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协调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范学成[1](2021)在《货币政策、公众信心与经济波动 ——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需求乏力,国际贸易争端不断浮现,同时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改革发展的动力不足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重重矛盾,公众对投资和消费持有谨慎态度,信心不足。货币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央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公众主体的悲观情绪,提高公众信心,以达到畅通货币政策的传输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要点。本文着眼于包含心理因素的公众信心,将公众信心作为中介因素纳入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即“货币政策→公众信心→经济波动”)。首先对三者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总结陈述,其次对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为后文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然后本文选择1999年第Ⅰ季度至2020年第Ⅲ季度的货币政策、公众信心与经济波动的代理变量的季度数据,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本文采用能够反映时变特性的TVP-VAR模型,研究基于公众信心效应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同时获得脉冲响应趋势图,根据其趋势图分析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类总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提前期和不同时点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不同,并且公众信心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时变的角度看: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中长期影响不明显;货币增长率对经济波动的短期调控效应比较明显,其调控效果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减弱,对企业家信心的调控效果最好;利率和汇率短期对企业家信心、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强,中长期影响相对较弱,这两个变量对消费者信心的调控效应的刺激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央行可以灵活的调控利率对经济进行调控;在经济新常态期,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因此稳定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也是目前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公众信心中介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波动的渠道是通畅的。针对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公众信心在其中的作用,稳定公众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完善央行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发挥信息沟通的引导效力;央行应当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微观主体心理预期的调控,提振公众信心;货币政策应当与财政政策共同发力,稳定公众的预期,增强公众的信心。
高思畅[2](2021)在《新格局下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各国的央行来说,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警示信号,揭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不能通过以货币政策、微观审慎政策为主的金融调控机制予以遏制。因此,为了加强对金融顺周期性的调控,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各国开始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其工具进行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而言,虽然这些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逐渐降低,但是也存在很多潜在的危机,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受到了较大冲击,面临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增加,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缺口扩大,金融过度创新而监管不到位导致杠杆率过高等问题。在这样的新格局下,以CPI为锚的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无法满足既要经济稳定也要金融稳定的监管要求。而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目的就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使整个金融系统保持健康稳定。在此背景下,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首先从理论角度阐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及建立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20年度动态平衡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系统GMM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在重视金融稳定的新格局下,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均能有效影响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和信贷水平,协调时也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但两者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调节效果相比对于信贷规模的调控效果更加显着。因此要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完善对信贷规模的协调机制,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最后,本文借鉴其他国家两政策协调经验,切合中国现实情况,分析了双支柱政策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于央行的金融稳定职责则要从法律角度予以明确,集中中央银行拥有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决策权,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加强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等政策建议。
欧阳易[3](2018)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体系,其调控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中资金的流转和运行。由于调控对象的相对一致,两大体系间天然存在着交织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就尤为重要,其协调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而要提升宏观调控的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的效果,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在我国经济面临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其协调机制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原有的理论框架已不能完全解释、指导新常态下的发展情况,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科学的创造性的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现存问题以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我国新常态和新常态之前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效果既可以有效地度量当前时期我国两大政策宏观调控的得失又可以探索、寻觅未来时期我两大政策改进调节的方向。本文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研究中,提出了具有新意的观点和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一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政策需求,不能单独就政策论政策,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特色,适应经济发展形势,没有完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才能起到预期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协调发力,在政策引导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协同运作,才能提高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两大政策协同发力,既能有效克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各自的缺点和单一性的不足,又能避免两大宏观个调控部门相互扯皮的情况。三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运用定向政策等方式进行相机宏观调控,避免宏观调控滞后性带来的相关影响。
