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切电容论文_刘雍

导读:本文包含了投切电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容,晶闸管,装置,电平,逆变器,接触器,低压。

投切电容论文文献综述

刘雍[1](2019)在《快速投切电容电抗器暂态无功补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直流输电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交流受端电网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压跌落导致的换流阀换相失败甚至直流输电线路闭锁日益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为进一步提高受端电网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性,需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暂态无功补偿。传统的加装STATCOM等装置的补偿方法存在设备投资大、补偿容量小的缺点。快速投切电容电抗器自动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暂态无功补偿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站内既有电容器、电抗器,实现快速无功补偿响应,具有投资小、补充容量大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黄剑涛[2](2019)在《基于高级智能量测的远程投切电容降低线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我国中低压配网建设相对滞后,中低压配网线损占总线损的70%。而线损率则是一项衡量供电企业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体现了配电网规划建设、装备状况、生产运行以及管理经营水平。因此,降低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有助于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提高社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智能配电网的环境下研究了10kV馈线的线损合理性判断方法,基于总线损对无功的灵敏度,提出了一种远程投切电容降低线损的可行性方法,最后以丽江10kV市一中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为实测线损率合理性判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10kV馈线线损率管控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张旭[3](2017)在《投切电容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相比具备明显的生态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太阳能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最现实、最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光伏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是系统中的能量变换装置,其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并网型系统的性能和投资。按照不同的标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分为很多种,本文主要研究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文章首先概述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情况。其次,概括了光伏并网系统中光伏阵列的配置,分析了当前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光伏逆变器产品的特点。随后,本文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效率,提出了投切电容式逆变器拓扑结构,同时完成升压和逆变。文章分析了投切电容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电容电压稳定影响因素以及效率与经济性分析。针对所提拓扑结构中投切电容电压的波动对输出电流的不利影响,研究了两种优化解决思路:一是,采用阶梯波与EPWM斩波混合控制的算法,减少投切电容充电的时间间隔,从而减小投切电容电压的跌落程度,提升电流质量,同时实现了占空比调压方式;二是,通过预测控制,将投切电容电压跌落的程度融入预测模型,实现投切电容电压的跌落不影响输出电流跟踪给定的精度,类似方式也消除了半导体开关器件导通压降对输出电流的不利影响。经过实验分析验证,本文所提的调制控制算法及投切电容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皆是正确的可行方案,并且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谭国俊,张旭,薛映霞,严广[4](2017)在《投切电容式单相九电平逆变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流模块结构并网逆变器领域,传统拓扑结构往往采用先升压再逆变的结构,效率进一步提升受到限制且输出电压电平数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投切电容式逆变器。以投切电容式九电平(SC-9L)逆变器为例,研究投切电容式逆变器工作原理,给出了投切电容数量为n时投切电容式逆变器的输出特性,研究了该拓扑结构中投切电容电压平衡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电容电压稳定的影响因素,通过低次谐波最小原则阶梯波调制与EPWM混合控制的方式提升电容电压平衡效果,同时实现了PWM的方式调压。控制系统通过TMS320C28346型DSP和XC95288XL型CPLD数字化实现,搭建了小功率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的可行性及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左鹏辉[5](2014)在《矿热炉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矿热炉是典型的高耗能非线性用户,其在工作过程不仅需要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还且会产生严重的谐波、电压波动和叁相不平衡等多种电能质量扰动污染。随着节能减排和电能质量日益受到重视,矿热炉用户和供电部门越来越关注高性价比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开发和使用。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充分发挥了电容器无功补偿的经济优势、固态开关投切的动态特性优势和机械开关投切的低损耗优势,是一种高效能矿热炉无功补偿装置,近年来成为矿热炉无功补偿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矿热炉无功补偿的矿热炉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矿热炉工作原理特性及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矿热炉供电系统的物理结构和电气特性,建立起了矿热炉供电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电气模型。然后,研究了无功补偿总容量计算的功率因数法、无功电压法、改进匹配注入流算法和经济优化法,探索了MSC、RSC、TSC的容量优化分配方法。在控制方法上,采用改进型九区图控制,使得电容器投切与矿热炉变压器之间的调节更为合理。接着探讨了机械投切电容器(MSC)、复合投切电容器(RSC)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组成的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的主电路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信号检测方法。最后,运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工作原理仿真、信号检测和控制策略仿真,并进行了低压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的主电路设计和控制器设计,在主电路设计方面,详细分析了电容器、机械开关、固态开关、电抗器的选型和参数匹配的基本规律,在控制器设计方面,深入研究了基于STM32F407VGT6芯片的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本文所设计的低压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在云南某冶炼厂的矿热炉无功补偿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理论研究、仿真结果和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本论文研究的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是一种性价比优越的无功补偿装置。(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薛明琪,徐洪[6](2007)在《低压无功补偿投切电容装置选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分析低压无功补偿投切电容装置(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装置、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各自的主要特点。(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07年11期)

