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包括后悬置安装支架和副车架,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一端安装有后悬置拉杆,所述后悬置拉杆包括拉杆骨架、隔振橡胶和安装座,所述后悬置拉杆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隔振橡胶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空腔内部两侧,所述拉杆骨架内部靠近隔振橡胶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翼型结构,所述安装座靠近隔振橡胶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翼型结构,所述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均贯穿安装在安装座内部,所述安装座内部位于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端部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后悬置拉杆底部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提升了隔振性能,实现了系统X向隔振和Z向模态频率控制的平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包括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副车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靠近一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螺栓(1),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远离第一螺栓(1)一端通过第二螺栓(3)贯穿安装有后悬置拉杆(4),所述后悬置拉杆(4)包括拉杆骨架(8)、隔振橡胶(9)和安装座(10),所述拉杆骨架(8)对应第二螺栓(3)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套(11),所述第二螺栓(3)贯穿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安装套(11)将后悬置安装支架(2)与后悬置拉杆(4)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骨架(8)固定设置在安装套(11)远离后悬置安装支架(2)一侧,所述后悬置拉杆(4)远离安装套(11)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隔振橡胶(9)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振橡胶(9)通过安装座(10)固定安装在空腔(12)内部两侧,所述拉杆骨架(8)内部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翼型结构(13),所述安装座(10)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翼型结构(14),所述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均贯穿安装在安装座(10)内部,所述安装座(10)内部位于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端部均开设有槽口(15),所述后悬置拉杆(4)底部固定安装在副车架(6)上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包括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副车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靠近一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螺栓(1),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远离第一螺栓(1)一端通过第二螺栓(3)贯穿安装有后悬置拉杆(4),所述后悬置拉杆(4)包括拉杆骨架(8)、隔振橡胶(9)和安装座(10),所述拉杆骨架(8)对应第二螺栓(3)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套(11),所述第二螺栓(3)贯穿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安装套(11)将后悬置安装支架(2)与后悬置拉杆(4)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骨架(8)固定设置在安装套(11)远离后悬置安装支架(2)一侧,所述后悬置拉杆(4)远离安装套(11)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隔振橡胶(9)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振橡胶(9)通过安装座(10)固定安装在空腔(12)内部两侧,所述拉杆骨架(8)内部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翼型结构(13),所述安装座(10)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翼型结构(14),所述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均贯穿安装在安装座(10)内部,所述安装座(10)内部位于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端部均开设有槽口(15),所述后悬置拉杆(4)底部固定安装在副车架(6)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1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套(16),所述第二螺栓(3)贯穿隔套(16)内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3)远离螺帽一端固定螺接有螺母(7),所述螺母(7)设置在后悬置安装支架(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内部Z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三螺栓(5),所述第三螺栓(5)贯穿副车架(6)和安装孔(1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型结构(13)固定设置在拉杆骨架(8)靠近副车架(6)一侧,所述第二翼型结构(14)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0)远离副车架(6)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5)均从隔振橡胶(9)表面向内部开设并延伸至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端部内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拉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是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的连接装置,主要有橡胶、和液压两种方式。作用是减少发动机震动对车体的影响。主要是为了保证车内舒适度。
