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现场观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陆架,营养盐,通量,气象,青海湖,中国,气象局。
现场观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冯冬霞,张鹏[1](2019)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初次认证现场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王亮 通讯员冯冬霞 张鹏报道 11月18日至19日,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开展2019年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外部审核工作。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组一行对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进行认证审核。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出席(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11-22)
何源首,胡珀,侯一筠[2](2019)在《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强度的变化规律:持续一年的ADCP现场流速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台湾东北陆坡附近海域持续一年的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DopplerCurrent Profilers,ADCP)定点深水测流数据提取了观测站点处黑潮跨陆坡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并与美国海军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bridCoordinateOceanModel,HYCOM)分析数据中提取的观测站点处以及台湾东北陆坡东西区段黑潮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黑潮在观测站点处的跨陆坡入侵强度存在显着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并且与台湾东北黑潮主轴位置的摆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黑潮主轴东(西)移,则黑潮在台湾东北陆坡西段及观测站点处的入侵显着减弱(增强),而在台湾东北陆坡东段的入侵显着增强(减弱)。此外,观测站点处黑潮跨陆坡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还显示出较强的10d和20d左右的短周期信号,其中10d的周期信号对应着东海黑潮斜压不稳定波动的特征周期,而20d的周期信号则体现了台湾东北附近海域局地涡旋的短期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6期)
刘川[3](2019)在《海洋技术中心完成卫星同步现场观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刘 川)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青海湖完成了历时半个月的卫星同步现场观测试验,试验达到预期效果。本次试验基于《“十叁五”海洋观测卫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网》项目要求,开展雷达高度计高原湖定标观测点前期踏勘工作,并进行海洋一号C卫星和海(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8-16)
赵梦怡,谢强,朱磊,任新红,赵文[4](2019)在《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破坏的现场观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求川西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道路边坡普遍出现不同程度表层破坏的原因,选取康定新都桥附近公路边坡,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边坡的变形、气温、地温和地下水变动等特征进行长期现场观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土体冻融仅发生在边坡的浅表层,冻融深度大致在0.5~1.0 m之间;边坡最大变形方向与地下水流向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气候特征,特别是降雪与边坡的破坏有直接关系。在冻结融化和积雪消融条件下,试验边坡变形突增,直至在坡面表层1 m范围内产生滑塌。川西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破坏,是表层冻融和融雪下渗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丁睿彬[5](2019)在《基于卫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东海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的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对东海陆架的环流结构、水团分布和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其时空变化特征已引起较多的关注和讨论。通常对于跨陆架水通量和营养盐通量(下文简称跨陆架通量)的计算都是基于箱式模型和卫星高度计数据,前者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总的跨陆架通量,但是缺乏对其沿着200米等深线的空间分布和长时间变化的认识,后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只有表层的信息,因此跨陆架通量的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跨陆架通量的计算缺陷,本研究首先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作为参考流速,现场观测的温盐数据作为水平密度梯度,并且结合热风方程得到了跨陆架地转流速的垂向分布。其次,利用表层风场和底部地转流速,本研究还计算了上、下边界层内的跨陆架流速。最后,通过将这叁部分相加得到了 200米等深线处1993到2014年共计22年的跨陆架水通量资料。利用现场观测的硝酸盐和磷酸盐数据,本研究重构了与跨陆架水通量在时空上匹配的跨陆架营养盐通量。利用以上计算结果,本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去研究跨陆架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分别是总的跨陆架通量的时间变化;局部跨陆架通量的水平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跨陆架通量的垂直结构差异以及时间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水平和垂向空间分布特征。