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蚕共育室,包括共育室,所述共育室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共育室进行换气的一排进气扇和一排排气扇,一排进气扇与一排排气扇相互平行,每个进气扇与每个排气扇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共育室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共育架与一排排气扇垂直,且每个共育架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进气扇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顶部靠近进气扇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雾化喷头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为小蚕共育提供较为均衡的气流,保证小蚕共育的质量,同时具备一定的调温和加湿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小蚕共育的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小蚕共育室,包括共育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育室(1)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进行换气的一排进气扇(2)和一排排气扇(3),一排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相互平行,一排进气扇(2)靠近共育室(1)内顶面一侧阴角线,一排排气扇(3)靠近共育室(1)顶面另一侧阴角线,每个进气扇(2)与每个排气扇(3)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共育室(1)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4),共育架(4)与一排排气扇(3)垂直,且每个共育架(4)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进气扇(2)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4)顶部靠近进气扇(2)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5),所述雾化喷头(5)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2),雾化喷头(5)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源。
设计方案
1.一种小蚕共育室,包括共育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育室(1)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进行换气的一排进气扇(2)和一排排气扇(3),一排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相互平行,一排进气扇(2)靠近共育室(1)内顶面一侧阴角线,一排排气扇(3)靠近共育室(1)顶面另一侧阴角线,每个进气扇(2)与每个排气扇(3)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共育室(1)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4),共育架(4)与一排排气扇(3)垂直,且每个共育架(4)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进气扇(2)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4)顶部靠近进气扇(2)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5),所述雾化喷头(5)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2),雾化喷头(5)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育室(1)为长方体型,一排进气扇(2)和一排排气扇(3)对称分布在共育室(1)顶部长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一排进气扇(2)均匀分布在共育室(1)顶部长边的一侧,一排排气扇(3)均匀分布在共育室(1)顶部长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相邻进气扇(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90cm,相邻排气扇(3)之间的间距也不小于90cm,且每个进气扇(2)与每个排气扇(3)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育室(1)外还设有供风机(6)和温控装置(7),所述供风机(6)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进气扇(2)连通,供风机(6)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温控装置(7)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温控装置(7)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排气扇(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扇(2)处安装有空气过滤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两组空气过滤层组(9),一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在进气扇的进气端,另一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在进气扇的出气端,两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后将进气扇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完全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层组(9)包括过滤网板(91)和活性炭吸附层(9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92)安装在靠近进气扇(2)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蚕共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育室(1)外还设有水箱(8),水箱(8)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源连接,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雾化喷头(5)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蚕共育室。
背景技术
小蚕共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小蚕饲育对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需要对所述的环境条件加以调控,而小蚕饲育是在小蚕共育室内进行的,故小蚕共育室须能适应其环境调控的要求,传统的小蚕共育室空间较大,室内环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共育室内温度、湿度及气流不均匀,从而会影响小蚕共育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蚕共育室,该共育室内的气流和温湿度均较为均匀,从而保证了小蚕共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蚕共育室,包括共育室,所述共育室内顶面安装有用于共育室进行换气的一排进气扇和一排排气扇,一排进气扇与一排排气扇相互平行,一排进气扇靠近共育室内顶面一侧阴角线,一排排气扇靠近共育室顶面另一侧阴角线,每个进气扇与每个排气扇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共育室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共育架与一排排气扇垂直,且每个共育架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进气扇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顶部靠近进气扇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雾化喷头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源。
作为优选,所述共育室为长方体型,一排进气扇和一排排气扇对称分布在共育室顶部长边的两侧。
作为优选,一排进气扇均匀分布在共育室顶部长边的一侧,一排排气扇均匀分布在共育室顶部长边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相邻进气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90cm,相邻排气扇之间的间距也不小于90cm,且每个进气扇与每个排气扇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共育室外还设有供风机和温控装置,所述供风机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进气扇连通,供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温控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温控装置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排气扇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扇处安装有空气过滤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两组空气过滤层组,一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在进气扇的进气端,另一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在进气扇的出气端,两组空气过滤层组安装后将进气扇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完全覆盖。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过滤层组包括过滤网板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安装在靠近进气扇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共育室外还设有水箱,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源连接,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雾化喷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一一对称的进气扇和排气扇,能形成均匀流动的气流,又多个进气扇和多个排气扇均匀分布在共育室内,因此在共育室内形成多个均匀流动的气流,将共育架置于两个进气扇之间,从而使得共育架两侧的位置均有均匀流动的气流,从而保证小蚕共育的质量;
