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段论文-李圣伟

荆江段论文-李圣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荆江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道崩岸,预警系统,水文泥沙,信息系统

荆江段论文文献综述

李圣伟[1](2019)在《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荆江河段崩岸频繁,给长江保护与治理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开展荆江河段河道崩岸预警十分必要和迫切。结合河道及水文泥沙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研究了河道崩岸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分析处理及入库和功能设计,探讨建立荆江河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以提供崩岸数据采集、管理、分析、预警、表现、发布等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崩岸预警和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荆江河段的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08期)

万智巍,贾玉连,洪祎君,刘光旭,蒋梅鑫[2](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与遥感影像的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测的军事地形图和Landsat遥感影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至2015年的近百年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空间数据集,并以此为基础使用计盒维数法在ArcGIS 10.2平台上测算得出河道分形维数近百年来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荆江河道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河道分维数值在1.074 7~1.049 1之间变动,平均值为1.061 3。近百年来荆江河道演变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和1976~2015年,其分维均值分别为1.074 3和1.052 6。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处于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各时间断面下荆江的分维值都高于上荆江,下荆江的河流复杂程度大于上荆江,且荆江河道分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下荆江。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分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949年后荆江河道大规模治理和人工截弯取直。(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军,宗全利,岳红艳,刘昭希[3](2019)在《干湿交替对长江荆江段典型断面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河道水位水文年内的动态变化使得河岸土体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为研究干湿交替对粘性岸滩土体力学性能及河岸稳定性的影响,以长江荆江段8个典型崩岸断面岸滩的粘性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实地勘察取样、室内土工试验、BSTEM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下荆江河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并且定量研究了干湿交替条件下粘性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运用BSTEM模型对荆61和北门口断面在2013水文年内的崩岸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干、湿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对河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内摩擦角呈指数关系减小,并得出含水率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定量关系式;2个断面计算崩塌宽度与实际一致,误差分别为1.69%和3.74%;干湿交替情况下安全系数值主要受土体粘聚力值的影响,并分别得到了2个典型断面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安全系数的一元线性关系。这样已知河岸土体含水率时,就可以通过关系式计算得出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从而得出安全系数,判断河岸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谢静红,周儒夫,魏林云,王琴[4](2018)在《叁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段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叁峡水库蓄水以后荆江河段水面线的变化,采用2002~2016年实测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低水期水面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荆江河段水面线呈明显下降趋势,低水时同一流量下各站水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枝城站水位下降幅度不大,沙市站水位下降较为明显,其可能原因是受河道局部冲淤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8年10期)

宗全利,夏军强,邓珊珊,彭玉明[5](2018)在《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绕轴崩塌为主的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计算,土体抗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现场挖空方法,开展了间接测定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的原型崩塌试验。通过现场测量得到荆江河岸绕轴崩塌时的临界悬空宽度,计算了不同含水率及干密度下土体的抗拉强度;分别计算了荆江和Fukuoka试验河岸土体的临界悬空宽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均符合较好。考虑不同河道水位下河岸土体的含水率、抗拉强度、容重等变化过程,对下荆江荆133断面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崩岸发生时间的实际统计一致,表明提出的土体抗拉强度及其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后续河岸崩塌过程的模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贾铁飞,高鑫,王峰[6](2017)在《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牛轭湖沉积的孢粉、炭屑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天鹅洲、尺八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根据长江荆江段沿江牛轭湖天鹅洲和尺八沉积钻孔柱样,在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并结合荆州市1955~2012年的气候数据、史志记载的洪水和火灾等环境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鹅洲、尺八两湖泊钻孔沉积物的孢粉和炭屑特征均较好地响应了近百年来湖区周边的环境变化;牛轭湖在裁断成湖之前、成湖之后的孢粉、炭屑特征不同:成湖之前,沉积物总孢粉浓度与乔木、灌木孢粉浓度都相对较低,水生植物和蕨类植物孢粉浓度相对较高,成湖之后乔木孢粉浓度仍呈减小趋势,但灌木、水生植物孢粉浓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利用沉积物炭屑浓度与孢粉浓度的比值(C/P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指示自然山火与人类聚居地火灾等燃烧事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而且综合利用C/P值与沉积物孢粉特征,有可能厘清长江全流域洪水与局地洪涝事件的沉积记录。(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7年10期)