谢美琳[4](2018)在《区域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已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而近些年,学术界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研究逐渐增多,这源于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纷纷回归实体经济,促进实业发展,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浪潮。我国也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将其提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金融应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口号。然而当前我国金融发展速度较快,信贷持续增长、融资规模逐步扩大,实体经济增速却逐渐放缓,融资困难现象并未得以缓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两者之间似乎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此外,我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差距明显,金融发展水平不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似乎也有各自特点。基于此,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构造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门槛效应,期望通过估计门槛值量化这种非线性关系,从而分析各地区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各地实际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倒S型”非线性关系。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金融越发展越能促进实体经济增长,金融过快或过慢的发展均不利于实体经济增长,只有当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处于较为协调的一定区间时,金融才会对实体经济起促进作用。(2)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和作用方向也不尽相同,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作用也存在差异;小于第一个门槛值和大于第二个门槛值时,金融发展均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处于门槛值之间时,金融发展才能促进实体经济,两者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分区域来看,不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东部地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大于西部地区,而在协调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最强。(3)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位于协调发展范围内的样本比例比东部地区更高,其中尤以中部地区最高。因此,我国需要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东部地区侧重控制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应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并举,保障协调发展并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同时加强各区域之间金融与实体经济沟通机制,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切实保证资金能够有效流动到需要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整体协调程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苏耿斌[5](2018)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的内外因素影响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双向波动”的新态势。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明显增强,既放大了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风险,也对外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挑战现有微观市场监管模式的有效性不足问题凸显。因此,加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进行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调节,是新形势下维护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出台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和外汇衍生品风险准备金等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从实践情况看,在抑制跨境资本短期投机、缓解跨境资金单向流动风险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数量有限、长期效应递减,整体上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体系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实现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跨境资金流动均衡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我国“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作为监测指标,量化评估我国跨境资金波动压力。从头寸管理、资金价格、国内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市场四个方面选取结售汇差额、汇率、利率、通货膨胀、国内经济增长情况、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资本项目开放度、全球货币供应量、国际金融风险情况九个变量作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的影响因素,运用VAR模型分析跨境资金波动的风险生成机制,以及相关调控手段的作用效果。参照国外货币危机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将跨境资金波动压力划分为均衡、适度、中度、重度四个不同程度,并按照资金跨境流动方向划分为七个不同区间,进一步探讨根据不同区间运用相应的宏观审慎调控手段进行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调节。同时,参照国外经验,提出丰富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张静[6](2015)在《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经济转型,不仅是世界发展史的难题,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身处山西这个被称为“资源诅咒样本”的地区,耳濡目染资源的繁荣带给人民的福与祸,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资料,却也走入了增长与发展的死胡同。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孕育了凯恩斯主义诞生至今,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得到空前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得到了严格的理论推演并且指导了其后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复苏与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的迅速扩张,金融作为资源的属性被逐渐揭示,频发的金融危机也印证了金融资源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财政制度的职能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协调性,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与效果,而对二者协调性的研究,也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撑。论文以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与金融协调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论、协调论与理论分析法,以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为对象,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进行研究。传统资源观对自然资源的界定显然已经不足以代表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内涵,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政府与企业的行为边界,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以财富存量与增量重新配置为核心的租金分配体系,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发现,也是事关社会公平的重要任务,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也不例外。金融系统对效率的贡献被世界公认,而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提供公平的环境,二者对租金分配体系的重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由此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便是必然要求。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协调层次的划分,本文的协调,是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为目标的协调,不考察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金融资源要素的划分与功能属性,现代金融观对金融资源的属性界定,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以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为原则的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有线性与发散性的功能效用区,二者的协调作用于以货币资源、资本资源为对象、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商业金融体系,通过商业金融体系对经济系统的作用力,为经济系统提供效率因素,为社会系统提供公平要素,是二者协调的线性路径。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及其金融与财政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是资源租金的分配问题。其后,选取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的代表变量,以山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资源型省份内蒙与黑龙江、非资源型型省份浙江与广东作为参照对象,研究了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信贷供给的作用更为明显;而现行山西省财政支出推动了经济增长,却恶化了产业结构,因此应当改变财政支出的结构;运用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应当以商业金融的信贷供给为依托。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金融、财政协调机制。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分别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职能与任务进行了分析。金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效率因素,旨在推动社会财富存量的重新配置;财政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旨在通过对社会增量财富的重新配置来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任务。最后,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且构建了通过商业金融体系作为媒介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论文从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视角,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局限性,立足于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将其定位为一种可以配置其他资源的资源,并从理论上构建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框架。论文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创新性地构建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协调实现机制的策略层次。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一切行动准则,以金融制度供给带动金融系统效率的提升,以财政制度供给调整商业金融的投融资意愿,以商业金融的功能推动租金重新分配,以租金分配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以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策略层次,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货币政策、差别利率与信贷供给以及财政收支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方法,提出了其协调的路径,以商业银行作为媒介,构筑了资金池,并且详细分析了资金池的供给机制、使用机制以及补偿机制,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导。此外,运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分析方法初步构建了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推动资源型经济经济转型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
