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化论文-时万祥,张舜清

物象化论文-时万祥,张舜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象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松涉,物象化,关系,当代意义

物象化论文文献综述

时万祥,张舜清[1](2018)在《略论广松涉的“物象化论”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化论"是广松涉"事的世界观"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广松涉认为"物象化论"是建立在马克思对"人本主义异化论"的扬弃基础之上,定位于"关系的基始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轴重新构造起来的理论范式,它与历史唯物主义融为一体,实质是成熟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本身。认真研究广松涉的"物象化论"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以及解读当代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南湜[2](2018)在《《资本论》物象化论解读的贡献与缺憾》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松涉对《资本论》的物象化论解读是颇具独创性的,他对《资本论》的解读涉及经济学内容,即价值形式论、价值实体论和商品拜物教论,但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从认识上同时批判了对象和主体"的。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超越了卢卡奇对《资本论》的物化论或异化论阐释,但仍然与卢卡奇的解读一样存在着严重缺失,即忽视了《资本论》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而进行的科学批判这一根本主旨,未能从理论范式上提出改变世界必须以科学的方式揭示出欲改变的世界这一规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彭曦[3](2018)在《广松涉“物象化”论发生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象化"论是连接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他自身哲学体系的纽带。广松首先在马赫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了关系主义世界观,然后才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左翼运动理论家,他受涂尔干的启发,在批判异化革命论的过程中对"物化""物象化"这些马克思并未频繁使用的术语特别加以关注,认为马克思经历了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的转变。这为阐释青年马克思与后期马克思之间的断裂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于沫[4](2018)在《“物象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松涉是日本当代着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有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广松涉着作的中文译本的面世,广松涉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日本哲学研究的热点。广松涉研究马克思哲学具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在广松涉所处的时期,由于前苏联“教科书哲学”那种带有旧唯物主义色彩的机械决定论诠释体系,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对马克思哲学两极化的片面理解,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也借此来攻击马克思哲学的过时性和失败性,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消极影响。广松涉主张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回到马克思”,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原像”和“地平线”。由此,广松涉回归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本身,力图通过对这些文本的重新解读,还原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过程,并对其理论本质作出最符合马克思原意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十分独特的见解。在广松涉的理论视域中,科学的、真正的马克思哲学产生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所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体表现为马克思自我批判性地扬弃和超越其早期人本主义“异化论的逻辑”,立足于“物象化论的逻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广松涉进一步将这种在马克思哲学内部的思想逻辑的飞跃在一般的本体论层面定位为由近代实体主义向现代关系主义的转变,把立足于“物象化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定为彻底超越近代哲学世界观的新地平。但是,广松涉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化建构,在广松涉看来,马克思对“物象化”概念的使用仅仅限定于人与人的主体际性关系的“物象化”,马克思所完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仅仅限定于“具有社会=历史观这种意义上的范围”,是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社会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物象化”现象的批判所实现的对社会现象、历史规律等的自为化把握,广松涉把马克思所实现的部分建构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像”。而广松涉认为“物象化”不仅是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批判,而且是整个现实生活世界中所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日常意识来说,即使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其行动也不会是自由放纵的,还将受到一定的自然的、社会的物象化的诸条件的制约、束缚。因此广松涉力图将马克思限定性的“物象化理论”进行扩展,立足于关系存在论,引入“四肢性结构”,把马克思的“物象化论”扩展到作为揭示世界历史的普遍事态的机制,泛化成整个历史世界的本体构造,建立起历史世界整体的“物象化论的构图”,并且对于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物象化及其构造机制都试图进行系统的说明,最终构建以“四肢性关联构造”为核心范式的所谓现代哲学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今天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上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但是,广松涉在通过“物象化论”和关系存在论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诠释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错误,同时引起了一些争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召峰[5](2018)在《物象化、物化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南湜[6](2017)在《物象化论VS世界图象化——广松涉诉海德格尔“物象化的谬误”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松涉通过对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论的阐释与发挥演绎出了物象化论。这一源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关系之事物化分析的理论,用于阐释主体间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事物方面,是非常深刻而有效的。但若将之简单地推广于说明主客体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中的自然事物,则有所不妥。广松涉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理论的有限性,而将之直接用于对海德格尔基于"上手"、"在手"之生存论分析的"因缘"世界理论进行批判,并试图以其物象化论取而代之。这一批判显露出了广松涉物象化论推广的问题,故而有必要反思物象化论的有效范围,而这又进而涉及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方法论问题。尽管广松涉激烈地批判了卢卡奇的物化论,但在深层方法论上,他似乎并未离开卢卡奇构成其物化论的黑格尔式的总体性方法太远。(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7年04期)

