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生抗体论文_苏玉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诱生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体,免疫,核苷酸,红斑狼疮,疫苗,小家鼠,序列。

诱生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苏玉美[1](2019)在《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相较于对照组的55.00%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88.00%,相较于对照组的50.00%高,P均<0.05。结论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患者接受补中益气汤与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田丹,戴海青,李兆萍,郑新莲[2](2018)在《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合格受试者共100例,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抽取配偶外周新鲜血20 mL,分离淋巴细胞后,取2 mL前臂皮内多点注射,每间隔3周免疫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安排受孕,受孕后再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在孕前3个月口服补中益气汤,每日一剂,妊娠后继续口服至妊娠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和分娩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孕龄至足月并顺利分娩20例,超过既往流产孕周并超过12周6例,与既往同样周数流产12例,其中脱落12例,总有效率为52.0%(26/50);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孕龄至足月并顺利分娩30例,超过既往流产孕周并超过12周4例,治疗后与既往同样周数流产6例,其中脱落10例,总有效率为68.0%(34/5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的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高于单独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15期)

崔婷[3](2012)在《淋球菌NspA核酸疫苗小鼠体内诱生保护性抗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研究前期构建淋球菌Nsp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NspA作为淋病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pcNspA分别通过肌内注射(IM)、滴鼻(IN)和阴道接种(IVAG)等3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对免疫鼠的血清、支气管肺泡和阴道洗液等样品分别用间接ELISA检测淋球菌特异性抗体的类型和效价,比较不同接种途径刺激小鼠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应抗体的体外溶菌活性。结果 pcNspA质粒经滴鼻免疫和肌内注射均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较高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水平,尤其是滴鼻免疫途径不仅可诱生较高水平的血清IgG抗体(1∶1600),而且在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中均可检测到特异性sIgA的存在。而阴道接种pcNspA质粒仅能在阴道局部检测到较低水平的特异性sIgA。用pcNspA质粒诱生的血清IgG抗体做体外溶菌活性实验,证实滴鼻免疫小鼠血清具有溶菌活性。结论淋球菌NspA基因疫苗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对机体有免疫保护作用;滴鼻可能是淋球菌NspA核酸疫苗的一个有效接种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2年24期)