田光宁,姜世超[7](2014)在《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度:2002—2012年的经验》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分部门实施两类政策措施会出现不协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笔者通过编制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指数来量化两类指标,进而构建协调度模型,运用2002—2012年的数据检验二者的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两部门政策存在不协调时期占比在20%以上。建议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协调目标取向,提升政策的总体性协调度,提升政策效果,促进金融稳定。
李炜冰[8](2013)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世界各地都存在民间自发的、临时性的以解难、济贫、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慈善互助活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公民社会发育和壮大以及作为公民社会承接载体的慈善等社会组织全球性的“社团革命”的勃兴,慈善事业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此,慈善事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这就涉及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问题。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实质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跌宕发展的历史轨迹,一般来讲,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均衡互动、合作共赢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因其组织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和商业贸易发展,弘扬公共精神,促进社会创新和民主自治,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公正,在公共管理中体现出巨大的能量,得到了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和尊重。由于社会及社会组织具有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状态下能够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及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显着功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研讨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过程中,常常刻意强调社会与社会组织的民间性、自治性、独立性和“政府隐退”、“政府失灵”以及政府干预的不良后果。其实,在现代社会,各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一直处于不断变迁和强化之中,其政治控制、道德规引等职能也一直存在,只不过隐藏在繁杂的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而已。由此,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承认慈善等社会组织在崇尚公平伦理、追求公共利益、约束政府权力行为、减少社会排斥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强调并研究分析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功能和积极立场。从政府责任的角度,政府在慈善事业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与慈善等社会组织关系的限度和平衡点应该怎样把握?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切入点。政府责任表现为在处理政府对市场、对社会、对政府机构自身以及对公民个人的利益关系时应该履行的集体义务。由于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因而具有公共性质,政府责任又称政府的公共责任。政府责任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过失,是一种义务、任务,更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它也是现代政府治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政府变革的重要内容。从具体内容上看,可以把政府责任划分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职业责任。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的责任呈现着核心公共服务型特征,其职能被限定在提供核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依据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国际经验和传统国情,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支持社会建设和发展,并从伦理性实体、政治性实体和制度性实体三个维度,讨论政府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行动和集体责任。第一,黑格尔认为,伦理性实体的政府对人类公共精神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慈善事业强调利他、博爱和给予,是“人类改造机构”,能够增强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反过来,政府可以为社会良序发展承担起积极的社会伦理责任,政府通过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慈善核心理念、企业公民责任、志愿服务和平民公益慈善理念,有利于公民道德品质的提升、社会道德规范的维系和慈善事业大环境的构建。第二,政府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作为政治性实体的政府,应该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调整转化公共管理职能,下放公共权力,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培育慈善组织承接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减少社会分化和社会排斥,促进社会接纳和社会整合,为慈善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创造更大更多的生存自由和发展空间。最后,依据诺斯“制度是人类集体博弈的产物”的观点,政府是制度的主要供给者(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社区和社会成员是制度供给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慈善事业法制的不健全以及监督约束制度的缺失,造成了慈善组织诸多制约困境,影响了中国社会建设和慈善事业的进程。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须法律制度的调节和保障,作为制度性实体的政府,应加快社会立法,制定和完善各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本文从政府职能理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分析出发,推断出“政府与慈善组织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化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应然趋势,并研究论证在治理语境和本土国情下中国政府的行政伦理规引、社会权力归还、社会立法供给的应然的集体行动和相关责任。这姑且认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一定意义上说,金融危机之后的现代社会是“政府的时代”,当今世界更需要一种灵活多变的融合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只要中国政府与慈善等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合作,共商社会发展目标,共同创造更长远的社会公共利益,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的伙伴关系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
党宇峰[9](2013)在《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周期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银行体系及实体经济的重创,引发了各界对经济金融理论的反思,并带来了金融监管领域的深刻变革。金融监管的缺失和乏力被认为是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扩散、蔓延至全球,并引起全球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以来,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通过对其比较可发现,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实现其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新的监管理念在银行监管领域集中体现在最新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即Basel Ⅲ)中。巴塞尔Ⅲ提出了留存资本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两项新的逆周期政策工具,试图以监管制度的形式促使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计提一定的资本缓冲,以便在经济下滑时吸收损失之用。同时,监管当局希望能通过资本缓冲这一工具达到限制银行信贷过度波动的目的,以此减缓资本监管和银行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然而,银行资本缓冲也可能具有周期性,这会影响到银行的周期性行为。所以,要提高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逆周期监管工具的积极作用,维护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经济金融的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要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被监管对象的行为特征。