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巨微解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房室,血管,脊髓,海绵,动脉,斜颈,纵行。
巨微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娄阳云,王征,安国防,季华,孙凤侠[1](2017)在《人体心脏房室结、房室环及主动脉后结的巨微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剖分离人体心脏房室结和房室环的结构,阐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解剖12例人体心脏的房室结、主动脉后结及房室环,再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绘图演示它们的结构关系。结果在二尖瓣环和叁尖瓣环靠近冠状窦前缘处分别暴露了左、右房室环(12/12),直径分别为(0.69±0.12)mm、(0.78±0.13)mm。此处的左、右房室环穿行在房室隔内的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的间隙中,向房室结方向延伸。主动脉后结在主动脉根后方的房间隔中被探查到(7/9),它的后上方的房间隔间隙中有肌纤维与其相连,它的前下方分出左、右房室环,并且此处的左环比右环粗。在中心纤维体后方的心内膜下的深部,主动脉后结与房室结之间有直接的心肌组织连接通路,这条通路有别于另两条通路(左、右房室环)。结论主动脉后结和房室环可通过体视显微镜解剖暴露,主动脉后结与房室结之间有3条通路。(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雪明,王佐林[2](2012)在《小型猪口腔黏骨膜血管的巨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口腔黏骨膜瓣切口设计提供一定的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乳胶灌注法对小型猪口腔黏骨膜供应血管的来源、分支、分布情况进行巨微解剖观察,并用墨汁灌注、组织切片法观察其微血管构筑。结果:牙龈黏骨膜血供来自前庭沟或舌颌沟深面肌层内的动脉干,其分支垂直于膜龈联合进入牙龈固有层,固有层的微血管构筑方向与上皮表面垂直。硬腭黏骨膜血供源于腭大动脉,其黏膜下层存在深浅两层血管网,以单条腭皱为单位的多级血管网络具有独特的"树"型结构。结论:涉及口腔黏骨膜手术的切口设计应依据口腔黏骨膜的血管构筑和解剖学特点决定,牙龈黏骨膜不可分层剥离,硬腭黏骨膜瓣则可适当灵活设计。(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王琴,涂丽莉,张铭,徐胜春[3](2006)在《食管纵行肌上附着点的巨微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吞咽过程中咽壁缩短的机制。方法:运用大体解剖技术和断层解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66具成人咽食管段纵行肌进行了观测。结果:食管纵行肌不仅止于环状软骨板后正中嵴,食管侧壁的大部分纵行肌纤维向上穿过环咽侧叁角,与腭咽肌直接相续,小部分纵行肌纤维止于环状软骨弓侧缘。结论:咽壁的缩短是咽肌和食管纵行肌共同收缩的结果,是主动性的过程。(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吴仲敏[4](2004)在《海绵窦的巨微解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窦结构十分复杂 ,在形态学研究上存在不少争议。为了适应显微外科技术及介入疗法的开展 ,本文就海绵窦形态学概念的不同观点 ,膜性结构的分歧意见及它与Ⅲ、Ⅳ、Ⅴ、Ⅵ对脑神经的复杂位置关系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段、分支、分布情况以及静脉交通等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04年02期)
唐盛平,刘正全,全学模,张德文,覃均昌[5](2001)在《胸锁乳突肌巨微解剖与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胸锁乳突肌的血供来源及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的病变特征 ,探索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巨微解剖的方法 ,研究 6例小儿尸体胸锁乳突肌的血供。对 2 5例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标本 ,行大体观察及光镜检查。结果 胸锁乳突肌的血供有多个起源 ,而且来自不同的解剖平面及方向 ,平均由 4条动脉供给。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大体标本为纤维瘤样 ,混杂有不同程度的肌组织。光镜显示间质增生 ,无钙化、出血及炎症反应。结论 从胸锁乳突肌解剖特征 ,难以解释头颈前曲、侧弯和外旋会造成胸锁乳突肌缺血。结合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病理变化 ,我们推测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是由于胸锁乳突肌发育紊乱引起 ,而不是创伤(本文来源于《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曹焕军,鞠学红,朱世杰[6](2000)在《蝶鞍区的巨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显微解剖学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蝶鞍区的解剖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且脑垂体等手术入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但由于蝶鞍区位置特殊,深位于颅底,神经血管排列密集,结构复杂,故垂体等手术仍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因此,熟悉蝶鞍区解剖,对于减少或避免(本文来源于《四川解剖学杂志》期刊2000年02期)
余安胜,宋慧君,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7](1999)在《神门穴巨微解剖结构形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体视显微镜(5~25倍)观察新鲜标本神门穴的层次和断面结构及ABS铸型,淋巴灌注标本。结论:神门穴与非穴位的巨微结构观察未发现除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腱、肌肉等组织外的特殊结构,穴位不是由一种组织结构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1999年12期)