李志勇,危韧勇[7](2005)在《牵引网晶闸管投切电容的复合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网的电气特性和无功补偿装置的现实条件,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复合控制方案。利用神经网络构造多路自适应噪声对消滤波器,并行地在线检测出牵引网的无功电流、有功电流和高次谐波电流;以无功电流差补值作为控制参量,并以高次谐波电流作为谐振保护信号,由专家系统给出投切无功补偿电容的控制指令。特性分析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系统功率因数,降低了无功补偿电容的投切频率,安全可靠性高,是牵引电网晶闸管投切电容进行无功补偿的优选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05年08期)

李志勇[8](2005)在《晶闸管投切电容智能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智能控制方案。由神经网络实现对无功电流和电网谐振电流的在线检测,由专家系统给出相应的电容投切控制指令。经补偿特性分析表明,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且有效避免功补电容的频繁投切,是牵引电网进行功补的优选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5年06期)

袁光明,张波,王丹,方柯[9](2004)在《晶闸管投切电容的最佳编码方式与最优投切阈值的数学分析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切电容的编码方式和投切阈值关系到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Thyristor-switched capacitor,TSC)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与经济性。文章从运筹学的角度对电容的最佳编码方式进行了数学分析,验证了二进制编码方式是最佳的,从数列和实际经验出发,得到了电容最优投切阈值的实用计算公式,并根据投切电容的最佳编码方式和最优投切阈值设计了一台TS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通过与一般TSC型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进行比较表明该装置的补偿效果更明显,从而验证了本文数学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4年23期)

常思哲[10](2004)在《晶闸管投切电容(TSC)式消弧线圈控制装置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电力系统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接地故障明显增多,接地电弧大多不能自熄,往往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能有效补偿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减小故障点残流,也使得故障相接地电弧的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降低,熄灭电弧。消弧线圈的正确调谐能有效地减少产生间隙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发展为相间或是多相接地故障的可能,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基于可控硅投切电容补偿的概念,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消弧线圈及其补偿装置。与以前的预调谐方式相比速度更快,可调节范围更宽,而且属于线性调节,可靠性高,没有谐波污染,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进而根据 TSC 式消弧线圈的等效电路,给出了等效电路图及其相量图,并对其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与合作企业签订的合同要求,对 TSC 式消弧线圈的样机进行了设计,包括主电抗和漏电抗的计算,电容器组的选择计算,晶闸管及其附属装置的选择。最后,用 PSCAD 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再次,确定了 TSC 式消弧线圈的控制策略。根据规程确定了消弧线圈的整定原则,之后对于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控制方法,包括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和故障的判据等等。进而得出了控制装置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最后,对 TSC 式消弧线圈的控制装置进行了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本论文中,按照功能和结构分块,对控制装置的电路设计以及应的程序编写进行了说明,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的环节进行了详述,并给出了其中部分电路的实验波形。最后,针对设计完成的装置进行了应 - I -<WP=4>用性介绍。(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4-06-01)

投切电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久以来,我国中低压配网建设相对滞后,中低压配网线损占总线损的70%。而线损率则是一项衡量供电企业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体现了配电网规划建设、装备状况、生产运行以及管理经营水平。因此,降低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有助于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提高社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智能配电网的环境下研究了10kV馈线的线损合理性判断方法,基于总线损对无功的灵敏度,提出了一种远程投切电容降低线损的可行性方法,最后以丽江10kV市一中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为实测线损率合理性判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10kV馈线线损率管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投切电容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雍.快速投切电容电抗器暂态无功补偿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黄剑涛.基于高级智能量测的远程投切电容降低线损方法[J].价值工程.2019

[3].张旭.投切电容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4].谭国俊,张旭,薛映霞,严广.投切电容式单相九电平逆变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5].左鹏辉.矿热炉混合投切电容型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

[6].薛明琪,徐洪.低压无功补偿投切电容装置选用探讨[J].电气应用.2007

[7].李志勇,危韧勇.牵引网晶闸管投切电容的复合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2005

[8].李志勇.晶闸管投切电容智能控制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5

[9].袁光明,张波,王丹,方柯.晶闸管投切电容的最佳编码方式与最优投切阈值的数学分析和应用[J].电网技术.2004

[10].常思哲.晶闸管投切电容(TSC)式消弧线圈控制装置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系统投切电容操作信息图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时输电线路总...可控硅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220 kV电力系统投切电容为1 μF...可控硅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6 晶闸管-二极管投切电容实验补...

标签:;  ;  ;  ;  ;  ;  ;  

投切电容论文_刘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