(2)在共育室外设置供风机和温控装置,能对共育室内流动的均匀气流进行调温并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共育室气流调控所需的耗能,同时能通过对气流调温来实现对共育室的调温;
(3)在进气扇处设置有空气过滤组件,能有效对排入共育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从而保证共育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4)设置的雾化喷头能根据共育室内的湿度进行喷雾,从而保证共育室的所需的湿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为小蚕共育提供较为均衡的气流和较为纯净的空气,保证小蚕共育的质量,同时具备一定的调温和加湿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小蚕共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中未画出空气过滤层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育室;2、进气扇;3、排气扇;4、共育架;5、雾化喷头;6、供风机;7、温控装置;8、水箱;9、空气过滤层组;91、过滤网板;92、活性炭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蚕共育室,包括长方体型的共育室1,所述共育室1内顶面一侧长边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换气的一排进气扇2,共育室1内顶面另一侧长边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换气的一排排气扇3,一排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相互平行,且一排进气扇2和一排排气扇3均沿共育室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进气扇2之间和相邻排气扇3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90cm,一排进气扇2中的每个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中的每个排气扇3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进气扇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处分别安装有空气过滤层组9,两组空气过滤层组9安装后将进气扇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完全覆盖,所述空气过滤层组9包括过滤网板91和活性炭吸附层9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92安装在靠近进气扇2的一侧,空气从进气扇2的进气端进入,经过滤网板91后再穿过活性炭吸附层92,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在进气扇2的出气端处再次穿过活性炭吸附层92和过滤网板91后排入共育室1内,所述共育室1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4,每个共育架4均与共育室1的长侧边垂直,且每个共育架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进气扇2和两个相邻排气扇3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4顶部靠近进气扇2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5,所述雾化喷头5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2,雾化喷头5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箱8,水箱8位于共育室1外,且连通有水源。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蚕共育室1,包括长方体型的共育室1,所述共育室1内顶面一侧长边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换气的一排进气扇2,共育室1内顶面另一侧长边安装有用于共育室1换气的一排排气扇3,一排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相互平行,且一排进气扇2和一排排气扇3均沿共育室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进气扇2之间和相邻排气扇3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90cm,一排进气扇2中的每个进气扇2与一排排气扇3中的每个排气扇3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进气扇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处分别安装有空气过滤层组9,两组空气过滤层组9安装后将进气扇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完全覆盖,所述空气过滤层组9包括过滤网板91和活性炭吸附层9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92安装在靠近进气扇2的一侧,空气从进气扇2的进气端进入,经过滤网板91后再穿过活性炭吸附层92,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在进气扇2的出气端处再次穿过活性炭吸附层92和过滤网板91后排入共育室1内,所述共育室1外还设有供风机6和温控装置7,所述供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进气扇2连通,所述温控装置7包括温控箱、调温盘管和调温介质,调温盘管位于温控箱内,并一端与温控箱的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温控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调温介质填充满温控箱内,温控箱内壁均匀安装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温控管,所述温控箱的出风口外通过风管与供风机6的进风口连通,温控箱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每个排气扇3的排风端连通,所述共育室1内底面设有数排平行设置的共育架4,每个共育架4均与共育室1的长侧边垂直,且每个共育架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进气扇2和两个相邻排气扇3之间的中部,所述共育架4顶部靠近进气扇2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安装有雾化喷头5,所述雾化喷头5的喷雾嘴朝向进气扇2,雾化喷头5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箱8,水箱8位于共育室1外,且连通有水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仅是对共育室1的作出了改变,所述共育室1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共育室1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分别与进气扇2、排气扇3、供风机6和温控装置7的控制端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在共育室1顶部两侧一一对称设置多个进气扇2和多个排气扇3,共育室1内一侧顶部进气扇2向下供风,带动气流均匀向下运动,另一侧顶部排气扇3向上吸风排气,在共育室1内上方形成负压,使得共育室1远离进气扇2的一侧形成向上的均匀气流,当进气扇2一侧的气流在共育室1底部积压,排气扇3一侧的气流在共育室1底部抽取,使得共育室1底部进气扇2的一侧与共育室1底部排气扇3的一侧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使得气流从共育室1底部进气扇2的一侧向共育室1底部排气扇3的一侧流动,再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气扇2和排气扇3运行功率相同,从而导致进风和排风的速率相同,从而使得进气扇2与排气扇3之间构成一个较为均匀的流动气流;又共育架4放置在相邻的两个进气扇2之间的中部,且共育架4与一排排气扇3连成的直线垂直,因此相邻共育架4之间的间隙均有由进气扇2和排气扇3运行产生的均匀气流流动;同理,整个共育室1内的每个共育架4两侧均会有均匀的气流流动,使得整个共育室1的气流流动均匀,从而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设了空气过滤层组9,能对进入共育室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有效提高进入共育室1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设的雾化喷头5,能在共育室1湿度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喷雾,且喷雾喷出的方向朝向进气扇2,使得喷出的水雾进入进气扇2供给的向下气流中,均匀流动的气流带动水雾流动,从而使共育室1内共育架4两侧的湿度趋于均匀。增设的供风机6和温控装置7,能将进气扇2和排气扇3形成的气流形成循环气流,供风机6将气流送至共育室1的进气扇2处,通过进气扇2排入共育室1,在共育室1内流动一周后从排气扇3处排出,排出的气流排入温控装置7的温控箱中的调温盘管中,此时温控箱中的温控管进行调温,调节的温度通过调温介质传递至调温盘管,调温盘管中的气流通过调温盘管与调温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气流温度的调控,便于将气流的温度调控在一个大致的温度范围内,在将调温后的气流送入送风机中和新的空气混合后,再送入共育室1内,实现共育室1的调温,由于通过进气扇2和排气扇3之间形成的气流趋于均匀,因此调温后的气流带入的温度在共育室1内也趋于均匀。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小蚕共育的共育室1所需较为均匀的气流、温度及湿度,有效提高了小蚕共育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153.2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330943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A01K 67/04
专利分类号:A01K67/04
范畴分类:12B;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第一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合众街52号
发明人:青学刚;陈宝瑞;李文学;张友洪;刘刚;黄盖群;周安莲;肖文福;陈小平;尹红;陈义安;殷浩;郭俊英
第一发明人:青学刚
当前权利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代理人:高炜丽
代理机构:51269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排气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