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利奥兰纳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格尔顿,《科利奥兰纳斯》,分裂,完整性
科利奥兰纳斯论文文献综述
熊月[1](2019)在《被分裂的完整性——论伊格尔顿对《科利奥兰纳斯》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格尔顿在《莎士比亚与社会》里指出,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来源于一种分裂,即自身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所造成的分裂。在戏剧中,这样的分裂出现了叁次,都是以科利奥兰纳斯违背其所言让自己陷入绝境而告终。伊格尔顿以自取灭亡的循环来揭示出这叁次分裂的开端与结尾的重复之处,也暗示人的行动是无意义的,脱离社会与他人评价的个人完整性,只会给自身招致灾难。(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9年01期)
龚安琪[2](2017)在《众人手下,引颈就戮——从《科利奥兰纳斯》看西方戏剧作品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由丹玛尔仓库剧院出品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科利奥兰纳斯》于3月25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再次上映。许多人冲着英国当红影星汤姆·希德勒斯顿前来观摩。幕间休息时,大屏幕中的女向剧院制作人提问,为何选择这样一部并不受世人关注的剧目进行排演,又为何选择汤(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7年03期)
陶璐[3](2017)在《一则来自罗马的“警世明言”——评NTLive话剧《科利奥兰纳斯》》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艺术的魅力和遗憾皆来自于它演出的在场和即时,这种人声、物形、光影呈现的不可复制和不可逆,让戏剧人珍视现场观演的每分每秒。也正因为这样,即使是在交通运输便利、交流往来频繁、信息技术发达和媒体资源丰富的21世纪,人们也不可能任性地在一个地方欣赏世界各地的戏剧演出,这让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受到局限。如今,英国国家剧院推出的"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 Theatre Live),简称NTLive,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这一项目旨在通过(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7年05期)
邵雪萍[4](2016)在《非理性权威之祸——论科利奥兰纳斯与岳飞的悲剧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与冯梦龙详定的《精忠旗》,分别是英国与中国戏剧史上的悲剧名篇,两剧的悲剧性与男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岳飞的惨死密不可分,但评论界对他们的悲剧根源所做的阐释仍值得推敲。本文参照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对理性与非理性权威的界定,在17世纪英国与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比较分析了他们的悲剧,指出非理性的大众权威与君主权威才是他们各自的悲剧之源。(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6年09期)
彭磊[5](2016)在《荣誉与权谋——《科利奥兰纳斯》中的伏伦妮娅》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科利奥兰纳斯的母亲,伏伦妮娅具有鲜明的男性品质。她以勇敢为至高的美德,以荣誉为至上的价值,同时也深通权谋和修辞。她以勇敢和荣誉来教育儿子,塑造儿子成为罗马最杰出的战士;她又试图教授儿子权谋,推动儿子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在罗马陷入危机时,她又运用权谋拯救了罗马。莎士比亚展现了荣誉与权谋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在权谋是否正当和高贵的问题上保持了含混。(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6年03期)
翁委凡[6](2015)在《莎士比亚:精于修辞之道的文学巨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2世纪开始,当时已经失传近千年的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经典接二连叁地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催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正值英国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欣欣向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这位多才多艺的女王的支持下,戏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期间度过的,并且得到了女王的赏识和亲睐。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是世界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被人们评论最多的一位作家。莎翁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本文将对莎士比亚的罗马剧中(即《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的不同的演说与修辞进行分析,主要挖掘莎氏对古典修辞理论的传承与运用,包括叁大人工说服手段、修辞格、以及修辞韬晦性等。莎翁在作品中展现了天才式的创作,并通过精彩的谋篇与高超的修辞技艺向我们展示了罗马这个逝去的时代却永不消失的历史印记。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一位深谙修辞之道的大师。(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0)
宋海萍[7](2015)在《探究《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审视莎士比亚罗马剧《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的形象,探究其文化渊源。由于父亲位置空缺,从而放大母亲的角色,让母亲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起的作用最终导致悲剧行动。莎士比亚将女性从边缘位置放到中心,使她成为影响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角色之一。本文阐释导致这类母亲形象的文化根源,以及莎士比亚保守的女性观。(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06期)
张冲[8](2015)在《拨弄舆情:论《科利奥兰纳斯》中的护民官》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的罗马悲剧向来以其深刻而广泛的政治寓意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研究者的目光多集中在剧本如何反映罗马政治生活、如何塑造政治英雄人物等方面。在重读《科利奥兰纳斯》时发现,剧中的舆情摆动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其成因、进展与后果,不仅成为情节的主线,甚至还使莎氏的这部戏与当代社会和政治文化生活语境产生了微妙的关联。以《科利奥兰纳斯》剧中的护民官为切入点,详细剖析护民官促成、调动和拨弄民众舆论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法,指出莎士比亚对罗马历史叙事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这一政治制度的疑虑和拷问,同时也从一个特殊角度再次展示莎士比亚的当代普适性。(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5年01期)