刘媛[4](2011)在《高变区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诱生交叉中和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主要经血液传播,是引起人类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增感染者达300万-400万。我国HCV感染者估计近4000万。HCV感染易慢性化,其慢性化率可高达85%,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主要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其效果明显受HCV基因型影响。2、3型HCV感染对该疗法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可达到75%,但1型HCV感染的SVR不到50%。目前全球范围内经血液以及血制品途径感染的丙型肝炎病例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相比有大幅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血液和血制品仍然是传播HCV的重要途径。此外,每年散发性以及传播途径不明的丙型肝炎新发病例仍高居不下。控制HCV感染的关键措施还是依赖于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从1989年HCV基因组被克隆以来,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是研究热点,但迄今未有有效的疫苗问世。HCV包膜蛋白E2位于HCV蛋白前体第384-746位氨基酸残基,由一个大的N端膜外区和一个C端疏水锚定区组成,与HCV另一包膜蛋白E1通过非共价键形成异源性二聚体。E2蛋白是介导病毒吸附和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是诱导宿主产生HCV中和抗体的关键抗原,因此是疫苗研究的最主要靶标。然而,包膜蛋白高度变异,尤其E2蛋白氨基末端的含有27个氨基酸残基的高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是HCV蛋白中变异频率最高的区域,也是公认的HCV中和抗体表位所在区域。HVR1是介导HCV与受体SR-BI结合的关键区域,HVR1与SR-BI的作用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促进HCV细胞侵入。HVR1抗体和SR-BI抗体均能阻断HCV感染。HVR1的高度变异曾被认为是遏制丙肝疫苗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几年来基于HCV假病毒(HCVpp)以及细胞培养产生的HCV(HCVcc)的中和试验发现,HVR1并不是唯一的中和抗体表位所在区域,在HCV包膜E2蛋白中还存在一系列构象依赖的中和表位和线性中和表位,其中一些表位在不同基因型、亚型间高度保守。本实验室前期分别用分泌表达E2的表达质粒以及删除了HVR1的E2表达质粒免疫小鼠,然后检测、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抗体以及病毒中和活性,结果显示:E2质粒免疫的小鼠血清中,HVR1抗体在总E2抗体中占很大比重,针对HVR1以外区域的抗体在中E2抗体中只占较小比重;删除HVR1可显着增强E2质粒免疫诱导的针对HVR1以外区域的抗体,小鼠免疫血清与其他基因型E2蛋白的交叉反应以及对其他基因型HCVpp的交叉中和活性也随之显着增强。这和急性HCV感染者血清中可检测到HVR1抗体而难以检测到E2抗体相似。结果提示:HVR1有可能抑制E2蛋白中保守表位的免疫原性,从而从另一个方面导致HCV免疫逃避。目前基于HCV包膜蛋白为主要靶抗原的疫苗均含有HVR1,这类疫苗免疫黑猩猩只能抵抗同株病毒攻击,但不能抵抗异株的攻击。HVR1的存在可能是这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删除HVR1也许能增强疫苗免疫对异株病毒攻击的保护效果。核酸疫苗在大动物的免疫效果远远不及在小动物的免疫效果,目前还没有核酸疫苗用于人类。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删除了HVR1的包膜E2蛋白作为HCV疫苗的发展前景,本研究用CHO细胞表达了E2以及删除了HVR1的E2蛋白,用亲和层析纯化出了两种E2蛋白,分析两种E2蛋白的构象、受体结合功能和抗原性,通过小动物免疫分析HVR1对E2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与我们用核酸免疫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探讨缺失HVR1的E2蛋白在丙肝疫苗中的应用前景。一、稳定表达HCV包膜E2-人IgG 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的建立我们首先分别拼接HCV包膜蛋白E2-Fc和E2Δ-Fc融合基因(E2Δ指缺失HVR1),使E2与人IgG Fc段作为融合蛋白表达,方便目的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将融合基因插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O细胞表达质粒载体pCIDA-GS-neo(专利号:ZL 200610024202.5,发明名称:一种用哺乳动物细胞高效分泌表达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的方法),然后分别将构建的表达质粒转染HEK 293T细胞,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E2-Fc以及E2Δ-Fc融合蛋白,证实两者均可有效表达且表达水平相当。尔后,我们分别将这两种E2-Fc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及EGFP表达质粒(GS-EGFP)分别转染CHO细胞,以蛋氨酸亚氨基代砜(methionine sulphoximine,MSX)在不含谷氨酰胺的培养基内筛选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克隆,用有限稀释法对粗筛出的细胞克隆进行进一步筛选,从而建立和获得了稳定分泌表达E2-Fc和E2Δ-Fc融合蛋白的细胞株。紧接着,我们对筛选出的贴壁CHO细胞株进行了无血清无蛋白培养的驯化,通过逐步下降培养基内血清的浓度,使细胞由贴壁状态转为悬浮生长,随后对悬浮细胞株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放大,从75T方瓶培养经由250 ml叁角烧瓶的小量放大,最后实现在Wave Bioreactor EH2/10细胞培养系统中2L细胞培养袋的灌流培养。细胞密度由最初的2×105cells/ml,达到最后的2×107cells/ml,细胞活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目的蛋白的分泌量也在灌流培养开始后稳定在3-4 mg/L左右。二、E2-Fc、E2Δ-Fc融合蛋白纯化及功能鉴定以上述的细胞培养上清为原料,离心去除细胞,继以GE公司超滤系统(QuixStand? Benchtop System)对上清液进行浓缩和超滤,将其浓缩约10倍,并去除其中分子量低于30 KD的蛋白质。随后,以ProteinA亲和层析柱HiTrap? Protein A HP Columns从超滤液中纯化融合蛋白,通过对柱压、洗脱条件、收集方式等参数的优化,从每升培养上清中可纯化出3-4 mg目的蛋白。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的离心型蛋白超滤柱以低温低速离心的方式将纯化出蛋白样品的缓冲液置换为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用构象依赖性单抗对最终纯化产物进行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E2蛋白保持了天然空间构象。以糖苷酶EndoH、PNGase F分别对两种蛋白进行去糖基化处理,然后观察其分子量的变化,结果提示这两种蛋白的糖基化程度和形式相似。ELISA及Pull down实验显示E2-Fc,E2Δ-Fc均能与人CD81大胞外环(hCD81-LEL)结合,E2Δ-Fc结合活性较E2-Fc为高。检测两种蛋白与细胞膜表面表达的人CD81和SR-BI分子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缺失HVR1后,E2蛋白与SR-BI的结合能力明显降低,与CD81的结合略有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两种蛋白均能与HCV易感的Huh7.5细胞结合且效率相当。将与E2蛋白结合后的Huh7.5细胞裂解,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介导E2蛋白与细胞结合的分子,结果显示,E2-Fc能将CD81及SR-BI共沉淀下来,而HVR1缺失的E2Δ-Fc共沉淀较多的CD81及少量SR-BI,提示HVR1是介导E2蛋白与靶细胞表面SR-BI结合的重要区域。两种蛋白均能抑制HCVpp和HCVcc的感染性,抑制率最高可达90%以上,且株特异性不强。叁、删除HVR1增强E2-Fc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分别将上述两种融合蛋白联合弗氏佐剂免疫小鼠,于0、3和8周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μg佐剂乳化的融合蛋白,初免第2、7和10周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中的E2ΔHVR1抗体及HVR1抗体,发现E2-Fc免疫组10只小鼠中,有5只E2ΔHVR1及HVR1抗体均为阳性,4只E2ΔHVR1抗体单阳性,1只两种抗体一直是阴性。E2ΔHVR1及HVR1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多逐步升高,E2Δ-Fc蛋白的确能诱导更高的E2ΔHVR1抗体水平,其滴度约为E2-Fc免疫组的5-10倍。证实HVR1的存在抑制了E2ΔHVR1抗体的产生。尔后,为进一步检测小鼠血清抗体中和活性,我们将各组小鼠血清混合后纯化出IgG,行病毒感染中和实验,结果显示,两组IgG对于与蛋白来源同株的H77株HCVpp感染中和效率没有显着性差异,中和率在80%以上。但对于异株HCV,E2-Fc组中和活性显着低于E2Δ-Fc组。含有HVR1的E2-Fc融合蛋白诱导的抗体中,HVR1抗体阳性则其交叉中和活性明显低于HVR1抗体阴性者,也说明HVR1抑制交叉中和抗体的产生。这些结果与我们DNA免疫的研究一致,高度提示缺失HVR1可有力促进HCV包膜E2蛋白诱导交叉中和抗体。此外,考虑到Fc段本身有特殊的免疫学功能,可能有助于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本研究中,采用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该融合蛋白是否能在动物体内诱生针对E2蛋白特异且高效的细胞免疫反应,是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内容。小结本研究着眼于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疫苗的开发思路,在前期DNA免疫的基础上,构建了稳定表达E2-Fc/E2Δ-Fc的无蛋白无血清悬浮CHO细胞培养体系并成功纯化出相应的目的蛋白。功能试验结果显示,HVR1缺失并未明显影响E2蛋白的天然构象,HVR1删除后,E2蛋白与其受体CD81的结合增强,与SR-BI的结合能力减弱。动物免疫结果显示,HVR1的缺失显着增强了E2蛋白诱导的交叉中和抗体。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从蛋白层面揭示了HVR1对E2蛋白结构、功能及免疫原性的影响,为HCV蛋白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1-05-01)

