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证人权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证人,域外,权益,法律,举报人,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
证人权益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于子洋[1](2018)在《民商事域外取证中证人权益保障研究——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外贸易纠纷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商事交往更加密切,跨国民商事诉讼纠纷数量也逐年增长,其中域外取证是国际诉讼中关键的一环。由于各国所奉行的域外取证制度存在差异,取证时常会发生冲突,进而影响证人的权益保障。在详细阐述部分国家取证制度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对证人权益保障领域的影响的基础上,从完善国内立法和加强国际间司法协助方面对证人权益保护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对外经贸》期刊2018年08期)
赵静静[2](2017)在《行刑衔接中证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制——以食品药品领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行刑衔接中的证人指证面临着指证难的问题,证人长期遭受着健康权、安全权、财产权的侵害,证人权益保障得不到切实实现。本文通过建立完善检察监督中的证人保护机制、构建有效的证人保护程序,包括证人保护范围、时间、措施的多样性,切实保障证人的人权,促进行刑衔接案件的顺利进行,推进行刑衔接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7年29期)
李春珍,谭庆德[3](2016)在《被追诉人权益保护的刑事证据制度设计反思——以我国刑诉法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追诉人(含犯罪嫌疑人、被不起诉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保障,始终是现当代多国设计刑事诉讼制度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证人作证制度是保障被追诉者合法权益的核心制度设计之一。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最终确立了强制证人出庭制度。然而,该法实施以来,根据我们对"强制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的跟踪与实证调研,上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及中级人民法院,下至被调研的基层人民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都受到了冷遇。由于理论基础研究不充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赖以依存的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则和原则在我国现行刑诉法框架下并未健全,零敲碎打式地引进确立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障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深入的实证研究,寻求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解树森[4](2016)在《我市办理新居住证超78万张》一文中研究指出漂在异乡,心泊何处?众多来深建设者心中曾有的这个疑问,深圳在2015年6月1日给出答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施后,新版的居住证持证人享有9大权益以及其他限定权益,其中申领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申办护照(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6-01-10)
王克玉[5](2015)在《域外取证法律冲突下证人权益保障问题的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域外取证以及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以实现和维护私权利为其最终目标,域外取证与证人权利保障具有逻辑上的共生性和制度上的统一性。保障证人的权利应当尊重证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完善证人权益的法律适用机制,设立证人的免证特权制度以及权利受损的救济机制。此外,充分应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对证人权益保障提出的新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在电子证据和视频取证领域证人权利事项。在维护和保障证人权益方面,现行的域外取证体制以及我国的国内立法均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和完善空间。(本文来源于《政法论坛》期刊2015年04期)
孙慧娜[6](2013)在《论我国证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证人出庭率普遍较低,原因在于对证人的保护力度不够。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证人权益保护的重视。与旧刑事诉讼法相比,新法的规定有许多进步之处,但在证人经济补偿、近亲属保护等规定上还有可探究之处。证人保护的整个机制构建需要全方面的完善,这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理论升华都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制度规定,结合国情,从保护机构、保护措施等角度完善我国的证人权益保护制度。(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3年17期)
靳婷,蔡学峰[7](2012)在《证人出庭作证的权益保障机制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证人是知道有关案件情况并提供证言的人。证人要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对于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质证并且查证属实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于证人当庭所做的证言与庭前证言笔录在证据能力上都不受明显的限制,法庭很少传召证人出庭作证,对大多数证人证言都是通过宣读证言笔录的方式进行法庭调查的。结果是多数证人不出庭作证,法庭实行以案卷笔录为中心的庭审(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2年13期)
孙瑞灼[8](2012)在《强制证人作证先保障证人权益》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草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又新做出了八处主要修改,其中包括"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先予以训诫再拘留"的规定。(3月12日《新京报》)司法实践中,由于证人不出庭作证,导致一些案件的关键证据无法获取,一些案件的关键事实无法查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司法审判工作。证人作证难问题,不仅广泛存在于刑事审判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民事诉讼,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程(本文来源于《政协天地》期刊2012年06期)
万劲松[9](2009)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在某些情况下,证人证言是能否给被告人定罪的决定性因素。如何保护证人一直是世界各国司法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菲律宾、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专门的证人保护法律。我国没有专门的证人保护法律,只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中有一些相应的保护条款,这些规定基本构成了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框架,形成了从程序法到实体法的规范体系。但是由于我国法制不完善等原因,不能对证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证人决定是否作证时顾虑重重,导致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率极低。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证人权益保护制度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我国证人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考察国外证人保护制度及其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证人保护立法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9-01)
周子简[10](2008)在《检察环节证人权益保障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要树立法治理念,不断健全证人保障机制随着轻缓刑事政策的贯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等工作的不断推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司法机关可能会更多地考虑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届时证人面临犯罪嫌疑人及其他人员干扰的可能性也会加大。对检察机关来说,必须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成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来完善我国的证人保障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08年06期)
证人权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行刑衔接中的证人指证面临着指证难的问题,证人长期遭受着健康权、安全权、财产权的侵害,证人权益保障得不到切实实现。本文通过建立完善检察监督中的证人保护机制、构建有效的证人保护程序,包括证人保护范围、时间、措施的多样性,切实保障证人的人权,促进行刑衔接案件的顺利进行,推进行刑衔接制度的健康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人权益论文参考文献
[1].于子洋.民商事域外取证中证人权益保障研究——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外贸易纠纷为视角[J].对外经贸.2018
[2].赵静静.行刑衔接中证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制——以食品药品领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
[3].李春珍,谭庆德.被追诉人权益保护的刑事证据制度设计反思——以我国刑诉法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6
[4].解树森.我市办理新居住证超78万张[N].深圳特区报.2016
[5].王克玉.域外取证法律冲突下证人权益保障问题的审视[J].政法论坛.2015
[6].孙慧娜.论我国证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2013
[7].靳婷,蔡学峰.证人出庭作证的权益保障机制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中国检察官.2012
[8].孙瑞灼.强制证人作证先保障证人权益[J].政协天地.2012
[9].万劲松.刑事诉讼中证人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0].周子简.检察环节证人权益保障构想[J].中国检察官.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