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梅:基于合作学习法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刘咏梅:基于合作学习法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在《管理学》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关注对小组成员的“差异化”引导和“搭便车”现象的解决,注意结果评价的多元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 《管理学》 课程教学 教学实践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行组织、查找资料、进行团队交流,最终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目标。《管理学》作为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了解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通过管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学习法运用在《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探讨合作学习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管理学》合作学习实施过程

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对一群学生进行指导,使其相互合作,彼此促进的学习方式[1],是将学生用小组形式组织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进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系统教学策略。[2-4]实施合作学习需要具备一些要素,结合《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实施应具备科学的分组、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的实施流程、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等因素。[5-6]

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扩大广播电视的影响,实现无线数字化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将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引入广播电视中,有利于电视的推广,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科学分组。将教学班分10个学习小组,通过个人申请、上台演讲和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组长;由学生和组长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小组成员。小组成立后,由任课教师对组长进行小组目标、成员角色、学习实施程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组长具体落实培训内容,保证成员明确自身任务和职责。

(2)学习目标的确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对管理职能中决策、组织和领导部分开展3次以主题驱动的合作学习小组方式,先由教师简单介绍理论知识,布置学习任务,再由组长带领成员在课余时间完成相应工作。课程设计时,采用真实问题情境,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完成各项工作,将问题的阐释与表达、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组织等结合起来,达到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行合一。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析的过程,即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有效运用到现实生活的过程;真实问题情境,提供了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企业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行合一。

(1)重视教师的关注和引导。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监控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教师要做好“导学”工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从群体中获得智力支持、自我实现的认同感;同时设置合理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任务分析、资料收集、组织召开会议、形成决策、撰写报告/剧本、制作PPT等,不仅掌握并展示了理论知识,更是对认知、写作、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能力的有效锻炼,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教学效果

(3)规范的实施过程。教师应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通过教师与组长及成员多次探讨,各组建立了例会制度,根据学习目标、任务、进度等定期举行会议,商谈任务执行流程、进展情况,探讨、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会期间,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旁听,利于小组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同时也避免同质性报告出现。任务完成后,由成员制作PPT并指定发言人进行成果演示,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究成果和结论,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由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打分。

控制菌接种量分别为0.25%,0.50%,0.75%,1.00%分别对酸奶的影响,确定菌种的最佳接种量。

(5)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做到:①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整合设计,将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②注重学习小组的建立,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并能充分发挥团队协调功能;③及时了解各小组的学习进度,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④采取多元评价机制和有效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实施注意事项

(4)评价方式。采用传统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理论部分以闭卷考试为依据,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实践教学成绩占50%,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以小组成员的表现、报告的质量、PPT汇报的效果、任务实施流程的科学性等为依据,最终取三者的平均分作为小组分数,即为该组各成员的分数。

(2)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改善学习态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的方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学习任务和职责的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机制的激励,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了学习潜能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注重小组中成员“差异化”引导和“搭便车”现象的解决。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差异化引导。了解学生不积极的原因,是不愿表达还是能力欠缺,前者可采取主动要求的方式创造条件使其参与;后者可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其结对互助,使学生逐步树立信心,参与团队任务,避免学生在团队中出力少,却获得较好的成绩的“搭便车”现象。

随后,他在纽约库伯联盟学院学习雕塑,1974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转入新墨西哥大学,并于1981年毕业,获得艺术硕士学位。1980年,山姆·瓦格斯塔夫(Sam Wagstaff)为威特金策划了首次个人作品展,令其成为业内激烈争议的对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城中村”改造,兴起了大批的居住建筑。一方面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人们居住环境在不断地改善,为了营造一个适合生活、生产及开展各类社会活动的环境,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消耗能源。建筑的能耗非常严重,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是人口大国,居住建筑规模巨大,其耗能的总量占总建筑能耗的57%左右。如果不注重居住建筑节能,房屋建得越多,能源耗费就越大,将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由此引发的能源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居住建筑节能十分迫切。

(3)注重多元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降低期末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采用同组成员分数相同的评价准则,有效促进了团队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团队荣誉感,效果良好。

合作学习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静态、单向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学习小组的成立建立积极的学生关系,促进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合作学习法以集体思维模式促进了个体思维的拓展,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D.W.Johnson & R.T.Johnson.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J].Theory into Practice,1999,38(2):67-73.

[2]P.J.Vermette,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 Student Teams in K-12 Classrooms[M].London:Prentice Hall Career & Technology,1997.

[3]R.E.Slavin.Synthesis of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8(5):71-82.

[4]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35.

[5]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12.

[6]李艳红,关军.《管理学原理》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9(34):11-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042-02

基金项目:安徽省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教育向应用性转型背景下安徽省独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及对策研究”(2015zdjy195);安徽省质量工程精品开放课程管理学(2017kfk210);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TPACK框架下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践”(2015jyxm721);安徽省质量工程经济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zy111);淮北师范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经济学专业课程组建设研究”(2014xyzz194)。

作者简介:刘咏梅,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责任编辑:张蕊

标签:;  ;  ;  ;  ;  ;  ;  ;  

刘咏梅:基于合作学习法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