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循世博会主题 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厦门园林局局长许开水发言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斌[1](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基尧是在党和政府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杰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专家,是改革开放后探索和构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和机制的先驱。他曾先后参与了鲁布革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新中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21世纪,张基尧不畏艰难,担负起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重任。他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汲取集体的智慧,积极组织和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宜,使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朝着构建科学、效益显着、运行稳定的方向不断完善,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回顾张基尧涉足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主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历程,论证他在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探索征地移民策解之道和构建治污保洁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客观分析张基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思想的内涵,总结其特点,揭示他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冀望以鲜活的史实和史识为当代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程哲[2](2018)在《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初探》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设计在提升城市空间环境、促进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历史文脉以及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近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城市设计方法和制度的创新。在我国各大城市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实践中,“总设计师/规划师制度”充分发挥专家领衔的作用,从技术服务到规划管理,全过程跟踪地区的规划动态,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对接规划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创新,极具研究意义。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与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相关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研究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构建思路、实践案例及构建框架。第一部分(第1章)为背景分析和问题的提出。在介绍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及“总设计师/规划师制度”发展的背景基础上,提出研究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第二部分(第2章)为国内外相关制度的实践研究,是本文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与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相关的实践研究,从制度的核心、制度的选择以及制度的作用3方面总结其共性特征。第三部分(第3章)为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构建的思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分析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效的困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构建的经验启示。第四部分(第4章)为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市琶洲西区“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实践为例,系统研究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工作组织及方式、工作内容以及实践特征。第五部分(第5章)为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构建框架。从制度的概念、构建原则、实施途径及实施要素4个方面提出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构建框架。
蒋敏[3](2017)在《宜居城市·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艾伦·B·雅各布斯(1928.12.29—)是美国19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方向的重要人物,他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终身教授;他担任了8年的旧金山市规划局局长,完成了第一份城市范围的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并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担任过城市设计顾问,丰富的经历使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成为既有理论着作、又有实践经验的引导者、实践家和教育家。他启发并帮助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和从业者,对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塑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从雅各布斯的三个角色——引导者、实践家和教育家出发,分别阐述了他在理论研究、项目实践和学科发展三个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结合雅各布斯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西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专业的发展演变,分析和总结了其城市设计思想的形成基础,对雅各布斯的核心城市设计理论进行了纵向维度的定位;同时,本研究总结了西方近现代城市设计思想体系,并聚焦到伯克利的“城市环境研究”传统,进而围绕伯克利1960—70年代的代表人物展开并总结了当时美国城市设计理论的主要人物谱系,比较了他们和雅各布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哲学基础上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在横向维度对雅各布斯的核心城市设计理论进行了定位。作为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的引导性人物,雅各布斯高度强调物质空间环境对塑造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为之建立了城市设计的人本主义目标体系。在后期的研究中,他将关注点聚焦到日常生活和近人尺度——即宜居性的研究上,提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关注物质空间环境,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倡功能的复合性与多样性,为实现美好城市的目标搭建了基本的物质环境框架。