夏军强,林芬芬,周美蓉,邓珊珊,彭玉明[7](2017)在《叁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段崩岸过程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近期荆江段崩岸过程及特点,利用实测水下地形图及固定断面资料,分析了叁峡工程运用前后该河段平面及断面的形态变化过程。平面形态对比结果表明:2002—2013年荆江段多年平均崩退速率约为15.0 m/a,崩岸总长达42.3 km,左岸占59.2%;下荆江岸线崩长约为上荆江的2.2倍,且石首、调关及荆江门等河湾凸岸一侧受低含沙水流长期冲刷不断崩退,其岸线崩长约占下荆江崩岸总长的35.5%。断面形态对比结果显示:2002—2015年荆江段约有21%断面存在明显的崩岸现象,且近74%的崩岸断面位于下荆江。故近期荆江段崩岸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左岸多于右岸,下荆江多于上荆江,且下荆江部分河湾凸岸崩退显着。定量分析了河岸土体组成与分布、来水来沙条件等因素对崩岸过程的影响,发现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建立了上、下荆江典型断面平滩河宽与前期水沙条件之间的经验关系,除工程守护良好的断面外,相关系数均高于0.85,提出的经验公式可较好反映水沙条件变化对平滩河宽调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薛兴华,常胜[8](2017)在《叁峡水库运行后荆江段河湾平面形态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叁峡水库运行后下游水文泥沙特性变化、河道冲刷与崩岸等问题已有认识,但对河湾平面形态演变还少见论述。本项研究基于研究区枯水期遥感影像,分析了叁峡水库运行10余年来荆江段枯水河湾平面形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河湾的中心线长度、凸岸长度、凹岸长度、弯曲率和中心轴长度存在显着变异,以下荆江段的变异程度更大,凸、凹岸及上、下荆江段在演变过程上存在非同步性。上荆江段凹岸先于凸岸发生显着变异,且平面形态演变以凹岸冲刷延伸占主导作用,下荆江段凸岸先于凹岸显着变异,并以凸岸冲刷收缩占主导。大部分河湾尤其在下荆江,表现为面积、平均宽度明显增加,而中心线长度、弯曲率与中心轴长度减小,河湾发展具有河道冲刷展宽但弯曲退缩的特征。还讨论了平面形态演变与凸、凹岸冲淤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高鑫[9](2017)在《孢粉、炭屑记录近百年长江牛轭湖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湖北荆江段TE、ZZ-2、CB-1牛轭湖沉积物特征分析,叁个柱样共计145个孢粉、炭屑样品,共鉴定孢粉64949粒,平均每个样品统计447粒,共统计炭屑92483粒,平均每个样品统计638粒。结合史志记载的历史事件(洪水、火灾、土地利用变化)的整理,综合分析了TE孔、ZZ-2孔、CB-1孔的沉积特征变化,与其中记录的各湖区周围植被、土地利用等环境变化,同时从中提取牛轭湖发育过程中人类活动信息,试图揭示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在牛轭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TE孔和ZZ-2孔底部年代在截断年龄层之前,所以覆盖了河流和湖泊不同的沉积特征,CB-1孔整个柱样均为湖泊沉积特征,河流相沉积物粒度明显要大于湖泊相,叁个钻孔均能很好的响应近百年来荆州气候变化特征。叁个牛轭湖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湖区周围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孢粉浓度不断上升;TE孔截断前(1972年以前)炭屑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沉积炭屑,所以炭屑浓度较小,在截断后湖区周围的农业耕作使得炭屑浓度逐渐变大;ZZ-2孔在截断前(1967年之前)炭屑浓度明显大于河流阶段,炭屑浓度明显指示1946、1963年火灾事件;CB-1孔整段随着湖区周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沉积花粉和炭屑浓度逐渐上升。(2)TE、ZZ-2、CB-1叁个柱样的孢粉、炭屑组合记录了丰富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信息:TE孔1916~1954年,乔木花粉中以落叶乔木花粉为主,主要包括落叶栎、枫杨属、桦木属以及桤木属,该阶段湖区气候略干,草本花粉中蒿属花粉逐渐增加,也反映当时湖区周围荒地较多,植被覆盖度较少。在70cm处25~50μm的炭屑百分比含量出现峰值,对应1946年的山火事件。在这一阶段后期,农作物类花粉含量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伴人植物花粉例如菊科、虎耳草科、蔷薇科的百分比含量增加,是人类农业活动频繁的体现;1955~1972年,随着水分条件越来越好,由于当地居民在滨江区的人工防洪林的建设,导致乔木花粉和林下草本花粉百分比含量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枫杨属花粉百分比含量在后期明显增加。1973~1983年,天鹅洲在截断后乔木花粉和草本花粉百分比浓度明显下降,由于截断后人为的对湖区周围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湖区周围植被的破坏,体现在枫杨属花粉含量骤减,期间的1980年洪水也导致了水生植物和蕨类孢子含量的明显增加。1984~2012年,改革开放以后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草本花粉中禾本科以农作物类花粉特别是十字花科(油菜花)花粉的百分比含量持续上升,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优化,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植被覆盖度增加,木本花粉含量也增加。ZZ-2孔1940~1954年,湖区周围植被为以常绿栎、落叶栎、桦木科以及榆科为主,1946年桃花山发生火灾,此次山火破坏森林植被480亩,50年代之后监利县农业政策变化,实行棉量套种,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导致锦葵科(棉花)禾本科花粉含量的增加;1955~1967年,这一阶段人们开始围堤垦荒、建农场、围湖造田使耕地面积增加,导致草本植物花粉含量的上升,在50cm处对应1963年上车湾大火,25~50μm炭屑和炭屑浓度均呈现峰值;1968~2012年,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农作物花粉以水稻、十字花科(油菜花)花粉百分比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湖区周围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乔木和林下草本含量增加,导致总孢粉浓度逐渐上升。