鉴于此,本文从银行资本缓冲这一相对新颖的视角切入,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资本监管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周期性行为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基于我国87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及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证结果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总体上不具有周期性,值得注意的是,已有针对资本缓冲周期性研究的隐含前提假设在我国并不一定成立,资本缓冲水平提高未必会导致银行信贷供给的减少,而资本缓冲水平和银行信贷供给之间的负向变动关系,是表明资本缓冲是否具有调节信贷供给能力的关键,这一点是已有研究能否借助于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之间相关性判定资本缓冲周期性的根本;同时,我们还发现我国不同类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差异化的周期性特征,特别是大型银行的资本缓冲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性,资本缓冲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且资本缓冲与银行信贷之间呈现负相关,说明大型银行的资本缓冲通过对信贷供给过度波动的约束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其次,本文采用2005年1季度-2011年4季度期间我国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划分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进一步探究了经济周期对我国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无论在经济扩张期还是经济衰退期,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整体上具有逆周期性。而且,资本缓冲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衰退期,资本缓冲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强烈。从周期性的驱动来源看,银行不仅通过贷款等风险加权资产的变化调整资本缓冲,资本的变化也是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重要动因。分不同银行类型的研究显示,大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其主要驱动因素是资本的周期性调整,只有较弱的证据显示大型银行会通过主动调节贷款的方式来改变资本缓冲。而其他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仅在经济衰退期表现出逆周期性,且倾向于通过贷款调节的方式来实现。最后,对不同资本充足水平银行的研究发现,资本充足水平的不同,并未导致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行为的显着差异,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结论依然成立,只是资本充足水平较低的银行不具有前瞻性,在面临监管压力的情况下,其未能在经济扩张期增加资本缓冲,从而更可能遭受经济衰退的不利冲击。最后,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指引》,要求各国监管部门据此在本国开展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实施工作。本文根据该框架建议,实证考察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在我国银行业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在我国,信贷/GDP比率是能够较好地用作经济上行期判断信贷过快增长和系统性风险积累的指标,通常情况下作为我国银行业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参考基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仍需注意该指标有时可能会存在产生误导信号风险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此须保持警惕,在主要参考该指标的同时,应对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和银行体系的信贷波动作进一步的判断分析,适时地将自我判断和该参考基准相结合,以便更加准确地做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决策。
王赟[10](2010)在《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 ——基于问题金融机构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文献中最为传统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从历史的角度看,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诱因、实现机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愈来愈烈,这使得政府对金融危机的救助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信用链条的中心环节。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金融脆弱性原因,大量问题金融机构的出现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乃至经济体系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进入20世纪中后期,金融危机的爆发趋于频繁。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间,世界上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场系统性银行危机,还有46个国家发生了51次局部性危机。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不仅表现为货币危机的频率提高,而且更多是货币和银行双重危机同时出现,即银行体系和外汇市场同时遭受双重打击。双重危机的爆发和其巨大的传染性,往往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使得各国的问题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爆发下不断增多,成为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尽管在理论界对于金融危机、问题金融机构,是任由市场自发调节还是政府救助存在的争议由来已久,但各国还是普遍采取了相应的救助措施。传统的救助模式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救助、同业救助、自我救助,实践证明,政府救助是最直接、最及时、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因此,当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公共危机的情况下,政府救助首当其冲。政府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主要有两类:财政和央行,救助的方式主要有: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但由于财政和央行在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职能、作用、政策实施条件及侧重点不同,因此两项政策的实施能否有效的协调配合,减少政策抵消、形成合力,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一个难点和重点。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重视对两大政策及其协调配合的研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因此,危机背景下,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财政、金融政策及其协调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问题金融机构面临不同问题时的救助政策配合模式,并通过构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总体的研究框架。文中问题金融机构包含了储蓄性和投资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危机发生后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性不足、不良资产和资本金不足三个方面。通常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分为两类:对可持续经营和不可持续经营的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并对财政和金融救助政策进行了界定。为了紧密围绕主题分析,对研究范畴进行了必要的假定:面对危机选择政府救助而不是市场自由出清;谁救—财政和央行;救谁-问题金融机构整体,对具体救助对象选择不做分析;假定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实施财政救助政策,央行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以使金融政策有效、迅速。第二,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一是通过金融脆弱性理论及金融脆弱性对危机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得出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必然结论,同时指出,救助的方式是改善问题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二是通过对预期和预期管理的分析,为政府作为救助主体提供了理论基础,该部分还提出了预期管理的工具,以及预期改善对于政府救助政策效果评价的作用、指标等。三是对财政和金融救助政策的协调,即分工和配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工取决于二者最后贷款人和最后支付人的职能:央行救助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主,以最后贷款人方式提供短期流动性;财政救助在危机发生的中后期为主,以最后支付人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以及破产清偿等问题。政策配合则以IS-LM模型为基础,以短期流动性救助和股权注资救助为例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分析了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国际经验。通过对历史上较为典型的重大危机救助的分析,回顾了历次危机救助中采取的财政金融政策及其配合情况。通过对美国、欧洲、日本三种金融体制下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分析,阐述了不同金融体制中财政金融政策配合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以上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事实依据。第四,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两个章节,为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第四章阐述了对具有可持续经营性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分三种情况:流动性不足、不良资产和资本金不足,来分析财政金融救助政策的分工和配合。第五章阐述了对不具有可持续经营性的问题金融机构退市的救助,分两种情况:兼并重组和破产,来分析财政金融救助政策的分工与配合。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第五,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的评价体系。本章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依据各项函数的内在要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政府声誉影响的评价、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效果的评价和政府救助对市场预期改善效果评价。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的角度来分析微观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并将协调分为:分工和配合两层含义进行全文的分析。第二,运用宏观均衡分析模型:IS-LM模型,对微观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协调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文章核心部分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在危机救助中,将问题金融机构划分为可持续经营和不可持续经营两大类来实施,并针对不同的救助目标和对象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协调措施。第四,构建了救助政策协调的效果评价体系。