作为一个典型的实践派,雅各布斯十分重视城市设计的实施,特别是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在六十余年的专业实践中,雅各布斯在世界各国十余个城市担任了城市设计顾问,其在担任旧金山规划局局长期间完成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的整个实践过程和大量研究成果,都是城市研究方面极具价值的范本。总体而言,雅各布斯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践派,通过他的勇气、决心和毅力,他将他在理论搭建的物质环境框架转化成了技术文件,并最终落实到了物质环境层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雅各布斯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的城市设计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阿普尔亚德等人一起改变了伯克利以统计学和经济学为主导的规划学科体系,强化了设计的地位。同时,他沿用了芒福德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们走上街头观察城市,并将其发展成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进一步为实践的技术控制层面提供了研究方法支撑。雅各布斯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教育接受于二战后的1950年代,最主要的实践发生在1970年代左右。这20年间,社会思潮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思想都发生了深刻而激烈的变化,在这样背景下,雅各布斯的理论和实践既表现出了与时代发展变化的一致性,也表现出了源于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强调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重视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提倡功能复合性与多样性;鼓励城市观察与步行体验。因此,在当代西方城市设计理论涉及的7个主要领域中,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主要涉及“环境——行为”和“程序——过程”领域。事实上,伯克利在“程序——过程”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该领域的研究从1930年代发展到1970年代达到一个顶峰,涌现了大量相关学者,如阿莫斯·拉波波特、唐纳德·阿普尔亚德、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彼得·博瑟尔曼,等等,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正是这硕果累累时期中的重要成果之一。雅各布斯为当代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促进了城市设计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还在城市设计中传承了人本主义精神,并直接影响了1990年代的“新城市主义”运动,其理论和主张在《新城市主义宪章》中有诸多直接体现。
刘锐[4](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戴剑飞[5](2015)在《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前提假设是中共存在文化自强之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之初就重视政党文化建设,并在90多年革命与建设历程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文化自立、展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文化自强、路径是本选题最重要的基础概念,是建构整个理论研究的基石。论文第二章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共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体系。文化是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自由全面、平等和谐发展的活动,包括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三种形态;中国共产党文化是指为了获得并长期执掌国家政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创党与治党活动,包括创党与治党的意识、规范和形象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即中国共产党自觉树立和主动调适本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使党组织从弱小到强大的治党活动过程,实质是文化强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是指党从弱小到强大所选择的文化发展道路、方法、程序及其运动轨迹。第三、四章主要是历时性研究,即对中国共产党文化产生与自强过程作全景式考察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选择与强党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时代转换中完成,论文以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文化全球化、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史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等为宏观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作全景式阐释与建构性分析。本文研究视角自始自终是中共“党文化”自强路径,强调“党文化”是强党的“总路径”,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两大根本路径。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中共文化自强三大基本路径,即政党意识、政党规范、政党形象,这是第一层级路径。只有从政党政治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去考察,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色与内容。革命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在民族民主革命活动中实现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即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实现马列主义革命党文化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觉转型,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现代化自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考察必定上升到规律层面。第五章提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强调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体系设计必须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内容包括“马学”、“国学”、“西学”、“中共党史学”四个子系统,还有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形象文化三个子系统。意识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精神、价值观、理论;规范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党德、党法、国法;形象文化子系统包括物质、印象和符号。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新认识、文化自信的新特征、文化自强的新路径。总之,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创新文化自强路径,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竞争力,发挥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的政治代表性功能和制度性功能。