刘碧源,曾庆仁,余平,李艳琴,魏琦[5](2010)在《不同免疫途径对Sj童虫细胞型免疫原诱生的保护性效果及抗体应答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研究小鼠经不同途径接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原代细胞(primary juvenile worm cells,pJCs)后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寻找其合适的免疫途径。方法将pJCs经皮下或静脉注射途径免疫昆明小鼠,间隔2w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4w,与对照组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尾蚴30±2尾/鼠,比较叁组小鼠的肝脏虫卵数及虫卵肉芽肿的大小、成虫数、虫体大小。同时在第2、3次免疫前及攻击感染前1d,小鼠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pJCs-IgG水平。结果 pJCs免疫小鼠后,与PBS对照组比,静脉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8.53%、肝卵减少率为54.54%、虫体平均重量减少率为29.62%(P<0.01)、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少率为36.8%,而皮下免疫组分别为41.28%、43.19%、23.08%、31.2%。IgG抗体水平也是静脉注射组高(PBS组,P<0.01;皮下注射组,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原通过皮下和静脉注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力,其中静脉注射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最强,提示通过静脉注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是可行有效的免疫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张红梅,孟继鸿,戴星,单祥年[6](2007)在《一个能诱生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短片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片段pN472-C617(aa472~617)和pN477-C613(aa477~613)的免疫原性,找到能诱生HEV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的更短片段。方法:表达和纯化pN472-C617和pN477-C613,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检测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并以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pN472-C617和pN477-C613可在大肠杆菌高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效价的抗体。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显示pN472-C617免疫血清可有效中和HEV,阻断其在敏感细胞表面的吸附和细胞内复制;而两端仅比pN472-C617各短5个氨基酸的pN477-C613的免疫血清不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重组蛋白pN472-C617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是目前文献报道中含有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最短ORF2编码蛋白片段,可作为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用于HEV疫苗的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夏育民,徐世正,丁国华,江珊,熊蜡元[7](2007)在《CpG序列促进马疫锥虫kDNA诱生IgG型抗dsDNA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pG寡核苷酸序列参与马疫锥虫动基体DNA(kDNA)诱生IgG型抗双链DNA (dsDNA)抗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CpG寡核苷酸序列、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或两者混合物作为佐剂,将纯化的马疫锥虫kDNA通过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正常的BALB/c小鼠。免疫结束后,检测其血清中抗dsDNA抗体等指标。结果未添加免疫佐剂的马疫锥虫kDNA仅能诱生IgM型抗dsDNA抗体,而添加CpG序列或IFA后皆能诱生IgG型抗dsDNA抗体,但CpG序列诱生的IgG型抗体水平更高(P<0.05)。结论CpG序列能更有效地促进马疫锥虫kDNA诱生IgG型抗dsDNA抗体。(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蒋桂花,王劲松,李国才,季明春[8](2006)在《NspA基因疫苗小鼠体内诱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淋病奈瑟菌表面成分Porin,Pil,Opa易于产生变异,我们选择保守性较高的淋病奈瑟菌膜蛋白分子 NspA作为基因疫苗的研究对象。在成功构建pcNspA基因疫苗的基础上,我们以叁种不同的接种方式免疫小鼠,观察NspA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期望筛选出更为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06-11-01)