CB-1孔为湖泊阶段沉积,在77、47和25cm分别对应的1954、1983和1998年洪水事件在钻孔中有很好的响应,乔木和草本花粉百分比含量均减少,中小粒径炭屑百分比含量出现峰值,同时水生蕨类孢子含量也有所增加。80年代人们的大量种植经济林-枫杨林,使得枫杨属花粉百分比含量明显升高。(3)TE孔、ZZ-2孔和CB-1孔的孢粉组合显示,洪水事件对乔木和部分草本植物呈负相关,钻孔中的1954年、1983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事件分别对应乔木、草本花粉百分比含量的低值,风力或者其他方式是乔木花粉沉积的主要方式,洪水未能带来更多的乔木和草本花粉在此沉积,反而将湖区的乔木、草本花粉带到下游沉积。(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丁越,陈湘,邹茹倩,胡玉洁,尹茜[10](2018)在《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漫滩系统土壤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河段尺度土地利用方式与水文地貌单元不同组合模式下土壤氮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长江中游下荆江段7种典型组合模式下的15个样地,0~20cm土层每隔5cm环刀采样,然后测定土壤的全氮含量及容重,并计算土壤氮密度和储量。【结果】0~20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及氮储量在芦苇地中较在薏杨林地中高,且在江心洲人工芦苇地中最大,在堤岸薏杨林地最小。不同地貌单元0~20cm土壤全氮含量及氮储量的对比则是同为芦苇地以在江心洲最高,然后依次是河漫滩、堤岸;同为薏杨林地以在故道中最高,然后依次是河漫滩、堤岸。在土壤全氮含量及氮密度的垂向分布上,农林活动增强了0~10cm土层土壤氮的相对富集、加大了垂向变异,江心洲人工芦苇地的垂向分布特征体现了大洪水间歇期土壤氮的阶段性累积过程,不同组合模式下土壤氮的差异性在0~10cm土层较大、>10~20cm土层较小。【结论】河流漫滩系统土壤氮不仅受到土地利用的影响,还与水文地貌性质如洪水脉冲、侵蚀与堆积特性等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荆江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实测的军事地形图和Landsat遥感影像,重建了20世纪30年代至2015年的近百年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空间数据集,并以此为基础使用计盒维数法在ArcGIS 10.2平台上测算得出河道分形维数近百年来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荆江河道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河道分维数值在1.074 7~1.049 1之间变动,平均值为1.061 3。近百年来荆江河道演变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和1976~2015年,其分维均值分别为1.074 3和1.052 6。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处于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各时间断面下荆江的分维值都高于上荆江,下荆江的河流复杂程度大于上荆江,且荆江河道分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下荆江。近百年来荆江河道分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949年后荆江河道大规模治理和人工截弯取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荆江段论文参考文献

[1].李圣伟.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J].水利水电快报.2019

[2].万智巍,贾玉连,洪祎君,刘光旭,蒋梅鑫.基于历史地图与遥感影像的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河道演变[J].地理科学.2019

[3].王军,宗全利,岳红艳,刘昭希.干湿交替对长江荆江段典型断面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谢静红,周儒夫,魏林云,王琴.叁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段低水期水面线变化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8

[5].宗全利,夏军强,邓珊珊,彭玉明.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及其应用[J].泥沙研究.2018

[6].贾铁飞,高鑫,王峰.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牛轭湖沉积的孢粉、炭屑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天鹅洲、尺八湖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

[7].夏军强,林芬芬,周美蓉,邓珊珊,彭玉明.叁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段崩岸过程及特点[J].水科学进展.2017

[8].薛兴华,常胜.叁峡水库运行后荆江段河湾平面形态演变特征[J].水力发电学报.2017

[9].高鑫.孢粉、炭屑记录近百年长江牛轭湖环境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0].丁越,陈湘,邹茹倩,胡玉洁,尹茜.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漫滩系统土壤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荆江段论文-李圣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