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且外表壁均包设有第一耐热水膜,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常温水箱和低温水箱,常温水箱在第一压力泵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上部设置有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收水管回收再与常温水箱连通形成一个常温水冷却循环系统,所述低温水箱以相同原理形成低温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不同温度的水对出料管壁进行冷却,同时形成循环系统,节约用水,同时出料管外表壁包设的耐热水膜进行缓冲,保护管壁,维持可持续利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4),另一侧连通有风冷却装置(9),所述第一出料管(4)连通有竖直出料管(8),所述竖直出料管(8)连通有第二出料管(5),所述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外表壁均包设有第一耐热水膜(6),所述冷却箱(1)远离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常温水箱(2),所述常温水箱(2)远离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低温水箱(3),所述常温水箱(2)和低温水箱(3)内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压力泵(201)和第二压力泵(301),所述第一压力泵(20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取水管(202),所述第一取水管(202)顶部与第一运水管(203)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运水管(2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喷水管(204),所述常温水箱(2)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收水管(205),所述第二压力泵(301)的出水口与第二取水管(302)连通,所述第二取水管(302)顶部与第二运水管(303)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运水管(3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喷水管(304),所述低温水箱(3)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收水管(305)。
设计方案
1.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4),另一侧连通有风冷却装置(9),所述第一出料管(4)连通有竖直出料管(8),所述竖直出料管(8)连通有第二出料管(5),所述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外表壁均包设有第一耐热水膜(6),所述冷却箱(1)远离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常温水箱(2),所述常温水箱(2)远离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低温水箱(3),所述常温水箱(2)和低温水箱(3)内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压力泵(201)和第二压力泵(301),所述第一压力泵(20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取水管(202),所述第一取水管(202)顶部与第一运水管(203)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运水管(2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喷水管(204),所述常温水箱(2)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收水管(205),所述第二压力泵(301)的出水口与第二取水管(302)连通,所述第二取水管(302)顶部与第二运水管(303)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运水管(3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喷水管(304),所述低温水箱(3)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收水管(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分别套设第一耐热水膜(6)和第二耐热水膜(7),所述第一耐热水膜(6)和第二耐热水膜(7)之间通过竖直压水管(14)和竖直落水管(15)连通,所述竖直压水管(14)内连通有第三压力泵(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出料管(8)一侧顶部与第一出料管(4)的连通,所述竖直出料管(8)底部与第二出料管(5)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呈V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出料管(8)远离第一出料管(4)的一侧焊接有风冷却装置(9),所述风冷却装置(9)内表壁焊接冰片(905),所述冰片(905)之间贯通有多个进气管(904),所述进气管(904)的一侧与抽气泵(902)的出风口(903)连通,所述出风口(903)与风冷却装置(9)一侧开设的进风口(9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出料管(8)顶端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01),所述驱动电机(80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扇叶(8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出料管(8)底端焊接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底部嵌设有过滤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水管(205)和第二收水管(305)底部均焊接有多个固定凸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4)与竖直出料管(8)连通处通过插销转动接连有挡风板(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碳,又称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碳是用途极广的工业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碳中易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活化炉将活性碳从出料口直接落入下方车斗内,刚出炉的活性碳可达600多度,高温下活性碳与氧气长时间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造成一定的浪费,且灰分等污染物加剧环境空气污染,同时以人工铺摊搂平费时费力降温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另一侧连通有风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出料管连通有竖直出料管,所述竖直出料管连通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外表壁均包设有第一耐热水膜,所述冷却箱底部远离风冷却装置的一侧焊接有常温水箱,所述常温水箱远离靠近风冷却装置的一侧焊接有低温水箱,所述常温水箱和低温水箱内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所述第一压力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取水管,所述第一取水管顶部与第一运水管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运水管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喷水管,所述常温水箱靠近风冷却装置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收水管,所述第二压力泵的出水口与第二取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取水管顶部与第二运水管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运水管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喷水