马丹[6](2014)在《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文中提出《装饰》杂志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设计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8年2月,曾于1961年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装饰》的历程与中国设计发展同步,是中国设计从传统手工文化向现代、后现代设计转型过程的直接反映。本论文第一章从手工业经济布局、经济中心的迁移、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历史、行会制度以及百工身份的概述出发,对中国传统手工文化作全面的简单性陈述。建国初期为配合经济发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催生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以及《装饰》杂志的创刊。第二章对《装饰》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阐述了《装饰》的办刊宗旨、创刊号内容以及停刊与复刊的发展过程。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三、四、五章,以时间为顺序致力于对《装饰》中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型进行历史性的考量。根据西方对设计史研究的三条线索,转型包括设计的思想转型、形式转型与材料三方面转型。当然,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这种转型又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特征。第三章是对1958—1961年间《装饰》所刊登文章内容的提升,这期间的《装饰》中已呈现有反装饰、提倡理性精神的现代设计思想痕迹。在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些痕迹只能淹没在政治氛围的包围之中,并未迸发出设计革命的力量。第四章、第五章集中阐释的是1980—2001年20年间《装饰》中现代设计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从这一阶段的《装饰》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通过对材料、形式、功能的探索,设计逐渐摆脱政治束缚,面向市场与大众消费,进入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时期。以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第100期《装饰》所刊载的内容为依据,第五章所呈现的是中国设计蓬勃发展的10年。在吸纳西方成果之外,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对于商业美术之道、对于设计教育的规范化途径以及新兴工艺美术门类的介绍表现出一种认识上的成熟。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生态设计观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设计快速与世界并轨。第六章主要是从消费文化背景下,阐述《装饰》与当代中国设计的关联。以中外同时期设计比较的方式确立《装饰》在中国设计历史中的价值与贡献,中国设计的最终发展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自觉。结论中本论文的论点是通过对《装饰》历程的研究,中国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反装饰的思想、简约化的形式、现代工业材料的引入三个方面展开。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之前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之后是工业化、消费文化在设计活动中的反映。同时,反传统并未消除传统,工艺美术在转型过程中依然是与时俱进、求新发展,形成了手工与机器生产协调并进、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林墨飞[7](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元成[8](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赵承磊[9](2012)在《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是战略性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城市是旅游业的核心、主体和结构性支撑条件。城市体育旅游是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的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正为越来越多城市政府所关注和重视。研究拟从城市经营理念出发,从供给的视角,运用旅游学的理论,廓清城市体育旅游的资源、产品等基本理论,对主要的城市体育旅游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和旅游效应进行实证,旨在为一些城市政府有重点、分类别的选择和植入城市体育旅游产品,丰富城市旅游的产品体系,增强其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转型升级中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旅游强国、体育强国的建设步伐提供有益的视角。在旅游消费从观光向观光、康体、体验、休闲、度假转型升级背景下,城市体育研究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竞争力提升,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诉求;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关键着力点,是回答城市体育旅游实践中所提问题的现实需要。其于城市旅游,将有助于其理论的建设和完善;于整个旅游学,则具有理论补缺的意义;于体育产业的理论体系,则具有充实、深化的价值。对指导城市功能转变,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使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宜居,更好的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旅游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旅游本底趋势、调查、专家咨询、案例等方法,基于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城市经营、城市旅游、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区位等理论,从供给的视角,阐述了城市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对城市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了系列化梳理,着重考察了典型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旅游效应。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附录等几部分构成。正文共分七个部分。正文部分首先对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资源、产品等基础理论进行了廓清,然后对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四种目前主要产品的相关理论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与建议如下:在旅游供给的视角,体育旅游是以各种体育活动或有关体育的实体景观作为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的总称。城市体育旅游是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辐射广大城郊在内的以各种体育活动或有关体育的实体景观作为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的总称。具有完善城市旅游产品种类结构、季节结构,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影响力,促进和激活城市旅游消费的功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是以城市为时空载体,能够被开发、利用形成体育吸引物的各种客观要素。依资源属性,可分为城市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城市体育旅游社会资源;具有区位性、开放性、聚散性特点。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广义上是指城市所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相关的有形服务设施和无形服务的总和;中义上是指由城市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及相关的有形服务设施;狭义上是指城市提供的各种体育吸引物。