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速率论文_刘子夏,张有政,吴纪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解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解,速率,过氧化氢,喀斯特,闽江,盐沼,碳水化合物。

分解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夏,张有政,吴纪华[1](2019)在《来源地纬度和分解者类群对中国东部滨海湿地芦苇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来自中国东部滨海湿地不同纬度的芦苇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异,以及分解者类群对芦苇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本研究将来自中国东部滨海湿地9个盐沼地区的芦苇叶凋落物在上海长江口盐沼进行同质园分解实验,同时使用3种不同的凋落物袋孔径(0.1mm、2mm、5mm)控制分解者类群.实验结果表明:(1)芦苇叶凋落物的来源地纬度和凋落物袋孔径均极显着地影响分解速率,但二者之间无显着交互效应.(2)来自不同纬度的芦苇叶凋落物可分解性不同,且随凋落物来源地纬度的增加而上升.结合芦苇叶凋落物质量指标的分析结果发现,芦苇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差异可由凋落物磷、钙、钠、镁、总营养元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凋落物碳磷比等凋落物质量指标与其来源地纬度的相关关系解释.(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恒,容丽,窦百强[2](2019)在《喀斯特森林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室内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提取液对相同植物物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内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凋落叶,通过室内模拟控制温度、湿度的条件下对照分析几种分解的过程。室内模拟实验摸索性的研究表明:凋落叶分解初始阶段释放CO_2速率顺序为:非喀斯特森林样地>喀斯特原生林样地>喀斯特灌木林样地;分解速率上下波动大,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两个阶段,最后分解阶段速率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解过程中喀斯特原生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分解香叶树凋落叶速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呼吸速率显着正相关(p<0.05);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与分解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不同时间段分解凋落叶产生CO_2速率不显着(p>0.05)。结论:喀斯特森林一旦退化,其功能退化明显;非喀斯特森林以及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微生物分解枯落物速率较快,土壤养分归还速率更快,而退化的喀斯特喀灌木林次之;喀斯特森林环境复杂多样,其生态功能随时间变化线性关系不明显。(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闫鹏飞,展鹏飞,肖德荣,王燚,余瑞[3](2019)在《模拟增温及分解界面对茭草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叶际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挺水植物的凋落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气候变暖以及生境差异对湿地挺水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叶际微生物的影响对揭示湿地生态系统关键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优势挺水植物茭草(Zizania latifolia)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了茭草在模拟增温(1.5–2.0℃)及不同生境(大气界面、水界面与土界面)下的质量残留率和叶际微生物数量、结构组成与功能代谢特征。研究发现:模拟气候变暖及生境差异均显着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经过一年的分解,凋落物在模拟增温环境下的质量残留率为66.4%,对照组的质量残留率为77.7%,增温组分解常数(k)值是对照组的1.64倍,而凋落物在水界面与土界面的质量残留率为42.2%和25.3%,其k值分别为大气界面的3.63和5.25倍,生境差异是影响湿地挺水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关键因素。模拟增温主要改变了凋落物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特征,而生境变化主要影响叶际微生物的绝对数量、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以及功能代谢活性。处于土界面的凋落物叶际微生物具有最高的群落功能代谢活性及醇类碳源利用程度。不同处理之间的植物叶际微生物特征与凋落物分解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揭示湿地植物凋落物分解快慢的微生物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晓,孙志高,何涛,高会,王华[4](2019)在《基于分解袋法的闽江河口芦苇和短叶茳芏枯落物的残留率和分解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植物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2016年2月19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研究了不同群落中两种植物枯落物的残留率和分解速率。结果表明,芦苇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35.87%和28.67%,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7.00%和9.57%;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7 292 g/d和0.006 150g/d;芦苇+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3 243 g/d和0.002 607 g/d。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芦苇枯落物分解的更快;芦苇+短叶茳芏群落中的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的较慢。(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魏强,凌雷,王多锋,李国林,戚建莉[5](2019)在《甘肃省兴隆山森林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开展凋落叶分解速率研究,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为甘肃省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兴隆山青杄、山杨和白桦3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进行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凋落叶初始质量的研究,明确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结果]青杄中龄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6,95%分解期为19.08a;青杄近熟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3,95%分解期为23.70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均为0.11,95%分解期分别为28.57a和27.27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明显要小于青杄针叶,这很可能是凋落叶分解主场效应和分解袋孔径较小所致。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氮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碳/氮值、木质素/氮值和钾含量呈显着线性负相关,特别是与木质素含量、氮含量和木质素/氮值,相关系数均达0.700 0以上;钾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氮、碳/磷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兴隆山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结论]木质素/氮值是影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关键质量指标,凋落叶初始木质素/氮值越高,分解速率越低。(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建平[6](2019)在《在氧漂体系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对漂白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氧漂液pH、氧漂液温度、氧漂稳定剂质量浓度和过氧化氢质量浓度的关系,总结了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分解产物的关联,分析了HOO~-质量浓度对漂白效率和漂白棉布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漂白棉布的毛效、白度和强力损失。结果表明:当氧漂液pH=11、氧漂液温度90℃、氧漂稳定剂7 g/L、过氧化氢5g/L时,获得了一条合适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曲线,氧漂1 h氧漂液中残留过氧化氢10%,漂白棉布的毛效11.0cm/min、白度78.1、经向强力损失5.3%和纬向强力损失5.1%。(本文来源于《染整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蒋蓓蓓[7](2018)在《数字化实验探究酸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pH条件下,采用两种催化剂氯化铁和碘化钾。使用氧气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进行实验测定。速率常数在pH较低时,酸性较强时抑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在pH=4~7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几乎无影响。溶液碱性的增强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8年12期)

