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包括保温桶、内锅保护桶、第一支撑柱、聚热圈、第二支撑柱、内锅、内锅盖和上保温盖;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内锅选用高强度合金,使得内锅更易清洗、不粘锅,而且耐磨性更佳,第一支撑柱可稳定支撑聚热圈,第二支撑柱可稳定支撑内锅,使内锅与内锅保护桶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热气流通过,有效隔绝内锅的热量传递,通过聚热圈对内锅进行进一步加热,在内锅盖和上保温盖的作用下,密封保温效果更好,避免内锅散热过快导致需要频繁的重复加热,更加节能,且由于其良好的保温加热功能,极大的降低了内锅出现糊锅,干锅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包括保温桶(1)、内锅保护桶(2)、第一支撑柱(3)、聚热圈(4)、第二支撑柱(5)、内锅(6)、内锅盖(7)和上保温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1)内部设置有内锅保护桶(2),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中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沿孔洞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端共同支撑有聚热圈(4),所述聚热圈(4)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5)上端共同支撑有内锅(6),所述保温桶(1)上端设置有内锅盖(7)。
设计方案
1.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包括保温桶(1)、内锅保护桶(2)、第一支撑柱(3)、聚热圈(4)、第二支撑柱(5)、内锅(6)、内锅盖(7)和上保温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1)内部设置有内锅保护桶(2),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中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沿孔洞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端共同支撑有聚热圈(4),所述聚热圈(4)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5)上端共同支撑有内锅(6),所述保温桶(1)上端设置有内锅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圈(4)中部设置有圆形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6)的材料为高强度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7)上端设置有上保温盖(8),所述上保温盖(8)内部设置有保温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5)的个数均至少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6)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中空柱体紧密集合而形成的圆柱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
背景技术
厨具是厨房用具的统称。厨房用具主要包括以下5大类:第一类是储藏用具;第二类是洗涤用具;第三类是调理用具;第四类是烹调用具;第五类是进餐用具;第四类是烹调用具,主要有炉具、灶具和烹调时的相关工具和器皿。随着厨房革命的进程,电饭锅。高频电磁灶、微波炉、微波烤箱等也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厨具的选购应重质量、功能、颜色等因素;产品应具有耐磨、耐酸碱、防火、防菌、环保、防静电;设计上应兼顾美观、实用、便利的基本要求;功能上应充分考虑到家庭主妇的使用习惯及安全性;其中,环保最重要还是要降低能耗;厨房是家庭的主要污染源,而厨房家电作为厨房设备中的核心部件,是否具有健康、环保的功能显得更重要。
目前,现有的锅具一般采用不锈钢制造,设计时未考虑保温,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热能散发,且在食物等烹调完成后,也容易很快的再次冷却,不够环保节约,特别在冬季天气寒冷时节,人们对于锅具的保温功能需求性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包括保温桶、内锅保护桶、第一支撑柱、聚热圈、第二支撑柱、内锅、内锅盖和上保温盖,所述保温桶内部设置有内锅保护桶,所述内锅保护桶内部底端中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内锅保护桶内部底端沿孔洞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共同支撑有聚热圈,所述聚热圈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共同支撑有内锅,所述保温桶上端设置有内锅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热圈中部设置有圆形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锅的材料为高强度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锅盖上端设置有上保温盖,所述上保温盖内部设置有保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个数均至少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内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中空柱体紧密集合而形成的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内锅选用高强度合金,使得内锅更易清洗、不粘锅,而且耐磨性更佳,第一支撑柱可稳定支撑聚热圈,第二支撑柱可稳定支撑内锅,使内锅与内锅保护桶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热气流通过,有效隔绝内锅的热量传递,通过聚热圈对内锅进行进一步加热,在内锅盖和上保温盖的作用下,密封保温效果更好,避免内锅散热过快导致需要频繁的重复加热,更加节能,且由于其良好的保温加热功能,极大的降低了内锅出现糊锅,干锅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温桶1、内锅保护桶2、第一支撑柱3、聚热圈4、第二支撑柱5、内锅6、内锅盖7、上保温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包括保温桶1、内锅保护桶2、第一支撑柱3、聚热圈4、第二支撑柱5、内锅6、内锅盖7和上保温盖8,所述保温桶1内部设置有内锅保护桶2,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中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内锅保护桶2内部底端沿孔洞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端共同支撑有聚热圈4,所述聚热圈4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二支撑柱5上端共同支撑有内锅6,所述保温桶1上端通设置有内锅盖7。
所述聚热圈4中部设置有圆形通槽,方便燃气热气流由此进入。
所述内锅6的材料为高强度合金,内锅更易清洗、不粘锅,而且耐磨性比常用的普通铝合金内锅以及不锈钢内锅增加了数倍以上。
所述内锅盖7上端设置有上保温盖8,上保温盖8内部设置有保温棉。
所述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5的个数均至少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内锅6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中空柱体紧密集合而形成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锅,工作时,内锅6选用高强度合金,使得内锅6更易清洗、不粘锅,而且耐磨性更佳,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柱3可稳定支撑聚热圈4,通过若干第二支撑柱5可稳定支撑内锅6,并使内锅6与内锅保护桶2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热气流通过,且有效隔绝金属间的热量传递,隔热效果更佳,在聚热圈4的作用下对内锅6进行进一步加热,在内锅盖7和上保温盖8的作用下,密封保温效果更好,避免内锅6散热过快导致需要频繁的重复加热,更加节能,且由于其良好的保温加热功能,极大的降低了内锅6出现糊锅,干锅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佳,本装置不仅适用于燃气灶,也可适用于电磁炉;本实用新型可火、电两用,用火时将内锅6置于完整的内锅保护桶2内上灶,待水一沸腾1-3分钟即从灶上整体取下,放置于保温桶1内,盖上保温盖,20-30分钟实物即可食用;用电时即将内锅保护桶内的聚热圈4取出,将内锅6置于内锅保护桶2内,上电磁炉上加热沸腾5-10分钟后取下置入保温桶1内20分钟后食物即可食用;将内锅保护桶2内的聚热圈4取下,将内锅保护桶2一同置于保温桶1内,上电磁炉加热,待水沸腾3-5分钟后取下,静置20-30分钟即可食用。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内锅选用高强度合金,使得内锅更易清洗、不粘锅,而且耐磨性更佳,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柱可稳定支撑聚热圈,通过若干第二支撑柱可稳定支撑内锅,并使内锅与内锅保护桶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热气流通过,有效隔绝金属间的热量传递,隔热效果更佳,在聚热圈的作用下对内锅进行进一步加热,在内锅盖和上保温盖的作用下,密封保温效果更好,避免内锅散热过快导致需要频繁的重复加热,更加节能,且由于其良好的保温加热功能,极大的降低了内锅出现糊锅,干锅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4763.3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94866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A47J27/00
专利分类号:A47J27/00;A47J36/02;A47J36/06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马万信
第一申请人:马万信
申请人地址: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55号附3号25-3
发明人:马万信
第一发明人:马万信
当前权利人:马万信
代理人:高建华
代理机构:50226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高效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