跨陆架营养盐通量由硝酸盐通量表示,磷酸盐通量可以通过硝酸盐和磷酸盐之间的比值(13.75)得到。1993到2014年平均的总的跨陆架通量分别为1.7±2.0 Sv和22.0± 12.9 kmol s-1,正方向为向岸方向,其向岸和离岸部分都要显着地大于总的跨陆架通量。根据跨陆架通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差异性,本研究将东海陆坡划分出了叁个区域:即台湾东北部、陆架中部和九州西南部。台湾东北部拥有最大向岸和离岸输运的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陆架中部也存在明显的向岸输运的硝酸盐通量和离岸输运的水通量,九州西南部的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较小,但是不能忽略。跨陆架通量的垂向结构进一步显示最大的向岸和离岸方向输运的流速和硝酸盐通量分别位于台湾东北部表层以下5 0米和底层以上5 0米。陆架中部和九州西南部底层以上50米区域分别存在明显的向岸输运的硝酸盐通量,而流速在这两个区域的垂向分布相对比较均匀。(2)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总的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存在周期为1年左右的显着震荡,但是季节变化的强度要显着地小于年际变化的强度。它们的向岸和离岸部分不仅存在显着的1年周期,还存在2年和4年的周期,在更长时间则表示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跨陆架通量的时间变化主要由台湾东北部的跨陆架通量向岸部分的时间变化决定。最显着的跨陆架流速和硝酸盐通量的变化分别位于台湾东北部表层以下50米和底层以上50米。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台湾东北部都存在两个显着的空间模态,其中第一模态的变化占主导,其季节变化与黑潮主轴的迁移有关,即冬季黑潮主轴的向西摆动会造成靠近台湾区域的跨陆架向岸输运的加强,夏季则相反。(3)阐明了硝酸盐通量、流速和硝酸盐浓度在空间和时间变化上的联系,揭示了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的时空变化的物理机制。根据流速和硝酸盐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水平空间分布主要由流速决定,而它的垂向空间分布主要由硝酸盐浓度决定;跨陆架硝酸盐通量的时间变化则主要由流速决定,其长期变化趋势主要由硝酸盐浓度决定。通过将跨陆架通量分成表层艾克曼分量、地转分量和底层艾克曼分量叁个动力部分,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动力机制。22年平均的总的跨陆架水通量和硝酸盐通量主要由向岸输运的底艾克曼分量和离岸输运的地转分量决定。总的和局部跨陆架水通量的时间变化主要由地转分量决定,其中台湾东北部的地转分量变化最显着,;与水通量不同,总的和局部跨陆架硝酸通量的时间变化分别由底艾克曼分量和地转分量决定,其中台湾东北部的地转分量变化起到主导作用,同时陆架中部底层50米以上区域的底艾克曼分量的变化也起到调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江权,史应恩,蔡美峰,郭慧高,钟山[6](2019)在《深部岩体大变形规律:金川二矿巷道变形与破坏现场综合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部高应力下硐室和巷道时效大变形问题,重点开展了金川二矿深部巷道大变形破坏调查、多手段原位综合观察、大变形灾害安全管理标准等方面研究工作。首先针对不同围岩支护类型下大变形巷道破坏问题,从破坏表现形式的角度总结提炼了金川二矿巷道10种典型变形破坏模式并阐明其形成机制;进而依托1 150 m水平大巷的大变形试验研究段,采用巷道表面的叁维激光扫描测量、岩体内部开裂的钻孔摄像观测、围岩不同深度变形的位移计自动量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深部巷道表面变形的空间非对称性、围岩内部浅层与深层变形的非均匀性、时效变形增长的跳跃递进性等不同于浅部岩体变形特点和破坏方式的新特征,表明了金川二矿碎裂围岩时效大变形本质是高应力下巷道开挖诱发表层围岩开裂,并在重分布应力驱动下围岩开裂深度逐步向深部转移进而导致巷道围岩自身承载性能逐步劣化的机制,从而表现出持续的时效大变形;最后提出基于功能失效和结构失稳原则的深部巷道大变形安全管理标准,并在现场反馈分析与应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控制二矿深部巷道变形灾害的"双层喷锚网+锚注"和"喷锚网注+单筋砼"复合支护技术,充分利用喷网混凝土的表面柔性支撑与围压效应、锚杆对围岩内部的抑制开裂效应、水泥浆的充填并粘合开裂缝效应、钢筋混凝土的强刚性抗压和恢复围压效应等组合功能,从而形成一种"由表及里、表里结合"改善围岩受力状态、重构围岩承载圈的支护理念。(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卜诚亚[7](2019)在《东庞煤矿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危险区域现场观测及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区域的影响,本文以东庞煤矿21219工作面作为背景进行研究,采取现场观察实测、查阅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搭建实验台进行相似模拟实验以及采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研究,主要是分析采空区瓦斯以及氧气运移及浓度在高抽巷位置发生改变时的变化规律、煤自燃与瓦斯复合灾害危险区域的分布。为了使采空区复合灾害区域减少和尽量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对采空区高抽巷的位置进行模拟研究,找出最佳的高抽巷位置,为实际工作中高抽巷的布置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其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单元法测定工作面漏风以及瓦斯涌出量,前半部分漏入采空区的风量为413m~3/min,后半部分漏入到工作面的风量为296 m~3/min,整个工作面的漏风量为117 m3/min。工作面瓦斯浓度沿倾向方向整体上是增大的,但是在高抽巷抽采影响下一定范围内瓦斯浓度会降低,在沿倾向方向影响范围外的瓦斯浓度继续增加。在采空区布置测点,并对采集的测点气体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抽巷和埋管抽采所影响的范围和距离大概是60米左右。氧气浓度随着工作面推进是呈不断下降状态的,并在采空区深部达到一种稳态。(2)利用相似理论以及推导出的参数建立采空区流场实验台。利用搭建的采空区叁维流场实验台进行相似模拟实验,采用MATLAB软件对所采集的瓦斯和氧气浓度进行绘图,得出瓦斯浓度分布云图和等值线图以及氧气浓度分布云图和等值线图,分析瓦斯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高抽巷位置的改变,对采空区的漏风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为越远离回风巷漏风量越大,不利于采空区漏风把回风侧的瓦斯排除。