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治,道德,素养,初中,核心,策略,教学法。
道德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柯琴玲[1](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的重点成长、过渡阶段,其能够产生的影响力是非常突出的,继续按照固定的理念、方法来完成,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成就,而且造成的负面损失较为严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是重点培养内容,而且在培养的体系上需要不断的健全,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掌握好培养的方式和节奏,从而在未来的教育成就上,进行更好的巩固,减少系列教育问题的反复出现。文章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36期)
徐静[2](2019)在《在准公共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为例浅谈公民教育视角的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公民能力实则需要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但儿童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公共生活中,他们参与的主要是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新教材通过聚焦校园、班级准公民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公民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既十分重要,又大有可为。(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2期)
石雪珍[3](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课程教学阶段,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律的相关意识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品质,并能为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进行了渗透,希望能够为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做出一些贡献。(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20年03期)
刘登峰[4](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来触目惊心的雾霾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社会事件进行素质提升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周宇[5](2019)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2010年新课标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下的全国统编版教材,于2016年秋开始进入我们的视角。同年,我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也应运而生。并且,这套统编版教材已于2019年秋季实现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覆盖。而这也恰好与北京市崇文小学北京市规划办十叁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有契合点。由此,激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了叁(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50期)
黄晨[6](2019)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的教育可以说是关乎学生这颗小树能否长直长高的教育。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心理逐渐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慢慢形成,因此,初中的教学必须跟随新时代改革的步伐,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学生是祖国新长成的花朵,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着祖国未来的昌盛,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中法律意识得培养。本文主要论述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初中教师的法律培养教学有良好的帮助和启发。(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王合善[7](2019)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规则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学生来说,规则意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法治,这也就充分凸显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够对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思想,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8期)
黄晨[8](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责任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道德与法治课堂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极其有必要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行为意识进行影响,注重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行为进行教育,并培养他们初步的法律意识以及对集体、社会的态度。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会让课(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7期)
周利亚[9](2019)在《好习惯常相伴——培养责任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都需要责任心。从个人发展看,责任心是一个人创业的基础;从班级建设看,责任心是同学间团结友爱的黏合剂,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非常必要,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助推器,是提高效率、能力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下旬)》期刊2019年12期)
李红梅[10](2019)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每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新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4期)
道德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公民能力实则需要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但儿童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公共生活中,他们参与的主要是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新教材通过聚焦校园、班级准公民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公民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既十分重要,又大有可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柯琴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
[2].徐静.在准公共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为例浅谈公民教育视角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石雪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
[4].刘登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5].周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2019
[6].黄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7].王合善.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规则意识[J].科普童话.2019
[8].黄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责任意识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
[9].周利亚.好习惯常相伴——培养责任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形成[J].文理导航(下旬).2019
[10].李红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