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论文和设计-冯云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外箱、内箱、顶盖、底轮、木炭和海绵,所述内箱包括移动装置、凹槽和减震装置,所述顶盖包括凸槽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内箱侧板、橡胶垫一、移动横柱、橡胶垫二、限位板、限位箱和两个弹性柱,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柱、减震横板、减震箱、弹簧和两个弹性块。该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通过设置的海绵、移动装置和减震装置,在转运的过程中,从而使全站仪在左右晃动的过程中,进而减免了全站仪的硬性伤害,通过设置的减震装置,在受到颠簸的时候,从而使全站仪受不到剧烈的震动,进而使全站仪在转运的过程中受到保护,从而延长了全站仪的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1)、外箱(2)、内箱(3)、顶盖(4)、底轮(5)、木炭(6)和海绵(7),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本体(1)位于内箱(3)底座顶部,所述全站仪本体(1)与内箱(3)底座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内箱(3)包括移动装置(31)、凹槽(32)和减震装置(33),所述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顶板连接处,所述凹槽(32)底部与内箱(3)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33)顶部与内箱(3)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33)底部与内箱(3)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箱(3)顶板靠近外箱(2)的一侧与外箱(2)顶部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外箱(2)前侧顶部与顶盖(4)活动连接,所述顶盖(4)包括凸槽(41),所述凸槽(41)顶部与顶盖(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凸槽(41)底部与凹槽(3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箱(2)底板底部与底轮(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海绵(7)位于内箱(3)夹层。

设计方案

1.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1)、外箱(2)、内箱(3)、顶盖(4)、底轮(5)、木炭(6)和海绵(7),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本体(1)位于内箱(3)底座顶部,所述全站仪本体(1)与内箱(3)底座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内箱(3)包括移动装置(31)、凹槽(32)和减震装置(33),所述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顶板连接处,所述凹槽(32)底部与内箱(3)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33)顶部与内箱(3)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33)底部与内箱(3)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箱(3)顶板靠近外箱(2)的一侧与外箱(2)顶部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外箱(2)前侧顶部与顶盖(4)活动连接,所述顶盖(4)包括凸槽(41),所述凸槽(41)顶部与顶盖(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凸槽(41)底部与凹槽(3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箱(2)底板底部与底轮(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海绵(7)位于内箱(3)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31)包括内箱侧板(311)、橡胶垫一(312)、移动横柱(313)、橡胶垫二(314)、限位板(315)、限位箱(316)和两个弹性柱(317),所述橡胶垫一(312)左侧与内箱侧板(31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一(312)套接移动横柱(313),所述内箱侧板(311)顶部右侧与移动横柱(31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二(314)套接移动横柱(313),所述橡胶垫二(314)右侧与限位箱(316)左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15)位于限位箱(316)内部,所述限位板(315)左侧与移动横柱(31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316)内部内侧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所述弹性柱(317)分别位于两条滑槽内侧,所述限位板(315)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限位板(315)上下两端与两个弹性柱(31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33)包括减震柱(331)、减震横板(332)、减震箱(333)、弹簧(334)和两个弹性块(335),所述减震柱(331)顶端与内箱(3)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柱(331)底部与减震横板(33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横板(332)位于减震箱(333)内部,所述减震横板(332)底部与弹簧(33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34)底部与减震箱(333)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箱(333)内部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所述弹性块(335)分别位于减震箱(333)内部设置的两个滑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31)有四个,两个所述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内箱(3)顶板交接之处,两个所述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内箱(3)底板交界之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2)背板顶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顶盖(4)背部与外箱(2)背板顶部设置的铰链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炭(6)位于外箱(2)内侧,所述木炭(6)位于内箱(3)外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由于全站仪时非常精密的一种仪器,在转运和和放置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不小心,里面的零件及其损害、受潮,使全站仪的寿命降低了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具备减震、防潮等优点,解决了全站仪转运和放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外箱、内箱、顶盖、底轮、木炭和海绵,所述全站仪本体位于内箱底座顶部,所述全站仪本体与内箱底座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内箱包括移动装置、凹槽和减震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位于内箱侧板与顶板连接处,所述凹槽底部与内箱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顶部与内箱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底部与内箱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箱顶板靠近外箱的一侧与外箱顶部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外箱前侧顶部与顶盖活动连接,所述顶盖包括凸槽,所述凸槽顶部与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凸槽底部与凹槽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箱底板底部与底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海绵位于内箱夹层。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内箱侧板、橡胶垫一、移动横柱、橡胶垫二、限位板、限位箱和两个弹性柱,所述橡胶垫一左侧与内箱侧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一套接移动横柱,所述内箱侧板顶部右侧与移动横柱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二套接移动横柱,所述橡胶垫二右侧与限位箱左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箱内部,所述限位板左侧与移动横柱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内部内侧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所述弹性柱分别位于两条滑槽内侧,所述限位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限位板上下两端与两个弹性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柱、减震横板、减震箱、弹簧和两个弹性块,所述减震柱顶端与内箱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柱底部与减震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横板位于减震箱内部,所述减震横板底部与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部与减震箱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箱内部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所述弹性块分别位于减震箱内部设置的两个滑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有四个,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位于内箱侧板与内箱顶板交接之处,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位于内箱侧板与内箱底板交界之处。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背板顶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顶盖背部与外箱背板顶部设置的铰链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木炭位于外箱内侧,所述木炭位于内箱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通过设置的海绵、移动装置和减震装置,在转运的过程中,箱体受到震动的时候,全站仪本体通过箱体的晃动轻微的晃动,由于设置的海绵和移动装置,从而使全站仪本体在左右晃动的过程中,进而减免了全站仪本体的硬性伤害,通过设置的减震装置,在受到颠簸的时候,从而使全站仪本体受不到剧烈的震动,进而使全站仪本体在转运的过程中受到保护,从而延长了全站仪的寿命。