(3)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对高抽巷在不同水平层位条件下采空区瓦斯、氧气运移规律进行模拟以及对模拟结果中的复合灾害危险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高抽巷在不同水平层位情况下采空区复合灾害危险区域,比较复合灾害危险区域大小,确定最佳高抽巷布置位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杨飞[8](2019)在《现场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们国家对于矿井开采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场矿工开采工作可以说是一项高危工作,根据统计调查,我国每年开采工作中都会发生很多起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此,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于现场矿压观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简要探讨。(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程文宇,冯潇[9](2018)在《低空多旋翼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期现场观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现场地理信息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风景园林后续的规划设计。随着无人机的出现,以其高精度、操作简单、时效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了传统载人航空摄影测量的低成本替代品。论述了无人机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叁维建模等相关技术,并以山西省大同市保平堡为研究对象,利用Pix4Dmapper软件对大疆御MavicPro无人机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实现了该区域正射影像图的拼接和叁维模型的构建。作者认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低空多旋翼无人机进行航测是未来场地信息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8年11期)
王庆凯,方贺,李志军,祖永恒,李国玉[10](2018)在《湖冰侧、底部融化现场观测与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湖冰在弱水动力条件下消融的热力学过程,在融冰期对乌梁素海湖开敞水域处冰层开展侧、底部消融的原位测量,并观测了太阳辐射、气/冰/水/泥温和风等气象及水文要素。观测结果表明冰层侧壁随深度增加逐渐向内侧倾斜融化,冰层厚度逐渐减薄;开敞水域处水温和冰温均呈分层变化,上层水温和冰温日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分析冰层侧、底部融化速率与气象及水文要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用净太阳辐照度和水温来表达融化速率的参数化模型。冰底热通量是一项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基于冰底薄层的能量平衡,利用观测数据确定了开敞水域处冰层的平均冰底热通量,为11.47~135.61W·m~(-2),表明冰下水体不断向冰层传递热量。(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现场观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台湾东北陆坡附近海域持续一年的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DopplerCurrent Profilers,ADCP)定点深水测流数据提取了观测站点处黑潮跨陆坡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并与美国海军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bridCoordinateOceanModel,HYCOM)分析数据中提取的观测站点处以及台湾东北陆坡东西区段黑潮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黑潮在观测站点处的跨陆坡入侵强度存在显着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并且与台湾东北黑潮主轴位置的摆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黑潮主轴东(西)移,则黑潮在台湾东北陆坡西段及观测站点处的入侵显着减弱(增强),而在台湾东北陆坡东段的入侵显着增强(减弱)。此外,观测站点处黑潮跨陆坡入侵强度的时间序列还显示出较强的10d和20d左右的短周期信号,其中10d的周期信号对应着东海黑潮斜压不稳定波动的特征周期,而20d的周期信号则体现了台湾东北附近海域局地涡旋的短期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场观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亮,冯冬霞,张鹏.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初次认证现场审核[N].中国气象报.2019
[2].何源首,胡珀,侯一筠.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强度的变化规律:持续一年的ADCP现场流速观测[J].海洋与湖沼.2019
[3].刘川.海洋技术中心完成卫星同步现场观测试验[N].中国海洋报.2019
[4].赵梦怡,谢强,朱磊,任新红,赵文.高原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破坏的现场观测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5].丁睿彬.基于卫星和现场观测数据的东海跨陆架水交换和营养盐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9
[6].江权,史应恩,蔡美峰,郭慧高,钟山.深部岩体大变形规律:金川二矿巷道变形与破坏现场综合观测研究[J].煤炭学报.2019
[7].卜诚亚.东庞煤矿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危险区域现场观测及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8].杨飞.现场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展望[J].石化技术.2019
[9].程文宇,冯潇.低空多旋翼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期现场观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8
[10].王庆凯,方贺,李志军,祖永恒,李国玉.湖冰侧、底部融化现场观测与热力学分析[J].水利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