顾伟平,刘瑞鹏,李兴欢,孙涛,张子嘉[8](2018)在《四个典型温带树种不同根序细根分解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细根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和养分的主要输入途径,但目前人们对于影响细根分解的主要因素和细根分解模式的了解仍然很少。该研究采用根序划分等级方法,将红松(Pinuskoraiensis)、落叶松(Larixgmelinii)、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白桦(Betulaplatyphylla)细根组分前四级根划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和二级根混合为低级根,叁级和四级根混合为高级根。利用埋袋法对东北地区4个树种不同根序细根进行连续4年的分解实验,并对其分解速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松低级根和高级根分解系数分别为0.342和0.461,落叶松依次分别为0.304和0.436,水曲柳分别为0.450和0.555,白桦为0.441和0.579。4个树种均显示低级根分解速率较慢,而高级根分解速率较快。实验表明,根系分解系数与酸不溶性物质(AUF)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均具有显着相关性。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低级根含有较多的AUF,很难被分解,以及含有较少的TNC,为分解者提供能量较少。(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廖鸿犁[9](2018)在《千年桐凋落物量·组成及分解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0年生千年桐凋落物量、组成及其分解速率。[方法]以同年营造的杉木林为对照,采用篷布样方收集凋落物,定期统计;凋落物现存量采用比值法,测定分解速率。[结果]10年生千年桐林凋落物量为19 287.7 kg/hm2,是同年杉木林的4.8倍,其主要组分为叶、枝,占总凋落物量的77.8%。千年桐凋落物月动态呈单峰右偏,峰值出现在12月。千年桐半分解、完全分解与未分解凋落物量比值为5.39,杉木仅为0.09。[结论]千年桐是优良的培肥树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多用途树种,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5期)

刘霞,周涛,吴昊,徐培培,罗惠[10](2018)在《中国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空间格局及主控因子:基于最优线性混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共收集覆盖热带、亚热带与温带3大气候区的569个分解速率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最优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环境因子、凋落物基质质量和自身物理特征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揭示了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控环境因子和空间格局差异.结果表明:分解速率随温度、降水、初始N、K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纬度、分解时间、初始C质量分数、w(C)/w(N)、w(木质素)/w(N)、w(C)/w(P)的增加而减小;天然林和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无显着差异,阔叶林分解快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分解无显着差异,凋落物枝的分解速率显着低于其他组分;在全国大的空间尺度上,环境因素很重要,它们能够解释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85%的变异,其中网孔、分解时间和海拔是森林凋落物分解的主控因子,而网孔和温度、网孔和海拔、海拔和分解时间分别为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分解速率的主控因子.反演的中国森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其值大多为0.2~2.0.(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分解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提取液对相同植物物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内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凋落叶,通过室内模拟控制温度、湿度的条件下对照分析几种分解的过程。室内模拟实验摸索性的研究表明:凋落叶分解初始阶段释放CO_2速率顺序为:非喀斯特森林样地>喀斯特原生林样地>喀斯特灌木林样地;分解速率上下波动大,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两个阶段,最后分解阶段速率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解过程中喀斯特原生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分解香叶树凋落叶速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呼吸速率显着正相关(p<0.05);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与分解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不同时间段分解凋落叶产生CO_2速率不显着(p>0.05)。结论:喀斯特森林一旦退化,其功能退化明显;非喀斯特森林以及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微生物分解枯落物速率较快,土壤养分归还速率更快,而退化的喀斯特喀灌木林次之;喀斯特森林环境复杂多样,其生态功能随时间变化线性关系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解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夏,张有政,吴纪华.来源地纬度和分解者类群对中国东部滨海湿地芦苇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恒,容丽,窦百强.喀斯特森林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室内模拟[J].贵州科学.2019

[3].闫鹏飞,展鹏飞,肖德荣,王燚,余瑞.模拟增温及分解界面对茭草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叶际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9

[4].李晓,孙志高,何涛,高会,王华.基于分解袋法的闽江河口芦苇和短叶茳芏枯落物的残留率和分解速率[J].湿地科学.2019

[5].魏强,凌雷,王多锋,李国林,戚建莉.甘肃省兴隆山森林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9

[6].刘建平.在氧漂体系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对漂白棉织物性能的影响[J].染整技术.2019

[7].蒋蓓蓓.数字化实验探究酸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J].新课程(中).2018

[8].顾伟平,刘瑞鹏,李兴欢,孙涛,张子嘉.四个典型温带树种不同根序细根分解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8

[9].廖鸿犁.千年桐凋落物量·组成及分解速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10].刘霞,周涛,吴昊,徐培培,罗惠.中国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空间格局及主控因子:基于最优线性混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演替序列不同土层厚度土壤全N系列金属铱配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自主研制...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特征氮气气氛下,加热速率对树脂(BR127+...热分解法制备FePt纳米粒子原理图

标签:;  ;  ;  ;  ;  ;  ;  

分解速率论文_刘子夏,张有政,吴纪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