管,所述低温水箱靠近风冷却装置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收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分别套设第一耐热水膜和第二耐热水膜,所述第一耐热水膜和第二耐热水膜之间通过竖直压水管和竖直落水管连通,所述竖直压水管内连通有第三压力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直出料管一侧顶部与第一出料管的连通,所述竖直出料管底部与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呈V字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直出料管远离第一出料管的一侧焊接有风冷却装置,所述风冷却装置内表壁焊接冰片,所述冰片之间贯通有多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侧与抽气泵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风冷却装置一侧开设的进风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直出料管顶端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扇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直出料管底端焊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嵌设有过滤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收水管和第二收水管底部均焊接有多个固定凸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料管与竖直出料管连通处通过插销转动接连有挡风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不同温度的水对冷却不同温度的出料管,避免出料管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对管道的损坏,水可以进行单通道循环,节约成本,节约工作中生产用水,同时通过扩大出料管的的长度以及对管壁外表壁包设耐热型水膜减缓冷水与热炉壁的直接接触同样也是为了保护管壁已达到可持续利用,延长冷却箱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个竖直出料管中的扇叶的风力和管壁一侧冷风充分碳吸附剂内的灰分等杂质经过滤网过滤,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减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工人健康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冷却箱;2、常温水箱;201、第一压力泵;202、第一取水管;203、第一运水管;204、第一喷水管;205、第一收水管;3、低温水箱;301、第二压力泵;302、第二取水管;303、第二运水管;304、第二喷水管;305、第二收水管;4、第一出料管;5、第二出料管;6、第一耐热水膜;7、第二耐热水膜;8、竖直出料管;801、驱动电机;802、扇叶;9、风冷却装置;901、进风口;902、抽气泵;903、出风口;904、进气管;905、冰片;10、挡风板;11、过滤网;12、过滤槽;13、固定凸块;14、竖直压水管;15、竖直落水管;16、第三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用活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4,另一侧连通有风冷却装置9,第一出料管4连通有竖直出料管8,竖直出料管8连通有第二出料管5,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外表壁均包设有第一耐热水膜6,冷却箱1底部远离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常温水箱2,常温水箱2远离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焊接有低温水箱3,常温水箱2和低温水箱3内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压力泵201和第二压力泵301,第一压力泵20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取水管202,第一取水管202顶部与第一运水管203一侧连通,第一运水管2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喷水管204,常温水箱2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收水管205,第二压力泵301的出水口与第二取水管302连通,第二取水管302顶部与第二运水管303一侧连通,第二运水管303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喷水管304,低温水箱3靠近风冷却装置9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收水管305。
进一步的,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分别套设第一耐热水膜6和第二耐热水膜7,第一耐热水膜6和第二耐热水膜7之间通过竖直压水管14和竖直落水管15连通,竖直压水管14内连通有第三压力泵16,整体形成一个可循环使用的隔离层避免管道损坏。
进一步的,竖直出料管8与第一出料管4连通,竖直出料管8与第二出料管5连通,便于碳吸附剂顺利滑出第二出料管5,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呈V字形,保证了运料的畅通不堵塞。
进一步的,风冷却装置9内表壁焊接有冰片905,冰片905之间贯通有多个进气管904,通过冰片905对进气管904内气体进行降温,通过冷气减缓碳吸附剂的氧化反应,进气管904的一侧与抽气泵902的出风口903连通,出风口903与风冷却装置9一侧开设的进风口901连通,从外界抽吸气体。
进一步的,竖直出料管8顶端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01,驱动电机801输出轴转动连接有扇叶802,扇叶802在驱动电机801的作用下旋转,形成一个向下的风力。
进一步的,竖直出料管8底端焊接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下部嵌设有过滤槽12,通过过滤网11过滤碳吸附剂中的灰分等杂质,落入过滤槽12,过滤槽12可横向抽出,便于清理。
进一步的,第一收水管205和第二收水管305底部均焊接有多个固定凸块13,通过多个固定凸块13对第一收水管205和第二收水管305进行固定以产生向上的支持力来分别抵消第一喷水管204和第二喷水管304中水流下落的重力。
进一步的,第一出料管4与竖直出料管8连通处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有挡风板10,防止竖直出料管8内的风力将碳吸附剂重新吹进第一出料管4。
工作原理:使用时,常温水箱2中的水通过第一压力泵201的压力作用进入第一取水管202,流入第一运水管203再落入第一喷水管204,第一喷水管204中的水对第一出料管4外表壁的包设第一耐热水膜6冲淋,通过第一耐热水膜6的间接传导,对第一出料管4降温,防止第一出料管4内外表壁温差过大而损坏管壁,水流最终落入第一收水管205,重力作用下流入常温水箱2,低温水箱3中的水通过第二压力泵301的压力作用进入第二取水管302,流入第二运水管303再落入第二喷水管304,第二喷水管304中的水对第二出料管5外表壁的包设第二耐热水膜7冲淋,通过第二耐热水膜7的间接传导,对第二出料管5进行降温,水流最终落入第二收水管305,流入低温水箱3,通过不同温度的水对不通温度的管壁进行冷却,减少内外管壁的温差,碳吸附剂进入倾斜第一出料管4,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竖直出料管8,在竖直出料管8内进行风冷却,通过竖直出料管8底部的过来滤网11进行杂质筛分,碳吸附剂从竖直出料管8滑入第二出料管6,最终滑出冷却箱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790.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20168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F27D15/02
专利分类号:F27D15/02;F27D17/00;C01B32/39
范畴分类:35E;
申请人:苏州舒跃碳吸附剂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舒跃碳吸附剂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莘塔社区联南东路348路(新旺街)
发明人:王龙飞
第一发明人:王龙飞
当前权利人:苏州舒跃碳吸附剂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水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