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隔振性能,隔振橡胶刚度不可以过高;悬置支架相对副车架Z向运动时,隔振橡胶主要受力是剪切力,系统Z向刚度较弱,导致悬置支架Z向模态频率偏低,易引起整车低频噪声问题;若将悬置沿X向旋转90°进行安装,需要在副车架上单独增加安装支架,增加零件数量,提高成本,且安装点动刚度不易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在不增加零件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后悬置拉杆的整体隔振性能,提升了隔振性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包括后悬置安装支架和副车架,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靠近一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远离第一螺栓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贯穿安装有后悬置拉杆,所述后悬置拉杆包括拉杆骨架、隔振橡胶和安装座,所述拉杆骨架对应第二螺栓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套,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后悬置安装支架和安装套将后悬置安装支架与后悬置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骨架固定设置在安装套远离后悬置安装支架一侧,所述后悬置拉杆远离安装套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隔振橡胶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振橡胶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空腔内部两侧,所述拉杆骨架内部靠近隔振橡胶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翼型结构,所述安装座靠近隔振橡胶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翼型结构,所述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均贯穿安装在安装座内部,所述安装座内部位于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端部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后悬置拉杆底部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套,所述第二螺栓贯穿隔套内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远离螺帽一端固定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后悬置安装支架一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部Z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贯穿副车架和安装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翼型结构固定设置在拉杆骨架靠近副车架一侧,所述第二翼型结构固定设置在安装座远离副车架一侧。
优选的,所述槽口均从隔振橡胶表面向内部开设并延伸至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端部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拉杆骨架和安装座上固定设置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改变了隔振橡胶的受力形式,实现了系统X向隔振和Z向模态频率控制的平衡,并在不增加零件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后悬置拉杆的整体隔振性能。
2、通过在隔振橡胶上位于第一翼型结构和第二翼型结构的端部开设槽口的设计,降低X向的刚度,提升了隔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悬置拉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栓、2后悬置安装支架、3第二螺栓、4后悬置拉杆、5第三螺栓、6副车架、7螺母、8拉杆骨架、9隔振橡胶、10安装座、11安装套、12空腔、13第一翼型结构、14第二翼型结构、15槽口、16隔套、1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包括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副车架6,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靠近一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螺栓1,通过第一螺栓1,可以更好的将后悬置安装支架2安装在外部的动力总成上;所述后悬置安装支架2远离第一螺栓1一端通过第二螺栓3贯穿安装有后悬置拉杆4,所述后悬置拉杆4包括拉杆骨架8、隔振橡胶9和安装座10,所述拉杆骨架8对应第二螺栓3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套11,所述第二螺栓3贯穿后悬置安装支架2和安装套11将后悬置安装支架2与后悬置拉杆4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骨架8固定设置在安装套11远离后悬置安装支架2一侧,所述后悬置拉杆4远离安装套11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隔振橡胶9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振橡胶9通过安装座10固定安装在空腔12内部两侧,所述拉杆骨架8内部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翼型结构13,所述安装座10靠近隔振橡胶9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翼型结构14,所述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均贯穿安装在安装座10内部,所述安装座10内部位于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端部均开设有槽口15,所述后悬置拉杆4底部固定安装在副车架6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安装套1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套16,所述第二螺栓3贯穿隔套16内部设置,通过设置隔套16,可以使后悬置安装支架2与安装套11更好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螺栓3远离螺帽一端固定螺接有螺母7,所述螺母7设置在后悬置安装支架2一侧,通过设置螺母7,避免第二螺栓3脱出。
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0内部Z轴方向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三螺栓5,所述第三螺栓5贯穿副车架6和安装孔17设置,通过开设安装孔17,使安装座10和副车架6更好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翼型结构13固定设置在拉杆骨架8靠近副车架6一侧,所述第二翼型结构14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0远离副车架10一侧,通过上述设置,避免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干涉。
具体的,所述槽口15均从隔振橡胶9表面向内部开设并延伸至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端部内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的降低X向的刚度,提升隔振性能。
工作原理:通过在拉杆骨架8和安装座10上固定设置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改变了隔振橡胶9的受力形式,实现了系统X向隔振和Z向模态频率控制的平衡,并在不增加零件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后悬置拉杆的整体隔振性能;通过在隔振橡胶9上位于第一翼型结构13和第二翼型结构14的端部开设槽口15的设计,降低X向的刚度,提升了隔振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110.8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566755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60G 7/00
专利分类号:B60G7/00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泉大道3号
发明人:郭世辉;汪伟;刘鹏;王立新;张慧巧;连俊义
第一发明人:郭世辉
当前权利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