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秀丽(山东省惠民县中医院山东惠民251700)
【摘要】目的探讨补虚药对氧自由基和膜脂质过氧化的阻止作用。方法对几种补虚药人参、黄芪、首乌、当归作用机理的研究。结论补虚药中有效成分能够明显作用于生物膜,阻止其过氧化反应。
【关键词】补虚药氧自由基膜脂质过氧化
【中图分类号】R2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178-02
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临床上补益药的应用比较广泛,不仅用于气血阴阳不足的病证,也可用于病邪未尽、正气已衰的病证。在驱邪的同时适当配伍补虚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而战胜疾病。大量研究指出,自由基及其诱导的氧化反应对生物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性损伤、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性白内障、红斑狼疮等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清除自由基,特别是清除氧自由基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关于中草药作为活性氧清除剂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报道很多,是否补虚药的作用机理与此有关,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自由基的定义和特点
自由基是人类在利用氧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分子。活性氧作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形成过氧化物,导致人体细胞膜作用于生物膜,攻击膜上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引发膜脂质过氧化,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加速衰老过程。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与此有关。
2几种补虚药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2.1研究人员发现,人参之所以具有滋补、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是因为它能清除人体内病毒性自由基。他们通过体外不饱和脂肪酸实验体系加入人参提取液,然后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气相色谱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等先进实验手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参能清除试验体系中高度性氢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发生。这一发现是人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人参的抗氧化作用是人参抗衰老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人参皂甙、人参茎叶皂甙和人参多糖可抑制多种因素诱发的动物肝、脑、肺等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消除阴离子自由基。人参总甙、人参二醇在体外可消除二甲基亚砜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超氧离子自由基,人参总甙作用强于人参二醇。人参皂甙能显著抑制小鼠脑、肝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对大鼠大脑皮质和肝脏中脂褐素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参茎叶、芦头皂甙对中、老年大鼠均有明显抑制肝匀浆和血清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在老年小鼠实验中得到同样效果。
2.2黄芪具有防治多种疾病、延缓衰老等功效,是一味传统的抗衰老、补气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某些报道和实验结果均证明它亦有抗自由基损伤的功能。黄芪并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动物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脂褐素含量。过氧化氢损伤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黄芪总黄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的损害。用Langendorff[1]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到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产生[2],总皂甙也有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减轻梗塞心肌损伤的作用[2]。
2.3当归是临床上常用的补血、活血的一味中药。当归对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的阿魏酸有直接减少H2O2含量,并与膜磷脂酰乙醇胺结合,通过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4],当归水提取物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系统产生的O2-和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能抑制FRGS诱导的肝匀浆上清液过氧化物生成,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2.4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何首乌所含的二苯烯化合物对过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脂肪肝和肝功能损害,肝脏过氧化脂质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等均有明显对抗作用,并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肝脏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在体外能抑制由ADP、NADPH引起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2.5补虚药中的其他药物对氧自由基和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也有报道,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
3讨论
不难发现,这几种补虚药都含有皂甙、黄酮、三萜或多酚化合物。这些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共性规律是在它们的母核中都含有还原性羟基,其取代位置和数目决定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度。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药物能否从含有这几类化合物的药物中去筛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淑云,等.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65.
[2]英明中,等.中国中药杂志,1996,10:601.
[3]雷春利,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2):111.
[4]胡天喜,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