主要包括10个类型: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实体景观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会展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修学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保健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度假旅游产品、城市体育主题公园旅游。案例实证表明,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4类主要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在丰富和完善城市旅游的产品结构、吸引游客对城市造访、活跃和促进城市旅游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作用。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在建设体育强国和旅游强国的背景下,城市体育旅游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加强合作,在“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选中增列“中国最佳体育旅游城市”评选;建议城市政府在选择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产品时,应与城市发展定位相符合、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城市旅游规划相协调、与城市体育发展相结合。力争“多元一品”;实施产业化运营;注重借助产品,塑造城市品牌;注重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生成新的景源点;坚持市场性与公益性相结合;实施旅游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战略;积极打造城市体育旅游引擎区,与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旅游局重点培育的旅游功能区积极对接,争取相关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阮伟[10](2012)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采访的基础上,以营销管理和品牌传播的理论为指导,借助调查访谈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模型方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了体育赛事、城市及体育营销等概念基础上,将城市视为一个产品的集合体,将体育赛事视为城市传播的优质载体,并引入传媒这一介质,从经济、人文环境、战略、影响力四大方面,系统分析体育赛事与城市在现代媒介技术爆炸的时代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同时,将分析的结果模型化,总结出具有普遍规律的关系模型,以期为城市管理者和体育产业从业者提供实践指导,为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提供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为中国体育竞赛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终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赛事、城市、传媒三方协同发展的道路。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赛事的本质是城市文化。现代体育在城市中诞生,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并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城市人文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城市人文环境的物质、精神、管理状态决定了体育赛事的发展程度和方向;体育赛事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社会的缩影,在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城市是一个产品集合体,体育赛事是其中的一种产品。城市经济为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提供资本和劳动,其实力也决定着城市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水平;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经济,举办体育赛事能刺激城市总需求,提高城市产出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3、体育赛事是一种优质的城市传播载体。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体育赛事作为传播内容,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提升城市传播力,并通过体育赛事和传媒合力形成“叠加效应”,最终提升城市影响力。4、体育赛事是城市营销的有效途径。体育赛事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经济、公共服务等多种发展元素,是城市品牌的“代言人”。在传媒作用下,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巨大而广泛,传递和塑造着城市品牌价值。5、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该城市所提供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四个关键环境因素及两个辅助环境因素(机会、政府)的共同作用,并通过反作用于这些环境因素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遵循世博会主题 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厦门园林局局长许开水发言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循世博会主题 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厦门园林局局长许开水发言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足水利和投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
第一节 青年时期踏上水利水电之路(1962—1979)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显身手(1980—1999) |
第三节 新世纪力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2000—2010) |
第二章 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架构 |
第二节 探索“项目法人”主导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
第三章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的策解之道 |
第一节 对南水北调征地移民重要性的认识 |
第二节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新举措 |
第四章 对南水北调治污保洁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
第一节 推动构建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机制 |
第二节 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工作 |
第五章 张基尧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特点和成功因由 |
第一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上的若干特点 |
第二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
附录 1: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大事记(2000年至2010年) |
附录 2: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设计单元分布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的作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
1.1.2 城市设计在制度和方法上面临创新 |
1.1.3 “总设计师/规划师制度”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重点地区 |
1.2.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 |