二、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协调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货币政策、公众信心与经济波动 ——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货币政策对公众信心的影响 |
二、公众信心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三、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
一、研究内容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类型 |
二、货币政策目标 |
第二节 公众信心相关理论 |
一、公众信心含义及其度量 |
二、公众信心驱动因素 |
第三节 经济波动相关理论 |
一、经济波动含义及其度量 |
二、经济波动理论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公众信心与经济波动影响机制 |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公众信心影响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公众信心对经济波动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影响机制分析 |
一、利率传导机制 |
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
三、汇率传导机制 |
四、信贷传导机制 |
第四章 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模型和变量选择 |
一、实证模型 |
二、变量选择 |
第二节 模型检验与估计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滞后期数选择 |
三、TVP-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
第三节 TVP-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
一、货币政策对公众信心的影响 |
二、公众信心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三、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公众信心波动 |
二、完善央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
三、央行应当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公众信心调控 |
四、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提振公众信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新格局下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 |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 |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职能划分 |
三、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
第三节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
一、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互不可替代 |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关联性强 |
三、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透明度存在差异 |
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时滞存在不一致性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 |
一、目标协调机制 |
二、择机协调机制 |
三、传导渠道协调机制 |
第四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二节 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模式的实践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英国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 |
一、英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 |
二、英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二节 美国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 |
一、美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 |
二、美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模式的利与弊 |
第三节 欧盟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 |
一、欧盟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 |
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模式的利与弊 |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模式的探索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进展 |
一、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 |
二、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完善 |
第三节 我国双支柱框架的构建与完善 |
一、双支柱框架的提出与发展 |
二、双支柱框架调控现存问题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 |
1.1.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 |
1.3.2 实证分析 |
1.3.3 比较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 |
1.5.2 国内文献 |
第2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理论和机制 |
2.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概念 |
2.1.1 货币政策 |
2.1.2 财政政策 |
2.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依据 |
2.2.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调控的必要性 |
2.2.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调控原理 |
2.2.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学定位 |
2.2.4 货币政策调控传导机制 |
2.2.5 财政政策调控传导机制 |
2.2.6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机制的区别 |
2.2.7 单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的局限性 |
2.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分析 |
2.3.1 促进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
2.3.2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体系的潜在产出水平 |
2.3.3 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具有更多特殊的意义和紧迫性 |
2.3.4 在某些重点领域和结合点上加强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 |
2.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模式 |
2.4.1 强劲型政策组合 |
2.4.2 稳定型政策组合 |
2.4.3 温和型政策组合 |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运用模式 |
3.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
3.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具体运用 |
3.2.1 1979 年-1982年 |
3.2.2 1983 年-1986年 |
3.2.3 1987 年-1991年 |
3.2.4 1992 年-1997年 |
3.2.5 1998 年-2003年 |
3.2.6 2004 年-2007年 |
3.2.7 2008 年-2010年 |
3.2.8 2011 年后 |
3.3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
3.3.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模式过于单一 |
3.3.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主体之间存在一定分歧 |
3.3.3 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带动乏力 |
3.3.4 财政风险不断加大,货币政策受阻 |
3.3.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出的时机、方式有待优化 |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选取与模型介绍 |
4.1.1 样本期与数据的选取 |
4.1.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
4.2 序列平稳性检验 |
4.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
4.2.2 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 |
4.3 方差分解 |
4.4 检验结果 |
4.4.1 我国的财政政策并未对经济增长做出太大的贡献,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
4.4.2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货币政策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缓慢 |
4.4.3 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独立性 |
4.5 关于特殊时期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二者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 |
4.5.1 1998 年第1季度至2003年第4季度 |
4.5.2 2008 年第4季度至2010年第3季度 |
4.6 新常态初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
4.6.1 新常态时期,新预算法颁布,破除财政政策障碍 |
4.6.2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 |
4.6.3 新常态下,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总体上基本适应新常态初期的调控需要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国际经验 |
