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小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升降柱以及驱动杆的配合,在使用时按下把手,当按下把手之后会导致转动板进行转动,当转动板进行转动时会使转动板将驱动杆顶起,在驱动杆顶起之后,驱动杆上的楔形块会将卡块顶起,从而使升降柱上升,并且通过限位机构的配合,从而转动板以及驱动杆下落之后对升降杆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自锁死效果,并且通过支撑板以及凸块进行锁死,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螺纹锁死机构出现的滑丝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体(2)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2)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柱(4),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5),所述升降柱(4)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升降柱(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升降柱(4)的底部呈开口状,且驱动杆(6)的底端贯穿升降柱(4)并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铰接柱(7),所述铰接柱(7)上铰接有可转动的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并与驱动杆(6)的底部接触,所述升降柱(4)的内壁两侧设置连续的楔形块(9),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呈平面,且楔形块(9)的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驱动杆(6)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铰接有可转动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与楔形块(9)相适配。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体(2)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2)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柱(4),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5),所述升降柱(4)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升降柱(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升降柱(4)的底部呈开口状,且驱动杆(6)的底端贯穿升降柱(4)并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

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铰接柱(7),所述铰接柱(7)上铰接有可转动的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并与驱动杆(6)的底部接触,所述升降柱(4)的内壁两侧设置连续的楔形块(9),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呈平面,且楔形块(9)的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驱动杆(6)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铰接有可转动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与楔形块(9)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8)的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驱动杆(6)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13),所述滚轮(13)的底部与滑槽(12)的槽底接触,转动板(8)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所述把手(14)延伸至两块挡板(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空心圆环(501),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内壁与升降柱(4)的外表面接触,且空心圆环(501)的外表面会空心柱体(2)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杆(5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凸块(15),所述空心圆环(501)上设置有与凸块(15)相适配的开口,在且在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16),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并位于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的一侧依次贯穿限位机构(5)以及空心柱体(2)并延伸至空心柱体(2)的外侧,且在空心柱体(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气垫(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的自由端到铰接柱(7)的距离为铰接柱(7)到驱动杆(6)底部距离的10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6)的内部呈空心状,并且在驱动杆(6)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19),所述梯形块(19)的顶部与驱动杆(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卡块(11)与梯形块(19)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贯穿驱动杆(6)的弹性元件(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如今,人们出行基本上都需要依靠汽车,汽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而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汽车轮胎作为一个损耗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汽车轮胎损坏的情况,当汽车轮胎出现损坏时,需要及时的对汽车轮胎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在维修或更换的过程中,则不得不用到千斤顶将轮胎顶起之后,才能对轮胎进行更换。

而目前的千斤顶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尤其是机械千斤顶,传统的机械千斤顶在使用的时候,在千斤顶将汽车顶起之后,需要对千斤顶进行锁死,防止千斤顶出现下坠的现象,传统机械千斤顶一般都是采用螺纹进行锁死,从而对千斤顶进行固定,但是这样的锁死方式可能会出现滑丝的现象,导致千斤顶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汽车更换轮胎时使用的千斤顶存在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空心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柱,所述空心柱体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升降柱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升降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呈开口状,且驱动杆的底端贯穿升降柱并延伸至升降柱的下方;