1.2.4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1.制度及制度环境 |
2.城市设计制度 |
3.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制度实践研究 |
2.1 发达国家相关制度实践研究 |
2.1.1 美国:设计审查制度 |
2.1.2 英国:规划许可制度 |
2.1.3 日本:主管建筑师协作设计法 |
2.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2.1.5 实践特征总结 |
2.2 我国相关制度实践研究 |
2.2.1 社区规划师制度 |
1.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 |
2.深圳:龙岗区“顾问规划师制度” |
3.上海:浦东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 |
4.上海: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制度” |
5.实践特征总结 |
2.2.2 责任规划师制度 |
1.厦门:规划管理单元“责任规划师制度” |
2.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 |
3.重庆:“区县首席规划师制度” |
4.广州:“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区(责任)规划师” |
5.实践特征总结 |
2.2.3 重点地区总设计师/规划师制度 |
1.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团队” |
2.上海:历史风貌区“专家顾问团队” |
3.上海:控规管理中的“地区规划师制度” |
4.天津:文化中心“协同工作平台” |
5.天津:北塘经济区“总规划师负责制” |
6.天津:泰安道五大院“总规划师负责制” |
7.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协作规划管理”模式 |
8.广州:白云新城“地区规划师” |
9.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设计总顾问” |
10.广州:琶洲西区“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11.成都: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制度” |
12.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负责制” |
13.实践特征总结 |
2.2.4 实践特征总结 |
2.3 国内外相关制度实践特征总结 |
2.3.1 制度的核心: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
2.3.2 制度的选择:因地制宜的主动策略 |
2.3.3 制度的作用:保障高品质规划实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构建的思考 |
3.1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效的困境反思 |
3.1.1 城市设计编制成果的可操作性差 |
1.编制成果与管理脱节 |
2.编制成果与市场脱节 |
3.编制成果难以引导高品质建设 |
4.动态调整机制缺失 |
5.各专业之间缺乏衔接 |
3.1.2 缺乏过程性、整体性的决策机制 |
1.过度依赖政府的自由裁量 |
2.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查随意性较大 |
3.编制和决策主体错位,城市设计“失语” |
3.1.3 城市设计实施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
1.利益主体多元,参与机制缺失 |
2.各部门“各自为政”,协作难度大 |
3.2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构建的经验启示 |
3.2.1 政府搭建制度平台是根本保障 |
3.2.2 “管用的”城市设计成果是基础 |
3.2.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职责要求 |
1.编制管控文件 |
2.搭建协调平台 |
3.参与规划决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市琶洲西区“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实践研究 |
4.1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施背景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城市设计概况 |
4.1.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4.2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工作组织及方式 |
4.2.1 工作组织 |
4.2.2 工作方式 |
1.会审制度 |
2.会办制度 |
4.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
4.3.1 编制管控文件 |
4.3.2 设计审查管理 |
1.设计咨询 |
2.设计审查 |
3.公共空间的协同管理 |
4.3.3 其他相关工作 |
4.4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践特征总结 |
4.4.1 公共利益导向下的高品质城市设计实施 |
4.4.2 政府有效的协调组织是制度实施的保障 |
4.4.3 全过程沟通协调促进达成城市设计共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构建框架 |
5.1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概念 |
5.1.1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 |
5.1.2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2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构建原则 |
5.2.1 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
5.2.2 因地制宜搭建制度平台 |
1.结合当地发展阶段及需求开展 |
2.重点地区及重点项目试点开展 |
5.2.3 保障高品质的建成环境 |
5.3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施途径 |
5.3.1 依托法定规划 |
5.3.2 依附规划管理 |
5.3.3 编制实施办法 |
5.4 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施要素 |
5.4.1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选拔聘任 |
5.4.2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工作职责 |
5.4.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制度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州市琶洲西区城市设计优化项目概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宜居城市·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艾伦·B·雅各布斯城市设计理论的来源与形成 |
2.1 社会时代背景: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恶化 |
2.1.1 社会经济环境:尖锐的社会矛盾 |
2.1.2 社会思潮嬗变:从科学主义到人本主义 |
2.1.3 城市建设发展:传统区划法和联邦城市更新计划 |
2.2 城市理论发展:人本主义的复兴与溯源 |
2.2.1 美国城市发展简述:新世界的格网到田园遗梦的追逐 |
2.2.2 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复兴与溯源 |
2.2.3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失落与回归 |
2.2.4“宜居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2.3 个人经历:学术背景与职业生涯 |
2.3.1 成长经历 |
2.3.2 学术背景 |
2.3.3 职业生涯 |
2.4 本章小结 |
3 人本主义引导者: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3.1 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主张 |
3.1.1 现代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
3.1.2 美好城市应当具备的品质 |
3.1.3 不可或缺的五项基本要素 |
3.2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核心思想 |