5.1 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5.2 日本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5.3 韩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5.4 总结和启示 |
5.4.1 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5.4.2 持续增加央行独立性 |
5.4.3 降低间接融资比例 |
5.4.4 信息快速联动共享 |
第6章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对策建议 |
6.1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调控导向 |
6.1.1 优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调控的目标 |
6.1.2 优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组合模式 |
6.1.3 健全货币当局和财政当局的交流机制 |
6.1.4 加强在促进金融改革方面的配合 |
6.2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调控的结合点 |
6.2.1 国债 |
6.2.2 铸币税 |
6.2.3 财政投融资 |
6.3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和对策建议 |
6.3.1 政策目标区间化、宏观调控最小化 |
6.3.2 根据周期、趋势、外部冲击搭配政策 |
6.3.3 两大政策要从裁量型向规则型转变 |
6.3.4 货币政策委员会与财政政策委员会并行不悖 |
6.4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
6.4.1 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
6.4.3 一带一路战略 |
6.4.4 公共产品投资 |
6.5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具体措施 |
6.5.1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并正确处理货币当局和财政当局之间的关系 |
6.5.2 完善政策支持,促进宏观经济保持长期稳定 |
6.5.3 大力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6.5.4 全力推进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区域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实体经济 |
2.1.2 金融发展 |
2.1.3 门槛效应 |
2.2 理论基础——金融发展理论体系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金融结构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金融功能论与金融约束论 |
2.3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2.3.1 从关系模型分析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2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3 我国区域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3.1.1 金融发展规模扩大 |
3.1.2 金融效率逐步提高 |
3.1.3 金融结构不断完善 |
3.2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工业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
3.2.2 工业企业效益有所下降 |
3.2.3 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贡献大 |
3.3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设计 |
4.1 省级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梳理及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金融发展水平数据处理及测算过程 |
4.2 模型设定及变量与数据说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 区域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门槛模型估计及检验方法 |
5.2 全国范围门槛模型实证分析 |
5.2.1 门槛值估计及门槛效应检验 |
5.2.2 门槛模型参数估计及分析 |
5.3 分区域门槛模型实证分析 |
5.3.1 各地区门槛效应检验及门槛值估计 |
5.3.2 各地区门槛模型参数估计及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6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5)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研究 |
1.2.2 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研究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新形势及宏观审慎管理必要性 |
2.1 近年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新形势 |
2.1.1 资本和金融项目波动导致国际收支差额双向波动 |
2.1.2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双向波动加大 |
2.1.3 本外币跨境资金呈相向波动态势 |
2.2 跨境资金流动新特征产生的负面效应 |
2.2.1 经常项目顺差下降导致应对短期资本流出的压力增大 |
2.2.2 跨境资金波动加剧放大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波动 |
2.2.3 本外币流动替代效应进一步加大了跨境资金波动的复杂性 |
2.3 加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 |
2.3.1 防范跨境资金顺周期流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2.3.2 保持央行货币政策独立确保宏观调控效果 |
2.3.3 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健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现状 |
3.1 我国现行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宏观审慎管理 |
3.1.1 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 |
3.1.2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
3.1.3 外汇衍生品风险准备金 |
3.1.4 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 |
3.2 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实施效果 |
3.2.1 抑制跨境资金短期投机收效显着 |
3.2.2 短期内有助于缓解跨境资金单向流动风险 |
3.2.3 短期内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
3.3 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工具数量有限长期效应递减 |
3.3.2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跨境资金波动压力评估及实证分析 |
4.1 我国跨境资金波动压力评估 |
4.1.1 构建我国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 |
4.1.2 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走势分析 |
4.2 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
4.2.2 协整分析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建议 |
5.1 构建跨境波动压力预警与应对机制 |
5.1.1 建立跨境资波动压力分区预警机制 |
5.1.2 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应对机制 |
5.2 丰富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 |
5.2.1 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国际经验 |
5.2.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设计与运用 |
5.3 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协调机制 |
5.3.1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市场监管协调 |
5.3.2 加快推进本外币跨境资金一体化管理 |
5.3.3 实现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资源型经济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金融与财政协调的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及对资源的再认知 |
1.3.2 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
1.3.3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 |
1.3.4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及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工作 |
1.5.2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金融、财政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
2.1.1 索洛模型 |
2.1.2 内生增长理论 |
2.1.3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
2.2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 |
2.2.1 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作用 |
2.2.2 禀赋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3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3.1 从古典经济学伊始 |
2.3.2 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演化 |
2.3.3 金融资源理论的揭示 |
2.3.4 金融协调理论的升华 |
2.4 财政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4.1 财政制度的职能 |
2.4.2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5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 |
2.5.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工与协调 |
2.5.2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一般分析 |
3.1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层次 |
3.1.1 金融制度与经济系统的协调 |
3.1.2 财政制度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机制 |
3.1.3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 |
3.2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原则 |
3.2.1 整体性原则 |
3.2.2 系统性原则 |
3.2.3 动态性原则 |