Saddam,Sassi[9](2014)在《从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和拉辛的《布里塔尼古斯》看女性对权力的渴望》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se a significant aspect in Shakespeare's Coriolanus and Racine's Britannicus, that is, the thirst for power. This phenomenon involves two crucial secondary characters; Volumnia and Agrippine, mothers respectively of Caius Marcius Coriolanus and Britannicus. Both Coriolanus and Britannicus are political tragedies re-enacting the politics in the Roman Empire. Shakespeare and Racine use history to convey realism. Plutarch's 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 (1579) is Shakespeare's most obvious source in writing Coriolanus, while Racine relies on (as he explains in his preface) the Annals of 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as the main historical source for writing Britannicus. The struggle or thirst for power is nothing new but one unique aspect in Coriolanus and Britannicus is that certain female characters are no less sly, avaricious, or immoral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Volumnia in Coriolanus and Agrippine in Britannicus are such characters.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ir character in terms of their wickedness in designing for power.The Chapters below will show that Volumnia and Agrippine share a thirst for power and authority, driving them to take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they are in, and how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help them become the complex protagonists they are: protective and loving mothers on one side and cunning and domineering on the other. This double personality they show makes them intriguing non-Manichean characters.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Chapter1introduces how William Shakespeare's Coriolanus and Jean Racine's Britannicus deal respectively with the two power-driven mothers Volumnia and Agrippine.Chapters2,3and4will analyse both Volumnia and Agrippine's thirst for power. Chapter2will shed light on where their ambitions for power and authority come from by analysing particular moments in each play where the two mothers show intentions in acquiring more power than they initially have. Freud's Oedipus complex theory will help understanding Volumnia and Agrippine's driving force, and I will explain how literary critics attribute the two matriarch's thirst for power either to the Roman society or to psychoanalytical reasons.Chapter3discusses the two matriarchs' tactics when designing for power. The previous chapter explains the reasons Volumnia and Agrippine are greedy for power, this one emphasises more on how they use their status as caring-mothers to scheme to accomplish their only true objective: acquiring more power.Chapter4focuses on the consequences of Volumnia and Agrippine's designs for power and how they affect the plot and the major character as Caius Marcius Coriolanus, Britannicus, Nero and Junie. This chapter will show how the two matriarch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viously mentioned major protagonists.Chapter5concludes that Volumnia in Coriolanus and Agrippine in Britannicus are two matriarchs driven and motivated only by their thirst for power and plotting to quench this thirst no matter what the consequences are.(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5-09)
唐荔[10](2013)在《论《科利奥兰纳斯》中主人公的骑士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一部罗马悲剧,其故事情节大概是:卡厄斯·马歇斯本是罗马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并因攻下科利奥里城而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但因其生性傲慢,蔑视群众,而被护民官所利用,得罪了群众,遭到驱逐。后又勾结敌方伏尔斯人,进攻罗马复仇,但在其母劝说下放弃而因此背叛了伏尔斯人,终被杀。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是罗马战绩斐然的大将军,其勇气和牺牲精神自不在话下,但因其致命的人性弱点(蔑视群众)而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在戏剧中,有多处展现了这位罗马战将的骑士精神,如他对待外界赞美时表现的谦卑,强烈的荣誉感,为了国家愿意自我牺牲以及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无比等等。本文将重点剖析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身上的骑士精神及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演变,以及其表达的社会深意。(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3年22期)
科利奥兰纳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由丹玛尔仓库剧院出品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科利奥兰纳斯》于3月25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再次上映。许多人冲着英国当红影星汤姆·希德勒斯顿前来观摩。幕间休息时,大屏幕中的女向剧院制作人提问,为何选择这样一部并不受世人关注的剧目进行排演,又为何选择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利奥兰纳斯论文参考文献
[1].熊月.被分裂的完整性——论伊格尔顿对《科利奥兰纳斯》的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9
[2].龚安琪.众人手下,引颈就戮——从《科利奥兰纳斯》看西方戏剧作品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J].剧作家.2017
[3].陶璐.一则来自罗马的“警世明言”——评NTLive话剧《科利奥兰纳斯》[J].艺术评论.2017
[4].邵雪萍.非理性权威之祸——论科利奥兰纳斯与岳飞的悲剧根源[J].戏剧文学.2016
[5].彭磊.荣誉与权谋——《科利奥兰纳斯》中的伏伦妮娅[J].国外文学.2016
[6].翁委凡.莎士比亚:精于修辞之道的文学巨匠[D].福建师范大学.2015
[7].宋海萍.探究《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渊源[J].文教资料.2015
[8].张冲.拨弄舆情:论《科利奥兰纳斯》中的护民官[J].外国语文.2015
[9].Saddam,Sassi.从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和拉辛的《布里塔尼古斯》看女性对权力的渴望[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10].唐荔.论《科利奥兰纳斯》中主人公的骑士精神[J].神州.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