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解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的精神特征论文

谢燕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解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的精神特征论文

●西柏坡研究

摘要: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后关头,军事战争成为国共双方进行较量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整个西柏坡时期的军事历程可归纳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收官四个阶段,在每个战略阶段部署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都鲜明地凸显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特质,并最终将中国革命推向属于人民的胜利。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军事斗争;战略部署;三大战役;战略收官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涵,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最重要的精神特征和要义,它贯穿于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军队军事较量的全过程,为中国共产党最终推翻专制、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最终实现人民解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障和力量源泉。

这当然是教学重点,包括词汇、语法的讲解和学习。但由于该文主要涉及思政教育内容,因此传统的语言教学在这里就不做重点介绍和分析。

一、战略防御——敢于蔑视强敌,树立必胜信心

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公开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国共两军实力对比,国民党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共产党面临的内外局势非常严峻。共产党敢不敢以革命战争来反对反革命战争,怎样才能在战争中推翻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①

(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战争初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兵力的对比差距较大。国民党方面总数达430万人。共产党方面,只有61万人的正规军和66万人的地方部队和后方机关人员,总数127万人。国民党军队装备先进,武器精良,拥有大量的炮兵,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飞机和舰艇。共产党方面只有缴获日军的各种步兵火器以及极少的山炮、野炮,没有坦克,更没有作战舰艇。国民党方面控制着全国大部分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控制着占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控制着全部工业。而共产党方面,只占有全国24%的土地和29%的人口,经济上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只靠人拉肩扛,军工生产基础薄弱。在国内,一些中间派人士被反动派的表面强大所迷惑,产生了悲观情绪和畏惧心理,甚至主张共产党应妥协退让;在国际上,美国加紧进行“冷战”和反共,苏联也并不看好中国共产党。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敢不敢用革命战争来反对反革命战争的问题。在此局面下,为了揭露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虚弱本质,鼓舞军民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念,毛泽东综合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他列举了世界战争史上俄国沙皇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反动力量从表面上看是强大的、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当斯特朗问到对美国使用原子弹有何看法时,毛泽东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他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民,而不是国民党所谓的一两件新式武器。熟读中国历史的毛泽东十分坚定地说:“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正是透过当时纷繁复杂的军事政治形势看到了战争的本质,看到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在人民战争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的事实。

(二)正义的战争必定战胜非正义的战争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毛泽东还站在人民解放战争正义性的角度,为全党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他明确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反人民、非正义的,我们正是用正义战争反对蒋介石的非正义战争。

所谓“正义性”,是因为我们共产党是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只要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就会让敌人陷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我们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而蒋介石集团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基础极其薄弱,这一阶级本性决定了其战争的性质是反人民和非正义性,归根结底是要失败的。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来自人民,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战斗的。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我们的人民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虽然,“反动势力面前和我们面前都有困难。但是反动势力的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因为他们是接近于死亡的没有前途的势力。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因为我们是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势力”。

二、战略反攻——敢于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变被动为主动

1947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已经整整一年。在一年的时间内,国民党先后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未实现预想效果,反而兵力不断下降。中国共产党方面虽基本处于防御阶段,但在对抗中不断取得胜利,兵力不断得到补充,局势走向好转。在双方实力不断拉近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勇于把战争引向纵深,进一步夺取更大的胜利。

(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内战进行一年后,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③其具体表现为国民党军队从430万下降到370多万,且士气低落;共产党方面军队从127万上升为195万④,并且解放区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土改,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部队士气高昂。在激烈战局下,双方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这成为中国共产党由被动开始走向主动的转折点。这个转折宣告国民党全面和重点进攻的先后失败,显示其军事面临“严重危机”,因此,1947年7月4日,蒋介石紧急颁布了《戡乱共匪叛乱总动员令》,向全国发布戡乱共产党动员令。相反,在解放军取得了节节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增强了军事自信,更增强了政治自信。在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转变时刻,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政治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宣言》中响亮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变被动为主动,敢于争取更大胜利的信心。“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也成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和解放军发出的全国总动员令。这个动员令顺民心、应民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

(二)外线挺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乘胜追击,开始向长江以南发起进攻。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主战派的支持下,拒绝在双方所拟的《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上签字。当夜,渡江战役打响。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⑧按照这一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国民党长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出发之前,毛泽东曾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进行了三个前途的预测和估计⑤: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打游击;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毛泽东的这三个前途预计是建立在现实困难的基础之上的。事实证明,想在大别山扎下根来绝非易事。部队进入大别山,完全无后方,又无山地、水田地作战的经验,水土、气候不服;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地方反动武装不断骚扰,部队给养困难,伤员无法安置等,都对部队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如此形势,刘邓大军决定分头作战。经过半年多的斗争,大军终于站稳了脚跟,并且实现了毛泽东所预料的三种前途中的最好的前途。至此为止,刘邓、陈粟、陈谢在中原进行作战的三支大军不断互相配合,机动作战,最终实现歼敌19万余人,解放了当地100多座县城,共产党终于在江淮河汉之间建立了自己的中原解放区。