所述空心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上铰接有可转动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柱的下方并与驱动杆的底部接触,所述升降柱的内壁两侧设置连续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呈平面,且楔形块的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驱动杆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铰接有可转动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楔形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滑槽的槽底接触,转动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至两块挡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空心圆环,所述空心圆环的内壁与升降柱的外表面接触,且空心圆环的外表面会空心柱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凸块,所述空心圆环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开口,在且在空心圆环的开口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所述空心圆环的开口内并位于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自由端到铰接柱的距离为铰接柱到驱动杆底部距离的10倍以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依次贯穿限位机构以及空心柱体并延伸至空心柱体的外侧,且在空心柱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气垫。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内部呈空心状,并且在驱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顶部与驱动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卡块梯形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升降柱以及驱动杆的配合,在使用时按下把手,当按下把手之后会导致转动板进行转动,当转动板进行转动时会使转动板将驱动杆顶起,在驱动杆顶起之后,驱动杆上的楔形块会将卡块顶起,从而使升降柱上升,并且通过限位机构的配合,从而转动板以及驱动杆下落之后对升降杆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自锁死效果,并且通过支撑板以及凸块进行锁死,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螺纹锁死机构出现的滑丝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柱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圆环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座、2空心柱体、3挡板、4升降柱、5限位机构、501空心圆环、502连杆、6驱动杆、7铰接柱、8转动板、9楔形块、10凹槽、11卡块、12滑槽、13滚轮、14把手、15凸块、16支撑板、17固定板、18缓冲气垫、19梯形块、20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体2的一侧呈开口状,且在空心柱体2开口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柱4,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空心圆环501,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内壁与升降柱4的外表面接触,且空心圆环501的外表面会空心柱体2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杆502固定连接,升降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凸块15,所述空心圆环501上设置有与凸块15相适配的开口,在且在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16,所述空心圆环501的开口内并位于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升降柱4的内部呈空心状,且升降柱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升降柱4的底部呈开口状,且驱动杆6的底端贯穿升降柱4并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

所述空心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铰接柱7,所述铰接柱7上铰接有可转动的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柱4的下方并与驱动杆6的底部接触,所述升降柱4的内壁两侧设置连续的楔形块9,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呈平面,且楔形块9的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驱动杆6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铰接有可转动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与楔形块9相适配。固定板17的一侧依次贯穿限位机构5以及空心柱体2并延伸至空心柱体2的外侧,且在空心柱体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气垫18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8的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驱动杆6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13,所述滚轮13的底部与滑槽12的槽底接触,转动板8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所述把手14延伸至两块挡板3的上方。把手14的自由端到铰接柱7的距离为铰接柱7到驱动杆6底部距离的10倍以上。驱动杆6的内部呈空心状,并且在驱动杆6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19,所述梯形块19的顶部与驱动杆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卡块11与梯形块19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贯穿驱动杆6的弹性元件21。

在使用时,按下把手14,当按下把手14的时候使转动板8进行转动,当转动板8进行转动时会使转动板8的一端将驱动杆6抬起,在驱动杆6抬起后,由于卡块11的顶部与楔形块9的底部接触,因此在驱动杆6上升的时候,会通过卡块11将楔形块9抬起,在楔形块9抬起的过程中,会使升降柱4上升, 当升降柱4上升后, 升降柱4外表面的凸块15会推动支撑板16向上转动并且支撑板16转动的角度在45度以内,可以保证支撑板16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的位置,当凸块15与支撑板16脱离之后,支撑板16恢复到水平位置,在支撑板16恢复到水平位置之后,由于固定板17的设置,使得支撑板16无法在逆时针转动,因此在升降柱4向下掉落的过程中,凸块15的底部与支撑板16的顶部接触,从而对升降柱4进行限位,使得升降柱4无法掉落,从而达到自锁的目的,也避免了传统螺纹千斤顶容易出现的 滑丝的现象,当需要使千斤顶恢复到原来的高度时,只需要将固定板17抽出,并启动电动推杆20,从而使梯形块19上升,当梯形块19上升之后,弹性元件21相互靠拢,从而使的卡块11与楔形块9脱离,使得凸块15推动支撑板16反向转动,这时便会使得千斤顶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设计图

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5512.X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22396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6F 7/00

专利分类号:B66F7/00;B66F7/28;B60B29/00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陈小林

第一申请人:陈小林

申请人地址:4711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桂花大道612号1号信箱

发明人:陈小林;王冠宾

第一发明人:陈小林

当前权利人:陈小林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汽车维修轮胎更换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