3.3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目标 |
3.3.1 中间目标 |
3.3.2 最终目标 |
3.4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作用机理 |
3.4.1 金融资源的层次 |
3.4.2 商业金融的功能定位 |
3.4.3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作用机理 |
3.5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效应功能区 |
3.5.1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效应功能区的要素 |
3.5.2 金融制度与财政协调效应功能区的传导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现状分析 |
4.1 资源型经济的特征 |
4.1.1 产业结构失调 |
4.1.2 资源依赖度明显 |
4.1.3 要素结构的初级化 |
4.1.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4.2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的相关性 |
4.2.1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制度 |
4.2.2 资源型经济与财政制度 |
4.3 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难题及原因 |
4.3.1 资源型经济运行的特殊性 |
4.3.2 自然资源开发的有限性 |
4.3.3 资源租金收益分配制度的缺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性实证分析 |
5.1 模型建立与数据平稳性检验 |
5.1.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1.2 描述性统计 |
5.1.3 模型建立 |
5.1.4 单位根检验 |
5.2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功能关联度检验 |
5.3 金融、财政制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关系检验 |
5.3.1 协整性检验 |
5.3.2 因果关系检验 |
5.3.3 回归模型的选择 |
5.3.4 实证结果分析 |
5.4 金融、财政制度与产业结构关系检验 |
5.4.1 协整性检验 |
5.4.2 因果关系检验 |
5.4.3 回归模型的选择 |
5.4.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 |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
6.1.1 转型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
6.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方向 |
6.1.3 租金重新分配体系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任务 |
6.1.4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的 |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制度要素 |
6.2.1 制度要素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原动力 |
6.2.2 制度变迁与转型阶段相适应 |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 |
6.3.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制度的职能 |
6.3.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制度的任务 |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财政制度 |
6.4.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财政制度的职能 |
6.4.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财政制度的任务 |
6.5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 |
6.5.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财政制度协调的理论分析 |
6.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核心 |
6.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路径 |
6.5.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任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实现机制 |
7.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目标体系 |
7.1.1 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
7.1.2 金融、财政制度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协调发展 |
7.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策略层次 |
7.2.1 以金融制度供给带动金融系统效率的提升 |
7.2.2 以财政制度供给为金融系统提供公平环境 |
7.2.3 以制度供给调整商业金融的投融资意愿 |
7.2.4 以商业金融的功能推动租金重新分配 |
7.2.5 以租金分配引导产业结构转型 |
7.2.6 以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
7.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制度策略选择 |
7.3.1 货币政策的动力作用 |
7.3.2 信贷供给的动力作用 |
7.3.3 利率调控的动力作用 |
7.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财政制度策略选择 |
7.4.1 财政收入的动力作用 |
7.4.2 财政支出的动力作用 |
7.5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实现机制 |
7.5.1 资金池的供给机制 |
7.5.2 资金池的使用机制 |
7.5.3 资金池的补偿机制 |
7.6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实现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的社会条件 |
8.1 加强政府宏观设计 |
8.1.1 转变经济增长观念 |
8.1.2 转换地方政府职能 |
8.1.3 制定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
8.2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
8.2.1 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融制度资源 |
8.2.2 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模式 |
8.2.3 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8.2.4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及补偿机制 |
8.2.5 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8.2.6 完善就业再就业保障机制 |
8.3 营造优良社会文化环境 |
8.3.1 营造社会诚信文化氛围 |
8.3.2 推进社会创新文化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情况 |
(8)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规引社会道德规范的实然需求 |
(二) 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选择 |
(三) 保障社会成长的现实回应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
(二) 传统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
(三) 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责任研究 |
(四) 慈善道德基础和社会规范研究 |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慈善、慈善事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二) 政府责任概念和理论基础 |
四、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结构 |
(二) 理论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慈善事业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分析 |
一、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一) 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 |
(二) 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二、政府介入慈善事业的必要性 |
(一) 慈善事业的功能与作用 |
(二) 介入慈善事业的政府工具 |
三、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 |
(二) 政府责任的“缺位”与“越位” |
四、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的比较研究 |
(一) 政府责任的国际比较 |
(二) 合理借鉴 |
第三章 伦理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道德规范型塑 |
一、伦理性实体的政府合理性及作用 |
(一) 伦理性实体的理论溯源 |
(二) 政府行为的价值合理性 |
(三) 政府伦理责任的类型和路径 |
二、慈善伦理思想内涵和价值诉求 |
(一) 传统慈善伦理内涵 |
(二) 现代慈善伦理内涵 |
(三) 慈善伦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契合性 |
三、慈善伦理认知与政府伦理救济 |
(一) 中国慈善事业理念与认知的历史演变 |
(二) 我国慈善伦理思想的缺陷 |
(三) 政府慈善伦理救济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政治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权力归还 |
一、政府的社会权力归还 |
(一) 权力归还的逻辑起点 |
(二) 职能转变与权力归还 |
二、社会权力归还与社会结构 |
(一) 权力归还与社会整合 |
(二)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三) 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 |
(四) 慈善事业的社会整合功能 |
三、社会权力归还与慈善事业整合 |
(一) 权力归还的实现途径 |
(二) 慈善事业整合的政府立场 |
第五章 制度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立法供给 |
一、慈善事业与政府法律制度供给 |
(一) 社会立法的内涵与意义 |
(二) 慈善法律制度供给的内容 |
(三) 中国慈善法律制度建设回顾 |
二、慈善法律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 |
(一) 慈善事业法制不完备 |
(二) 慈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 慈善事业运营制度不规范 |
(四) 慈善事业激励制度不完善 |
三、政府法律制度供给路径安排 |
(一) 加快完善慈善事业立法进程 |
(二) 规范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机制 |
(三) 健全慈善组织的监督问责机制 |
(四) 逐步确立有效的慈善激励制度 |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周期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学术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总体框架、内容与方法 |