CT定位:患者采用乳腺托架固定,双手上举平躺于乳腺托架,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使用CT模拟机行CT扫描。CT扫描范围:下颌角至对侧乳腺下缘皱褶下5 cm,扫描层厚5 mm,获取CT图像后,通过网络将CT图像传输至飞利浦Pinnacle放疗计划系统。

三、战略决战——敢于打前所未有大战,抓住时机进行决战

到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争取全国胜利的关键性阶段。此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内外线战场上共产党方面都取得节节胜利,在战略上,我军初步具备了与敌决战的条件。但是纵观全国,国民党的总兵力仍然超过人民解放军,整体装备仍然强于人民解放军,总的态势仍是敌强我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敢于抓住时机进行决战、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攻克敌人守备的重要城市和据点、歼灭其强大兵团。

(一)九月会议定方针

当人民解放军冲破天险、解放南京的消息传到北平时,毛泽东异常兴奋,挥笔写下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横扫千军的恢弘场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把西柏坡精神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特质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浮选钛精矿的烘干工序中,主要采用两种工艺流程,其一是以A公司为代表的直接烘干工艺,即采用高温烟气直接与浮选钛精矿接触进行烘干;其二是采用高温烟气加热管壁,管壁与浮选钛精矿接触,简称间接烘干,此种烘干方式以B公司为代表。两种工艺流程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从全局上看,国共双方力量更是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由战争刚开始时的120多万人发展到了280万人,并且在装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立起了自己的炮兵和工兵,提高了攻坚能力,取得了打阵地战的经验;通过整党、整军,部队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大大提升,各个被分割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解放区内也基本相继完成了土改,广大翻身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异常高涨。与此相反,国民党军队则由430万下降为365万,并且士气低迷,战斗力下降。国民党反动派虽然还统治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却遭到广大人民的孤立和反对,处境日趋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已经从内战初期的进攻转向防御,并由全面防御转向重点防御,五个战略集团处于被分割状态,主要用于守备重要战略要地和交通干线,相互配合困难,而且真正进行机动的兵力并不多。

为彻底戳穿蒋介石的“和谈”阴谋,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文中揭露了蒋介石提出“和平”建议的虚伪性,并尖锐地指出他所推出的和谈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而是继续战争的条件。这两篇文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思想,使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对革命前途在思想上更清晰,政治上更清醒,行动上更坚定。

在这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革命战争形势,确立新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政策,彻底打倒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这就是“九月会议”。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人民解放军要准备打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会战,力争歼灭更多的国民党军队……要求全军要敢于打大仗,敢于迎战敌人的强大兵团,敢于攻取敌人重兵把守和重点设防的大城市,以推进夺取全国胜利步伐。”依照中央军委指示和九月会议精神,自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开始在各个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并随时准备将秋季攻势引向大兵团的战略决战。

(二)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战和运动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壮大革命有生力量为原则。解放战争第一年基本采取的仍是运动战、游击战的作战方法。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尤其是进入1948年秋季,我军已经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此时,国民党还有五个集团军分别在五个战场上,只有将这五个集团军歼灭,才能决定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通过决战,才能决定胜负。但是,解放军还从未打过大歼灭战和阵地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兵团还没有遭到致命的歼灭,因此,要想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决战,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

当时国民党当局正在随时准备进行战略撤退,如果让其从容实施战略收缩,必将增加我军以后作战的困难,取得胜利将付出更大牺牲和代价。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准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连续组织了国内外战争史上罕见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本文提出了一种Fisher分布下具有闭合的虚警概率解析表达式的极化SAR图像CFAR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Fisher分布区域检测结果中,新方法品质因数高于或等于其他检测方法;在非Fisher分布区域,本文方法的检测效果仍良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中共中央“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在三大战役期间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与东北野战军通过电报传递,反复商量东北具体作战计划,明确指出,当解放军攻打锦州之际,长春、沈阳方面的国民党军队会全部出动,倾尽全力解救锦州,如果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要畏惧,要“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辽沈战役规模之大、战役时间之长、歼敌之多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战争史上是空前的。敢于打大的歼灭战这一战争策略,至淮海战役达到最高潮。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的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上少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进行的大歼灭战,又是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战役。人民解放军既与敌人斗力,又与敌人斗智,在作战指导上采取将敌军的重兵集团多次分割、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加以歼灭的办法,歼敌55.5万人,使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被消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范例。平津战役中我军歼敌52万人,解放了华北全境。三大战役也成为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成功范例。