郑元凯,杨立英[7](2017)在《异化、物化、物象化与拜物教——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沿革与概念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是马克思对物化社会的思想回应。由现代性社会的异化现象出发,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经历了"异化论—物化论—拜物教"的发展沿革。实现了由抽象人性论向社会关系批判的历史转向。叁大拜物教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最终完成。进一步厘清异化、物化、物象化、拜物教等重要概念,解读其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自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生成过程、内在结构以及实现形式有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日山纪彦#日,彭曦[8](2017)在《评张一兵对“广松物象化论”的批评——日本学者对《回到马克思》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日文版出版之后,在日本学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该着作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文本的关注以及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运用,与以广松涉为代表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共通之处。但是该书第叁版中对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批评却有失偏颇。聚焦"Sache"(物象或事物)和"Ding"(物)"Versachlichung"(物象化或事物化)和"Verdinglichung"(物化),以及"Schein"(假象或现象)等概念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一兵对广松涉的批评实质上是补充性的,或者说二者在出发点和理论旨趣上是相通的。但在具体的讨论中,张一兵忽略了广松涉阐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时所依据的现象学和现代物理学理论背景。(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白金荣[9](2017)在《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评《物象化论的构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松涉生前曾担任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以及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是日本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学界,近些年来,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中,广松涉的学术思想已开始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对大多理论界的学者来说已不再陌生。作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新左翼运动的旗手,广松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广泛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的成果。试图在近代认识论"主观—客观"图式的不足中探索诸科学的沉滞与科学的(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8期)

陈波,宋路飞[10](2017)在《再论广松涉物象化论构图的缘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回到马克思"。如何回到马克思?广松涉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研究着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象化论进行发生学式的勾勒,通过宣扬马克思物化论的构图以提出自身物象化论的构图。广松涉对马克思恩格斯从异化到物化的转变尤其是关系主义的把握有其深刻之处。但广松涉为了突显关系主义而把关系置于本体论的地位,在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陷入了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泥潭,把物化片面地阐释为关系本体的外在化物相。当然,广松涉运用后期马克思的关系主义理念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借助物象化论及批判性继承的西方近代哲学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关系图景,无疑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把钥匙。(本文来源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物象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松涉对《资本论》的物象化论解读是颇具独创性的,他对《资本论》的解读涉及经济学内容,即价值形式论、价值实体论和商品拜物教论,但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从认识上同时批判了对象和主体"的。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超越了卢卡奇对《资本论》的物化论或异化论阐释,但仍然与卢卡奇的解读一样存在着严重缺失,即忽视了《资本论》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而进行的科学批判这一根本主旨,未能从理论范式上提出改变世界必须以科学的方式揭示出欲改变的世界这一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象化论文参考文献

[1].时万祥,张舜清.略论广松涉的“物象化论”及其当代意义[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

[2].王南湜.《资本论》物象化论解读的贡献与缺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彭曦.广松涉“物象化”论发生学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于沫.“物象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D].吉林大学.2018

[5].刘召峰.物象化、物化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6].王南湜.物象化论VS世界图象化——广松涉诉海德格尔“物象化的谬误”析论[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

[7].郑元凯,杨立英.异化、物化、物象化与拜物教——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沿革与概念考辨[J].宁夏社会科学.2017

[8].日山纪彦#日,彭曦.评张一兵对“广松物象化论”的批评——日本学者对《回到马克思》的回应[J].江苏社会科学.2017

[9].白金荣.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评《物象化论的构图》[J].北方文学.2017

[10].陈波,宋路飞.再论广松涉物象化论构图的缘起[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标签:;  ;  ;  ;  

物象化论文-时万祥,张舜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