2、该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通过设置的木炭,从而会在全站仪本体长久放置不用时,长久的吸附箱体内的潮气,进而避免了全站仪本体因为受潮的原因影响精确度,从而达到了延长全站仪本体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全站仪本体、2-外箱、3-内箱、31-移动装置、311-内箱侧板、312-橡胶垫一、313-移动横柱、314-橡胶垫二、315-限位板、316-限位箱、317-弹性柱、32-凹槽、33-减震装置、331-减震柱、332-减震横板、333-减震箱、334-弹簧、335-弹性块、4-顶盖、41-凸槽、5-底轮、6-木炭、7-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包括全站仪本体1、外箱2、内箱3、顶盖4、底轮5、木炭6和海绵7,全站仪本体1位于内箱3底座顶部,全站仪本体1与内箱3底座顶部活动连接,内箱3包括移动装置31、凹槽32和减震装置33,移动装置31有四个,两个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内箱3顶板交接之处,两个移动装置31位于内箱3侧板与内箱3底板交界之处,移动装置31包括内箱侧板311、橡胶垫一312、移动横柱313、橡胶垫二314、限位板315、限位箱316和两个弹性柱317,橡胶垫一312左侧与内箱侧板31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橡胶垫一312套接移动横柱313,内箱侧板311顶部右侧与移动横柱313左端固定连接,橡胶垫二314套接移动横柱313,橡胶垫二314左侧与限位箱316左部固定连接,限位板315位于限位箱316内部,限位板315左侧与移动横柱313右端固定连接,限位箱316内部内侧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弹性柱317分别位于两条滑槽内侧,限位板315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限位板315上下两端与两个弹性柱317滑动连接,凹槽32底部与内箱3顶板顶部固定连接,减震装置33顶部与内箱3底座底部固定连接,减震装置33底部与内箱3底板顶部固定连接,减震装置33包括减震柱331、减震横板332、减震箱333、弹簧334和两个弹性块335,减震柱331顶端与内箱3底座底部固定连接,减震柱331底部与减震横板332顶部固定连接,减震横板332位于减震箱333内部,减震横板332底部与弹簧334顶部固定连接,弹簧334底部与减震箱333底板顶部固定连接,减震箱333内部设置有两条滑槽,两个弹性块335分别位于减震箱333内部设置的两个滑槽的内部,内箱3顶板靠近外箱2的一侧与外箱2顶部内侧活动连接,外箱2前侧顶部与顶盖4活动连接,外箱2背板顶部设置有铰链,顶盖4背部与外箱2背板顶部设置的铰链固定连接,顶盖4包括凸槽41,凸槽41顶部与顶盖4底部固定连接,凸槽41底部与凹槽32顶部活动连接,外箱2底板底部与底轮5顶部固定连接,木炭6位于外箱内侧,木炭6位于内箱3外侧,海绵7位于内箱2夹层。

在使用时,打开顶盖4,将全站仪本体1放置在内箱底座顶部,合上顶盖4,凸槽41和凹槽32的完美契合,使外箱2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在转运时,碰到路面颠簸不平时,全站仪本体1会有轻微的晃动,晃动时,内箱侧板311左右晃动,带着橡胶垫一312晃动,移动横柱313随着晃动,限位板315轻微晃动,在弹性柱317的作用下,使其不能发生猛烈的撞击,橡胶块一312和橡胶块二314碰到一起时,亦能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箱体晃动时,内箱3底座底部的减震柱331向下移动,压迫减震横板332向下移动,压迫弹簧334缩短,减震横板332碰撞到弹性块335时,弹性材料使全站仪本体1避免受到震动的伤害,长时间不使用全站仪时,外箱2内侧的木炭6则可以长期的吸收潮气。

该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通过设置的海绵7、移动装置31和减震装置33,在转运的过程中,箱体受到震动的时候,全站仪本体1通过箱体的晃动轻微的晃动,由于设置的海绵7和移动装置31,从而使全站仪本体1在左右晃动的过程中,进而减免了全站仪本体1的硬性伤害,通过设置的减震装置33,在受到颠簸的时候,从而使全站仪本体1受不到剧烈的震动,进而使全站仪本体1在转运的过程中受到保护,从而延长了全站仪的寿命。

其次,该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通过设置的木炭6,从而会在全站仪本体1长久放置不用时,长久的吸附箱体内的潮气,进而避免了全站仪本体1因为受潮的原因影响精确度,从而达到了延长全站仪本体1寿命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985.6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279981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G01C 15/00

专利分类号:G01C15/00;G01D11/24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河北坦途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坦途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复兴西路77号福堡秀域商务楼3120号

发明人:冯云鹏

第一发明人:冯云鹏

当前权利人:河北坦途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玉婵;薛琳

代理机构:13130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站仪论文和设计-冯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