邱明国[8](1997)在《脊髓动脉的巨微解剖及增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不少学者对脊髓的血液供应进行了研究,但人们对脊髓的血供及脊髓血管病变的认识远不如对脑的血供及脑血管病的认识那么详细。以往认为脊髓的血管主要是由两条椎动脉的分支形成一条脊髓前动脉和两条脊髓后动脉。血流由头端向尾端流动,根动脉仅起补充供血作用。以后Adamkiewicz(1882)与kadyi(1889)发现脊髓前、后动脉不应看作只是椎动脉的分支,而主要是由根动脉上行支及下行支相互吻合而成,血液流动是双向的。(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蒋海越[9](1996)在《颞顶额区软组织及血管的巨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颞顶额区皮瓣、筋膜瓣可以用于眉、跟睑、耳、鼻再造,上下唇和颞颌关节的修复。筋膜瓣还可以做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及下肢缺损。头皮的层次解剖和血管解剖研究国内外学者均有较详尽的报道,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解剖术语不统一,头皮各层次的描述不全等,因此,人们对头皮的解剖认识比较混乱。另外头皮的静脉构筑不是很清楚。从临床资料分析,头皮皮瓣、筋膜瓣发生血运障碍的原因多为静脉。静脉回流障碍所造成的皮瓣坏死远远高于动脉。本文通过对7例新鲜尸体的灌注、铸型,并结合巨微解剖手段,研究头皮不同区域的各个层次及其血管构筑,以对头皮各层次及其血管构筑有更清楚的认识。头皮的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和动静脉间不紧密伴行关系是本文的解剖重点。 通过解剖研究,作者观察到: 1.颞浅静脉的额顶支与同名动脉伴行不紧密,存在一定的距离。动静脉的出现比例是1:1。有时静脉缺如。 2 滑车上静脉与同名动脉的伴行关系不紧密,但两者之闻的距离较近。动静脉的出现比例至少是1:1。 3.帽状腱膜层有深浅两层血管网。动静脉的比例是1:2,伴行关系紧密。 4.腱膜下筋膜,以往称为疏松结缔组织层,血管丰富,动静脉比例12。在颞、额区此层血管呈轴型分布。还有部分来自浅层的穿支血管,起到增加腱膜下筋膜层血供的作用。该层可单独做为独立的组织层,即不属于骨膜层也不归于颞筋膜层。 5.常常被称为帽状腱膜层的肌肉腱膜层是由额肌、枕肌、耳肌以及分布广阔的腱膜组成。这个腱膜部分才是以往所谓的帽状腱膜。它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于额、枕肌之间的腱膜,另一部分是分布在颞顶区称为颞顶筋膜或颞浅筋膜。此层向下与面部的SMAS层相延续。 在4年期间,我们单独或联合利用头皮瓣和筋膜瓣治疗各种类型的颅面畸形共16例,效果满意,随访部分患者半年到3年,其外观和功能良好。 将上述的观察结果,应用于临床,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1996-04-01)
赵莉,苗华,王小标,刘石林[10](1995)在《睫状前动脉的巨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0只成人和6只新生儿眼球的睫状前动脉的数目、起点外径、长度、行径及侧支吻合进行观测.上、下、内睫状前动脉多为二支,各占76.7%;73.3%;83.3%.外睫状前动脉多为一支(76.6%).上、下、内、外睫状前动脉的长度分别为5.58土0.44mm;4.79士0.72mm;4.43土0. 76mm;8.00土1.07mm.起点外径分别为0.20mm;士0.04mm;0.I8士0.02mm;0.21土0.03mm.在巩膜表面和虹膜大环处睫状前动脉的侧支之间以及侧支与睫状后长动脉之间相互吻合,这些吻合在眼前节侧支循环方面起一定作用.文中对眼直肌手术时如何减少或避免睫状前动脉损伤等问题做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1995年05期)
巨微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口腔黏骨膜瓣切口设计提供一定的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乳胶灌注法对小型猪口腔黏骨膜供应血管的来源、分支、分布情况进行巨微解剖观察,并用墨汁灌注、组织切片法观察其微血管构筑。结果:牙龈黏骨膜血供来自前庭沟或舌颌沟深面肌层内的动脉干,其分支垂直于膜龈联合进入牙龈固有层,固有层的微血管构筑方向与上皮表面垂直。硬腭黏骨膜血供源于腭大动脉,其黏膜下层存在深浅两层血管网,以单条腭皱为单位的多级血管网络具有独特的"树"型结构。结论:涉及口腔黏骨膜手术的切口设计应依据口腔黏骨膜的血管构筑和解剖学特点决定,牙龈黏骨膜不可分层剥离,硬腭黏骨膜瓣则可适当灵活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微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1].娄阳云,王征,安国防,季华,孙凤侠.人体心脏房室结、房室环及主动脉后结的巨微解剖[J].解剖学报.2017
[2].张雪明,王佐林.小型猪口腔黏骨膜血管的巨微解剖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
[3].王琴,涂丽莉,张铭,徐胜春.食管纵行肌上附着点的巨微解剖[J].解剖学杂志.2006
[4].吴仲敏.海绵窦的巨微解剖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4
[5].唐盛平,刘正全,全学模,张德文,覃均昌.胸锁乳突肌巨微解剖与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的关系[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
[6].曹焕军,鞠学红,朱世杰.蝶鞍区的巨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综述)[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
[7].余安胜,宋慧君,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神门穴巨微解剖结构形态观察[J].陕西中医.1999
[8].邱明国.脊髓动脉的巨微解剖及增龄变化[J].局解手术学杂志.1997
[9].蒋海越.颞顶额区软组织及血管的巨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
[10].赵莉,苗华,王小标,刘石林.睫状前动脉的巨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