,胆管结石通常较为隐蔽,特别是胆总管下段结石十分难以察觉,漏诊率较高。而多部位结石检出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胆管结石漏诊所致。与此同时,患者的胃肠道气体、体型也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包括检测意识的工作水平、熟练度等多项因素。
因此,提高胆系结石的准确率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即需要对患者胆管部位进行清晰的认识,病症检查过程中提示患者饮水充足,并合理的使用加压探头,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例如,在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过程中,需使用探头沿着上段长轴进行检测,并逐步将探头下移,对中段、下段和十二指肠进行具体部位显示[2],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憋气等。在探头的调整上课适当加压,放大图像倍数等,提高扫描检测可视范围以及准确率。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成为了新的检查方式之一,可以对患者胆结石进行更为准确的数据结论,检出率高达92%以上,在结合MRI图像检测下,检出率可提升至96%[3]。也有专家学者提出,在B超的检查基础上进行PTC诊断,能够更为准确的进行胆结石数目和大小的确定,检出率较高。
综上所述,B超对胆系结石中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多部位结石的检测率较低,但仍然具有便捷、准确、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晓兰.B超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优先出版)[J].中国社区医师,2016,5(6):133-135.
[2]国云波,荣阳.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20):166-168.
[3]余小忠,方金洲,李岳兴.MRCP在胆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及与CT、B超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20):258-259.
表1胆系结石患者检测准确性对比分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