3.2.1 城市街道的重要地位 |
3.2.2 伟大街道的标准 |
3.2.3 街道与城市肌理 |
3.2.4 创造伟大的街道 |
3.3 林荫大道:美国城市街道的一剂良药 |
3.3.1 林荫大道的发展及其在美国的衰落 |
3.3.2 研究目的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论 |
3.4 城市干道:“灰色地带”的复兴与重建 |
3.4.1 城市干道的历史与发展 |
3.4.2 研究过程和内容 |
3.4.3 研究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人本主义设计师: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4.1 街区—建筑尺度:克利夫兰住区项目(1954) |
4.1.1 项目背景 |
4.1.2 方案设计 |
4.1.3 项目后续及评价 |
4.2 城市—街区尺度: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1968-1971) |
4.2.1 编制背景 |
4.2.2 研究过程 |
4.2.3 主要内容 |
4.2.4 后续影响 |
4.3 街区—街道尺度:奥克塔维亚林荫大道改造项目(1998-2005) |
4.3.1 项目背景 |
4.3.2 项目概况 |
4.3.3 项目影响 |
4.3.4 项目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人本主义教育家: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
5.1 2006:城市规划的现状与城市规划教育 |
5.2 观察的力量:数据之外的研究方法 |
5.2.1 人性维度的回归:观察的力量 |
5.2.2 观察的方法与线索 |
5.2.3 关于“观察”的几点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艾伦·B·雅各布斯核心城市设计思想的总结与评析 |
6.1 艾伦·B·雅各布斯的核心城市设计思想 |
6.1.1 强调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 |
6.1.2 重视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 |
6.1.3 提倡要素复合性与多样性 |
6.1.4 鼓励城市观察与步行体验 |
6.2 艾伦·B·雅各布斯在当代城市设计思想谱系中的位置 |
6.2.1 当代西方城市设计思想体系简析 |
6.2.2 伯克利的“城市环境研究”溯源 |
6.2.3 艾伦·B·雅各布斯的定位 |
6.3 艾伦·B·雅各布斯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和影响 |
6.3.1 促进城市设计学科建立发展 |
6.3.2 传承人本主义城市设计思想 |
6.3.3 奠定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基础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选译 |
B 《复合型林荫大道设计导则》选译 |
C 艾伦·B·雅各布斯大事简表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基础理论 |
2.1 中国共产党文化概念辨析 |
2.1.1 概念探源:中国共产党文化词源学分析 |
2.1.2 种属辨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属概念比较 |
2.1.3 重新定义:中国共产党文化内涵与外延 |
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界定与功能分析 |
2.2.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两种定义 |
2.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三种功能 |
2.3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设计 |
2.3.1 中国共产党文化结构性分析 |
2.3.2 文化自强路径研究基本框架 |
第3章 文化自觉: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 |
3.1 革命文化兴起与马列主义革命党创立 |
3.1.1 文化觉醒:近代中国革命文化兴起 |
3.1.2 主义选择:马列主义革命文化创党 |
3.2 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 |
3.2.1 政治主张:确立马列主义革命纲领 |
3.2.2 政党地位: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
3.2.3 政党路线:坚定马列主义思想路线 |
3.2.4 主义之争: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自强 |
3.3 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 |
3.3.1 党法体系:创建马列主义革命党管理规范 |
3.3.2 党法管党:严格马列主义革命党活动管理 |
3.3.3 党德管党:加强马列主义革命党道德教育 |
3.3.4 规范从严:列宁主义式民主集中制强党 |
3.4 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 |
3.4.1 形象确立:从“过激党”到革命先锋 |
3.4.2 形象提升:统一战线中民主先锋形象 |
3.4.3 形象凝练:作风铸就革命党形象标识 |
3.4.4 文化军队:多种媒体树革命党好形象 |
第4章 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界定 |
4.1.1 现代化与政党文化现代化 |
4.1.2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 |
4.2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现代化 |
4.2.1 指导思想现代化 |
4.2.2 管党治党理论现代化 |
4.3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规范现代化 |
4.3.1 国法治党科学化 |
4.3.2 党法治党法制化 |
4.3.3 党德治党规范化 |
4.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现代化 |
4.4.1 努力塑造民主执政和为民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2 努力塑造依法执政和清廉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3 努力塑造科学执政和先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4 努力塑造改革开放和务实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第5章 把握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 |
5.1 经验到规律: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的关键 |
5.1.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规律意识形成与特点 |
5.1.2 认识规律是培育全面从严治党文化的基础 |
5.2 传承-交融性:培育更科学严谨的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 |
5.2.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顶层设计 |
5.2.2 培育执政党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人文精神 |
5.3 秩序-民主性:培育更科学严密的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 |
5.3.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顶层设计 |
5.3.2 培育执政党更严明严正严厉的先进规范文化体系 |
5.4 先进-合法性:培育更科学严实的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 |
5.4.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顶层设计 |
5.4.2 塑造先进中国文化风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刊《装饰》杂志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历史沿革概述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与《装饰》的诞生 |
第二章 从“手艺”的思想到“设计学科”理论:《装饰》的创刊与历程 |
第一节 《万象》理想与《工艺美术通讯录》精神的融合:创刊过程 |
第二节 抛砖引玉,思想争鸣的导线:创刊号的内容 |
第三节 为当代人民生活服务:《装饰》的办刊宗旨 |
第四节 “大跃进”的困止与“改革开放”的新发:《装饰》的停刊与复刊 |
第三章 《装饰》与传统工艺美术展示(1958—1961 年) |