周非非,林怡,熊思东,吕顺,杨阳[9](2006)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自身抗体及其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与抗肿瘤效应的关联性。方法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或以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和生存。结果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孵育后接种小鼠可明显延缓小鼠的成瘤时间,延长生存期。结论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抗dsDNA自身抗体与体内抗肿瘤效应具有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李智铭,徐世正,林孝华,林霖霖,章泳[10](2004)在《CpG序列在诱生抗dsDNA抗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pG序列在诱生抗dsDNA抗体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人工合成的含有CpG序列的寡核苷酸为生物佐剂,用天然的小牛胸腺DNA模拟自身抗原,免疫正常的BALB/c小鼠。免疫结束后,分别用天然的大肠杆菌DNA(nECDNA)和小牛胸腺DNA(nCTDNA)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小鼠血清的抗dsDNA抗体。结果用CpG序列加nCTDNA免疫的小鼠出现较高水平的抗dsDNA抗体和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6、白介素12、干扰素γ),组间的差异有显着性(P<0.01),诱导的抗体与nECDNA和nCTD-NA均能结合,但在结合的量上有差异。结论CpG序列能促进正常小鼠产生具有交叉反应特性的抗ds-DNA抗体。(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4年12期)

诱生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合格受试者共100例,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抽取配偶外周新鲜血20 mL,分离淋巴细胞后,取2 mL前臂皮内多点注射,每间隔3周免疫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安排受孕,受孕后再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在孕前3个月口服补中益气汤,每日一剂,妊娠后继续口服至妊娠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和分娩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孕龄至足月并顺利分娩20例,超过既往流产孕周并超过12周6例,与既往同样周数流产12例,其中脱落12例,总有效率为52.0%(26/50);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孕龄至足月并顺利分娩30例,超过既往流产孕周并超过12周4例,治疗后与既往同样周数流产6例,其中脱落10例,总有效率为68.0%(34/5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的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高于单独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生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苏玉美.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因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脾虚型)的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

[2].田丹,戴海青,李兆萍,郑新莲.补中益气汤联合配偶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疗法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8

[3].崔婷.淋球菌NspA核酸疫苗小鼠体内诱生保护性抗体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

[4].刘媛.高变区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诱生交叉中和抗体[D].第二军医大学.2011

[5].刘碧源,曾庆仁,余平,李艳琴,魏琦.不同免疫途径对Sj童虫细胞型免疫原诱生的保护性效果及抗体应答差异[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

[6].张红梅,孟继鸿,戴星,单祥年.一个能诱生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短片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

[7].夏育民,徐世正,丁国华,江珊,熊蜡元.CpG序列促进马疫锥虫kDNA诱生IgG型抗dsDNA抗体[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

[8].蒋桂花,王劲松,李国才,季明春.NspA基因疫苗小鼠体内诱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C].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06

[9].周非非,林怡,熊思东,吕顺,杨阳.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自身抗体及其作用探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

[10].李智铭,徐世正,林孝华,林霖霖,章泳.CpG序列在诱生抗dsDNA抗体中的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论文知识图

在MDSC诱生Treg中的作用重组PS2蛋白诱生抗体和因子的检...重组菌诱生的CS6(A)、CTB(B)抗体消长状...重组病毒免疫后产生的针对H5亚型AIV的...小鼠血清中HBV特异性抗体应答重组病毒产生的针对H5亚型AIV的HI抗体

标签:;  ;  ;  ;  ;  ;  ;  

诱生抗体论文_苏玉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