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实践性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和应用途径初探

凸显实践性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和应用途径初探

——以《绿色永泰》的编写和应用为例

吴孟宇福建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832000

摘要:“新义标”理念下,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在内容选用和内容呈现方式方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多以活动性课文的形式出现;在教材应用方面,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优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四条路径”,拓展实践活动的模式。

关键词:乡土地理实践教材编写教材应用

当前乡土地理被广泛开发,但教材编写的时代感不强,教材应用的随意性强。“新义标”理念下如何开发和应用,让它有机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过程,是基层地理教育者关注和实践的取向。最近三年,笔者带领部分地理同行挖掘永泰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秉持实践探究和绿色理念,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编写了《绿色永泰》一书作为地方课程的教材,并组织教学实验(下列例子均为本教材教学实验观摩课的课例)。

一、地理“新义标”之“新要求”:改变课程性质界定,凸显实践性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本文简称“新义标”)中“乡土地理”部分修订以后精减为六条“标准”,要求注意精减语言类的活动,更为鼓励和提倡操作类的、体验类的、室外的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同时指出: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设置案例和活动,强调实践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内许多地方均对当地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或校本教材,但他们编写的乡土教材大多为读本的形式,并不切合具体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绿色永泰》一书是在对永泰乡土资源挖掘、利用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其在内容选用和呈现方式上都强调实践探究。

1.内容选用

对乡土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取舍组合,尽可能构建完整体系,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课文内容侧重于知识了解、情感熏陶与实践活动,侧重于对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历史文化等的系统梳理,力求科学、系统、深入,并具有探究性。

2.内容呈现方式

教材内容安排力求图文并茂,尽量多以活动性课文的形式出现。在具体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量多设置案例探究、活动探究、地图、阅读材料,减少叙述式课文。全书安排了37个活动探究、7个案例探究和36个阅读材料供实践和思考,233幅地图供读图、析图、填图探究,10个数据表格供分析。

三、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四条路径,皆重实践参与

在新义标理念的引领下,在夯实乡土地理教材的基础上,关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力促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实现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是乡土地理教材应用的关键。基于乡土,强调探究,依托乡土教材,《绿色永泰》的应用主要是“四条路径”。

1.作为独立学习的课程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乡土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乡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就在学生周围,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因而利于学生课内探究,利于学生开展野外地理实践活动。

(1)课堂教学:分析分享,问题探究。例如王绍润老师在教学“建筑之乡”时,顺着这一流程:学生展示收集的古代建筑图片(说明永泰县建筑业历史悠久,富有盛名)——汇报调查结果并讨论(理解永泰建筑业的形成)——展示相关数据图表(理解支柱产业地位)——阅读材料并谈想法(展望未来,激发爱乡情感)。

(2)课前课后: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的课堂扩展到社会天地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围绕“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探究”开展调查、参观、考察、旅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学习评价:善于参与,鼓励实践。评价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护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前提,重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手操作。在评价的运作过程中,教师科学设计“量表”是关键。“量表”必须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课堂学习过程中,在交流、讨论、制作、调查、测量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在运用知识、运用图表、运用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考问题时的广度和深度,对家乡的情感态度等。

八年级(下)学生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的地理方法运用于乡土地理的学习中,因此“乡土地理”教学安排在初二年级下学期更合适。每周安排1课时,一学期安排9—16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课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与“国本”中学地理教材整合的课程

从“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角度看,统编教材(“国本”教材)具有局限性,如果能联系好乡土地理知识,让二者内容互补整合,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地理内容直观、具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乡土教材内容替代或拓展延伸是常见做法。

学生对乡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时恰当地选择乡土地理案例、活动、图表加以举例说明。例如,在八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中,“活动: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由《绿色永泰》“活动探究:阅读永泰1971—2000年月平均气温数据表,回答问题”替代。用乡土地理教材内容拓展延伸的,譬如在八年级地理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时,用《绿色永泰》“阅读材料: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和“活动探究:大樟溪流域设立禁养区”来拓展。

3.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课程

二者的整合是基于理念的相同和方法、技能的关联性。首先,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倡导探究式学习,而“新义标”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其次,学生用地理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分析家乡常见的地理现实问题。再次,学生通过乡土研究培养起来的实践能力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家乡这一方热土,情之所系,是乡土地理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共同的平台。例如,在“基于永泰乡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近爱国词人张元幹》通过学生学习《绿色永泰》中的相关内容,到张元幹故居调查,了解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宋朝永泰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到名人爱国的事迹,感悟名人爱国的精神,并掌握查阅、收集、整合资料和影像采编等技能。

4.与其他学科相渗透的课程

例如,《百分数》一课分别以家乡青云山的旅游、交通、物产、名人来创设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生机盎然”;小学语文《桂林山水》在“读写结合,延伸课外”环节教学时,作这样的设计:同学们游览过很多风景名胜,我们永泰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去过哪些风景区呢?学生朗读第八章之“天门山”,展示插图,要求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与《绿色永泰》中的语句不重复)。

参考文献

[1]任蔚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4,(9),16-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标签:;  ;  ;  

凸显实践性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和应用途径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