第一节 中国版的“装饰与罪恶”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 |
第三节 理性精神的萌起与构建 |
第四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继往开来” |
第四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萌起与大发展(1980—1990 年) |
第一节 现代设计的萌起(1980—1985 年) |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发展(1986—1990 年) |
第五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成长期(1991—2001 年) |
第一节 孽缘与天缘: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共生 |
第二节 设计的视野:从“东方之窗”到“世界之门” |
第三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演进:新工艺美术门类的产生 |
第四节 商业美术之道——求变、求新、求实、求美 |
第五节 设计教育:科学、系统、规范 |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叩门——“自然中心主义”设计观的形成 |
第七节 计算机的引入:信息时代设计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
第六章 《装饰》与中国设计的历史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文化转型与新消费观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下的审美文化变迁 |
第三节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设计 |
第四节 从中外设计比较看《装饰》的价值 |
第五节 中国设计中的文化自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
1.3.2 关于“景观” |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
2.2 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
2.3.1 框架由来 |
2.3.2 元素构成 |
2.3.3 工具分析 |
2.3.4 方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
3.4.1 “中国式”继承 |
3.4.2 “大思想”的传播 |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
4.1.1 惯习的涵义 |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
4.4.1 形式模仿 |
4.4.2 片断移植 |
4.4.3 主题叙述 |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
4.7 本章小结 |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
5.1.1 场域的涵义 |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
5.7 本章小结 |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
6.5 走向新景观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索引 |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
附录C 人名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旅游的研究 |
1.2.2 体育旅游的研究 |
1.2.3 城市体育旅游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视角、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视角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城市体育旅游概述 |
2.1 城市体育旅游的理论基础 |
2.1.1 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 |
2.1.2 旅游产品理论 |
2.1.3 城市经营的理论 |
2.1.4 城市旅游理论 |
2.1.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6 旅游区位理论 |
2.2 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2.1 城市体育旅游的概念 |
2.2.2 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特征 |
2.3 城市体育旅游的功能 |
2.3.1 促进和激活城市旅游消费 |
2.3.2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
2.3.3 增强城市竞争力 |
2.3.4 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
本章小结 |
3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 |
3.1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
3.1.1 资源的概念 |
3.1.2 旅游资源的概念 |
3.1.3 城市旅游资源的概念 |
3.1.4 体育旅游资源及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 |
3.2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
3.2.1 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2 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3 城市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4 城市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5 体育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2.6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 |
3.3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作用 |
3.3.1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 |
3.3.2 城市体育旅游资源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4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 |
4.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 |
4.1.1 国内外关于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基本认识 |
4.1.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界定 |
4.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 |
4.2.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生成路径 |
4.2.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生成条件 |
4.2.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 |
4.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
4.3.1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内涵 |
4.3.2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
4.3.3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
本章小结 |
5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5.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概述 |
5.1.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概念 |
5.1.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性质 |
5.1.3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特点 |
5.1.4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分类 |