1.2.1 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改进与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资本监管与银行信贷的周期性的相关文献回顾 |
2.1.1 关于资本监管周期性的理论研究文献 |
2.1.2 关于资本监管周期性的实证研究文献 |
2.1.3 关于资本监管周期性的国内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银行资本缓冲的相关文献回顾 |
2.2.1 关于银行持有资本缓冲原因的探讨 |
2.2.2 关于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实证研究文献 |
第三章 商业银行周期性行为的监管制度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 |
3.1.1 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 |
3.1.2 金融监管改革的国际比较与趋势 |
3.1.3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二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历次改革回顾 |
3.2.1 国际金融危机前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概况 |
3.2.2 国际金融危机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改革成果 |
第三节 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周期性分析 |
3.3.1 1988年巴塞尔旧资本协议的周期性 |
3.3.2 新资本协议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周期性 |
3.3.3 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发展及其周期性特征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理论分析 |
4.2.1 资本缓冲的周期性 |
4.2.2 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 |
4.3.1 模型设定 |
4.3.2 数据说明与描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实证考察结果 |
4.4.1 资本缓冲的周期性检验 |
4.4.2 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前提假设检验 |
4.4.3 全样本期间的检验 |
4.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经济周期对我国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 |
5.2.1 研究设计 |
5.2.2 变量定义与选择 |
5.2.3 样本数据与描述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 |
5.3.2 不同类型银行的回归结果 |
5.3.3 不同资本充足水平银行的回归结果 |
5.3.4 稳健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银行业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巴塞尔逆周期资本框架概述 |
6.1.1 留存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机制与政策框架 |
6.1.2 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及其政策框架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的实施探讨 |
6.2.1 我国银行业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测算 |
6.2.2 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决策参考基准的再考察 |
6.2.3 我国银行业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实施的初步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7.2.1 提高宏观审慎意识,促进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 |
7.2.2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逆周期政策框架 |
7.2.3 引导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 ——基于问题金融机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
1.2.1 问题金融机构及救助的界定 |
1.2.2 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界定 |
1.2.3 几个假定 |
1.3 论文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 |
2.1 金融脆弱性: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理论分析 |
2.1.1 金融脆弱性理论及其发展 |
2.1.2 金融脆弱性对危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2 预期管理:政府危机救助的理论分析 |
2.2.1 预期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 |
2.2.2 政府在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 |
2.3 政策协调:提升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效率的关键 |
2.3.1 财政和央行危机救助中分工的分析 |
2.3.2 IS—LM模型:财政金融救助政策配合的分析 |
2.4 小结 |
3. 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国际经验比较分析 |
3.1 全球金融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实践 |
3.1.1 1929-1933年全球金融大萧条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 |
3.1.2 1984-1993年法国里昂信贷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 |
3.1.3 1990-2003年日本银行业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 |
3.1.4 美国次贷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 |
3.2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国际经验比较分析 |
3.2.1 美国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机制 |
3.2.2 欧洲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模式 |
3.2.3 日本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模式 |
3.3 小结 |
4. 问题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下的救助政策协调 |
4.1 流动性不足的救助政策分析 |
4.1.1 问题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分析 |
4.1.2 央行的救助政策分析 |
4.1.3 财政的配合政策分析 |
4.2 不良资产的救助政策分析 |
4.2.1 问题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分析 |
4.2.2 财政救助政策分析 |
4.2.3 央行的配合政策分析 |
4.3 资本金不足的救助政策分析 |
4.3.1 问题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分析 |
4.3.2 财政救助政策分析 |
4.3.3 央行的配合政策分析 |
4.4 小结 |
5. 问题金融机构不可持续经营下的救助政策协调 |
5.1 问题金融机构并购的救助政策分析 |
5.1.1 问题金融机构的并购分析 |
5.1.2 央行的救助政策分析 |
5.1.3 财政的救助政策分析 |
5.2 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救助政策分析 |
5.2.1 问题金融机构的破产 |
5.2.2 财政的救助政策分析 |
5.2.3 央行的救助政策分析 |
5.3 小结 |
6. 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政策效果评价分析 |
6.1 救助政策效果的理论模型分析 |
6.1.1 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对政府声誉的影响模型 |
6.1.2 对问题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模型 |
6.2 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6.2.1 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
6.2.2 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协调效果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6.2.3 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对我国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其政策协调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6.3.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现行政策安排 |
6.3.2 我国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对政府声誉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3 我国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及其协调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货币政策、公众信心与经济波动 ——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D]. 范学成.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新格局下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D]. 高思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21
- [3]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 欧阳易. 苏州大学, 2018(01)
- [4]区域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D]. 谢美琳. 重庆大学, 2018(04)
- [5]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研究[D]. 苏耿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分析[D]. 张静.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7]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度:2002—2012年的经验[J]. 田光宁,姜世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12)
- [8]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李炜冰. 南京大学, 2013(04)
- [9]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周期性行为研究[D]. 党宇峰. 南开大学, 2013(07)
- [10]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 ——基于问题金融机构的视角[D]. 王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