四、战略收官——敢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夺取革命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胜利后,国内形势已十分明朗。面对这种急转直下的局势,1949年元旦,国民党当局放出烟雾弹,在《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意欲和谈的《新年文告》以取得喘息机会。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着命运的重大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独立、统一、自由、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这场关系到中国人民命运和前途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下,中共中央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坚定性。看到问题的本质,明确提出共产党的主张,针锋相对地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开门见山地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⑥并坚定地指出,我们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毫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⑦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团结一致,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一种是填写纸质表格。从税务大厅领取或从税务局官网下载自行打印,填写后交给单位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手工录入扣缴客户端。

(二)不可沽名学霸王

进行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直等待的战略步骤,但是从哪个战场入手,外线引向哪个方向,却需要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果断气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审慎、仔细研究了国共区域布局,决定大胆地把剑头指向中原腹地,指向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毛泽东军事战略上的超常之笔,也成为把人民解放战争引向胜利的伏笔。

大别山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对于国民党来说,它处于武汉和南京的中间,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武汉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府,如派遣一支部队控制住大别山,意味着东可取南京,西可取武汉,随时威胁国民党的中心区域。同样,对于共产党而言,占据大别山,又反制国民党对解放区两翼的重点进攻,这相当于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插上一把尖刀,必定会迫使蒋介石回调兵力救援。“千里跃进大别山”就这样大胆地闯入毛泽东的视野,但是无疑这也是一招险棋。大军千里跃进,完全无后方,直逼对方心脏,这就像虎口拔牙,需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截至1948年秋,在全国战局中,外线的中原战场我军已经初步打破国民党的防御体系;内线战场上,人民解放军也显示出了一往无前的胜利气势。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经过三个月的连续作战,将敌军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狭小地区;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战役的胜利。随后,在西北野战军向西府地区进军的巨大声威下,延安守敌闻风而逃。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1948年5月,晋冀鲁豫军区两个纵队及太岳军区部队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经过72天的作战,攻克临汾。此外,在山东、晋察冀等地区解放军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穷寇狠追,歼敌横扫。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后,直奔大都市上海,歼灭退守上海市的敌军。伴随着上海的解放,渡江战役胜利收官。经此一战,国民党军在东北、西北、华北及长江的防线全部被突破,防御体系已经彻底崩溃,尚存的150万人分别位于福建、台湾及中南、西南等地,成为几个孤立无援的小集团。南北统一大业即将实现,一个崭新的国家即将诞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中原解放区建立之后第二年,1948年6月中旬至7月初,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野战军主力的配合下,进行了豫东战役。这是解放军在外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大兵团作战。豫东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原战场的局势,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此战场上所构建的防御体系。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追求民族独立大无畏精神的有机结合,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革命胜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决心,集中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中国共产党人这种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特质,必将继续在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花色苷是花色素以糖苷键与糖结合而成的一类水溶性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基本结构是3,5,7-三羟基-2-苯基苯并吡喃(如图1),目前自然界中已知花色素23种(见表1)[4]。其中,最常见的6种分别为: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enidin)、芍药素 (Peonidin)、矮牵牛素 (Petunidin)、锦葵素(Malvidin)和天竺葵素(Pelargonidin)。

注释:

所有检测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n=3)表示。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2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检验不同样品间的差异显著性,所有差异分析均在p=0.05水平进行。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③⑥⑦《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1-1196页,第1231页,第1372页,第1375页。

④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读本》(新民主主义篇),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第225页。

3)数据价值密度低。井下各种类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运行,严密监控生产环境和设备运行状况,不间断监测产生大量的数据与从中所要获取的知识成反比。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273页。

2.2 不同部位独活种子的千粒重 对不同部位的独活种子进行千粒重测定,发现独活种子千粒重为3.21~4.34 g(表2)。经方差分析发现,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之间的独活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均与第4部分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部位间千粒重有显著差异,这与粗柄独尾草、油菜、川泽泻等种子的研究结果[15-17]相似。这可能因为植株上部与中部种子结实较早,成熟度较高;而底部种子结实较晚,成熟度较低所致。

⑧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毛泽东年谱》(下),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85页。

Dare to Fight,Dare to Win

Xie Yanhong1,2
(1.Research Center for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CPC,Hebei Normal University,Hebei Shijiazhuang050024,China;2.Research Office,Education Working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Hebei Provincial Committee,Hebei Shijiazhuang050051,China)

Abstract:The Xibaipo period was the last momen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victory,and military war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and means for both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o contest and decide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China.The military history of whole Xibaipo period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strategic defensive,strategic offensive,strategic showdown,MSC four stages,in each stage of strategic deployment and practice,the Chinese communists vividly highlights the spirit of"dare to struggle,dare to victory"and eventually push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o the victory of people.

Key words:Xibaipo spirit,military struggle,strategic deployment,three major campaigns,strategic endgame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9)02-0005-05

收稿日期:2018-11-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西柏坡时期军事斗争研究”(16YB004)

作者简介:谢燕红(198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齐 园

标签:;  ;  ;  ;  ;  ;  ;  ;  ;  ;  ;  ;  ;  

谢燕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解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的精神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