5.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5.2.1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的形成机制 |
5.2.2 城市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5.3 城市观赏型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实证 |
5.3.1 研究方法:旅游本底趋势法 |
5.3.2 29 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的旅游效应 |
5.3.3 本节结论与讨论 |
5.4 城市参与型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实证 |
5.4.1 厦门国际马拉松简况 |
5.4.2 厦门国际马拉松的旅游效应 |
5.4.3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旅游的成功原因与借鉴 |
本章小结 |
6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6.1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概述 |
6.1.1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概念 |
6.1.2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特点 |
6.1.3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的分类 |
6.1.4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6.2 国外典型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 |
6.2.1 美国迪斯尼主题乐园 |
6.2.2 法国地中海俱乐部 |
6.2.3 英国塔姆沃思(Tamworth)室内滑雪 |
6.2.4 荷兰鹿特丹的热带娱乐园 |
6.3 城市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实证 |
6.3.1 城市陆地体育场地旅游产品:哈尔滨与海口案例 |
6.3.2 城市海洋体育场地旅游产品:三亚案例 |
本章小结 |
7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7.1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概述 |
7.1.1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概念 |
7.1.2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特点 |
7.1.3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分类 |
7.1.4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的功能 |
7.2 城市体育演艺旅游产品实证 |
7.2.1 登封武术旅游概况 |
7.2.2 登封武术演艺旅游产品 |
7.2.3 成功原因与借鉴 |
本章小结 |
8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及案例实证 |
8.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概述 |
8.1.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概念 |
8.1.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分类 |
8.1.3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特征 |
8.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效应分析 |
8.2.1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积极效应 |
8.2.2 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消极效应 |
8.3 我国城市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实证 |
8.3.1 潍坊国际风筝节 |
8.3.2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
本章小结 |
9 研究总结 |
9.1 结论与建议 |
9.1.1 结论 |
9.1.2 建议 |
9.2 创新与不足 |
9.2.1 创新 |
9.2.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各地实地调研情况 |
附件二:各地座谈调研纪要 |
附件三:全国体育旅游专项调查问卷 |
附件四:主要学习经历 |
(10)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预期应用价值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 |
1.2.2 理论依据 |
1.2.3 技术框架 |
1.2.4 创新点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相关文献及评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展望 |
2.2.1 从政策到实践 |
2.2.2 从实践到理论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访谈法 |
3.2 定量、定性分析法 |
3.3 模型方法 |
3.4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体育、体育产业及体育赛事产品 |
4.2 城市及城市化 |
4.3 体育营销与城市品牌 |
4.4 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相互关系 |
4.4.1 城市经济水平为体育竞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
4.4.2 体育赛事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
4.4.3 小结 |
4.5 体育赛事与城市人文环境相互关系 |
4.5.1 城市人文环境的内涵与构成 |
4.5.2 体育赛事是城市人文环境中的一部分 |
4.5.3 体育赛事:一种城市文化产品 |
4.5.4 体育赛事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具体关系 |
4.5.5 小结 |
4.6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战略相互关系 |
4.6.1 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竞争力 |
4.6.2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关系 |
4.6.3 小结 |
4.7 体育赛事在全媒体时代打造城市影响力 |
4.7.1 什么是城市影响力 |
4.7.2 城市传播力决定城市影响力 |
小结 |
4.8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模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
附录B 采访名单及提纲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遵循世博会主题 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厦门园林局局长许开水发言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初探[D]. 程哲.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3]宜居城市·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D]. 蒋敏. 重庆大学, 2017(06)
- [4]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D]. 戴剑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D]. 马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7]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8]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赵承磊.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10]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 阮伟.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